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的有效手段。如何充分挖掘习题的功能,通过习题的解答来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下面就几个教学片断,谈谈我在教学中对习题再开发的一些思考。
一、增添厚度
案例:
(出示第一张纸条,把这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来表示,再出示把这个纸条平均分成两份,涂出其中的一份)
师:涂色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
生1:1/2。
师(接着出示平均分成3份的纸条):现在是几分之几?你能估一估吗?
生2:1/3。
生3:1/4。
(学生意见不一致,电脑验证:1/3)
师(又出示把纸条平均分成6份,涂出其中的一份):估一估,涂色部分是几分之几?
生:1/6。
师:都肯定是1/6?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4:上面的1/3是下面涂色部分的2倍,上面的平均分成3份,下面就平均分成2×3=6份,所以每份用1/6表示。
师:根据上一题图的观察、比较、推理得出来是1/6,真了不起!
师:还是这张纸条,如果再往下平均分,还能出现哪些分数?
生:1/12,1/24……
师:刚才我们把同样长的纸条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3;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1/6……你发现了什么?
生5: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每一份就越少。
……
反思:教材中的练习直接出示等分的份数,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练习的功能比较单一。教学时教师将题目稍做改变,先“增一增”,平均分成3份前增加了平均分成2份,涂出其中的一份,及时巩固用分数表示的方法,同时也为后面学生的估计方法提供了依据。接着“减一减”,教师故意隐藏了题目中的等分线,让学生先估一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数感。由于对教材中习题的一点改变,从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到思维策略的训练再到数学极限思想的渗透,原本单薄朴素的内容立刻灵动丰满起来,增添了习题的厚度。
二、拓展宽度
案例:每本笔记本3元,20元能买几本?
生列式:20÷3=6(本)……2(元)。 答:20元能买6本。
师:现在老师把题目改一改。
出示题目:20人去租船,每条船限坐3人,需要租几条船?
生列式:20÷3=6(条)……2(人)。
师:根据所列的算式,你知道需要租几条船?
生1:需要6条船。
生2:不对,6条船不够坐,要7条。
生3:7条船能坐21人,多了1人了。
师:比一比,这两个问题的算式相同,为什么买笔记本只能买6本,而租船却是7条船呢?(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虽然算式相同,但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问题的答案)
接着出示题目:10名男生和10名女生共20个同学去夏令营,住宿时每个房间可以住3人,至少需要几个房间?
生4:20÷3=6(个)……2(人),多出2人,所以再添一个房间,需要7个房间。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5:我认为这里的20人要分开算,因为男生和女生要分开住。男生10÷3=3(个)……1(人),女生10÷3=3(个)……1(人),男生和女生都需要4个房间,所以一共要8个房间。(学生纷纷点头,觉得有道理)
师: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还要联系实际来考虑。
反思:对于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没有就题论题,在解决完第一题后,保留原题数据不变,改变问题情境,带来了不同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比较、讨论,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思想,拓展了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宽度。
三、挖掘深度
案例: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2/5米,第二根用去2/5,哪一根用去的长一些?
学生思考、交流得出要分三种情况讨论:(1)如果钢管长度大于1米,第二根用去的长些;(2)如果钢管长度等于1米,两根用去的长度相等;(3)如果钢管长度小于1米,第一根用去的长些。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增加一道与之相近的题:一根钢管,第一次用去2/5米,第二次用去了2/5,正好用完,哪一次用去的长一些?
生(不假思索地):还是分三种情况来讨论。
师:两题看起来是很像,仔细读题,比一比两题有什么不同?
生1:第一题是两根钢管,而这一题是一根钢管。
生2:第一次用去的多些,因为这根钢管两次用完;第二次用去2/5,说明第一次用去了3/5。
生3:我还发现了这儿的2/5米是个多余条件,不论第一次用去的是多少米,它都是这根钢管的3/5,所以第一次用去的肯定长。(学生纷纷点头赞许)
师:还是这一根钢管,如果把“正好用完”这个条件去掉,两次用去的相比,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学生兴致高涨,讨论激烈)
反思:教师有意识地将原题的两根钢管改成一根钢管,由于问题情境相同,题目类似,学生很容易受上一题的迁移误认为答案相同。此时,教师适时引导点拨,为学生的思考指点迷津,使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在学生解答出第二个问题后教师又把题目巧妙一变,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学生的思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教师对习题挖掘的深度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责编蓝天)
一、增添厚度
案例:
(出示第一张纸条,把这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来表示,再出示把这个纸条平均分成两份,涂出其中的一份)
师:涂色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
生1:1/2。
师(接着出示平均分成3份的纸条):现在是几分之几?你能估一估吗?
生2:1/3。
生3:1/4。
(学生意见不一致,电脑验证:1/3)
师(又出示把纸条平均分成6份,涂出其中的一份):估一估,涂色部分是几分之几?
生:1/6。
师:都肯定是1/6?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4:上面的1/3是下面涂色部分的2倍,上面的平均分成3份,下面就平均分成2×3=6份,所以每份用1/6表示。
师:根据上一题图的观察、比较、推理得出来是1/6,真了不起!
师:还是这张纸条,如果再往下平均分,还能出现哪些分数?
生:1/12,1/24……
师:刚才我们把同样长的纸条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3;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1/6……你发现了什么?
生5: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每一份就越少。
……
反思:教材中的练习直接出示等分的份数,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练习的功能比较单一。教学时教师将题目稍做改变,先“增一增”,平均分成3份前增加了平均分成2份,涂出其中的一份,及时巩固用分数表示的方法,同时也为后面学生的估计方法提供了依据。接着“减一减”,教师故意隐藏了题目中的等分线,让学生先估一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数感。由于对教材中习题的一点改变,从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到思维策略的训练再到数学极限思想的渗透,原本单薄朴素的内容立刻灵动丰满起来,增添了习题的厚度。
二、拓展宽度
案例:每本笔记本3元,20元能买几本?
生列式:20÷3=6(本)……2(元)。 答:20元能买6本。
师:现在老师把题目改一改。
出示题目:20人去租船,每条船限坐3人,需要租几条船?
生列式:20÷3=6(条)……2(人)。
师:根据所列的算式,你知道需要租几条船?
生1:需要6条船。
生2:不对,6条船不够坐,要7条。
生3:7条船能坐21人,多了1人了。
师:比一比,这两个问题的算式相同,为什么买笔记本只能买6本,而租船却是7条船呢?(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虽然算式相同,但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问题的答案)
接着出示题目:10名男生和10名女生共20个同学去夏令营,住宿时每个房间可以住3人,至少需要几个房间?
生4:20÷3=6(个)……2(人),多出2人,所以再添一个房间,需要7个房间。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5:我认为这里的20人要分开算,因为男生和女生要分开住。男生10÷3=3(个)……1(人),女生10÷3=3(个)……1(人),男生和女生都需要4个房间,所以一共要8个房间。(学生纷纷点头,觉得有道理)
师: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还要联系实际来考虑。
反思:对于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没有就题论题,在解决完第一题后,保留原题数据不变,改变问题情境,带来了不同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比较、讨论,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思想,拓展了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宽度。
三、挖掘深度
案例: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2/5米,第二根用去2/5,哪一根用去的长一些?
学生思考、交流得出要分三种情况讨论:(1)如果钢管长度大于1米,第二根用去的长些;(2)如果钢管长度等于1米,两根用去的长度相等;(3)如果钢管长度小于1米,第一根用去的长些。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增加一道与之相近的题:一根钢管,第一次用去2/5米,第二次用去了2/5,正好用完,哪一次用去的长一些?
生(不假思索地):还是分三种情况来讨论。
师:两题看起来是很像,仔细读题,比一比两题有什么不同?
生1:第一题是两根钢管,而这一题是一根钢管。
生2:第一次用去的多些,因为这根钢管两次用完;第二次用去2/5,说明第一次用去了3/5。
生3:我还发现了这儿的2/5米是个多余条件,不论第一次用去的是多少米,它都是这根钢管的3/5,所以第一次用去的肯定长。(学生纷纷点头赞许)
师:还是这一根钢管,如果把“正好用完”这个条件去掉,两次用去的相比,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学生兴致高涨,讨论激烈)
反思:教师有意识地将原题的两根钢管改成一根钢管,由于问题情境相同,题目类似,学生很容易受上一题的迁移误认为答案相同。此时,教师适时引导点拨,为学生的思考指点迷津,使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在学生解答出第二个问题后教师又把题目巧妙一变,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学生的思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教师对习题挖掘的深度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