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结合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hb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并评价病证结合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模型.方法 72只雄性SD乳鼠随机选取18只作为正常组,余乳鼠进行母子分离21 d构建IBS-D疾病模型;母子分离结束后适应性喂养1周,54只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并分设番泻叶灌胃2、4、6周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叠加高、中、低不同剂量番泻叶灌胃构建脾肾阳虚IBS-D大鼠中医证候模型.在番泻叶灌胃第2、4、6周,分别观察各组大鼠宏观体征、内脏高敏感性、生物学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脾肾阳虚病证结合的模型评价.结果 番泻叶灌胃6周后,高剂量组与正常组比,大鼠进食减少、饮水量增加、肛温降低、握力降低、负重游泳时间降低、粪便粒数增加,大鼠内脏敏感性增加,血清D-木糖、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肾上腺皮质酮(CORT)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肠道黏膜病理组织学表现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母子分离叠加番泻叶灌胃可构建病证结合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模型,母子分离叠加高剂量番泻叶灌胃6周是构建该病证结合模型较为理想的方法.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与年龄高度相关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人数急剧升高,目前为止AD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致使AD患者已成为社会的重要负担
《伤寒论》第28条是张仲景著作中存在争议的条文之一,历代医家对该条所用方剂中桂枝和芍药的去留,主要有4种不同意见:①认为原文当是“桂枝去桂”.②认为原文应该“桂枝去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