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场所精神是建筑现象学的核心词汇之一,强调客观物质环境存在与人的主观精神意识的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墓园——作为逝者栖息和世人“情感”的载体,已经不再止于最简单的功能,逐渐成为公共活动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墓园场所精神表达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搭建客观物质环境与人们“情感”的纽带,重塑墓园的形象,使之能够满足和承载更多的功能与意义。
【关键词】墓园;场所;场所精神;场所空间;规划设计
墓园是灵魂安息的地方,也是人世的倒影。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地空间的紧缺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墓园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墓园的景观设计也逐步引起大众的关注。在这个注重“精神情感体验”的时代,人们对墓园景观的要求不再止于单纯功能与形式的需求,而是向精神层面提出了更高层次的的要求,更加注重心理与场所的交流以及精神与场所的交流,“场所精神”在墓园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也愈来愈重要。场所精神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将情感注入到空间的设计中,注重人在空间环境中的精神情感体验,因此,对于墓园景观设计中场所的营造有着积极地作用。
1、城市墓园空间中的场所精神
1.1场所精神
1.1.1场所精神概念
场所精神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发展,到了80-90年代形成一定的规模。最早场所精神应用于建筑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随着设计理念的发展,场所精神的应用并不只限于建筑学领域,也逐渐被运用的景观设计、城市环境、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研究中。
著名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CHRISTIANNORBERG-SCHULZ)曾在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LOCI)的概念。在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这本书中,诺伯舒兹提到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这么一个说法。古罗马人认为,所有独立的
本体,包括人与场所,都有其“守护神灵”陪伴其一生,同时也决定其特性和本质。“场所”
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记忆的物体化和空间化[1],也就是城市学家所谓的“SellSe of place”,或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1.2场所与场所精神
“人类基本需求之一是体验生活场景的意义,建筑和风景建筑存在的目的是使场地(Site)变为场所(Place)去揭示隐藏于现存环境中的意义” [1]。从远处的意义上,场所是人们生活的建筑空间,由特定地点及其上特定的建筑组成;而从更为完整的意义上来说,场所就是有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它具有吸收不同内容的能力,能为人的活动提供一个空间,是有具体现象组成的生活世界。它在一段时期内对特定的群体保持方向感和认同感,即具有场所精神——场所的特性和意义。场所精神是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体现,通过人和场所的互动,人才能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场所特征,从而理解到场所的本质。场所精神比场所有着更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和意义,它是一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一种有意义的空间感。
1.2城市墓园空间中的场所精神
墓园是园林化的墓地,是人的终极归宿之地,承载着为亡者提供居所,为生者提供缅怀哀思的场所,传承着祭祀、服丧、殡葬等文化的多重功能,它是表达人对生命的尊重及敬畏并提供给人们一种独特的场所精神。人们看重死亡恰恰是因为看重人类历史对于生命的善待,正如法国心态学家米歇尔·沃维尔所说对死的投入不是对生命期望的延伸,而是对幸福期待的延伸(高凌瀚和蔡锦涛,2004)。作为具有特殊功能的墓园来说,蕴含了深刻的精神和文化意义,因此,在现代城市墓园的建设中,场所精神的营造尤为重要。
“对每一块场地,都有一种理想的用途;对每种用途,都有一块理想的场地” [2]。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设计实际上都是在创造一种场所,这个场所除了满足人的使用及生理需求外,还应该注重挖掘其自身的属性及外在联系,使人与场所之间形成一定的默契,人作为主体有表达情感的需要,而场所除了基本功能外还应创造一种景致,也就是做到“情境交融”,人才能真正的与场所产生共鸣达到心理的满足获得场所感,这样设计出的场所才更加富有意义。
诺伯舒兹说“凡存在均具有精神,并且这种精神赋予人与场所以生命,伴随着人与场所的整个生命旅程”。场所一种特定的人造空间,人赋予其精神生命,当场所的精神特性被认可之后,就折射出场所精神,而场所精神反过来又深刻的影响着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比如说,在墓葬区营造一种超然的氛围,使生者在面对死者葬区时情感得以释放,精神压力得以减缓,人与空间产生有效的对话;而在缓冲区,营造一种相对欢快轻松的氛围,使人的情感能从缅怀死者的空间中过渡。同时在营造墓园的空间时,通过地形、植物、色彩、山、水、光等元素不断变幻营造出空灵的空间环境,有意识对墓园空间形态予以变换,形成空间的明暗、大小、虚实、简繁的对比烘托,揭示出墓园序列构思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2、城市墓园场所空间的建构
2.1城市墓园空间的构成
空间是构成场所的重要元素,它本身是模糊的概念,是虚幻的一种存在,正是因为有了人的存在和活动使得空间有了实际的意义。场所理论对空间进行重新界定,使空间具有全新的内涵,即空间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它还是容纳人们日常生活和经历的三位整体,因而具具有质量和意义。通过空间,墓园中各种要素之间才能建立联系和关联,人们才能使用、体验以及评价。
空间是由点、线、面、体等组成的一切场所的总和,公墓空间是各个要素彼此关系,组成一定的空间,旨在通过环境渲染影响和引导殡葬活动者的情绪[3]。“点”是根据人的特别目的而构筑的,与人的行为直接发生联系并取得一定的意义。墓园的空间不仅要考虑死者,更重要的是考虑生者的需要。在墓园景观中“点”则是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能反应传统祭祀文化内涵的广场、专用的祭奠场地、结合殡葬功能的小游园,即墓园景观中的节点。“线”主要是引导人们在墓区中的方向和祭奠路径,为人们的纪念活动提供方便。形成两点之间的轴线,形成某种仪式行进的路线,使之成为具有纪念性的城市空间序列[4],即是公墓景观的方向。 “面”是公共空间格局和整体意向,即是公墓景观的区域。区域指环境中不同的场所引起人们心理在空间位置上的反应。区域的空间位置、空间配置、环境设施和环境色彩等因素都影响着区域的特点,因为不同的空间环境影响着人们不同的心理,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活动。墓园中各种不同的空间,实质上是不同性质的区域,它诱发人们进行不同活动的具有潜力的场所。
2.2 城市墓园景观空间的序列
墓园空间序列的组织实际上是运用它的环境景观构成要素,如地形地貌、山水植被以及色彩等等,进行空间组合,使其在体量尺度、造型形式及质地肌理等方面大小高卑,远近离合,主从虚实,阴阳动静等变化都能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在感受效果上,特别是视觉感受效果上引起审美愉悦、情感的共鸣。
2.3 城市墓园场所空间的体验
城市墓园场所空间体验的实质就是在空间中“游”,“游”是时空的体验方式,是一种运动、移动的概念,在体验景观时,随着“步移景异”,美感经验在“持存中”持续,由点成线与景观环境产生交流,得到景观的整体体验。这种整体的体验,是不同景观感受的“综合”,是人与不同空间形态结合的“情境”得以持续而产生的“情境流” [5]。弗洛伊德认为,体验是一种瞬间的幻想:是对过去的回忆——对过去曾经实现的东西的追忆;也是对现在的感受——先前储存下来的意向显现;是对未来的期待-瞻望未来、创造美景,通过瞬间幻想来唤回过去的乐境,以便掩盖现实的焦虑。体验的原形是应该是源于感性的。空间体验行为绝大多数既是主体内部心理的结果也是外部空间环境刺激的反应,二者统一过程的两个不同环节是截然分不开的。
城市墓园中的空间和景观通过有机组合,承接起来,从而在整体空间效果上产生或静谧或深邃的意境。城市墓园空间不仅仅是由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等物质要素构成的物质实体,更是一个精神空间,其空间序列应强调其体现出的场所精神,使之满足于人的心境,其空间组织同园林空间一样,是一种无形的、宏大而连续流动的可观存在。对于城市墓园空间序列的安排关键是注入什么样的情感,如何引导人们的情感变化。虽然墓园园林类型有着特定的功能要求,是以消极情感体验为主导的,以期达到缅怀、释放哀伤情感的目的,但如何使人们的情感从生者与逝者空间过渡、转化到生者与生者的对话空间才是现代墓园设计的目标。
3、哈尔滨富贵山庄设计方案分析
3.1 区域背景
哈尔滨富贵山庄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居仁镇境内,占地约1800亩,是经黑龙江省民政厅批准设立的市级经营性公墓,项目定位建成一座集缅怀凭吊先烈、追思祭奠故人、文化教育、休闲小憩的全新概念的综合性生态人文景观公园。
3.2基地现状分析
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居仁镇北侧黑瞎子沟。山庄东依玲珑山,西邻大龙沟,南向米粮川与风景名胜二龙山遥望,北方的松花江将军古道,仿佛一条玉带环绕,大小团山拱围,猞猁河穿园而过,形成了“五山四谷显雍容,九曲清溪经不同”的山水丽景。地势为丘陵地貌,植被资源丰富。基地四周高,中心低,最低处位于基地东北侧,绝对高程171~231,地势较为复杂,且东西走向有一组高压线穿过(图1)。
基地内部水系呈现“雨季多、旱季少”的特点。只有很少的几个区域存在自然水塘,大多数汇水面多为农耕地,水体为雨水或融化的雪水的集合体。由于地形的原因,在雨水充沛的夏季,许多“山谷”会形成排水的溪流。
基地内部植被覆盖良好,植被主要分为两大类:地势平坦处为农耕用地,植被多为玉米地,局部有芦苇。山体丘陵区植被为松树林、柞木林、林地等,可形成良好的开放空间。乔木以落叶树为主,常绿以樟子松为主,主要种植形式以片林为主。
3.3功能定位
(1)纪念之“灵”: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孝”文化,将缅怀与祭奠的功能赋予更人性化方式,让亲人之“灵”在另外一个世界得到关怀。
(2)文化之“韵”:从历史传统中汲取设计意象,创造合于人性、富有历史文脉意义的开放空间,并结合墓园的纪念性特质,将富贵山庄的人文文化得以很好的诠释。
(3)休闲之“趣”:提供祭扫者舒适宜人的休憩空间,创造良好的景观氛围,在祭祀活动之余,切实满足其需求,得到心灵上的一种慰籍。
3.4概念构思
首先,受丘陵地形条件及外部交通现状的的限制,园区总体结构采用自然式布局手法。单体依地形的起伏变化错落有致,同时,考虑到墓园的纪念性,以入口—祭祀、纪念性活动场地作为整个场地的中心轴线。
全园设计强调空间与景观的有机融合,实现场所精神的构建,引导人们通过场所与逝者产生“交流”,达到心灵上的慰藉,同时也引导人们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其中蕴含的文化心理特征予以个性化的阐释,体验其中的场所精神。
3.5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根据项目功能定位与实际需求,以及现状分析与概念构思等,将全园按功能性质区域划分为一轴五区,各区相对独立又彼此形成有机联系,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衔接十分顺畅。(图2)从墓园入口处建立了一连串的空间序列,通过地形、步道、雕塑、塔、照壁等构起一种“空间情景”,它不仅是静态的三维空间,同时也在行进之中创造了无限空间张力。整个空间的体积依山体走势向外布局,空间的大与小、虚与实、收与放、简单与丰富的对比等等,在这一系列空间的铺垫之后揭示出整个序列构思的精神内涵。
(1)轴线:各个景观节点错落起伏构成全园的中心轴线。这些节点不仅为人们提供祭祀活动场地还传达着在一定的文化内涵。由起承转合的“点”所构成的“轴线”景观在引导人们方向与路径的同时,也诱导着人们感情思绪的变化。通过人们与景观空间的感情互动,场所才会变得更有意义,场所精神才能得到阐释。
起:墓园主入口,作为整个墓园的起始区域,形成开阔之势,充分考虑到人群的疏散及业务办理,是方案的中心轴的起始点。 承:将祭祀所用“台”的功能加以延伸,以 “功德”作为主题,缅怀先祖之恩德,颂扬亲人之功绩。在中心轴的序列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文化含义上则是要继承祖先的优秀品德,将其流芳百世。“功德铭坛”设计上基本采用对称式布局,以平台,踏步,柱、碑等要素构成。“公德碑”以著名书法家关于祖先公德的内容为主,细部意匠力求简洁、古朴,在总体规划的中轴线上形成第二个高潮。
转:作为整个墓园的中心,在此规划了“宝台晨钟”。平面以“圆”“方”为构图,象征“天圆地方”,中央设计放置一口“大钟”,钟体上铭刻一万个各种字体 “孝” 字的“ 万孝钟”,每当清明、冬至等重要祭祀节日,大钟“鸣响”,悠扬远播,象征着中华几千年的“孝道”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广大,代代相“传”。
合:作为中心轴线的终点,规划中我们以“塔”这种中国传统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受人崇敬的建筑形式来收尾。塔的朝向坐北朝南,背山面水,风水极佳。宝塔设计为九层,塔高60米,基座高9米,作为全园的最高点,可以俯瞰整个墓园全景;同时也作为室内壁葬的理想场所,丰富葬式。中轴线尽头的照壁,为一长条状石壁,上可雕刻一些图案,或名人碑文。从整个墓园风水角度来看,也是为了“收气”和“聚气”的作用。
(2)现代城市墓园功能的拓展也相应产生了更多不同功能的空间。本园依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墓园空间可分为:入口管理区、纪念区、墓葬区、休闲区、缓冲区等。各个分区之间相互补充、渗透、融合,整个空间的形式是不规则、无定向较松散的,具有强烈的多维性。生态墓园空间作为人们全方位体验的对象,给人的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综合感受,其环境特征直接影响到人的各种感觉,不仅包括视觉,也包括听觉、触觉、嗅觉等多个方面的体验,通过自身身体的存在区去感受、接触、聆听,不断的与场所发生对话与互动,与场所空间和特征相融合。
入口管理区:位于墓园的入口处,相当于园林中的“前庭”空间,是整个墓园硬质景观比例较大、建筑最集中的地方。在本次墓园设计中,入口处设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一满足人流高峰停车的需要。进入墓园后,设置一个入口广场,便于人流组织和交通疏散。从空间上而言,入口区是进入生者与逝者空间的开始,生死空间相互渗透,人们的情感也在这里转换,从现实的喧哗浮躁中转向平静、安详。因此,在此区设置了配套服务建筑以及影壁墙、石柱等小品进行情感暗示与引导,营造符合人心理体验的空间场所。
纪念区:衔接入口管理区与墓葬区,相对于“前庭”空间,此区域更接近于“客厅”或“门廊”空间。此区域主要满足生者祭祀仪式的功能,是生者与死者话别的场所。在本园中,纪念区主要沿着中轴线分布。在此场所内,人们会的情感几乎完全游离于实际空间之外,非常虔诚的专注于自己的情感之中,体验的是一种超然的空间。在本园中,纪念区主要沿着中轴线分布,
墓葬区:是墓园中的主要部分,本园中墓葬区与休闲区相互融合,作为集殡葬、文化、休闲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园。墓葬区是一个特殊的感情交流场所,因而其景观应充满人情味和地方特色。在本园墓葬区设计中通过处理景观各组成要素,来满足人的情感的表达。如在墓葬区中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艺术墓葬来给后人以舒心的视觉享受。生命结束后,用艺术形式表现自己不同的人生,用各自喜爱的艺术的形式展现,既满足表达逝者人生意义又满足祭祀者瞻仰、缅怀的功能。
休闲区:休闲区主要是为游人提供良好的游览、观赏内容。本区地形处理和平面布置上都考虑到了因地制宜,结合现状地形自然布置。根据现场水系的梳理,在基地中形成高低不同、大小不一的5个水面,取名“五池”。“五池”形似黑龙江著名的经典——五大连池。休闲区主要沿五池而布置,雨季的雨水和冬季冰雪融化的雪水在夏季缓缓流淌成叮咚叮咚的小溪,似夏日的欢唱给扫墓完的人们驱散哀恸之情,使之换上清爽的心情重新启程。
缓冲区:缓冲区不是生态墓园内部的区域,而是根据墓园自身的场地现状设置的外围过渡区。郁郁葱葱的片林成为隔绝墓园与城市干道的天然屏障,在林中曲折的公路上行驶时,人们可以整理心情,完成从闹市到墓园或从墓园到闹市的心理转换。
4、结语
墓园不同于传统园林的建设,它承载了太多世人的“情感”,同时墓园的最终也是要传达给人们一种“感觉”即它所表现的“场所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墓园不再是阴森恐怖的死者栖居地而已成为公共活动场所的一部分。在这里,人们为逝者寻找最后的安息地,并在庄严的仪式中纪念逝去的亲人;在这里,人们与逝者的灵魂产生对话,或哀思、或哭泣、或沉默,并最终得到安慰。我们可以通过关注主体活动内心的变化来挖掘墓园空间场所精神表达的要素,释读蕴藏在其中的文化、环境特征,体验置身其中的场所精神,同时通过对墓园场地、空间及细部特质的体验与诠释,以及对建成环境气氛的把握,来更好的探索墓园场所精神的表达。
参考文献
[1]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22-30.
[2] [美]约翰·O·西蒙兹(著).《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13-117.
[3]杨宝祥.殡葬园林文化学[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1-155.
[4]赵海翔.纪念性景观表现[D].中央美术学院,2005:45-54.
[5]戴代新,戴开宇.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78-83.
【关键词】墓园;场所;场所精神;场所空间;规划设计
墓园是灵魂安息的地方,也是人世的倒影。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地空间的紧缺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墓园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墓园的景观设计也逐步引起大众的关注。在这个注重“精神情感体验”的时代,人们对墓园景观的要求不再止于单纯功能与形式的需求,而是向精神层面提出了更高层次的的要求,更加注重心理与场所的交流以及精神与场所的交流,“场所精神”在墓园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也愈来愈重要。场所精神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将情感注入到空间的设计中,注重人在空间环境中的精神情感体验,因此,对于墓园景观设计中场所的营造有着积极地作用。
1、城市墓园空间中的场所精神
1.1场所精神
1.1.1场所精神概念
场所精神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发展,到了80-90年代形成一定的规模。最早场所精神应用于建筑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随着设计理念的发展,场所精神的应用并不只限于建筑学领域,也逐渐被运用的景观设计、城市环境、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研究中。
著名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CHRISTIANNORBERG-SCHULZ)曾在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LOCI)的概念。在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这本书中,诺伯舒兹提到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这么一个说法。古罗马人认为,所有独立的
本体,包括人与场所,都有其“守护神灵”陪伴其一生,同时也决定其特性和本质。“场所”
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记忆的物体化和空间化[1],也就是城市学家所谓的“SellSe of place”,或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1.2场所与场所精神
“人类基本需求之一是体验生活场景的意义,建筑和风景建筑存在的目的是使场地(Site)变为场所(Place)去揭示隐藏于现存环境中的意义” [1]。从远处的意义上,场所是人们生活的建筑空间,由特定地点及其上特定的建筑组成;而从更为完整的意义上来说,场所就是有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它具有吸收不同内容的能力,能为人的活动提供一个空间,是有具体现象组成的生活世界。它在一段时期内对特定的群体保持方向感和认同感,即具有场所精神——场所的特性和意义。场所精神是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体现,通过人和场所的互动,人才能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场所特征,从而理解到场所的本质。场所精神比场所有着更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和意义,它是一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一种有意义的空间感。
1.2城市墓园空间中的场所精神
墓园是园林化的墓地,是人的终极归宿之地,承载着为亡者提供居所,为生者提供缅怀哀思的场所,传承着祭祀、服丧、殡葬等文化的多重功能,它是表达人对生命的尊重及敬畏并提供给人们一种独特的场所精神。人们看重死亡恰恰是因为看重人类历史对于生命的善待,正如法国心态学家米歇尔·沃维尔所说对死的投入不是对生命期望的延伸,而是对幸福期待的延伸(高凌瀚和蔡锦涛,2004)。作为具有特殊功能的墓园来说,蕴含了深刻的精神和文化意义,因此,在现代城市墓园的建设中,场所精神的营造尤为重要。
“对每一块场地,都有一种理想的用途;对每种用途,都有一块理想的场地” [2]。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设计实际上都是在创造一种场所,这个场所除了满足人的使用及生理需求外,还应该注重挖掘其自身的属性及外在联系,使人与场所之间形成一定的默契,人作为主体有表达情感的需要,而场所除了基本功能外还应创造一种景致,也就是做到“情境交融”,人才能真正的与场所产生共鸣达到心理的满足获得场所感,这样设计出的场所才更加富有意义。
诺伯舒兹说“凡存在均具有精神,并且这种精神赋予人与场所以生命,伴随着人与场所的整个生命旅程”。场所一种特定的人造空间,人赋予其精神生命,当场所的精神特性被认可之后,就折射出场所精神,而场所精神反过来又深刻的影响着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比如说,在墓葬区营造一种超然的氛围,使生者在面对死者葬区时情感得以释放,精神压力得以减缓,人与空间产生有效的对话;而在缓冲区,营造一种相对欢快轻松的氛围,使人的情感能从缅怀死者的空间中过渡。同时在营造墓园的空间时,通过地形、植物、色彩、山、水、光等元素不断变幻营造出空灵的空间环境,有意识对墓园空间形态予以变换,形成空间的明暗、大小、虚实、简繁的对比烘托,揭示出墓园序列构思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2、城市墓园场所空间的建构
2.1城市墓园空间的构成
空间是构成场所的重要元素,它本身是模糊的概念,是虚幻的一种存在,正是因为有了人的存在和活动使得空间有了实际的意义。场所理论对空间进行重新界定,使空间具有全新的内涵,即空间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它还是容纳人们日常生活和经历的三位整体,因而具具有质量和意义。通过空间,墓园中各种要素之间才能建立联系和关联,人们才能使用、体验以及评价。
空间是由点、线、面、体等组成的一切场所的总和,公墓空间是各个要素彼此关系,组成一定的空间,旨在通过环境渲染影响和引导殡葬活动者的情绪[3]。“点”是根据人的特别目的而构筑的,与人的行为直接发生联系并取得一定的意义。墓园的空间不仅要考虑死者,更重要的是考虑生者的需要。在墓园景观中“点”则是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能反应传统祭祀文化内涵的广场、专用的祭奠场地、结合殡葬功能的小游园,即墓园景观中的节点。“线”主要是引导人们在墓区中的方向和祭奠路径,为人们的纪念活动提供方便。形成两点之间的轴线,形成某种仪式行进的路线,使之成为具有纪念性的城市空间序列[4],即是公墓景观的方向。 “面”是公共空间格局和整体意向,即是公墓景观的区域。区域指环境中不同的场所引起人们心理在空间位置上的反应。区域的空间位置、空间配置、环境设施和环境色彩等因素都影响着区域的特点,因为不同的空间环境影响着人们不同的心理,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活动。墓园中各种不同的空间,实质上是不同性质的区域,它诱发人们进行不同活动的具有潜力的场所。
2.2 城市墓园景观空间的序列
墓园空间序列的组织实际上是运用它的环境景观构成要素,如地形地貌、山水植被以及色彩等等,进行空间组合,使其在体量尺度、造型形式及质地肌理等方面大小高卑,远近离合,主从虚实,阴阳动静等变化都能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在感受效果上,特别是视觉感受效果上引起审美愉悦、情感的共鸣。
2.3 城市墓园场所空间的体验
城市墓园场所空间体验的实质就是在空间中“游”,“游”是时空的体验方式,是一种运动、移动的概念,在体验景观时,随着“步移景异”,美感经验在“持存中”持续,由点成线与景观环境产生交流,得到景观的整体体验。这种整体的体验,是不同景观感受的“综合”,是人与不同空间形态结合的“情境”得以持续而产生的“情境流” [5]。弗洛伊德认为,体验是一种瞬间的幻想:是对过去的回忆——对过去曾经实现的东西的追忆;也是对现在的感受——先前储存下来的意向显现;是对未来的期待-瞻望未来、创造美景,通过瞬间幻想来唤回过去的乐境,以便掩盖现实的焦虑。体验的原形是应该是源于感性的。空间体验行为绝大多数既是主体内部心理的结果也是外部空间环境刺激的反应,二者统一过程的两个不同环节是截然分不开的。
城市墓园中的空间和景观通过有机组合,承接起来,从而在整体空间效果上产生或静谧或深邃的意境。城市墓园空间不仅仅是由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等物质要素构成的物质实体,更是一个精神空间,其空间序列应强调其体现出的场所精神,使之满足于人的心境,其空间组织同园林空间一样,是一种无形的、宏大而连续流动的可观存在。对于城市墓园空间序列的安排关键是注入什么样的情感,如何引导人们的情感变化。虽然墓园园林类型有着特定的功能要求,是以消极情感体验为主导的,以期达到缅怀、释放哀伤情感的目的,但如何使人们的情感从生者与逝者空间过渡、转化到生者与生者的对话空间才是现代墓园设计的目标。
3、哈尔滨富贵山庄设计方案分析
3.1 区域背景
哈尔滨富贵山庄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居仁镇境内,占地约1800亩,是经黑龙江省民政厅批准设立的市级经营性公墓,项目定位建成一座集缅怀凭吊先烈、追思祭奠故人、文化教育、休闲小憩的全新概念的综合性生态人文景观公园。
3.2基地现状分析
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居仁镇北侧黑瞎子沟。山庄东依玲珑山,西邻大龙沟,南向米粮川与风景名胜二龙山遥望,北方的松花江将军古道,仿佛一条玉带环绕,大小团山拱围,猞猁河穿园而过,形成了“五山四谷显雍容,九曲清溪经不同”的山水丽景。地势为丘陵地貌,植被资源丰富。基地四周高,中心低,最低处位于基地东北侧,绝对高程171~231,地势较为复杂,且东西走向有一组高压线穿过(图1)。
基地内部水系呈现“雨季多、旱季少”的特点。只有很少的几个区域存在自然水塘,大多数汇水面多为农耕地,水体为雨水或融化的雪水的集合体。由于地形的原因,在雨水充沛的夏季,许多“山谷”会形成排水的溪流。
基地内部植被覆盖良好,植被主要分为两大类:地势平坦处为农耕用地,植被多为玉米地,局部有芦苇。山体丘陵区植被为松树林、柞木林、林地等,可形成良好的开放空间。乔木以落叶树为主,常绿以樟子松为主,主要种植形式以片林为主。
3.3功能定位
(1)纪念之“灵”: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孝”文化,将缅怀与祭奠的功能赋予更人性化方式,让亲人之“灵”在另外一个世界得到关怀。
(2)文化之“韵”:从历史传统中汲取设计意象,创造合于人性、富有历史文脉意义的开放空间,并结合墓园的纪念性特质,将富贵山庄的人文文化得以很好的诠释。
(3)休闲之“趣”:提供祭扫者舒适宜人的休憩空间,创造良好的景观氛围,在祭祀活动之余,切实满足其需求,得到心灵上的一种慰籍。
3.4概念构思
首先,受丘陵地形条件及外部交通现状的的限制,园区总体结构采用自然式布局手法。单体依地形的起伏变化错落有致,同时,考虑到墓园的纪念性,以入口—祭祀、纪念性活动场地作为整个场地的中心轴线。
全园设计强调空间与景观的有机融合,实现场所精神的构建,引导人们通过场所与逝者产生“交流”,达到心灵上的慰藉,同时也引导人们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其中蕴含的文化心理特征予以个性化的阐释,体验其中的场所精神。
3.5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根据项目功能定位与实际需求,以及现状分析与概念构思等,将全园按功能性质区域划分为一轴五区,各区相对独立又彼此形成有机联系,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衔接十分顺畅。(图2)从墓园入口处建立了一连串的空间序列,通过地形、步道、雕塑、塔、照壁等构起一种“空间情景”,它不仅是静态的三维空间,同时也在行进之中创造了无限空间张力。整个空间的体积依山体走势向外布局,空间的大与小、虚与实、收与放、简单与丰富的对比等等,在这一系列空间的铺垫之后揭示出整个序列构思的精神内涵。
(1)轴线:各个景观节点错落起伏构成全园的中心轴线。这些节点不仅为人们提供祭祀活动场地还传达着在一定的文化内涵。由起承转合的“点”所构成的“轴线”景观在引导人们方向与路径的同时,也诱导着人们感情思绪的变化。通过人们与景观空间的感情互动,场所才会变得更有意义,场所精神才能得到阐释。
起:墓园主入口,作为整个墓园的起始区域,形成开阔之势,充分考虑到人群的疏散及业务办理,是方案的中心轴的起始点。 承:将祭祀所用“台”的功能加以延伸,以 “功德”作为主题,缅怀先祖之恩德,颂扬亲人之功绩。在中心轴的序列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文化含义上则是要继承祖先的优秀品德,将其流芳百世。“功德铭坛”设计上基本采用对称式布局,以平台,踏步,柱、碑等要素构成。“公德碑”以著名书法家关于祖先公德的内容为主,细部意匠力求简洁、古朴,在总体规划的中轴线上形成第二个高潮。
转:作为整个墓园的中心,在此规划了“宝台晨钟”。平面以“圆”“方”为构图,象征“天圆地方”,中央设计放置一口“大钟”,钟体上铭刻一万个各种字体 “孝” 字的“ 万孝钟”,每当清明、冬至等重要祭祀节日,大钟“鸣响”,悠扬远播,象征着中华几千年的“孝道”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广大,代代相“传”。
合:作为中心轴线的终点,规划中我们以“塔”这种中国传统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受人崇敬的建筑形式来收尾。塔的朝向坐北朝南,背山面水,风水极佳。宝塔设计为九层,塔高60米,基座高9米,作为全园的最高点,可以俯瞰整个墓园全景;同时也作为室内壁葬的理想场所,丰富葬式。中轴线尽头的照壁,为一长条状石壁,上可雕刻一些图案,或名人碑文。从整个墓园风水角度来看,也是为了“收气”和“聚气”的作用。
(2)现代城市墓园功能的拓展也相应产生了更多不同功能的空间。本园依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墓园空间可分为:入口管理区、纪念区、墓葬区、休闲区、缓冲区等。各个分区之间相互补充、渗透、融合,整个空间的形式是不规则、无定向较松散的,具有强烈的多维性。生态墓园空间作为人们全方位体验的对象,给人的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综合感受,其环境特征直接影响到人的各种感觉,不仅包括视觉,也包括听觉、触觉、嗅觉等多个方面的体验,通过自身身体的存在区去感受、接触、聆听,不断的与场所发生对话与互动,与场所空间和特征相融合。
入口管理区:位于墓园的入口处,相当于园林中的“前庭”空间,是整个墓园硬质景观比例较大、建筑最集中的地方。在本次墓园设计中,入口处设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一满足人流高峰停车的需要。进入墓园后,设置一个入口广场,便于人流组织和交通疏散。从空间上而言,入口区是进入生者与逝者空间的开始,生死空间相互渗透,人们的情感也在这里转换,从现实的喧哗浮躁中转向平静、安详。因此,在此区设置了配套服务建筑以及影壁墙、石柱等小品进行情感暗示与引导,营造符合人心理体验的空间场所。
纪念区:衔接入口管理区与墓葬区,相对于“前庭”空间,此区域更接近于“客厅”或“门廊”空间。此区域主要满足生者祭祀仪式的功能,是生者与死者话别的场所。在本园中,纪念区主要沿着中轴线分布。在此场所内,人们会的情感几乎完全游离于实际空间之外,非常虔诚的专注于自己的情感之中,体验的是一种超然的空间。在本园中,纪念区主要沿着中轴线分布,
墓葬区:是墓园中的主要部分,本园中墓葬区与休闲区相互融合,作为集殡葬、文化、休闲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园。墓葬区是一个特殊的感情交流场所,因而其景观应充满人情味和地方特色。在本园墓葬区设计中通过处理景观各组成要素,来满足人的情感的表达。如在墓葬区中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艺术墓葬来给后人以舒心的视觉享受。生命结束后,用艺术形式表现自己不同的人生,用各自喜爱的艺术的形式展现,既满足表达逝者人生意义又满足祭祀者瞻仰、缅怀的功能。
休闲区:休闲区主要是为游人提供良好的游览、观赏内容。本区地形处理和平面布置上都考虑到了因地制宜,结合现状地形自然布置。根据现场水系的梳理,在基地中形成高低不同、大小不一的5个水面,取名“五池”。“五池”形似黑龙江著名的经典——五大连池。休闲区主要沿五池而布置,雨季的雨水和冬季冰雪融化的雪水在夏季缓缓流淌成叮咚叮咚的小溪,似夏日的欢唱给扫墓完的人们驱散哀恸之情,使之换上清爽的心情重新启程。
缓冲区:缓冲区不是生态墓园内部的区域,而是根据墓园自身的场地现状设置的外围过渡区。郁郁葱葱的片林成为隔绝墓园与城市干道的天然屏障,在林中曲折的公路上行驶时,人们可以整理心情,完成从闹市到墓园或从墓园到闹市的心理转换。
4、结语
墓园不同于传统园林的建设,它承载了太多世人的“情感”,同时墓园的最终也是要传达给人们一种“感觉”即它所表现的“场所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墓园不再是阴森恐怖的死者栖居地而已成为公共活动场所的一部分。在这里,人们为逝者寻找最后的安息地,并在庄严的仪式中纪念逝去的亲人;在这里,人们与逝者的灵魂产生对话,或哀思、或哭泣、或沉默,并最终得到安慰。我们可以通过关注主体活动内心的变化来挖掘墓园空间场所精神表达的要素,释读蕴藏在其中的文化、环境特征,体验置身其中的场所精神,同时通过对墓园场地、空间及细部特质的体验与诠释,以及对建成环境气氛的把握,来更好的探索墓园场所精神的表达。
参考文献
[1]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22-30.
[2] [美]约翰·O·西蒙兹(著).《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13-117.
[3]杨宝祥.殡葬园林文化学[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1-155.
[4]赵海翔.纪念性景观表现[D].中央美术学院,2005:45-54.
[5]戴代新,戴开宇.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