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产权登记是企业单位使用国有资产的“户口簿”,是加强国资监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县国资管理中心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原则,始终高度重视产权登记工作,梳理流程,完善机制,较好地发挥了产权登记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加强领导,强化产权登记工作保障。县国资管理中心着力研究探索产权登记工作的有效方法,成立了产权登记工作小组,负责全县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工作小组多次就产权登记工作组织开展调研,重新对产权登记内容的设计以及方案的实施等进行讨论完善,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国有企业改革、报表统计等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创新登记内容。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产权登记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各单位、企业一把手以及社會各界对产权登记工作的认识。特别是今年部署产权登记年度检查、行政事业单位贵重物品普查登记工作以来,各单位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制定并上报了产权登记普查的实施方案,及时完成了上报,确保了有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章整制,健全产权登记工作机制。一是登记办理规范化。按照《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业务办理规则》的要求,我们及时对全县范围内重新办理企业国有产权登记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研究下发了《关于重新办理企业国有资产占有产权登记工作的通知》和《补充通知》两个文件,对产权登记工作的组织落实、办理范围、疑难问题处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针对统计和登记数据口径不一致,体现产权关系要求不同的实际情况,增强了企业国有资产占有状况补充资料和企业长期投资两张附表,拓展了产权登记资料的内容,提高了资料利用率。二是年度检查制度化。实行产权登记年检制度,切实明确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责任,明确了企业办理变动和注销产权登记、企业国有资本金实际到位和增减变动、企业国有资本的分布及结构变化等检查重点。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有效掌握国有资产分布与变动情况,提高了产权登记资料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三是登记考核严格化。制定了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单位产权登记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对各单位产权登记年度检查及产权登记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比。
三、创新方法,规范产权登记工作程序。针对产权登记业务量大,材料质量要求高的特点,我们重新细化梳理产权登记业务流程,严格程序,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一是细化工作流程。将产权登记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建立了主管局长、分管主任、经办人三级审核体系,做到责、权、人到位。产权登记资料由专人受理,在“受理、初审、复审、核批”的基础上,重新规范产权登记业务,分门别类研究细化出已取得法人资格企业占有产权登记、申请取得法人资格企业占有产权登记、国有资产变动产权登记等工作流程,明确了每个流程的办理时限和需提报的资料,保证了产权登记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二是实行信息管理。我们自行建立产权登记信息库,开通了产权登记信息查询系统,对登记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并及时更新。改进现行的产权登记软件,进一步扩大登记内容,增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国有资本权益、国有资产总额、销售收入、长期投资等登记内容,拓展了产权登记信息覆盖面,实现了登记信息的有效利用。三是做好建卷立档。我们单独设立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资料档案室,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档案管理制度和企业产权登记档案,严格管理台帐,实行信息管理,并结合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改信息,直至企业法人进行了国有资产产权注销才能封档并永久保存。
四、运用成果,增强国资监管工作效益。一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依托产权登记资料,按照“资产重组、淘汰落后、调整布局、提升档次”的思路,科学指导全县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布局结构调整。二是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内部产权关系整合。从产权登记情况看,不少企业在设立权属企业,推进股份制改革时,往往采取由下属公司甚至职工参与出资的情况,出资比例虽一般不高,但企业产权关系错综复杂、管理链条过长,导致个别企业内部机构重叠、管理失控、决策效率低下,有些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通过产权登记,我们在清理企业产权关系基础上,采取产权划转或转让等方式,理顺企业产权关系,大幅压缩了企业管理层级。三是有效扼制国有资产的流失。对资产权关系不明的,我们行使有效的监督管理,重新界定产权权属,为国资监管提供一本明细帐。对登记好的产权,根据台帐的内容随时进行抽样检查,有效防止了因资产经营者、占用者、管理者主观故意或者由于过失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产权登记是企业单位使用国有资产的“户口簿”,是加强国资监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县国资管理中心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原则,始终高度重视产权登记工作,梳理流程,完善机制,较好地发挥了产权登记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加强领导,强化产权登记工作保障。县国资管理中心着力研究探索产权登记工作的有效方法,成立了产权登记工作小组,负责全县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工作小组多次就产权登记工作组织开展调研,重新对产权登记内容的设计以及方案的实施等进行讨论完善,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国有企业改革、报表统计等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创新登记内容。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产权登记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各单位、企业一把手以及社會各界对产权登记工作的认识。特别是今年部署产权登记年度检查、行政事业单位贵重物品普查登记工作以来,各单位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制定并上报了产权登记普查的实施方案,及时完成了上报,确保了有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章整制,健全产权登记工作机制。一是登记办理规范化。按照《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业务办理规则》的要求,我们及时对全县范围内重新办理企业国有产权登记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研究下发了《关于重新办理企业国有资产占有产权登记工作的通知》和《补充通知》两个文件,对产权登记工作的组织落实、办理范围、疑难问题处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针对统计和登记数据口径不一致,体现产权关系要求不同的实际情况,增强了企业国有资产占有状况补充资料和企业长期投资两张附表,拓展了产权登记资料的内容,提高了资料利用率。二是年度检查制度化。实行产权登记年检制度,切实明确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责任,明确了企业办理变动和注销产权登记、企业国有资本金实际到位和增减变动、企业国有资本的分布及结构变化等检查重点。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有效掌握国有资产分布与变动情况,提高了产权登记资料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三是登记考核严格化。制定了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单位产权登记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对各单位产权登记年度检查及产权登记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比。
三、创新方法,规范产权登记工作程序。针对产权登记业务量大,材料质量要求高的特点,我们重新细化梳理产权登记业务流程,严格程序,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一是细化工作流程。将产权登记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建立了主管局长、分管主任、经办人三级审核体系,做到责、权、人到位。产权登记资料由专人受理,在“受理、初审、复审、核批”的基础上,重新规范产权登记业务,分门别类研究细化出已取得法人资格企业占有产权登记、申请取得法人资格企业占有产权登记、国有资产变动产权登记等工作流程,明确了每个流程的办理时限和需提报的资料,保证了产权登记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二是实行信息管理。我们自行建立产权登记信息库,开通了产权登记信息查询系统,对登记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并及时更新。改进现行的产权登记软件,进一步扩大登记内容,增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国有资本权益、国有资产总额、销售收入、长期投资等登记内容,拓展了产权登记信息覆盖面,实现了登记信息的有效利用。三是做好建卷立档。我们单独设立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资料档案室,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档案管理制度和企业产权登记档案,严格管理台帐,实行信息管理,并结合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改信息,直至企业法人进行了国有资产产权注销才能封档并永久保存。
四、运用成果,增强国资监管工作效益。一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依托产权登记资料,按照“资产重组、淘汰落后、调整布局、提升档次”的思路,科学指导全县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布局结构调整。二是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内部产权关系整合。从产权登记情况看,不少企业在设立权属企业,推进股份制改革时,往往采取由下属公司甚至职工参与出资的情况,出资比例虽一般不高,但企业产权关系错综复杂、管理链条过长,导致个别企业内部机构重叠、管理失控、决策效率低下,有些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通过产权登记,我们在清理企业产权关系基础上,采取产权划转或转让等方式,理顺企业产权关系,大幅压缩了企业管理层级。三是有效扼制国有资产的流失。对资产权关系不明的,我们行使有效的监督管理,重新界定产权权属,为国资监管提供一本明细帐。对登记好的产权,根据台帐的内容随时进行抽样检查,有效防止了因资产经营者、占用者、管理者主观故意或者由于过失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