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大学生寝室卫生文明行为现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方法:随机抽取我校三个年级60 个寝室进行自拟问卷调查。结果:① 42.4% 学生主动打扫地面卫生,26.7% 学生在自己值日时不打扫或只是简单打扫卫生。② 43.8% 学生主动、经常整理桌面卫生,6.7% 学生几乎不打扫桌面卫生。女生经常整理桌面 120 名,占 60.6%,男生经常整理桌面 64 名,占 28.8%(p < 0.05)。③ 53.3% 学生周一到周五整理床铺卫生,周末不整理,2.9% 学生不整理床铺卫生。④ 48.6% 学生经常晾晒被子,4.3% 学生不晾晒被子。⑤ 60.5% 学生经常收拾衣服,1.4% 学生不整理。女生经常整理衣服 189 名,占 95.5%,男生经常整理衣服 65 名,占 29.3%,组间差异显著(p < 0.05)。结论:大学生寝室卫生文明行为习惯较差,应注意加强大学生内务卫生管理,引导大学生养成卫生自理的习惯。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卫生;文明行为;长效管理机制
良好的寝室卫生文明习惯,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提升个人素质、陶冶情操。为探究大学生寝室卫生文明行为现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本文进行如下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校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 60 个寝室进行自拟问卷调查。共抽取 420 名学生,其中,男 222 名,女 198 例,学生年龄在 18-28 岁之间,平均(22.5±3.2)岁。
(二)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寝室卫生文明行为调查,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地面、桌面、被褥、衣服整理情况。共发放 420 份调查问卷,收回 420 份,问卷回收率 100%。
(三)观察指标
统计大学生打扫地面卫生、桌面卫生、床铺卫生、晾晒被子、整理衣服等卫生文明行为情况。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组经卡方检验,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地面卫生打扫情况分析
178 名学生主动打扫地面卫生,占 42.4%,130 名学生在自己值日时打扫卫生,占 30.9%,112 名学生在在自己值日时不打扫或只是简单打扫卫生,占 26.7%。
(二)桌面卫生整理情况
184 名学生主动、经常整理桌面卫生,占 43.8%,208 名学生偶尔整理桌面卫生,占 49.5%,28 名学生几乎不打扫桌面卫生, 占 6.7%。女生經常整理桌面 120 名,占 60.6%,男生经常整理桌面 64 名,占 28.8%,组间差异显著(p < 0.05)。
(三)床铺卫生打扫情况
224 名学生周一到周五整理床铺卫生,周末不整理,占53.3%,184 例学生每天整理床铺卫生,占 43.8%,12 例学生不整理床铺卫生,占 2.9%。
(四)晾晒被子
204 名学生经常晾晒被子,占 48.6%,198 名学生晾晒被子频率较低,占 47.1%,18 名学生不晾晒被子,占 4.3%。
(五)整理衣服
254 名学生经常收拾衣服,占 60.5%,160 名学生收拾衣服频率较低,占 38.1%,6 名学生不整理,占 1.4%。女生经常整理衣服 189 名,占 95.5%,男生经常整理衣服 65 名,占 29.3%,组间差异显著(p < 0.05)。
三、讨论
(一)大学生寝室卫生文明行为习惯情况及原因
本文研究证实,提示大学生寝室卫生文明行为习惯较差,究其原因分析:①家庭因素。一般来说,父母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别的事情都不重要,父母也包办了孩子洗衣服、整理卫生、晒被子等几乎所有卫生整理。②学校因素。在高中阶段,学校一直强调学生成绩的提高、注重升学率问题,对学生卫生方面较为疏忽,忽略了对学生卫生自理情况的教育。③学生自身因素。部分学生思想观念不正确,错误地认为打扫卫生就是浪费时间,而且, 部分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也缺乏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不愿意回寝室打扫卫生。
(二)大学生寝室卫生文明行为习惯长效机制的建立
大学生寝室卫生文明行为习惯长效机制的建立,必须从家庭、学校、个人三角度出发,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使大学生建立卫生文明行为习惯。①家庭方面。学校应加强与学生父母的联系与沟通,改变父母观念,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加强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给予学生独立成长的空间。②学校方面。学校应建立和落实寝室卫生管理制度,积极出台完善的卫生制度, 加强文明寝室的评选,并出台一定的奖惩措施,加大对卫生差寝室的惩罚力度。③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充分发挥宿舍长的带动作用,宿舍长必须时刻关心寝室卫生、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及时提醒室友开展寝室卫生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寝室卫生文明行为习惯较差,男生寝室卫生情况更差,故而,必须加强大学生内务卫生、卫生自理习惯的培养,积极构建寝室卫生文明行为长效管理机制,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寝室卫生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宏旭 . 高校寝室安全卫生文明行为管理模式及标准探究 [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4(8):53-54.
[2]唐玉燕,王殿元,朱培武 . 高校文明寝室建设现状与对策探究——以下沙高教园区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14,3(10):90-92.
[3]戴亮. 当代大学生寝室管理规范的探索和实践[J]. 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2014,11(9):48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卫生;文明行为;长效管理机制
良好的寝室卫生文明习惯,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提升个人素质、陶冶情操。为探究大学生寝室卫生文明行为现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本文进行如下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校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 60 个寝室进行自拟问卷调查。共抽取 420 名学生,其中,男 222 名,女 198 例,学生年龄在 18-28 岁之间,平均(22.5±3.2)岁。
(二)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寝室卫生文明行为调查,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地面、桌面、被褥、衣服整理情况。共发放 420 份调查问卷,收回 420 份,问卷回收率 100%。
(三)观察指标
统计大学生打扫地面卫生、桌面卫生、床铺卫生、晾晒被子、整理衣服等卫生文明行为情况。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组经卡方检验,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地面卫生打扫情况分析
178 名学生主动打扫地面卫生,占 42.4%,130 名学生在自己值日时打扫卫生,占 30.9%,112 名学生在在自己值日时不打扫或只是简单打扫卫生,占 26.7%。
(二)桌面卫生整理情况
184 名学生主动、经常整理桌面卫生,占 43.8%,208 名学生偶尔整理桌面卫生,占 49.5%,28 名学生几乎不打扫桌面卫生, 占 6.7%。女生經常整理桌面 120 名,占 60.6%,男生经常整理桌面 64 名,占 28.8%,组间差异显著(p < 0.05)。
(三)床铺卫生打扫情况
224 名学生周一到周五整理床铺卫生,周末不整理,占53.3%,184 例学生每天整理床铺卫生,占 43.8%,12 例学生不整理床铺卫生,占 2.9%。
(四)晾晒被子
204 名学生经常晾晒被子,占 48.6%,198 名学生晾晒被子频率较低,占 47.1%,18 名学生不晾晒被子,占 4.3%。
(五)整理衣服
254 名学生经常收拾衣服,占 60.5%,160 名学生收拾衣服频率较低,占 38.1%,6 名学生不整理,占 1.4%。女生经常整理衣服 189 名,占 95.5%,男生经常整理衣服 65 名,占 29.3%,组间差异显著(p < 0.05)。
三、讨论
(一)大学生寝室卫生文明行为习惯情况及原因
本文研究证实,提示大学生寝室卫生文明行为习惯较差,究其原因分析:①家庭因素。一般来说,父母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别的事情都不重要,父母也包办了孩子洗衣服、整理卫生、晒被子等几乎所有卫生整理。②学校因素。在高中阶段,学校一直强调学生成绩的提高、注重升学率问题,对学生卫生方面较为疏忽,忽略了对学生卫生自理情况的教育。③学生自身因素。部分学生思想观念不正确,错误地认为打扫卫生就是浪费时间,而且, 部分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也缺乏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不愿意回寝室打扫卫生。
(二)大学生寝室卫生文明行为习惯长效机制的建立
大学生寝室卫生文明行为习惯长效机制的建立,必须从家庭、学校、个人三角度出发,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使大学生建立卫生文明行为习惯。①家庭方面。学校应加强与学生父母的联系与沟通,改变父母观念,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加强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给予学生独立成长的空间。②学校方面。学校应建立和落实寝室卫生管理制度,积极出台完善的卫生制度, 加强文明寝室的评选,并出台一定的奖惩措施,加大对卫生差寝室的惩罚力度。③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充分发挥宿舍长的带动作用,宿舍长必须时刻关心寝室卫生、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及时提醒室友开展寝室卫生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寝室卫生文明行为习惯较差,男生寝室卫生情况更差,故而,必须加强大学生内务卫生、卫生自理习惯的培养,积极构建寝室卫生文明行为长效管理机制,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寝室卫生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宏旭 . 高校寝室安全卫生文明行为管理模式及标准探究 [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4(8):53-54.
[2]唐玉燕,王殿元,朱培武 . 高校文明寝室建设现状与对策探究——以下沙高教园区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14,3(10):90-92.
[3]戴亮. 当代大学生寝室管理规范的探索和实践[J]. 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2014,11(9):48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