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讨论了汉语词汇色彩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着重探讨了词汇色彩义教学中对色彩义的不重视,教材对色彩义解释不充分,教师讲解方法不到位等问题,并且提供了初步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词汇色彩义 教学 对外汉语
一、引言
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门语言的基础,没有词汇就无法传递信息。以往的词汇教学,对词语的讲解基本上是套用西方语言中对词的概念,把词作为整体来讲,词义注释也基本采取汉语词和外语词直接注释的方式。[1]但是实词的完整词义是由概念义和附加色彩义两部分构成,概念义指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又叫理性意义或主要意义。色彩义是指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色彩意义包括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2]对于留学生而言,有时候掌握了词的概念意义,也不一定能在一定的语境下使用恰当,这是因为现代汉语中的一部分词除了概念义之外还有附加的色彩义在里面,而在教学中,我们又经常忽视对词的色彩意义的教学,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试探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的色彩义教学问题。
二、 对外汉语词汇色彩义教学问题
汉语色彩义作为附属于词语理性意义的附加义,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汉语教师往往重点讲解词语的理性意义和语法搭配,注重留学生在语音语法上使用的是否得当,而往往忽视了学生在语用上的错误。笔者认为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上对词汇色彩义的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外汉语教师对于词的色彩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开展缺乏系统的研究。
因为教材对词汇色彩意义的忽视,所以很多对外汉语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对色彩意义的讲解,从而引起学生用中文表达交流上的错误。学生对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往往理解不深刻,即使教师解释了其中的感情色彩含义,学生也难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最后在交流的时候还是会产生偏误。
(二)学生对词汇色彩意义不重视造成语言运用偏误
教学过程主要通过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基本阶段来完成。学生在这四个阶段的学习中,需要从理解目的语语言材料的阶段到完整的掌握目的语语言材料的阶段。如果学生自己对词汇色彩意义不加以理解和掌握的话,就会造成偏误。如“走后门”一词如果学生不了解其中的色彩含义,单纯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就会造成偏误,理解成走后面的门。
三、對外汉语词汇色彩义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汉语语言模式并且能够利用汉语语言事实进行交际。学生学习汉语并不是简单地输入输出,其中还有学生自己的认识经验,主观的影响。也就是说,学生在接收一个词语时,不只是简单的编码、化存,而是同时把过去的生活经验融合进去,通过对照、比较、分析、综合、归类等方式进行再次编码,然后才送入脑库相应的书架中。[3]为了使学生能正确的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
(一)对比法
在教学中,将汉语和外语进行对比,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解释词语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对比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理解。例如“成果”、“结果”、“后果”三个词,都指的是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达到的结果。但不同的是,“成果”多用于事物顺着发展规律而达到的最后状态,是褒义词。“后果”多用于言语或行为违反客观规律而产生的结果,是贬义词,多用在坏的方面。如果学生不了解其中的色彩含义,就会用错。
(二)强化词语搭配
语言是动态的,学习语言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运用。词语搭配就是一个很好讲授色彩意义的方法。这个方法尤其适合色彩意义里的褒贬意义教学。如“严厉”是个有贬义色彩的词,常与之搭配的“制裁、批评、处分、惩罚”等词语也大多带贬义。[4] 教师在教授词语的时候,可以使用搭配法,告诉学习者生词在哪种条件下能用哪种情景下不能用,通常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学生几个相关的词语,利用搭配连成一句话,搭配法词汇色彩意义教学中可以和语境法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恰当的语境下使用恰当的词语。
(三)适当引入文化背景知识
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特定的社会统一约定的,而不是个人的。它是特定的社会心理上的一种约定。[5] 针对留学生对文化色彩意义的词语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适当引入文化背景知识。例如汉语里梅兰竹菊象征人的品格高尚,牡丹象征着富贵,红豆象征爱情,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被人称为花中君子。
(四)教师提前了解词语色彩含义,预先预测学习者偏误
教师在课堂教学备课的时候就提前了解本课教学中哪些是重点词汇,哪些词汇里有文化意义,对这些重点词汇教师要搜集资料,以期提前预测学习者可能出现的偏误,提高教学效率。同义词一直都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而很多同义词的区别其实不在理性意义的差别上,而是词语附加色彩意义的区别,例如:“走访”、“串门儿”两词,从理性意义的角度看含义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在语体色彩上“走访”有着书面语色彩。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对外汉语课堂中被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使得课堂多姿多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多媒体将图片、文字、声音、图像四者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以上五种词汇色彩义教学方法只是我们对对外汉语词汇色彩义教学的简单总结,在具体的教学时间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词汇教学方法。
四、结语
本文从汉语词汇色彩意义的分类入手,集中探讨了留学生常常容易出现偏误的几个方面,并给出了部分偏误原因和解决策略。然而,汉语词汇犹如汪洋大海,词汇系统的教学尤其是感情色彩意义的教学并不只是几个方面可以说清楚的,还需要汉语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讲解这些色彩义教学中多多加入文化因素的教学,重视词语色彩义教学,为中国文化传播做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明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习得研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5
[2]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19
[3] 孟凡浩 词的色彩义与对外汉语教学[D] 河南: 河南大学,2015. 29
[4] 杨 灿,皮爱红[J] 词的色彩意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5] 孙德金. 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 2006. 7.154.229
关键词:词汇色彩义 教学 对外汉语
一、引言
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门语言的基础,没有词汇就无法传递信息。以往的词汇教学,对词语的讲解基本上是套用西方语言中对词的概念,把词作为整体来讲,词义注释也基本采取汉语词和外语词直接注释的方式。[1]但是实词的完整词义是由概念义和附加色彩义两部分构成,概念义指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又叫理性意义或主要意义。色彩义是指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色彩意义包括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2]对于留学生而言,有时候掌握了词的概念意义,也不一定能在一定的语境下使用恰当,这是因为现代汉语中的一部分词除了概念义之外还有附加的色彩义在里面,而在教学中,我们又经常忽视对词的色彩意义的教学,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试探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的色彩义教学问题。
二、 对外汉语词汇色彩义教学问题
汉语色彩义作为附属于词语理性意义的附加义,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汉语教师往往重点讲解词语的理性意义和语法搭配,注重留学生在语音语法上使用的是否得当,而往往忽视了学生在语用上的错误。笔者认为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上对词汇色彩义的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外汉语教师对于词的色彩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开展缺乏系统的研究。
因为教材对词汇色彩意义的忽视,所以很多对外汉语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对色彩意义的讲解,从而引起学生用中文表达交流上的错误。学生对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往往理解不深刻,即使教师解释了其中的感情色彩含义,学生也难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最后在交流的时候还是会产生偏误。
(二)学生对词汇色彩意义不重视造成语言运用偏误
教学过程主要通过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基本阶段来完成。学生在这四个阶段的学习中,需要从理解目的语语言材料的阶段到完整的掌握目的语语言材料的阶段。如果学生自己对词汇色彩意义不加以理解和掌握的话,就会造成偏误。如“走后门”一词如果学生不了解其中的色彩含义,单纯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就会造成偏误,理解成走后面的门。
三、對外汉语词汇色彩义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汉语语言模式并且能够利用汉语语言事实进行交际。学生学习汉语并不是简单地输入输出,其中还有学生自己的认识经验,主观的影响。也就是说,学生在接收一个词语时,不只是简单的编码、化存,而是同时把过去的生活经验融合进去,通过对照、比较、分析、综合、归类等方式进行再次编码,然后才送入脑库相应的书架中。[3]为了使学生能正确的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
(一)对比法
在教学中,将汉语和外语进行对比,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解释词语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对比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理解。例如“成果”、“结果”、“后果”三个词,都指的是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达到的结果。但不同的是,“成果”多用于事物顺着发展规律而达到的最后状态,是褒义词。“后果”多用于言语或行为违反客观规律而产生的结果,是贬义词,多用在坏的方面。如果学生不了解其中的色彩含义,就会用错。
(二)强化词语搭配
语言是动态的,学习语言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运用。词语搭配就是一个很好讲授色彩意义的方法。这个方法尤其适合色彩意义里的褒贬意义教学。如“严厉”是个有贬义色彩的词,常与之搭配的“制裁、批评、处分、惩罚”等词语也大多带贬义。[4] 教师在教授词语的时候,可以使用搭配法,告诉学习者生词在哪种条件下能用哪种情景下不能用,通常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学生几个相关的词语,利用搭配连成一句话,搭配法词汇色彩意义教学中可以和语境法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恰当的语境下使用恰当的词语。
(三)适当引入文化背景知识
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特定的社会统一约定的,而不是个人的。它是特定的社会心理上的一种约定。[5] 针对留学生对文化色彩意义的词语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适当引入文化背景知识。例如汉语里梅兰竹菊象征人的品格高尚,牡丹象征着富贵,红豆象征爱情,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被人称为花中君子。
(四)教师提前了解词语色彩含义,预先预测学习者偏误
教师在课堂教学备课的时候就提前了解本课教学中哪些是重点词汇,哪些词汇里有文化意义,对这些重点词汇教师要搜集资料,以期提前预测学习者可能出现的偏误,提高教学效率。同义词一直都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而很多同义词的区别其实不在理性意义的差别上,而是词语附加色彩意义的区别,例如:“走访”、“串门儿”两词,从理性意义的角度看含义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在语体色彩上“走访”有着书面语色彩。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对外汉语课堂中被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使得课堂多姿多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多媒体将图片、文字、声音、图像四者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以上五种词汇色彩义教学方法只是我们对对外汉语词汇色彩义教学的简单总结,在具体的教学时间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词汇教学方法。
四、结语
本文从汉语词汇色彩意义的分类入手,集中探讨了留学生常常容易出现偏误的几个方面,并给出了部分偏误原因和解决策略。然而,汉语词汇犹如汪洋大海,词汇系统的教学尤其是感情色彩意义的教学并不只是几个方面可以说清楚的,还需要汉语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讲解这些色彩义教学中多多加入文化因素的教学,重视词语色彩义教学,为中国文化传播做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明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习得研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5
[2]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19
[3] 孟凡浩 词的色彩义与对外汉语教学[D] 河南: 河南大学,2015. 29
[4] 杨 灿,皮爱红[J] 词的色彩意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5] 孙德金. 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 2006. 7.15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