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需涌现一批又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重要。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那就要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自由、鼓励,在课堂上要有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关键词:鼓励;培养;创造性思维;思想品德教学;创新精神
新课程改革中的思想品德教学,重在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要求我们必须用新思路来教学思想品德,把过去扭曲了的教学关系改正过来,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建立起“民主、平等、合作、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教师与学生有一个美妙的思维和碰撞,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结合本人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我国科学家钱三强曾说过:“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作风是一个人优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甚至说更重要。”在品德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对学生传授的学科知识要全面、正确,讲解要准确科学,板书要精心设计,以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去感染学生。指导学生听课、练习时,要求一定要严格,解题要规范,计算要仔细。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持“怀疑”的观念,敢于“挑”书本和老师的“刺”,激发学生的怀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习惯。
二、精心设疑,激发创造性思维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只有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置问题,才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能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的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够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为此,教师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动机情绪、治学态度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有了这些方面的基础,教师有针对性地提问启发,既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又做到面对个别学生,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三、强化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联系的观点”即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它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观点,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分析事物的重要方法。在初二讲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就需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认识每个公民在享受宪法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比如,同学们在享受教育的权利的同时也在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四、多一些创造,少一些模仿,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我们会发现一些学校在培养新教师中的“以老带新”的制度,如果这个以老带新的结果都是老教师的克隆的话,那就太遗憾了。因为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要使学生富有个性、富有创造力,我们教师的教学也要富有个性地发展,应有自己的创造性。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意识。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在教學中就要经常提出一些答案不唯一、不固定的有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空间的问題,组织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想创造、敢创造、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怀疑书本、教师及其他人的观点,回答问题有新思路、新观点,说真话,说实话,能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新问题。
五、总结
总之,对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不是一日之功,要经历长期目的性培养才能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能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秋玲.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
[2]马光辉.新课改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能力素质的提升[J].学理论,2013(30).
[3]魏业娣.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模式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08(22).
[4]刘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关键词:鼓励;培养;创造性思维;思想品德教学;创新精神
新课程改革中的思想品德教学,重在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要求我们必须用新思路来教学思想品德,把过去扭曲了的教学关系改正过来,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建立起“民主、平等、合作、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教师与学生有一个美妙的思维和碰撞,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结合本人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我国科学家钱三强曾说过:“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作风是一个人优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甚至说更重要。”在品德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对学生传授的学科知识要全面、正确,讲解要准确科学,板书要精心设计,以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去感染学生。指导学生听课、练习时,要求一定要严格,解题要规范,计算要仔细。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持“怀疑”的观念,敢于“挑”书本和老师的“刺”,激发学生的怀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习惯。
二、精心设疑,激发创造性思维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只有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置问题,才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能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的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够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为此,教师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动机情绪、治学态度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有了这些方面的基础,教师有针对性地提问启发,既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又做到面对个别学生,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三、强化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联系的观点”即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它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观点,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分析事物的重要方法。在初二讲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就需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认识每个公民在享受宪法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比如,同学们在享受教育的权利的同时也在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四、多一些创造,少一些模仿,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我们会发现一些学校在培养新教师中的“以老带新”的制度,如果这个以老带新的结果都是老教师的克隆的话,那就太遗憾了。因为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要使学生富有个性、富有创造力,我们教师的教学也要富有个性地发展,应有自己的创造性。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意识。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在教學中就要经常提出一些答案不唯一、不固定的有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空间的问題,组织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想创造、敢创造、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怀疑书本、教师及其他人的观点,回答问题有新思路、新观点,说真话,说实话,能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新问题。
五、总结
总之,对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不是一日之功,要经历长期目的性培养才能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能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秋玲.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
[2]马光辉.新课改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能力素质的提升[J].学理论,2013(30).
[3]魏业娣.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模式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08(22).
[4]刘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