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龙虾学院、脐橙学院、葡萄酒学院、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学院等产业学院层出不穷,直至2020年5月底成立的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火爆网络,吸引了3亿多人次网络热搜。那什么是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包含哪些要素?如何建设产业学院?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国外产业学院的雏形,出现于20世纪末期英国成立的产业大学,国内产业学院则于21世纪初,出现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目前我国学界尚无清晰统一的产业学院内涵界定,综合相关文献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产业学院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为基本目标;第二,以产业为载体,建设融企业服务、技术创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第三,产业学院拥有制度完善的独立运行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密集出台指导和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2017年12月,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吸引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学院”。2020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明确产业学院的建设目标“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重点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标志着产业学院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意志。要推进产业学院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厘清产业学院建设的逻辑起点是服务产业发展。以服务区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为要,精准选取服务面向的产业链、创新链,建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聚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赋能。
二是明确产业学院建设目标是资源共享、共赢发展。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作产业学院建设的出发点,学院通过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员工培训以及输送实用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企业人力资源迭代更新;通过技术研发服务,提高企业效益。企业为学校提供最新行业技术信息,促进人才培养紧跟产业发展需求;为教师提供企业锻炼挂职岗位,促进其职业实践能力提升;为学生提供真实生产岗位,促进其职业能力养成。双方需求契合,达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目的。
三是明晰产业学院建设内容,重点实现“七个共同”协同育人。即以产业发展需要作为产业学院专业设置的依据,布局学校专业设置;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与技术变革需求,制定多主体协同的育人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校企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课程;共同开发教材,校企双方配备专职研发团队进行线上线下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等研发,开发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建立校企人力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支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经营管理人员与产业学院教师双向流动、两栖发展,开展校企教师组成“混编团队”授课,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坊)和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平台,共建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中试基地等,有效支撑应用型人才、技術技能型人才培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校企共同制定包括实施标准、评价标准,为产业培养出合格人才提供保证。
总之,大力发展产业学院,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有利于引领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本文作者系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国外产业学院的雏形,出现于20世纪末期英国成立的产业大学,国内产业学院则于21世纪初,出现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目前我国学界尚无清晰统一的产业学院内涵界定,综合相关文献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产业学院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为基本目标;第二,以产业为载体,建设融企业服务、技术创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第三,产业学院拥有制度完善的独立运行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密集出台指导和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2017年12月,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吸引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学院”。2020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明确产业学院的建设目标“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重点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标志着产业学院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意志。要推进产业学院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厘清产业学院建设的逻辑起点是服务产业发展。以服务区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为要,精准选取服务面向的产业链、创新链,建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聚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赋能。
二是明确产业学院建设目标是资源共享、共赢发展。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作产业学院建设的出发点,学院通过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员工培训以及输送实用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企业人力资源迭代更新;通过技术研发服务,提高企业效益。企业为学校提供最新行业技术信息,促进人才培养紧跟产业发展需求;为教师提供企业锻炼挂职岗位,促进其职业实践能力提升;为学生提供真实生产岗位,促进其职业能力养成。双方需求契合,达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目的。
三是明晰产业学院建设内容,重点实现“七个共同”协同育人。即以产业发展需要作为产业学院专业设置的依据,布局学校专业设置;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与技术变革需求,制定多主体协同的育人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校企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课程;共同开发教材,校企双方配备专职研发团队进行线上线下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等研发,开发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建立校企人力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支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经营管理人员与产业学院教师双向流动、两栖发展,开展校企教师组成“混编团队”授课,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坊)和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平台,共建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中试基地等,有效支撑应用型人才、技術技能型人才培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校企共同制定包括实施标准、评价标准,为产业培养出合格人才提供保证。
总之,大力发展产业学院,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有利于引领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本文作者系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