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都知道《无问西东》是一道命题作文,更是一招险棋。很可能一念之差,它就变成了中国名校的流水账、各种主义的大卖场、“残酷青春”,没准还有“人丑就要多读书”和“山沟里飞出金凤凰”……无论哪一种,都撑不起这百年的历史,而变成创作者的顾影自怜。
而年轻的导演李芳芳,用近年来中国银幕上罕见的笔触,描写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和风骨,进而呈现中国青年的心灵史。最后,发出了关于真实、选择、乃至“应该怎样活过这一生”的终极拷问。
李芳芳甚少接受媒体的专访。只是在路演的几场见面会中,回答观众提问时分享过她的一些想法。
观众问李芳芳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她说:“我最喜欢的段落其实是剧本里没有,但是在勘过景后,或者拍着拍着,在现场加出来的戏,比如‘山谷上课’的段落,比如章子怡背着镜头缠围巾。电影中那些激烈的段落,拍好它们是导演的本分。但是这些加出来的段落,是导演的个性。”还有观众问她喜欢拍什么类型的电影,她回答:“我会拍我信的。我不信的,我没法拍。”
因为她“信”,她才能带领观众一起相信那些在如今看来不可能的事,例如沈光耀放弃高帅富的家世,宁愿为国捐躯;李想默念着“逝者已矣 生者如斯”,把求生的机会让给别人;而泰戈尔的演讲,和梁思成、徐志摩、王国维、梅贻琦等人淡定自信的表情,让“好学生都学实科”的吴岭澜彻底改变信念。如是,《无问西东》构建的史诗感,才不会沦为空中楼阁。
最难能可贵的是,尽管看到了这么多的黑暗、无常、生离死别,《无问西东》的主人公们没有怨忿、控诉、复仇,画里画外,仍然主张对爱、对真善美的追求。引用影评人子非鱼的话:“《无问西东》越过无边黑暗,望向了一个更广阔的时空。在这一时空中,历史尽管失落在各种谎言和苦难中,还是难以淹没那曾经有过的精气神”。
作为一个年轻女导演职业生涯的第二部作品,尤其是5年前拍摄完成的作品,李芳芳用多线叙事处理的方式,架构起百年的跨度,与观众完成了走心的对话。观众问她为什么现代戏部分看着这么淡。李芳芳回答: “我不觉得当代人的生活是汹涌澎湃的。更多普通的青年面对的就是那些看起来不大、却一点点毁掉我们本心和初心的事:比如上司让你欺人和自欺,比如你一直信任的卖家能坑就坑你一把。这些事情多了,人会给自己包上一层层的保护壳,笑容越来越少,内心越来越拧巴。张震先生自己选的张果果这个角色,我跟他说这个角色非常非常难演,因为他只能在很小的幅度中演绎快乐、挣扎和痛苦。现代人,喜怒于言表,是会被认为是失礼的表现,是会被轻视的。”
就这样,四条线索,贯穿百年历史,从民国到西南联大,再到六十年代,串联起这些年轻人的,不单是清华师生的身份,更是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核。这些传承的力量,人心中的向善,最后汇集到了现代人“张果果”的选择上: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多线叙事的问题上,《无问西东》没有失控,更谈不上崩盘。
清華大学尹鸿老师说这部电影五观都很正确,除了平常所说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有历史观和美学观。民国戏,我们都看过不少,但清华园中9位男生的雪地小提琴合奏、西南联大师生在陋室暴雨中的“静坐听雨”,从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中循迹的“跑警报”趣事,包括米雪饰演的那位令观众倾倒的“沈太太”。每一帧画面背后,必须是,也只能是导演的审美在托底。另外,《无问西东》中每个演员演技都在线,即使只有一两场戏的配角,都很出色,这印证了导演调教演员的功力。
特别不赞同一种观点——把《无问西东》的好,全部归结为“情怀满满”,而把它的不足,归咎于“技法不好”。光有所谓“情怀”是不够的,从本质上来说,拥有情怀,并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难的是,如何把一个导演心中的情怀,搬到大银幕上,启用种种机制进行一场造梦运动,尽可能把这场梦造得不洒汤不漏汁,让观众沉浸其中,顺利接收到导演要传达的信息。这中间的过程之复杂,一言难尽。从逻辑上说,如果导演的“造梦机制”不到位,观众就不会被打动,反过来,既然观众能get到所谓“情怀”,那么导演的“技法”就不是问题。
《无问西东》用最大的诚意,呈现了中国青年的心灵史。这部电影最大的现实意义,在于激发了观众对自己现实生活的反思,对青春价值的讨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对一个导演来说,假以时日,技术层面的表现可以日臻成熟。而格局和胸怀,那种真诚、激昂、纯粹的风骨,和积极、内省的自觉性,是稀有的。
《无问西东》是赤子之心的胜利,就像当年郑洞天评价陈凯歌的《黄土地》:“饱含着赤子之爱,从历史沉重的身影中照见了新时代的来临。也许它那些见棱见角、特别扎眼的东西,若干年后来看,正是它的长处”。
图解1:《无问西东》电影剧照
图解2:拉石碾的民夫(老照片)
图解3:拉石碾的民夫在电影中得到高度还原
图解4:飞虎队员奔向战机(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