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装饰中粉彩的运用分析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4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一项伟大的艺术发明。随着陶瓷制作技艺和水准的不断提高,陶瓷装饰也得到极大发展。陶瓷装饰是古代先辈在原有陶瓷白色胚体上的二度创作,形成的粉彩装饰艺术瓷使得陶瓷的审美收藏价值更高,表现形式更丰富,而且兼具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倍受青睐。本文即对陶瓷装饰中粉彩的运用进行分析,了解粉彩的魅力。
  关键词:陶瓷装饰;粉彩;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220-1
  一、粉彩的风格特征
  (一)色彩清丽淡雅,彩绘形象传神
  陶瓷本身就是材质细腻、手感温润的艺术品,再加上粉彩的装饰更是锦上添花。粉彩相对于白色胚体而言,色彩相对明亮艳丽,但将粉彩与陶瓷结合并不会显得突兀,而是相映成辉。粉彩的鲜丽与陶瓷的净白完美结合,合理布局下的粉彩使得陶瓷本身更添几分清丽高雅之姿。再加上粉彩并非简单的颜色堆积,而是极具艺术性的创作,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技艺得以借用发挥,使得陶瓷胚体上的彩绘图案栩栩如生、宛如天成,绘制不着痕迹,更添艺术审美价值。
  (二)图案类型丰富,设色考究
  粉彩装饰钟的图案选择多为人物、花鸟、和山水,不同的图案设色标准也各有千秋。对人物图案的设色要把握人物的性格气质,表现人物特色和画面意境;花鸟设色则要分清时节,并且要准确把握花鸟的深刻内涵,不仅要表现出时令季节和花鸟的生动活泼、生机勃勃,还应该将其所隐喻的深刻意义呈现出来;山水的设色也要注意季节不同而产生的色调变化,表现出山川的磅礴雄伟,河流的清澈碧绿,山水相映成趣,山川连绵不绝,草木蓊郁芳华。
  二、粉彩的装饰技术
  粉彩的独特魅力是需要精雕细琢的,其装饰技术是十分讲究,主要分为画粉彩和填粉彩两大步骤。
  (一)画粉彩
  画粉彩分为打图、制图、拍图、勾线和彩料五步。打图即是在瓷器胚体上用淡墨结合瓷器形状打好草稿;制图是先用浓墨把瓷器上用淡墨已经起好的稿子再勾描一遍,然后用不太湿的纸把勾描好的墨稿从瓷器上拓印到纸上;拍图是相对复杂的,将拓下来的原图稿晾干,然后再用浓墨重描,然后再打湿,用吸水纸将图纸上多余水分吸出,最后将潮湿的图纸扑在白色瓷体上,用手轻轻拍打,然后将图纸揭下就会有清晰的纹路印在瓷器表面;勾线是对印到瓷器上的样稿进行如同国画创作中的落墨工作,即“画料”。粉彩画料是用油调制而成,因此必须把握好油与彩料的比例,过多过少都不适宜;彩料是画粉彩的最后一步,在粉彩勾线工序完成后要用浓淡、湿度不同的墨晕染出层次。
  (二)填粉彩
  粉彩是由油调制而成的,因此必须等到油料干后才可以上色,这样用水调制而成的上粉彩的颜色才不会出现线条脱落现象。首先要用干净棉球蘸上紫色锅灰清理瓷器上污迹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完成利于水制颜料进入空挡线条;接着就是上色工序了,一般遵循先填水颜色,再用油渲染的原则。将填色笔蘸上清水与颜色搅拌,黏稠适中,然后按图案要求一笔一笔地压入填平,最后在填了玻璃白底色的地方进行各种颜色的渲染,使得物象阴阳向背关系具有质感。
  三、粉彩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一)陶瓷装饰中粉彩的色彩应用
  粉彩应用于陶瓷装饰后使得原本不太透明的玻璃白瓷器更加通透、明丽。粉彩颜色多样,再加上珐琅彩的融合形成了更加丰富的颜色体系,将陶瓷装饰从原有单一的釉下青花装饰中解放出来,进入到更广色系的粉彩装饰中,艺术展现方式更加多样,风格更加活泼百变,让陶瓷不再拘泥于一种颜色,而更显绚丽、丰富、高贵、雅致之美。
  (二)陶瓷装饰中粉彩的工藝应用
  粉彩制作最关键的是画粉彩和填粉彩两方面,再加上西方油画工艺和中国传统国画技艺的结合,使得绘画技法上更加娴熟。陶瓷装饰中采用的粉彩装饰不仅有国画的风格美还兼具西方的油画之美,颜色表现上层次分明,浓淡适宜,图案绘制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提高了陶瓷制品的内涵与品位。
  (三)陶瓷装饰中粉彩的风格应用
  粉彩装饰历经几百年仍享有盛誉在于其多变的风格特征。在粉彩最初发展之际,多是生活气息浓郁的风格,至日后随着不断吸取外来风格,其原本的风格特征也随之改变,直至现今文人墨画融入到陶瓷装饰中,使得陶瓷装饰在粉彩装饰粉润、富丽的风格基础上更添清丽、雅致的格调特征,粉彩艺术风格多种多样,展现着不同风格的美。
  四、结束语
  陶瓷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一部分广受世人喜爱,是传承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生活中极具艺术特色的装饰工艺品。它之所以能在新兴装饰品层出不穷的现代仍占有广阔的市场,原因就在于其将粉彩装饰的魅力发挥出了时代特色。粉彩应用于陶瓷装饰并不只是单纯古代技艺的机械复制,而是融入现代元素的再创造。人们的审美标准因时代环境不同而变化,陶瓷装饰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粉彩装饰在现代审美标准下创新,发挥粉彩装饰的现代魅力。总而言之,粉彩装饰在颜色运用、图案选择、风格特征上都深深地影响着现代的陶瓷装饰,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其艺术魅力,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设计技术创造出具有时代性的现代陶瓷装饰品,把粉彩和陶瓷的文化内涵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梁惠华.浅析粉彩和书法相结合的陶瓷装饰艺术[J].景德镇陶瓷,2011,(04).
  [2]夏国安,程燕.浅谈古彩色彩装饰技法[J].景德镇陶瓷,2013,(04).
  [3]王文君.浅析陶瓷书法在粉彩装饰中的运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02).
  [4]张增敏,张中华.浅析粉彩的源头及其特征[J].景德镇陶瓷,2013,(05).
  作者简介:
  叶栋华,专科,江西省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陶瓷绘画。
其他文献
摘要:在信息化的时代,学习音乐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和喜好,学习音乐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然而有个显著的问题——很多刚开始接触音乐和学习音乐的爱好者,不知如何踏入音乐的门槛,也不知如何学习音乐。都简单地认为只要学习唱歌或者是器乐,片面的理解音乐学习。本文给初学者在音乐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初学者更好的去学习好音乐。  关键词:音乐初学者;学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
摘要:琵琶作为传统的民族乐器,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弹拔乐器之一,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它充分吸收了中华民族的灵气和这片土地长到了一起。但同大多民族器乐一样,它的普及与推广仅仅局限于少数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远达不到它作为“民乐之王”该有的认知度和普及度。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访谈研究和自身学习琵琶十余年的经验,站在琵琶艺术特质的基础上探索琵琶的推广之道,从艺术本身和市场两方面,提出了六点建议,旨在
摘要:在群众文化中,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不仅丰富着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对舞蹈艺术的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哈萨克族;草原文化;创新;独特  中图分类号:J7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192-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当今日益发展的新形势背景下,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中特别重要的娱乐方式———舞蹈,是人民群众以满足
摘要:福州传统手工艺———软木画,是福建乃至全国少有的手工艺。受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现在软木画的地位远不如从前。本文通过对福州传统软木画的制作工艺及其价值的初步探索,通过对其现状的理性分析,对其保护和发展提出建议和措施。  关键字:福州软木画;价值;保护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197-1  一、福州软木画概况  福州软木画,又称木画
摘要:本文从凤翔社火马勺脸谱色彩的历史源流、色彩与脸谱性格、色彩的运用特征三大要素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对凤翔社火马勺脸谱的各要素分析得出其独特的色彩运用特征:尚红、黑白配合以及中性色彩调和整体色彩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凤翔社火马勺脸谱独特的色彩文化。  关键词:凤翔;社火马勺脸谱;色彩运用  中国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03-1  社火是一种古
一、工艺品来源于社会生活并形象的反馈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我们身边有许多随时相处的东西,有的人通过思维和创造把他们浓缩成一个个生动有趣、发人深思的立体偶像———工艺品,然后推向市场,并为大众所接受。它有着其他文化商品所没有的构成真实性和放置随心性,成为人们显示意向、表达情感的重要介体。虽然对许多人来说某些工艺品只是小小的摆设,不堪大用的生活点缀品。但随着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工艺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民族音乐的演唱风格,以《小河淌水》这部经典曲目,主要以美声演唱风格来探讨云南山歌《小河淌水》。  关键词:《小河淌水》;演唱风格;云南民歌;美声演唱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77-1  云南弥渡县密祉乡有一条清澈的小河——亚溪河,正是这条潺潺流淌、充满诗情画意的小河里流淌出了这样一种声音:“哎,月亮出来亮汪汪、亮
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和德、智、体、美、劳有着紧密联系,它有审美和非审美的两种功用,特别是需要意识到艺术教育在人的德智、情感、思想品质和审美的形成和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功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24-2人的智力水平的根本标志就是人的综合发展状况,
摘要:坐具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宋代是垂足而坐定型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对宋代坐具发展演变的研究,从饮食器具的造型和功能、用餐制度和礼仪等方面来探析坐具的演变对人们饮食习惯所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坐具的发展;饮食习惯;造型;功能;制度;礼仪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226-1  一、宋代坐具的发展演变  坐具是人们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