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深夜,一直在北京的寒冷中守候到了凌晨。
12点的钟声响过不久,家里的门铃终于响了,风尘仆仆的白涛站在门口。刚刚从上海乘飞机赶回来的他,见面的第一句话就问:“啥重要的戏啊,从接你电话就一直到把勾我到现在了。”我冲他神秘的一笑:“小角色,连名字都没有,但是我觉得这次非你不可了!”我这样的回答让白涛猛地一愣——也难怪他会有这样的反应,在译制片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让你配音的角色在剧本上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甲乙丙丁、ABCD的符号称谓就一笔带过了,但是总得要有人配,多数情况下是让配音演员兼一下,因为只有一句话甚至几个字的台词,所以导演一般会留在还在锻炼阶段的新演员来配,这对尚且需要证明自己的年轻演员来说却是很宝贵的机会。
不过,站在我眼前的白涛早已经过了需要“锻炼”的这个阶段,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不论是在长春、上海还是北京,白涛都算是叫得响的“老演员”了,如果真是为了几句话的原因就把他大老远的从上海叫回来未免就有些太不近人情了。不过我既没有撒谎也不至于涮老朋友,这次录的澳大利亚影片《喜剧明星》的主角的确是找白涛来录,只是即便是在英文的台本上,这个男主角的名字也都是叫“小角色”,甚至在整部片子里,他也始终没有回答过自己真正叫什么名字。这样一个默默无闻却充满张力的角色,从一开始就打动了我,也正如多年以来一直以敬业精神打动着我的白涛,所以,在我看来,这个角色非他莫属了。
因为第二天下午就要赶回上海,白涛没有和我太多寒暄,便开始坐到电视机前对着剧本看带子,之后便是我们一同商量角色定位、台词情感的把握,持续到了凌晨的3点。在这里我无意渲染我们的工作状态,因为即便是通宵不睡,对于《喜剧明星》这样需要雕琢的译制片,准备的时间也是稍显短促的,更何况当天上午就要进棚录音了。但是,有时候选择演员需要一些“取巧”的办法,就是角色与配音演员本人性格上如果能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很多东西不用刻意塑造也是能信手拈来的。同样作为演员(这里请让我姑且把配音演员也当作“完整”的演员来看待,虽然我知道会有很多人有不同意见),白涛和片中的“小角色”一样,尽管有着谁都无法否认的表演天赋和修养底蕴,但是多年以来,也一直鲜有“男一号”配音的机会青睐于白涛,转战了长春、上海之后又到了北京,白涛诠释了不少另人印象深刻的配角,但是他的名气却始终够不上“大腕”级别。去年年末,我和廖菁执导的译制片《金刚》终于让白涛等来了配男一号的机会,但是由于角色需要,白涛完全用了另一种经过演绎的音色来完成配音,以至于后来很多看过片子的同行都打电话询问:“那个男主角真是你配的吗?一点也不像啊。”其实,像不像有什么关系呢,对于配音演员来说,我们本来就不应该是自己,我们本来就应该是默默无闻的……
这里,还是先说说影片《喜剧明星》本身吧,这些年来,我和廖菁一起执导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公映大片,《指环王》、《黑客帝国2、3》、《星球大战前传2、3》、《超人归来》等等,但是在看完《喜剧明星》之后,我还是有久违的兴奋和冲动。比起刚才提到的几部商业大片,这部产自澳大利亚的影片,没有华丽的画面与震撼的音效,它可能也比不上一些艺术片那样尖锐、深邃,只能说是一部能被大多数观众理解和接受的带有电影人自嘲意味的喜剧片吧。因此,无论是对于追求感官享受还是对于电影深度的观众来说,这部片子都还不够拿来解析和纪念。但是,我本人倒是为这样一部电影的成功引进感到由衷的高兴,毕竟对于花钱走进影院的观众们来说,现在影院里放映的电影的口味已经太单调了。如果把好莱坞商业大片比做是用料考究、制作精良的西式大餐,那么,我们的电影观众近些年来只能一直被迫在“龙虾”与“牛排”之间选择,而很难有机会通过大银幕看到来自其他国家的不同风格的影片。其实,看电影多数时候是给自己塑造一种心情,不一定每次每个人都要醉生梦死或是荡气回肠,不一定拿着票房冠军和明星大腕说事的影片就能让人回味超过三天。好在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开放和观念更新,好在有了买断片这种新的引进发行方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非美影片出现在了我们的影院里。但是,“非美”这个概念现阶段还是受到了一些限制,现在引进的买断片多是来自韩国、法国、德国这样一些主流电影国家,因此当《喜剧明星》这样标注着澳大利亚摄制的影片出现,还是给了我们一些值得期待的理由的,更何况作为好莱坞的第二大拍摄基地,澳大利亚现在的影片水准已经在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可了。
《喜剧明星》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电影制片厂,一名在电影中充当群众演员的小角色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电影明星,他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最终并未能如愿,到头来仍然是个一无所有的小人物,处处受人歧视,饱尝生活的艰辛。尽管他后来也在一部电影宣传片中担任了主角,但残酷的现实最终还是打碎了他的梦想,令他感到绝望和无助,万般无奈之下,只得采用非法手段与社会抗争。影片讲述了这个小人物的奋斗经历,表现了他生活的艰难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友情和爱情,展示了一个普通人从满怀希望到理想破灭的整个过程,令观众在笑声中感到一丝无奈。这个简单的故事里,蕴涵着很多细节的表现,很多镜头的运用也是和台词的内在意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在配音的时候,我们都格外地留神和雕琢。对我而言,喜欢这个片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影片本身所折射出来的某些精神是现在配音界所需要的,也给了我要借题发挥、写这篇札记的冲动。
前面说了,《喜剧明星》里的男主角就叫“小角色”,甚至在影片中,当对自己萌发好感的女人问起时,他也只是回答说“这不重要”。影片的台词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同样作为群众演员,女友抱怨自己不得志,几年下来依旧是个“群众演员”时,小角色依旧面带微笑,淡淡的说了一句“我是个演员”。这句看似简单的台词竟与周星弛的《喜剧之王》不谋而合,那一瞬间,让我的心头居然有了一丝丝的暖意涌上。什么样才算是个“演员”,这个问题自从电影诞生至今就一直久久徘徊在我们的身边,相信不仅仅是那些默默无闻却有渴望成名的群众演员有这样的困惑,在所谓的明星、大牌心里也一定存在着这样的思考。很多人在这样的思考中逐渐被人淡忘,或者是终究对未来失去希望而选择了放弃,想找类似的例子,可以去看看前不久上映的香港影片《我要成名》。的确,谁都会期待华丽光环的笼罩,但是芸芸众生之中,有多少人能成为幸运儿呢?数学家或许可以把成名的几率算出个概率来,但是对于每一个单个个体来说,这样的概率是没有意义的。
作为有二十多年的配音演员、导演经验的我,近些年却总要频繁的回答一类问题:“现在译制片辉煌不在?”“译制片如何复兴?”诸如此类,在参加的需要研讨会上,一个离不开的中心议题永远是“译制片是否会消亡?不灭亡出路在哪?”每每此时,我总会不由的想起《哈姆雷特》中“生存,还是毁灭”那段经典台词。但是如果有人一定有人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总是尽量回避。我不是因为害怕而逃避,因为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讨论起来没有丝毫的意义。我们的译制老前辈们的确在那个年代受到过万众瞩目,留下了值得回味的“译制经典”,这笔财富现如今却经常被一些配音爱好者那来批判和攻击现在译制片配音。有时候参加录制一些电视台的访谈节目,拿来播放的译制片配音片断99%都是20年前那个“黄金年代”的作品。我们这一代的译制片工作者就真的落寞了吗?
以上的种种疑问,我依旧不会回答。但是无论是《喜剧明星》还是《喜剧之王》,这类的影片似乎总是在给困惑中的我们以某种启示和解答。我认为,作为一个译制片工作者、一个配音工作者,你对自己的工作看得多重,你对自己的业务水平还有多高的期待,将会决定你的创作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我是一个演员”,这六个字应该铭刻在所有从事表演创作的人心里,只要进入表演状态,不管是在镜头前还是在话筒前,不论是存在于摄像机镜头里的一角还是有机会得到特写镜头,你都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此刻是在做什么。好的演员把观众放在心里,不论主角、次角还是群众演员,他都希望观众在看到自己表演的时候能感觉到真实、舒服。而不算演员的“演员”,只能是把自己装在心里,想着造型、美感、酬金,而不管是不是是破坏了创作团体的共同工作成果。有人会问,如果我一直努力在做,却始终得不到“光环加身”,得不到表现机会怎么办。那恐怕你得问自己,“成名”是什么。在现今传媒高度发达的社会,想让很多人知道你名字的办法很多,不一定非得要靠表演来给自己创造曝光率。你有幸有了一点天分,做了一个演员或者是配音演员,首要是你获得了一种社会职业和谋生手段,它和成千上万的其他职业一样有着本质相同的成功法则,“成功”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自己某一阶段的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成功”和“成名”是两码事,光想着“成名”的人怕是干哪行也“成功”不了的,这和演员这个职业本身没有多大关系。
现在我做译制片,我对合作的同事以及演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尊重原片”,不要把自己的“创作灵感”附加给影片,这是因为愈发的深刻认识到,现代电影是越来越强调团体工作,你的配音对影片中演员表演做了篡改,加进了属于你个人气质的某些东西,其实是破坏了许许多多电影工作者对影片所做出的努力。我们没有这样的权力:为了使观众记得你而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影片。常常有观众对我说,你们做的译制片我总是很难记住配音演员的特色,不像以前的老译制片,一张嘴都知道谁是谁。对此我都是一笑而过:“记不住就记不住吧。我们不就应该是默默无闻吗?”下次观众朋友们在电影院再去看电影的时候,等正片完了,别着急走,坐着听听片尾曲,顺便看看人家一个好莱坞大片最后滚动的工作人员字幕,至少十来分钟,连厨师的名字都有,你都能记住吗?肯定不可能。那些都是为了影片的诞生出炉付出了日以继夜辛勤劳动的人,比起他们,我们做的一点工作算什么呢?我们哪好意思叫人家非得记住你呢?据说《金刚》在新西兰做首映的时候,导演首先请上台的工作人员不是演员,而是剧组的厨师们,因为导演要感谢他们为剧组辛勤做了那么多美味可口的食物,保证了影片的顺利拍摄。我挺意外的,但细想,人家那种导演才是真正懂得尊重他人、尊重团体劳动的,有那种胸怀的导演,难怪人家会又成功又成名了。
最后,仅以电影《喜剧明星》中的片首台词,送与我的同行们共勉:我一直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并非只是我觉得默默无闻。确实如此。
《喜剧明星》字幕表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电影公司出品
喜剧明星
希梅奥因 饰 小角色
配音 :白涛
林斯·莫尔顿 饰 柯蒂斯
配音: 陆揆
凯瑟琳·斯拉特里 饰 克劳迪娅
配音 :季冠琳
鲍勃·弗兰克林 饰 马克
配音 :赵岭
海伦·达利莫尔 饰 凯莉
配音 :王俪桦
克里斯特·欣泽 饰 凯瑟琳
配音 :杨晨
泰勒·凯恩 饰 布雷特
配音 :王明军
科林·莱恩 饰 丹尼
配音: 张遥函
拉·瑞安 饰 西蒙
配音: 王凯(小)
肖恩·麦考利夫 饰 里德利
配音: 王凯(大)
摄影:马克·韦勒姆
编剧:希梅奥因
基文·卡林
托尼·麦克唐纳
导演:基文·卡林
其他配音演员:李智伟 盖文革 张伟
译制职员:张凯 姚麟
翻译 :翰文
导演 :廖菁 张伟
录音 :张磊安韶峰
对白编辑: 毛锦玲
录音工程: 宋维强
制片: 王进喜
监制 :何国华
统筹: 刘树森 邢占宇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口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八一电影制片厂
联合译制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 行
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拷贝制作
《喜剧明星》:
“小角色”的人生画卷
《喜剧明星》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的奋斗经历,表现了他生活的艰难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友情和爱情,展示了一个普通人从满怀希望到理想破灭的整个过程,令观众在笑声中感到一丝无奈。
在超级大片《永恒的火焰》首映式上,一名在影片中充当群众演员的小角色正焦急地等待着影片中出现自己的镜头,但是直到影片放映结束他也没能看到自己的身影,令他感到异常失望。小角色是个一心想要成为电影明星的人,因为他知道只有成为电影明星才能出人头地,才能受到世人的尊重和追捧,该片男女主角布雷特·塔姆辛和凯瑟琳·阿伦娜所受到的热烈欢迎就是最好的明证。但是尽管小角色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直到今天他也只能在影片中扮演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而且就连很可怜的几个镜头也在影片剪辑时被剪掉了。他不但无法成名,就连首映式的聚会也无权参加,并且处处受人歧视,饱偿了生活的艰辛。
小角色回忆起了自己作为一名群众演员的亲身经历。
想当年小角色满怀希望来到这座大城市圆自己的明星梦,为了达到目的他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寻找代理人,对自己进行包装,但结果他并未能如愿成为一个明星。在等待了整整4年并且经过无数次的试镜后,才在《永恒的火焰》剧组谋得了一个群众角色,而且在拍摄过程中还饱受羞辱。他的工作合同中规定群众演员不得与明星们有目光接触,也不许主动和他们交谈,另外还有其它一些歧视性的条款。
独立电影制作人柯蒂斯·塞·巴克沃思和女友凯莉也出现在了《永恒的火焰》拍摄现场,不过他们不是来参加拍摄的,而是想偷窃一些摄影器材,因为他们正在筹拍一部影片的宣传片,但苦于缺乏经费,只能出此下策。
小角色在吃午餐时碰到了大明星凯瑟琳·阿伦娜,他不顾禁忌和她搭话,尽管他告诉对方自己只是一名群众演员,但由于他的与众不同,还是得到了她的好感。
小角色前去参加柯蒂斯·塞·巴克沃思的面试,结果又一次失败。就在这时房间的门被砸开,夜总会老板马克的打手冲进来向柯蒂斯索要欠款。原来柯蒂斯为了拍摄影片向马克借了钱但又无力偿还。柯蒂斯被逼无奈只得铤而走险,抢劫了一家理发店。
小角色在公共汽车上碰到了同样在《永恒的火焰》剧组中担任群众角色的女演员克劳迪娅,共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觉,于是两个人开始了交往。
马克听到柯蒂斯正在筹拍一部影片后,暂时放弃向他索要欠款,条件是由他担任影片中的男主角,柯蒂斯只得应允。
医生检查出小角色患了皮肤病,可能和性爱有关,小角色开始对克劳迪娅有了一丝怀疑。
柯蒂斯带领剧组来到拍摄现场做拍摄准备。不巧的是在开始拍摄前发生了意外,马克受重伤后指使手下中止拍摄并且赶走剧组工作人员,柯蒂斯顿时陷入绝境。小角色抓住时机主动要求担任主角并且得到了柯蒂斯的同意,两人同心协力重新开始做拍摄准备。
小角色和克劳迪娅消除了误会,两人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加深,为了帮助克劳迪娅竞争朱丽叶一角,小角色和克劳迪娅一起练习台词。
柯蒂斯和小角色逃脱了马克手下的追杀回到寓所,没想到被侦探保罗·里德利等个正着。一开始他们以为屋里那些偷窃来的摄影器材事发了,但实际上里德利来找柯蒂斯是想在他的影片中谋得一个角色,因为他除了做侦探外还主持电视节目,对表演很有兴趣,两人这才松了口气。
经过不懈努力,柯蒂斯的电影宣传片终于圆满拍摄完成,小角色的表演也大获成功。他们急切地想要拿给投资商审查以便获得投资,但是却遭到了马克的百般阻挠,最终影片也被抢走。
走投无路的柯蒂斯和小角色忍无可忍,最后决定用抢劫的方式夺回他们的影片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