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海洋法”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m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学人才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在法学专业课程中,巧妙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如何在法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入正确的价值观念,达到显著的育人效果,是急需探讨的问题.“海洋法”作为法学专业的重要特色课程之一,蕴涵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海洋法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国际法与主权国家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现实问题.
其他文献
图形模型作为模型方法的子类之一,在构建学生对物质的微观认识、明确化学变化的本质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中关于宏观物质和相应微观粒子的模型,存在着模型图示信息不够全面、模型与描述不一致、微观粒子的比例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导致模型无法将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紧密联系,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惑.本篇文章提出的改进后的模型,以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结合学生对微观粒子的认知规律,通过增加图示、展示宏观物质的模型、改进模型比例等方法,将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抽象概念更加形象地表现出来,以提高课堂效率和降低学生的认知
国家安全是事关国家、民族和人民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在必然要求.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征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共同决定的,是宣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在认知层面,高校思政课要重点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在实践层面,要从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引领、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增强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工程训练”是高校十分重要的公共实践类课程,课时量多、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其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重大.高校“工程训练”开展课程思政有一定的缘起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深入挖掘“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元素,提升“工程训练”教学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效果,应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的“五育融合”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采取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建设标准、课程考核指标和课堂教学设计等“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路径.
东北作家群的崛起有着深刻多维的因缘.中华民族抗日救亡事业的战斗催促、20世纪时代历史的呼唤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学习引领、党的外围组织“春潮社”的积极宣传推动、文坛巨匠鲁迅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热情关怀与全力帮助及当时俄苏革命文学的熏陶和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催生了这个在抗日救亡斗争中以笔克敌、风生水起、朝气蓬勃的文学群体.其中,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和因势利导对其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