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报道3例徽章样真皮树突细胞错构瘤.2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2~ 38岁.3例患者均表现为先天发生的徽章样轻度萎缩斑,随身体按比例长大,边界清楚,表面有明显扩张的静脉,无自觉症状.3例患者均有相似的组织病理改变,表现为表皮萎缩,真皮有梭形细胞增生.这些增生的梭形细胞CD34、ⅩⅢa因子和波形蛋白阳性,而S100、CD68、CD1a、CD31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均阴性.3例患者均未予特殊治疗,随访观察3~
【机 构】
:
100020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道3例徽章样真皮树突细胞错构瘤.2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2~ 38岁.3例患者均表现为先天发生的徽章样轻度萎缩斑,随身体按比例长大,边界清楚,表面有明显扩张的静脉,无自觉症状.3例患者均有相似的组织病理改变,表现为表皮萎缩,真皮有梭形细胞增生.这些增生的梭形细胞CD34、ⅩⅢa因子和波形蛋白阳性,而S100、CD68、CD1a、CD31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均阴性.3例患者均未予特殊治疗,随访观察3~4年,皮损仅随身体略有长大。
其他文献
患者男,22岁.因躯干及双上肢皮疹8年,加重3个月于2012年9月7日来我科就诊.患者于8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下腹部皮肤出现粟粒大小丘疹,因无自觉症状未曾诊治,随后皮损范围缓慢扩大至胸部、腰部及双上臂尺侧皮肤.近3个月来皮疹较前增多加快,呈广泛片状分布,遂来就诊.既往体健,无结核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胸部、腰腹部及双上臂尺侧皮肤可见一致性粟粒大小圆顶丘疹,呈
目的 探讨抗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I)抗体、抗IgE抗体、抗幽门螺杆菌(HP)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发病的关系.方法 设(CIU)组、急性荨麻疹(AU)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100例受试者.每例受试者均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过敏原,血清总IgE、抗FcεRI抗体、抗IgE抗体、抗HP抗体、TGAb水平及阳性率,将CIU组与AU组和
目的 探讨青斑血管炎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47例青斑血管炎患者临床资料,主要治疗措施为单纯抗凝,或抗凝联合糖皮质激素抗炎,或抗凝联合柳氮磺吡啶抗炎.结果 临床表现为:皮损首先表现为瘀点或瘀斑、水肿伴胀痛,在此基础上出现点状坏死,逐渐出现虫蚀状溃疡,最后形成白色萎缩.组织病理:真皮浅层或伴真皮深层小血管壁纤维素样变性与管腔内血栓形成、受损血管周围可见稀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抗凝组、抗凝联合糖
患者男,51岁.因左侧腰部红斑10余年、其右下方黑色圆形斑5年,于2013年1月1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腰部出现一甲盖大小红斑,自觉瘙痒;红斑缓慢向周围匍行性扩展,边缘隆起,有结痂.曾在当地医院及诊所按湿疹治疗多次,效果不佳,仍缓慢扩展.5年前其右下方发现一绿豆大小黑褐色斑,略有瘙痒,逐渐扩大呈圆形,边缘部分颜色较深,未特殊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检:一般情
目的 探讨Treg/Th17细胞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89例CSU患者分为活动期组48例,静止期组41例,同期我市社区医院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FOXP3、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活动期组PBMC FOXP3mRNA表达水平(0.57±0.19)显著高于静止期组(0.11±0.21)和健康对照组(
患者女,39岁,因周身反复瘙痒性红斑、风团,伴咽痛、恶心、头晕15年就诊于我科.自述对青霉素、头孢类、林可霉素等多种药物过敏.患者从事美发行业,自述每次为顾客调制染发或煽油膏时出现头晕、恶心、咽痛等不适,要求检查过敏原.因每次发病均在工作中即时出现,多考虑吸入过敏,但目前我国生产的吸入类变应原多为螨虫、粉尘、花粉、霉菌等自然界中现存的物质,而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只能通过斑贴试验检测.所以我们采用北京
患者女,15岁,因外阴多发丘疹、渗液1年于2012年10月就诊.患者1年前外阴出现散在数个丘疹,偶有渗液,随后丘疹逐渐增多增大,行走、跑步、摩擦后丘疹渗液明显,局部偶有轻度瘙痒.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详,未予以治疗.既往史:11年前有车祸外伤史,随后3年内下腹部、外阴及双大腿共行皮肤移植手术3次.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患者男,27岁,颈背部片状浸润性红斑伴轻度瘙痒2年余.2012年6月29日来我科就诊.患者2年前日晒后自颈部出现浸润性红斑,渐累及肩部,皮疹缓慢增多增大,自觉瘙痒,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治疗不详),皮疹无好转,且逐渐扩展至背部两侧.既往体健,无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经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基金工作组组织专家盲审,下列课题、申请单位与申请人获得“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一澳美制药银屑病研究基金”的课题资助,每项5万元。①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轻中度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遗传药理学研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朱武);②卤米松调节卡泊三醇对表皮细胞作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斌);
目的 探讨瘢痕性脱发的临床、组织病理与皮肤镜特点,以及治疗和预后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瘢痕性脱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组织病理、皮肤镜征象、治疗和预后的特点.结果 瘢痕性脱发以脱发、毛囊开口消失、毛囊皮脂腺单位数目减少或消失为共同特征.基底细胞局灶液化变性、毛囊角栓、毛细血管分支状扩张、免疫荧光阳性提示盘状红斑狼疮;界面皮炎提示毛发扁平苔藓;炎症和弹力纤维轻微破坏提示假性斑秃;毛囊间黏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