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教学关系 努力实施有效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关注:主导与主体
  策划人语:课改十年,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融合,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使主导与主体和谐化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下面这一组文章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所得,期望给广大教师以借鉴和帮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理念表明: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也应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导性。然而,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作用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往往显得苍白无力,无意中走向较为极端的一面。关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传统的教学观强调的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让学生的“学”围着教师的“教”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这就是所谓的“教师中心论”;与其相反的教学观却认为,为了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主张教学一定要按照“先练后讲”的逻辑展开,把教师放在附着于学生的地位上,让教师的“教”围着学生的“学”转——即所谓的“学生中心说”。我认为,不管是“教师中心论”还是“学生中心说”,都是将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对立起来,看成了可以分割为两个独立单位的活动,认为两者之间是一种谁决定谁的关系。实际上,“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剥离、相互锁定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单位”,而不是由“教”与“学”两个单位相加而成,“教”与“学”是“教学”这个“基本单位”的两个方面,教学过程是师生为了实现教学任务目标,围绕着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有效的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新课程教学中,一定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学过程,促进全体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更大的发展。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作用与学生地位的辩证关系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不仅是传承知识和文明的地方,更应该是一个促进人的精神健康发展的世界。为此新课程标准对各学科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新要求,它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它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载体和坚实的操作基础。然而,分析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我们不难看出:一方面是学生被动性学习、适应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强制性学习的现象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是部分教师在所谓的“开放”理念的“指导”下,不顾班级授课制的现实,一味追求不符合教学实际的无序的“开放”,造成课堂教学中的目标定位严重偏离数学教学的要求。究其原因是这些教师形而上学地理解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不能正确处理好教师作用与学生地位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的新理念应该从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角度来认识,把师生的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建立起真正和谐互动的交往关系。具体地说,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信任学生的前提下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此之前,首先应该研究以学习内容来思考学法的有效性,进而以学法的要求去追求教法的科学性,同时也应以教法的启发作用去引导学法的正确形成或改进。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也就是说,教学不能只“授之以鱼”,而应该“授之以渔”。众所周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其教学任务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的原生态就是方法,思维素质来自于方法(在学法中形成),又还原为方法(通过方法表现出来)。当然,我们认为教学活动是以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为基础的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辩证统一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是应该积极通过“互动”参与,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有效的条件和机会,并适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方向,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和“顾问”作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与外部世界(主要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动地生成和建构。正因为“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单位”,所以应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协同作用,一方面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敢于质疑、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师生情感、启发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教育生态学理念与数学学科本质特征在课堂中有机融合,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的生态环境,平衡教学中的各种关系,以达到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目的。
  二、要正确处理好接受学习与创造学习的辩证关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有人把新课程提倡的这种学习方式仅仅理解为唯一的选择。形而上学地认为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为特征的接受学习都是不可取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接受学习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它并不必然导致学习过程的枯燥与机械。尤其是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灵活变通地运用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而又愉快地学习。在实施接受学习时要密切注意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正确把握教学中的“教、扶、放”的关系,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以教法启发引导学法,多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在实施创造教学时,同样要着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强调在做中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学生的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对他们的创造能力的提高产生显著的影响。其实,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总是会呈现出从学习条件出发,自觉或不自觉地交替使用接受与创造两种学习方式的态势,这既是学习的客观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认知需要。不假思索地把接受式学习等同于“注入式”、“填鸭式” “满堂灌”是绝对错误的。我们的数学教学当然是“活动”的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但把教师在讲授教学中没有遵循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规律,一味以机械的方式给学生讲解教材,缺乏灵活应用各种教学环节的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导致教学的封闭性、被动性、机械性归罪于接受学习是有失公允的。我们应该辩证地理解和运用接受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充分合理地发挥教与学的整体功能,使接受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的课堂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创造性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养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要正确处理好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关系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预设的教学过程同课堂的真实情境之间经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离。这样的偏离正是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等儿童文化的外显,正是学生与教材碰撞出的自我解读,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智慧正在绽放,情感正在撞击,视野正在扩大,这比任何所谓的知识目标更为可贵。正因为“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预设越充分、越科学,生成就越有效、越自然。那种片面强调“动态生成”,甚至用“动态生成”否定必要预设的做法是错误的,在实际教学中会造成“自由生成”和“无序生成”的可怕后果。理想的课堂是在有价值的活动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的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要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交往、发展的过程,应该搞弹性化教学设计,课前教师精心设计好弹性的教学方案,课堂中依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认知的需要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强调生成,先要做好预设。我们不能等走进课堂时,才发现学生有着许多与预设不相符的地方。我们要根据对学生的了解思考:学生学习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什么更感兴趣?旧知与新知的距离有多大?需要给学生一些暗示吗?这些暗示会不会降低学生的思维强度?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怎样的回答?这些,我们在预设时,必须了解,必须关注。我们不能因为强调生成而忽视预设。只有在预设上多下工夫,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成的问题。当然,我们在十分重视动态生成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学的整体目标,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既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有效性,分清轻重缓急,分别对待;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整。同时,还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水平,组织有效的教学,让有效的教学资源成为动态生成的切入点,让预设目标成为动态生成的支撑点,让学生积极的情感成为动态生成的催化剂——让预设在生成中升华。
  总之,我们提出的教与学的统一体理念,并不反对在这个基本理念下对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作用、地位和要求作出正确的分析。在我们看来,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的活动,单有教师或单有学生都不能构成学校教育意义上的教学。学校教育存在的社会价值和落脚点虽然在学生身上,但纯粹的学生活动或纯粹的教师活动毕竟都不能代表教学的全部。仅从学生角度或仅从教师角度来揭示教学的本质显然也是不恰当的。当今,我们大力提倡的生态教学理念,也是主张要正确积极地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和谐统一,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我们的教学只有在科学处理好“教”与“学”关系的前提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最大效应,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本期关注:中小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策划人语:中小学教育中严重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有无所适从之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搞好中小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尽快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摆脱依赖性,增强自觉性,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中小学教育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静下心来认真地研究学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日消费观念,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学生懂得怎样过生日才有意义。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拓宽学生开阔的视野;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组织表达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3.增强学生的亲情、友情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回忆快乐时光  1.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再次踏上实践之旅,我们的口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因此抓住题目或是其中关键的词语,无疑就是抓住了文章最核心的部分,找到了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在语文教学中,标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教学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教师所忽视,没有被充分挖掘利用,导致学生没有真正明白课文题目的独特作用,这是对标题教學资源的一大浪费。那么,怎样才能挖掘出课文标题的教学价值呢?我们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从课堂导入的切入点入手  一节课有
好课堂是思维激荡创生的训练场,是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好阵地,而好课程才是好课堂的根本,是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沃土。语文“三自课程”聚焦学生自主发展需求,以识字教学为根,以阅读教学为源,以作文教学为本,以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为魂,对自主识字、自我阅读、自能作文优化整合,使教学过程切实由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中心,真正使课程发展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识字、阅读与习作,是语文教学的三个重要部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1~7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  设计理念:以“转化”策略为主线,突出“四性”:即现实性、趣味性、思考性、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及探索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和回顾以往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转化的含义,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的经验,感受转化的应用价值。  
“数据分析观念”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的数学核心概念之一,其目标的达成与具体课程内容的实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统计与概率”这一领域所涉及的许多教学素材为学生形成数据分析观念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很大程度上承载着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并结合具体情境作出相应分析、判断和预测”的任务。随着数学学习目标、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于这一教学内容的思考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当下教学的
上周,学校两位老师上的一节六年级研讨课《景阳冈》中一个环节的设计,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  在第一课时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扫除文字障碍,简单梳理了课文的层次后,在屏幕上出示了这样一个学习提示:  写下初读感受并交流(建议15分钟左右)  1.写初读感受(建议6分钟)  2.交流初读感受(建议9分钟)  (1)小组内交流:由组长负责,依次交换,默读。  (2)小组之间交流:将每个人的学习卡片平放在自己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起点,激发教育的内在生命因素,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和生命意义为宗旨的教育理念。生命化音乐课堂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教育得以落实的重要路径之一。生命化音乐课堂以促进师生生命发展为根本,将教学原则、方法、形式和技术与生命教育的理念有机融合,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师生生命和谐、自由、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一、生命化音乐课堂的本质特征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能否一一落实,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否如期同步,这是大家尤其职教战线极为关注的。6月23日,改革开放以来第七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这也是同类会议第三次由国务院召开。教育战线在总结这次大会时,从“领导重视”“改革力度”“部门协作”三个方面用了“前所未有”这样表意极为强烈的词汇。  应该说,这次会议,有诸多处可圈可点。  一是时机恰。从经济角度讲,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已在南宁成功举办了九届,形成了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过去八届,贸易、投资、海关、质检、科技、交通、电信、金融、文化、医药卫生、出版、体育等行业部门,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举办了10多个论坛。2012年开始举办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填补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没有教育论坛的空白,这是教育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服务国家部委和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