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曾写道:"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新时期积极探析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实现城市和乡村之间高层次的融合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
:
郑州轻工业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新时期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2017050)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曾写道:"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新时期积极探析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实现城市和乡村之间高层次的融合协调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古代,中国社会是整体性的乡村形态,城市和乡村并不存在本质意义上的分野。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城市逐渐形成并从乡村中分离出来,迅速发展壮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宏
其他文献
教师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保障性力量,其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为了创新应用型高校教学模式,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
据了解,河南省农民工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截至去年年底,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规模达2939万,这支庞大的队伍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自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以来,包括新建本科高校在内的大批地方本科高校積极响应,努力加快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涉及到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战略等顶层设计层面,也涉及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内涵建设层面。近年来,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在省政府的统筹下,积极调整优化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学科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