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中,毛泽东凭借丰富的军事经验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不断提炼总结,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和作战方法,推动三大战役一步步走向胜利。
关键词:毛泽东;三大战役;科学决策
中图分类号:E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1-0027-02
三大战役,指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同国民党战略决战中所进行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会战的总称。当时,国民党无论在兵力还是武器装备等方面都占有极大优势。但是在经历了142天的激烈战斗后,人民解放军以弱胜强,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解放全东北、华北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扭转了战局,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纵观三大战役,毛泽东的科学决策及高超指挥,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毛泽东对三大战役作出的科学决策
1.1 在战略方针的制定上
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会战规模空前,是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战略决战通常是作战双方的主力对决,所以在会战中只有消灭对方的主力,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如果一方的主力被消灭了,即使还存在很多军队,也表明失败了。
战略决战对整个战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战争胜败的关键所在,也是战争中最激烈、最复杂、最难以应对的阶段。面对战略决战,蒋介石和毛泽东制定出了截然不同的战略指导方针。
蒋介石信心满满,此时的国民党拥有正规部队约200万人,加上其它非正规部队共430万人,人民解放军仅有61万人,加上地方部队和后方军事机关人员共127万人,人员数量对比悬殊。此外,国民党军队约有25%是美械或半美械部队,还有坦克、重炮、海军舰艇和作战飞机等人民解放军所没有的作战装备。而人民解放军的武器相当落后,占领区域主要是农村和一些不太重要的中小城市。蒋介石凭借优势兵力,以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计划先抢夺重要的城市,进而控制交通线,将解放区分割成小块,再进行“分区清剿”,以为这样可以消灭解放军,将解放区变为国民党的统治区。然而,事实的发展完全出乎蒋介石的预料。战争开始之后,国民党虽然临时占领了一些城市,但却不能在新占領区建立起持久有效的统治。更重要的是,蒋介石本数量不多的用于野战的部队,在占领解放区一些城市和交通线后,不可避免地分散了很多兵力用于守备。国民党部队的分散驻守,有利于解放军选择他们薄弱的地方,逐个击破,逐步地削弱并消灭国民党的军队。
而毛泽东以消灭国民党主力为主要目标,不以一时的驻守或夺取重要城市和交通线路为主要目标,即使驻守或夺取重要城市和交通线也只是消灭国民党主力的结果。解放军虽然有时会放弃一些城市,比如在战争初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暂时放弃临沂和沂蒙山区,但是地方政权仍在,解放军在当地民众的支持下,常常可以从交通线的薄弱环节处穿越对方的防线自由出入,特别是在重要时刻尤其如此,国民党根本无法阻挡。
1.2 在作战方法的制定上
在作战方法的制定上,1946年9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中提出了十项对敌作战方法[1]。其中第一项“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是最主要的方法。毛泽东强调此种作战方法“不但必须应用于战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须应用于战术的部署方面”。这种重要的作战方法,在三大战略会战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此外,为了取得预想的作战成果,毛泽东根据敌人固守重要城市和交通线的特点,在三大会战中都采取了奇袭的作战方法。在三大战略会战中,初战几乎都采取了奇袭的做法,先从敌方“大意”的重要地方突然发动猛烈的进攻,在它的防御工程上打开一个大的口子,使敌方在重新部署和心理应对上处于被动的境地,然后一步步扩大范围,直到取得最终的胜利。比如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原来断定解放军会从西侧偷袭徐州,解放军又以多路佯动迷惑对方,增强敌方的这种错觉,因此国民党军将李弥兵团调往西侧,孙元良兵团调往北侧,集中在徐州周围。此时华东野战军主力乘机而入,集中力量阻断东侧的黄百韬兵团同徐州之间的联系,打响了淮海战役的“第一场战斗”。这就打乱了国民党军队在徐州地区的整体部署,随后,中原野战军抓住邱清泉、李弥救援黄百韬兵团而将孙元良兵团从宿县北调守御徐州的机会,乘虚而入,突袭宿县,阻断徐州同蚌埠之间的联系,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 毛泽东为什么能作出科学的决策
2.1 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是基础
毛泽东之所以能对三大战役进程作出科学的决策,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毛泽东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军事训练,青年时期到处求学,希望当一名老师,正如他曾经说过:“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有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毛泽东被迫加入到战争当中,主要“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民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批,抓了一批,我们才拿起枪,上山打游击”。之前,毛泽东根本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去打仗,没有想到他的一生中最重要的的年华在战争中度过。严格说来,毛泽东的军事生涯从1927年领导秋收起义为起点,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2年时间里,毛泽东身经百战,指挥过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役,统帅过数百万以上的大军。正因如此,毛泽东在战争中学会了战争。也正是这种久经沙场的历练,让毛泽东获得了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从而在战争中能全面把握战况,选择有利时机,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2.2 不断提炼总结教训是关键
光有经验不行,还要善于总结。游击战争时期,毛泽东根据人民军队开展游击战争的方法,同朱德一起总结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井冈山革命时期,面对国民党大军包围红军根据地,我军上下处于白色恐怖之中,人们十分困惑,质疑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时,毛泽东写出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进行长征后,毛泽东及时写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帮助大家认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抗日战争初期,面对日军相继占领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等城市,中国人民感到出路渺茫时,毛泽东以一篇《论持久战》,增强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在我军与国民党军队决战时,毛泽东根据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写出《十大军事原则》。他所总结的战争经验,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将领。
1946年7月20日,面对蒋介石对解放区的全面疯狂进攻,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中指出:“战胜蒋介石的作战方法,一般地是运动战。因此,若干地方,若干城市的暂时放弃,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否则就不能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2]。”全面内战爆发后的三个月,人民解放军以放弃几十个中小城市为代价,歼灭了国民党正规军二十五个旅,还使他们差不多半数的兵力改为守备。这直接验证了毛泽东的判断。毛泽东正确的决定则是在与蒋介石长期对战的基础上,对蒋介石作战方式总结的基础上,经过缜密思考和高度概括得出的。
2.3 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是重点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作出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制定出正确的决策部署。在三大战役中,毛泽东最大程度熟悉国共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提出作战的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措施,并且密切关注双方情况的变化和新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更改原定的作战计划,尽量使战略决策符合当时当地的情况。例如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毛泽东曾考虑由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过长江南下,“将战争引向长江以南”。粟裕根据当时各方面的情况,认为在中原淮海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条件基本成熟,因此向毛泽东提出“暂缓渡江南下、在中原打大歼灭战”的意见。毛泽东听了粟裕的详细报告后,经过充分讨论和思考,接受他的意见,改变了原定的作战方案。
正是基于丰富的军事实践经历、科学的总结和根据事实进行的科学判断,毛泽东才能在三大战略决战中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和科学的作战方法,保证了人民战争的胜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1197- 1200.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1187.
(责编:王锦)
关键词:毛泽东;三大战役;科学决策
中图分类号:E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1-0027-02
三大战役,指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同国民党战略决战中所进行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会战的总称。当时,国民党无论在兵力还是武器装备等方面都占有极大优势。但是在经历了142天的激烈战斗后,人民解放军以弱胜强,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解放全东北、华北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扭转了战局,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纵观三大战役,毛泽东的科学决策及高超指挥,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毛泽东对三大战役作出的科学决策
1.1 在战略方针的制定上
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会战规模空前,是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战略决战通常是作战双方的主力对决,所以在会战中只有消灭对方的主力,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如果一方的主力被消灭了,即使还存在很多军队,也表明失败了。
战略决战对整个战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战争胜败的关键所在,也是战争中最激烈、最复杂、最难以应对的阶段。面对战略决战,蒋介石和毛泽东制定出了截然不同的战略指导方针。
蒋介石信心满满,此时的国民党拥有正规部队约200万人,加上其它非正规部队共430万人,人民解放军仅有61万人,加上地方部队和后方军事机关人员共127万人,人员数量对比悬殊。此外,国民党军队约有25%是美械或半美械部队,还有坦克、重炮、海军舰艇和作战飞机等人民解放军所没有的作战装备。而人民解放军的武器相当落后,占领区域主要是农村和一些不太重要的中小城市。蒋介石凭借优势兵力,以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计划先抢夺重要的城市,进而控制交通线,将解放区分割成小块,再进行“分区清剿”,以为这样可以消灭解放军,将解放区变为国民党的统治区。然而,事实的发展完全出乎蒋介石的预料。战争开始之后,国民党虽然临时占领了一些城市,但却不能在新占領区建立起持久有效的统治。更重要的是,蒋介石本数量不多的用于野战的部队,在占领解放区一些城市和交通线后,不可避免地分散了很多兵力用于守备。国民党部队的分散驻守,有利于解放军选择他们薄弱的地方,逐个击破,逐步地削弱并消灭国民党的军队。
而毛泽东以消灭国民党主力为主要目标,不以一时的驻守或夺取重要城市和交通线路为主要目标,即使驻守或夺取重要城市和交通线也只是消灭国民党主力的结果。解放军虽然有时会放弃一些城市,比如在战争初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暂时放弃临沂和沂蒙山区,但是地方政权仍在,解放军在当地民众的支持下,常常可以从交通线的薄弱环节处穿越对方的防线自由出入,特别是在重要时刻尤其如此,国民党根本无法阻挡。
1.2 在作战方法的制定上
在作战方法的制定上,1946年9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中提出了十项对敌作战方法[1]。其中第一项“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是最主要的方法。毛泽东强调此种作战方法“不但必须应用于战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须应用于战术的部署方面”。这种重要的作战方法,在三大战略会战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此外,为了取得预想的作战成果,毛泽东根据敌人固守重要城市和交通线的特点,在三大会战中都采取了奇袭的作战方法。在三大战略会战中,初战几乎都采取了奇袭的做法,先从敌方“大意”的重要地方突然发动猛烈的进攻,在它的防御工程上打开一个大的口子,使敌方在重新部署和心理应对上处于被动的境地,然后一步步扩大范围,直到取得最终的胜利。比如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原来断定解放军会从西侧偷袭徐州,解放军又以多路佯动迷惑对方,增强敌方的这种错觉,因此国民党军将李弥兵团调往西侧,孙元良兵团调往北侧,集中在徐州周围。此时华东野战军主力乘机而入,集中力量阻断东侧的黄百韬兵团同徐州之间的联系,打响了淮海战役的“第一场战斗”。这就打乱了国民党军队在徐州地区的整体部署,随后,中原野战军抓住邱清泉、李弥救援黄百韬兵团而将孙元良兵团从宿县北调守御徐州的机会,乘虚而入,突袭宿县,阻断徐州同蚌埠之间的联系,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 毛泽东为什么能作出科学的决策
2.1 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是基础
毛泽东之所以能对三大战役进程作出科学的决策,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毛泽东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军事训练,青年时期到处求学,希望当一名老师,正如他曾经说过:“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有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毛泽东被迫加入到战争当中,主要“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民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批,抓了一批,我们才拿起枪,上山打游击”。之前,毛泽东根本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去打仗,没有想到他的一生中最重要的的年华在战争中度过。严格说来,毛泽东的军事生涯从1927年领导秋收起义为起点,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2年时间里,毛泽东身经百战,指挥过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役,统帅过数百万以上的大军。正因如此,毛泽东在战争中学会了战争。也正是这种久经沙场的历练,让毛泽东获得了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从而在战争中能全面把握战况,选择有利时机,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2.2 不断提炼总结教训是关键
光有经验不行,还要善于总结。游击战争时期,毛泽东根据人民军队开展游击战争的方法,同朱德一起总结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井冈山革命时期,面对国民党大军包围红军根据地,我军上下处于白色恐怖之中,人们十分困惑,质疑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时,毛泽东写出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进行长征后,毛泽东及时写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帮助大家认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抗日战争初期,面对日军相继占领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等城市,中国人民感到出路渺茫时,毛泽东以一篇《论持久战》,增强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在我军与国民党军队决战时,毛泽东根据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写出《十大军事原则》。他所总结的战争经验,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将领。
1946年7月20日,面对蒋介石对解放区的全面疯狂进攻,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中指出:“战胜蒋介石的作战方法,一般地是运动战。因此,若干地方,若干城市的暂时放弃,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否则就不能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2]。”全面内战爆发后的三个月,人民解放军以放弃几十个中小城市为代价,歼灭了国民党正规军二十五个旅,还使他们差不多半数的兵力改为守备。这直接验证了毛泽东的判断。毛泽东正确的决定则是在与蒋介石长期对战的基础上,对蒋介石作战方式总结的基础上,经过缜密思考和高度概括得出的。
2.3 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是重点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作出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制定出正确的决策部署。在三大战役中,毛泽东最大程度熟悉国共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提出作战的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措施,并且密切关注双方情况的变化和新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更改原定的作战计划,尽量使战略决策符合当时当地的情况。例如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毛泽东曾考虑由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过长江南下,“将战争引向长江以南”。粟裕根据当时各方面的情况,认为在中原淮海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条件基本成熟,因此向毛泽东提出“暂缓渡江南下、在中原打大歼灭战”的意见。毛泽东听了粟裕的详细报告后,经过充分讨论和思考,接受他的意见,改变了原定的作战方案。
正是基于丰富的军事实践经历、科学的总结和根据事实进行的科学判断,毛泽东才能在三大战略决战中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和科学的作战方法,保证了人民战争的胜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1197- 1200.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1187.
(责编: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