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要求,学生要大体领会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在咀嚼诗句的过程中,受到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同时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古诗教学朗读训练应放在第一位。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好似在聆听古人说话,架起与古人对话的桥梁。因为古诗遣词造句的精妙、韵律变化的和谐、诗情画意的隽永,非朗读不能显现。
关键词:渲染气氛;朗读技巧;感情朗读
一、讲前朗读,渲染气氛,带入意境
课本选入的古诗内涵丰富,寥寥数句,却勾画出内情外景的意境。儿童学习古诗,如能很快进入境界,对理解古诗是很有好处的。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是最好的途径之一。例如杜甫的《绝句》,全诗只有四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画。讲前让学生小声吟读,体会诗句含义: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移动,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诗人离蜀游吴的心愿。在辅导学生学习诗歌前,先将作者、写作背景讲给学生,结合四句诗绘出四幅简笔画,指导学生对照图画反复朗读。重读揣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等词语描绘的色彩美,以及“鸣、上、含、泊”等词语描绘出的动态美。将学生带入学习古诗的意境之中,使学生初步感知其诗情画意。通过教师配乐范读,欣赏图片表情朗读,学生便对四句诗意有了大概了解,对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有了初步把握,为教师进一步精讲诗意创设了情境,做好了铺垫。
二、质疑朗读,加深理解
学生在老师的精讲点拨下,对一首诗歌的句意、内容已有了初步了解,但总有那么一两句,由于时间跨度大,对作者自身经历及生活背景知之不多,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或者难以准确理解。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运用一定的朗读技巧来展现和烘托诗歌的生活图景以及情境气氛,在朗读中加深理解,琢磨体会,唤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渐入佳境,最后达到对诗意的准确把握。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写的生动活波,自然流畅,却又耐人寻味。在指导学生理解句意后,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感情由失意到得意的急剧变化,是学习本诗的一个难点。运用朗读体会比简单地讲解要好得多。诗歌的前两句写诗人带着浓厚的兴趣访友赏花,适逢主人未应,院门紧闭,游园不值,十分扫兴。但诗人不愿败兴而归,仍想一览园内盛景,这时无意抬头望见一支红杏映入眼帘,简直大喜过望,情绪由寂寞失望转为欣然快慰。詩中“关”字应重读,句尾语调扬起;“出”字也应强读,要读出“惊喜”的语气,表示出“红杏”是冲出墙外来的,显示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根据诗意,逐步绘出一幅简笔画。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反复感情朗读,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蓬勃向上的美好事物,是关禁不住的这一哲理。这样在朗读中体会诗句含义,突破疑难,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头脑中开拓出“柳暗花明”的艺术境界。
三、朗读成诵,品评欣赏
小语中的诗歌都是辑选出的“精品”,每学一首诗在理解的基础上,都应要求学生准确的感情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这是古诗教学的升华和拓展,也是渗透美育,积累知识,培养记忆力的好方法。我们的前辈教古诗词,大都讲得少,读得多,有时甚至一句不讲,让学生自由朗读,各尽其情,各得其妙,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鉴赏力。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在初步学习了诗歌的句意、诗意以后,就要通过设问导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深入诗人内心,体会诗歌的意境。这是学生学习这首诗的难点。诗中的“江雪”究竟是怎样的一幅不同凡响的画面呢?指导学生表情朗读,边口述引导边绘简笔画:大雪纷飞,大地寂寞,群山不见一只飞鸟,道路不见一个行人的踪迹。寒江上,只有一个渔翁孤独地坐在一只小船上,迎风傲雪,默然垂钓。我们不难看出诗中描写的环境是冰天雪地,给人以凄凉、孤寂的感觉,而渔翁却不畏风雪独自在寒江上钓鱼。指导学生以沉缓的语速朗读,重读“千、万、孤、独”这四字。体会诗人“千万孤独”的内心世界。教到这里,及时设问,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呢?这正是作者心迹的自然流露。适时简介诗人革新被贬,屡遭迫害的经历,在精神上不屈不挠的斗志。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示范朗读、齐声朗读,重读“绝、灭、独、雪”四字,以愤懑、冷峻的语调朗读出诗人对黑暗社会的控诉、抗争。这样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使学生逐渐体会到诗中所描绘的渔翁抗寒斗雪,独钓于江上的形象,实际上是诗人精神面貌的自然写照,它曲折地反映了诗人不愿与反动势力同流合污而孤独的内心世界。
对一首诗的理解,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随着小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知识的增长,阅历的增多,理解会逐步加深、更新。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方法的掌握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顾凤芝. 让学生在朗读中入境悟情——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3):147+153.
[2]方湘岷. 朗读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4):122-122.
[3]程晓惠. 浅析小语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36.
关键词:渲染气氛;朗读技巧;感情朗读
一、讲前朗读,渲染气氛,带入意境
课本选入的古诗内涵丰富,寥寥数句,却勾画出内情外景的意境。儿童学习古诗,如能很快进入境界,对理解古诗是很有好处的。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是最好的途径之一。例如杜甫的《绝句》,全诗只有四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画。讲前让学生小声吟读,体会诗句含义: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移动,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诗人离蜀游吴的心愿。在辅导学生学习诗歌前,先将作者、写作背景讲给学生,结合四句诗绘出四幅简笔画,指导学生对照图画反复朗读。重读揣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等词语描绘的色彩美,以及“鸣、上、含、泊”等词语描绘出的动态美。将学生带入学习古诗的意境之中,使学生初步感知其诗情画意。通过教师配乐范读,欣赏图片表情朗读,学生便对四句诗意有了大概了解,对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有了初步把握,为教师进一步精讲诗意创设了情境,做好了铺垫。
二、质疑朗读,加深理解
学生在老师的精讲点拨下,对一首诗歌的句意、内容已有了初步了解,但总有那么一两句,由于时间跨度大,对作者自身经历及生活背景知之不多,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或者难以准确理解。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运用一定的朗读技巧来展现和烘托诗歌的生活图景以及情境气氛,在朗读中加深理解,琢磨体会,唤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渐入佳境,最后达到对诗意的准确把握。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写的生动活波,自然流畅,却又耐人寻味。在指导学生理解句意后,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感情由失意到得意的急剧变化,是学习本诗的一个难点。运用朗读体会比简单地讲解要好得多。诗歌的前两句写诗人带着浓厚的兴趣访友赏花,适逢主人未应,院门紧闭,游园不值,十分扫兴。但诗人不愿败兴而归,仍想一览园内盛景,这时无意抬头望见一支红杏映入眼帘,简直大喜过望,情绪由寂寞失望转为欣然快慰。詩中“关”字应重读,句尾语调扬起;“出”字也应强读,要读出“惊喜”的语气,表示出“红杏”是冲出墙外来的,显示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根据诗意,逐步绘出一幅简笔画。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反复感情朗读,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蓬勃向上的美好事物,是关禁不住的这一哲理。这样在朗读中体会诗句含义,突破疑难,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头脑中开拓出“柳暗花明”的艺术境界。
三、朗读成诵,品评欣赏
小语中的诗歌都是辑选出的“精品”,每学一首诗在理解的基础上,都应要求学生准确的感情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这是古诗教学的升华和拓展,也是渗透美育,积累知识,培养记忆力的好方法。我们的前辈教古诗词,大都讲得少,读得多,有时甚至一句不讲,让学生自由朗读,各尽其情,各得其妙,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鉴赏力。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在初步学习了诗歌的句意、诗意以后,就要通过设问导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深入诗人内心,体会诗歌的意境。这是学生学习这首诗的难点。诗中的“江雪”究竟是怎样的一幅不同凡响的画面呢?指导学生表情朗读,边口述引导边绘简笔画:大雪纷飞,大地寂寞,群山不见一只飞鸟,道路不见一个行人的踪迹。寒江上,只有一个渔翁孤独地坐在一只小船上,迎风傲雪,默然垂钓。我们不难看出诗中描写的环境是冰天雪地,给人以凄凉、孤寂的感觉,而渔翁却不畏风雪独自在寒江上钓鱼。指导学生以沉缓的语速朗读,重读“千、万、孤、独”这四字。体会诗人“千万孤独”的内心世界。教到这里,及时设问,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呢?这正是作者心迹的自然流露。适时简介诗人革新被贬,屡遭迫害的经历,在精神上不屈不挠的斗志。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示范朗读、齐声朗读,重读“绝、灭、独、雪”四字,以愤懑、冷峻的语调朗读出诗人对黑暗社会的控诉、抗争。这样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使学生逐渐体会到诗中所描绘的渔翁抗寒斗雪,独钓于江上的形象,实际上是诗人精神面貌的自然写照,它曲折地反映了诗人不愿与反动势力同流合污而孤独的内心世界。
对一首诗的理解,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随着小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知识的增长,阅历的增多,理解会逐步加深、更新。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方法的掌握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顾凤芝. 让学生在朗读中入境悟情——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3):147+153.
[2]方湘岷. 朗读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4):122-122.
[3]程晓惠. 浅析小语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