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语法教学在我国存在了几千年,传统的汉语教学是教师口头传授,学生机械学习,这种教学对我国语言的教学和语言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率不高。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和学习策略方面阐述怎样运用思维定势和创新思维结合的方式来学习汉语语法,并通过汉语语法的相对稳定性教学,培养学生汉语学习概括归纳的能力。
【关键词】定势思维 创新思维 汉语语法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023-02
【Abstract】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has been in existenc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eachers teach Chinese with traditional method and students learn machinery. This method has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But students have no interests and efficiency is not high. In this article we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explains how to use fixed mode of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on the combination of approaches to learning Chinese grammar and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by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Key words】Fixed mode of thinking Innovative thinking 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近年来,国内外已有研究与实践证明,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运用符合学生心理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应具备心理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思维定势和创新思维来教授语法。
一、定势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含义
定势是指心理的一种暂时的准备状态,最初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于1889年提出,原指对某一特定的知觉活动的直接准备性。定势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1] 当今,人们都在研究怎样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型人才,然而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张义生曾说思维定势对于解决经验范围以内的一般性常规性的问题是有积极作用的。它可以使人们熟练地运用以往的经验,驾轻就熟,简洁、快速地处理问题,从而提高效率。但是它对于超出了经验范围的非常规性问题,对于需要运用新的思路和办法创造性地解决的问题,则往往成为一种障碍。这说明思维定势在一定条件下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研究表明,人类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2]利用人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不同的知识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汉语语法的相对稳定性
语法是语言结构要素中最为稳定的一个要素,它比起语音、文字等变化要缓慢的多,这是因为它是有各种抽象规则交织成的有紧密联系的系统。从时间上讲,汉语语法经历几千年而变化不大就是这个道理。另外,从空间上讲,汉语发展到今天,先后产生过多种汉语方言,目前根据我国各地区话语特征的不同可以分化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3] 在这些方言中虽然有些字读音不同,但是就其语法层面而言还是大致相同的,下面就语法的时间和空间方面来谈论汉语语法的相对稳定性。
1.从时间方面讲
(1)汉语在语序类型上属于SVO型语言,句子成分一般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排列,汉语语法结构是逐渐形成的,从甲骨文、金文所保留下来的汉语,几千年来是主语在谓语前面,修饰语在被修饰语的前面,动词的位置在宾语的前面,可以前置,但没太大的变化,上古词序和现代汉语词序相同。
例如:古代汉语中的“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触龙说赵太后》),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太后说:‘我依靠车子行走。’”“恶,是何言也!”(《孟子·公孙丑上》)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哎,这是什么话!”“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翻译成现代汉语是“燕子和麻雀哪里能够知道大雁和天鹅的志向呢!”可见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序基本是一样的。
另外在汉语中还存在双宾语结构,古今汉语双宾语句型有些细微差别,但大部分双宾语句在语法结构上是一致的,表现出汉语语法的相对稳定性。汉语的双宾语句结构为: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被动句的结构为:受事+(被)施事+动词短语。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和“天下”同作“夺”的宾语。“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包括两个双宾语结构“语之故”,和“告之悔”,“之”和“故”是“语”的宾语;“之”和“悔”是“告”的宾语。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双宾语结构,如:“利利,告诉小明吃饭了”。这句话中“小明”和“吃饭”是“告诉”的宾语。“我给你十本书。”这句话中,“你”和“十本书”是“给”的宾语。
(2)汉语虚词是构成汉语语法的重要的手段,虚词在汉语中有很大的稳定性,有一部分古代汉语虚词现代汉语已不用了,如焉、曰、云、也;也有相当多的虚词:之、于、以、与、而、则等,数千年流传下来今天在书面语言中通用,是稳定的。如古代汉语中的“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起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中的“以”、“而”、“则”。在现代汉语中有“请大家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他害怕坏人报复而见死不救,被开除党籍”;“他从早上工作到晚上”中的“以”、“而”、“从”。这说明了汉语中虚词的重要性。
2.从空间方面讲
汉语的稳定性还可以从方言中看出来,汉语的方言经过中古时期的分化,语音、词汇有了很大的差别,语法也有细微的差异,但各地方言的语法是基本一致的。从语序方面,汉语各个方言的基本语序类型上都是SVO型语言;虚词是构成汉语各方言语法的重要的手段,虚词在汉语方言中有很大的稳定性,各方言语法的统一性体现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存在,也证明了语法的稳定性。
例如:①普通话中的“不要忘记了”,上海话却是“勿要忘记脱”;②普通话中的“来了两次”,上海话却是“来仔两趟”。由此看来,两句话的语序是一样的,而且都用了虚词,但是普通话中的虚词上“了”,而上海话中的虚词是“脱”和“仔”。但这也能说明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义的重要方法。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汉语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稳定性,就认为汉语语法不变,从时间方面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语法也是逐渐变化的,用新的规则来完善自身体系,以适应语言的发展;从空间方面讲,各种方言虽然在基本的语法规则上是一致的,但方言中还存在一些特有的语法。所以汉语语法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我们不能认为它是一成不变的。
三、汉语语法的相对稳定性和语义理解
汉语是一种缺少形态变化的语言,虚词和语序是它的重要表现手段,所以汉语语法具有相对稳定性,汉语语法的相对稳定性对理解语义很有帮助,这里说的语义指语法意义。
从语序方面讲,由于汉语的语序类型属于SVO型,句子的成分一般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出现。如果我们在学习汉语时按照这个规则,从语法意义上说就不会出现错误。例如:①小王帮助小李;②小李帮助小王。从语法结构上看,这两个句子用词完全相同,但由于词序不同,表现出来的关系也不同。例①中“小王”是主语,“帮助”是谓语,“小李”是宾语;在例②中同样的三个词语语法关系却不同,“小李”是主语,“小王”是宾语。如果同样几个词,按“小王小李帮助”来组合,就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了。所以从语序方面讲,汉语的稳定性对于人们理解语义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汉语的相对稳定性还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规则下理解语义,如“小王帮助小李”这句话,是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出现的,所以根据这个规则我们还可以造出很多句子。如:小明买东西;你骑自行车;小利在喝水等。
从虚词的使用方面讲,虚词是构成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由于虚词在汉语中的使用也具有相对稳定性,它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语义。虚词的有无可能导致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的变化,如“父亲母亲”是联合结构,而“父亲的母亲”是偏正结构;“洗衣服”是动宾结构,而“洗的衣服”是偏正结构,“喝水”是动宾结构,而“喝的水”是偏正结构,由于“的”的使用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我们理解语义是方便的,这样就可以证明虚词对理解语义的重要性,正是由于千百年来虚词的相对稳定性,我们在语义理解上才不会有困难。
但是由于语义有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之分,虽然语法的相对稳定性有助于理解语法意义,但是,词汇意义是具体的、开放的、无限的;而语法是概括的、有限的、相对稳定的,所以语法与词汇意义并不总是一致的。在学习中,仅仅符合语法要求而不符合语义要求,不能构成语言意义。如:“明天”、“明年”、“明日”之所以能构成可被理解的语言意义,是因为语法语义两者相统一,而“明周”、“明礼拜”、“明月”虽然完全符合语法规则,但是不符合语义要求,因而不能构成语言意义。可见语法的相对稳定性能帮助我们理解语义,但是语义有灵活性,语法能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语法意义但是不能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词汇意义。
四、在思维定势和创新思维中学习汉语语法
由于定势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认识事物时都具有定势思维。语法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正好和人们的定势思维相吻合。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一点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语法是人们从现实中特殊的、复杂的语言运用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一般的、简单的规律,具有概括性。如汉语里有“心情舒畅”、“服装整齐”、“步调一致”这些短语,它们意思各异,但是结构相同,都是名词在前、形容词在后,直接组合表示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汉语里的具体句子短语多如牛毛,但是它们内部组合规则和格式是有限的,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由此看来语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概括性。人们在理解事物的过程中不仅具有思维定势,而且还具有创新思维,这种创新思维可以表现在概括归纳的能力上,在冯忠良学习心智动作的过程中,他认为概括是学习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认知活动,只有通过概括,个体才有可能避免形式主义地掌握知识,才能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也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及以后的学习中广泛运用这类知识去辨认同类事物,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在汉语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这种思维特性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汉语的组合规则,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
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怎样利用汉语的相对稳定性和汉语归纳概括的关系来进行教学呢?笔者认为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和创新思维结合的方式进行语法的归纳概括是很有效的。如:小明买东西;你骑自行车等这些主谓宾结构的句子时,由于“小明”、“你”都做主语,都是名词,而且根据这样的句子我们可以总结出名词可以做主语。这就利用了思维定势。又如:我们不能说“很人”,“已经事”,只能说“很多人”、“已经发生的事”,并且根据多个事实说明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这也利用了思维定势,但是在日常的交际中又听见人们说“人不人,鬼不鬼”、“山不山,水不水”在这两个句子中“不”前的名词“人”、“鬼”、“山”、“水”都用作主语,“不”后面的名词都受了否定副词“不”的修饰。在这里副词却修饰了名词,和前面总结的规律不同,所以这个时候可以利用创新思维来说明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修饰,但在社会约定俗成下,这种说法已被大家认可。
当我们已经归纳概括了语法的一般规则时,学习语言就相当容易,我们只要在遇到其他句子归属到语法规则的下位就可以理解句子。例如学习名词时,归纳概括出名词的语法特征主要有六点:①名词经常作主语和宾语;②名词一般能受数量词组修饰;③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④有的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以表示个体,也可以是群体;⑤名词能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结构;⑥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修饰。那么学生在学习具体的语言时就可以根据名词的语法特征来进行学习,如:“天气好热啊!”这句话中,我们便知道“天气”是名词,因为名词可以做主语。这就运用了人的思维定势。
但是由于语法是相对稳定的,而语义又具有灵活性,语法和语义存在差异性,符合语法意义的不一定符合语义意义,所以在运用思维定势归纳概括的时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语法规则下学好汉语。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陈琦、刘儒德.当地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定势思维 创新思维 汉语语法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023-02
【Abstract】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has been in existenc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eachers teach Chinese with traditional method and students learn machinery. This method has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But students have no interests and efficiency is not high. In this article we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explains how to use fixed mode of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on the combination of approaches to learning Chinese grammar and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by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Key words】Fixed mode of thinking Innovative thinking 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近年来,国内外已有研究与实践证明,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运用符合学生心理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应具备心理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思维定势和创新思维来教授语法。
一、定势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含义
定势是指心理的一种暂时的准备状态,最初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于1889年提出,原指对某一特定的知觉活动的直接准备性。定势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1] 当今,人们都在研究怎样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型人才,然而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张义生曾说思维定势对于解决经验范围以内的一般性常规性的问题是有积极作用的。它可以使人们熟练地运用以往的经验,驾轻就熟,简洁、快速地处理问题,从而提高效率。但是它对于超出了经验范围的非常规性问题,对于需要运用新的思路和办法创造性地解决的问题,则往往成为一种障碍。这说明思维定势在一定条件下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研究表明,人类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2]利用人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不同的知识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汉语语法的相对稳定性
语法是语言结构要素中最为稳定的一个要素,它比起语音、文字等变化要缓慢的多,这是因为它是有各种抽象规则交织成的有紧密联系的系统。从时间上讲,汉语语法经历几千年而变化不大就是这个道理。另外,从空间上讲,汉语发展到今天,先后产生过多种汉语方言,目前根据我国各地区话语特征的不同可以分化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3] 在这些方言中虽然有些字读音不同,但是就其语法层面而言还是大致相同的,下面就语法的时间和空间方面来谈论汉语语法的相对稳定性。
1.从时间方面讲
(1)汉语在语序类型上属于SVO型语言,句子成分一般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排列,汉语语法结构是逐渐形成的,从甲骨文、金文所保留下来的汉语,几千年来是主语在谓语前面,修饰语在被修饰语的前面,动词的位置在宾语的前面,可以前置,但没太大的变化,上古词序和现代汉语词序相同。
例如:古代汉语中的“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触龙说赵太后》),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太后说:‘我依靠车子行走。’”“恶,是何言也!”(《孟子·公孙丑上》)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哎,这是什么话!”“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翻译成现代汉语是“燕子和麻雀哪里能够知道大雁和天鹅的志向呢!”可见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序基本是一样的。
另外在汉语中还存在双宾语结构,古今汉语双宾语句型有些细微差别,但大部分双宾语句在语法结构上是一致的,表现出汉语语法的相对稳定性。汉语的双宾语句结构为: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被动句的结构为:受事+(被)施事+动词短语。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和“天下”同作“夺”的宾语。“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包括两个双宾语结构“语之故”,和“告之悔”,“之”和“故”是“语”的宾语;“之”和“悔”是“告”的宾语。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双宾语结构,如:“利利,告诉小明吃饭了”。这句话中“小明”和“吃饭”是“告诉”的宾语。“我给你十本书。”这句话中,“你”和“十本书”是“给”的宾语。
(2)汉语虚词是构成汉语语法的重要的手段,虚词在汉语中有很大的稳定性,有一部分古代汉语虚词现代汉语已不用了,如焉、曰、云、也;也有相当多的虚词:之、于、以、与、而、则等,数千年流传下来今天在书面语言中通用,是稳定的。如古代汉语中的“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起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中的“以”、“而”、“则”。在现代汉语中有“请大家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他害怕坏人报复而见死不救,被开除党籍”;“他从早上工作到晚上”中的“以”、“而”、“从”。这说明了汉语中虚词的重要性。
2.从空间方面讲
汉语的稳定性还可以从方言中看出来,汉语的方言经过中古时期的分化,语音、词汇有了很大的差别,语法也有细微的差异,但各地方言的语法是基本一致的。从语序方面,汉语各个方言的基本语序类型上都是SVO型语言;虚词是构成汉语各方言语法的重要的手段,虚词在汉语方言中有很大的稳定性,各方言语法的统一性体现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存在,也证明了语法的稳定性。
例如:①普通话中的“不要忘记了”,上海话却是“勿要忘记脱”;②普通话中的“来了两次”,上海话却是“来仔两趟”。由此看来,两句话的语序是一样的,而且都用了虚词,但是普通话中的虚词上“了”,而上海话中的虚词是“脱”和“仔”。但这也能说明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义的重要方法。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汉语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稳定性,就认为汉语语法不变,从时间方面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语法也是逐渐变化的,用新的规则来完善自身体系,以适应语言的发展;从空间方面讲,各种方言虽然在基本的语法规则上是一致的,但方言中还存在一些特有的语法。所以汉语语法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我们不能认为它是一成不变的。
三、汉语语法的相对稳定性和语义理解
汉语是一种缺少形态变化的语言,虚词和语序是它的重要表现手段,所以汉语语法具有相对稳定性,汉语语法的相对稳定性对理解语义很有帮助,这里说的语义指语法意义。
从语序方面讲,由于汉语的语序类型属于SVO型,句子的成分一般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出现。如果我们在学习汉语时按照这个规则,从语法意义上说就不会出现错误。例如:①小王帮助小李;②小李帮助小王。从语法结构上看,这两个句子用词完全相同,但由于词序不同,表现出来的关系也不同。例①中“小王”是主语,“帮助”是谓语,“小李”是宾语;在例②中同样的三个词语语法关系却不同,“小李”是主语,“小王”是宾语。如果同样几个词,按“小王小李帮助”来组合,就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了。所以从语序方面讲,汉语的稳定性对于人们理解语义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汉语的相对稳定性还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规则下理解语义,如“小王帮助小李”这句话,是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出现的,所以根据这个规则我们还可以造出很多句子。如:小明买东西;你骑自行车;小利在喝水等。
从虚词的使用方面讲,虚词是构成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由于虚词在汉语中的使用也具有相对稳定性,它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语义。虚词的有无可能导致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的变化,如“父亲母亲”是联合结构,而“父亲的母亲”是偏正结构;“洗衣服”是动宾结构,而“洗的衣服”是偏正结构,“喝水”是动宾结构,而“喝的水”是偏正结构,由于“的”的使用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我们理解语义是方便的,这样就可以证明虚词对理解语义的重要性,正是由于千百年来虚词的相对稳定性,我们在语义理解上才不会有困难。
但是由于语义有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之分,虽然语法的相对稳定性有助于理解语法意义,但是,词汇意义是具体的、开放的、无限的;而语法是概括的、有限的、相对稳定的,所以语法与词汇意义并不总是一致的。在学习中,仅仅符合语法要求而不符合语义要求,不能构成语言意义。如:“明天”、“明年”、“明日”之所以能构成可被理解的语言意义,是因为语法语义两者相统一,而“明周”、“明礼拜”、“明月”虽然完全符合语法规则,但是不符合语义要求,因而不能构成语言意义。可见语法的相对稳定性能帮助我们理解语义,但是语义有灵活性,语法能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语法意义但是不能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词汇意义。
四、在思维定势和创新思维中学习汉语语法
由于定势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认识事物时都具有定势思维。语法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正好和人们的定势思维相吻合。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一点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语法是人们从现实中特殊的、复杂的语言运用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一般的、简单的规律,具有概括性。如汉语里有“心情舒畅”、“服装整齐”、“步调一致”这些短语,它们意思各异,但是结构相同,都是名词在前、形容词在后,直接组合表示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汉语里的具体句子短语多如牛毛,但是它们内部组合规则和格式是有限的,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由此看来语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概括性。人们在理解事物的过程中不仅具有思维定势,而且还具有创新思维,这种创新思维可以表现在概括归纳的能力上,在冯忠良学习心智动作的过程中,他认为概括是学习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认知活动,只有通过概括,个体才有可能避免形式主义地掌握知识,才能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也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及以后的学习中广泛运用这类知识去辨认同类事物,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在汉语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这种思维特性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汉语的组合规则,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
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怎样利用汉语的相对稳定性和汉语归纳概括的关系来进行教学呢?笔者认为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和创新思维结合的方式进行语法的归纳概括是很有效的。如:小明买东西;你骑自行车等这些主谓宾结构的句子时,由于“小明”、“你”都做主语,都是名词,而且根据这样的句子我们可以总结出名词可以做主语。这就利用了思维定势。又如:我们不能说“很人”,“已经事”,只能说“很多人”、“已经发生的事”,并且根据多个事实说明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这也利用了思维定势,但是在日常的交际中又听见人们说“人不人,鬼不鬼”、“山不山,水不水”在这两个句子中“不”前的名词“人”、“鬼”、“山”、“水”都用作主语,“不”后面的名词都受了否定副词“不”的修饰。在这里副词却修饰了名词,和前面总结的规律不同,所以这个时候可以利用创新思维来说明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修饰,但在社会约定俗成下,这种说法已被大家认可。
当我们已经归纳概括了语法的一般规则时,学习语言就相当容易,我们只要在遇到其他句子归属到语法规则的下位就可以理解句子。例如学习名词时,归纳概括出名词的语法特征主要有六点:①名词经常作主语和宾语;②名词一般能受数量词组修饰;③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④有的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以表示个体,也可以是群体;⑤名词能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结构;⑥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修饰。那么学生在学习具体的语言时就可以根据名词的语法特征来进行学习,如:“天气好热啊!”这句话中,我们便知道“天气”是名词,因为名词可以做主语。这就运用了人的思维定势。
但是由于语法是相对稳定的,而语义又具有灵活性,语法和语义存在差异性,符合语法意义的不一定符合语义意义,所以在运用思维定势归纳概括的时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语法规则下学好汉语。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陈琦、刘儒德.当地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