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的初春,寒意未退,黄风肆虐,光秃秃的山川无一点春意。人们最早看到春天的来临,那就是柳枝上吐出的一串串绿芽。柳树是陕北最先报春的树。柳树在寒冬余威尚盛的时节,就早早地苏醒过来,迎着凛冽的寒风,悄然吐翠,披上绿装,当起了报春的使者。每年就是那山峁、河堤、道旁和院落的一颗颗柳树梢上泛起的芽苞和初绽的尖芽,最早告诉人们,春天已经到来了。
早春二月,当你漫步在河岸上、行走在街道上或乡间小路上的时候,蓦然抬头就会欣喜地看到,一条条刚刚抽芽的柳枝,如一缕缕绿丝,在寒风中飘摆,袅娜动人;两片嫩嫩的芽儿,像刚出窝的一群群小鸭的嘴,在枝条上一排排张开,稚嫩可爱。这是柳树一年里最美的年华。条条碧丝,挂在天空下,妩媚多姿。“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如丝”。看着两片嫩黄的柳芽一天天长成叶子,色彩一天天由鹅黄变成翠绿,春天也就慢慢地过去了。刚发嫩芽时的柳条,皮和木质是松脱的,只要你用手一拧就可以将其绿皮剥脱。小孩们,每到这时候就会欢天喜地的爬到柳树上,折下那没有枝叉而皮质光滑的柳枝,制作成各种各样的柳哨和柳笛,欢快地尽情吹奏。三月里,一棵棵柳树就开始渐渐丰茂了,柳丝上挂满了含苞待放的碧绿的果。到四月初,柳絮就从那些果里一朵又一朵的飘出,满河岸、街道、院落都是,白蒙蒙一片,似雪花纷飞。柳絮轻盈地飞散、飘舞,行人的头上和衣服上也沾满了柳絮,一个个就像刚从棉花堆里钻出来似的。在河堤上,你也可以看到小孩们在奔跑着,嬉闹着,去抓落那一朵朵柳絮。每当他们刚伸出手去逮时,柳絮就被风向前又送远了一节,于是他们就跟着柳絮跑啊,追啊。此时,河岸上就呈现了一幅柳絮轻舞、儿童狂奔的热闹春景图。当柳絮漫天狂舞的时候,春天也就悄悄地走了,夏天倏忽到来了。夏天,是柳树生长的最旺盛的季节,枝干开始慢慢地变粗变长。到了秋天,柳条千垂,碧绿成荫,构成了陕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柳也像竹一样,柔韧和妩媚集于一身。你不要看柳枝那么飘逸、柔软,却有很大的韧性。过去人们用柳条编织出了各种筐子、簸箕、笸箩、筛子等,更有巧匠还能编制出柳箱、柳椅、柳盘等日常用具。柳树那坚韧、顽强的特质就像陕北人的性格。陕北人,祖祖辈辈就在这块穷山恶水的贫瘠土地上坚韧顽强地生息、拼搏和创业,他们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陕北人,世世代代无论遇到多大的天灾人祸和多少的艰难险阻,都能坦然面对,顽强抗争,坚强生存,从不轻易离开这块生息的土地。
古人的折柳告别亲友,其感情比我们现在要朴实得多,浪漫得多。我们现在已没有古人那份朴素、浪漫和诗情、画意,现在的浪漫和情调都是制造出来的。我们生活在当下,不得不怀念先人们古朴、诗情的自然生活。尤其是在唐朝,友人送别,都是折一枝柳送朋友。书上说“柳”是“留”的意思,取其谐音。我一直怀疑这种解释并不全面。唐朝去边关的人很多,都是使命在身,留是留不住的。据说,别离的人很多,灞桥边的柳枝每年都被折光。因此,我觉得折柳相送,是取其杨柳的生命力。人常说,有心栽花,花不红;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的生命力是很旺盛、很强大的,你折上一根柳枝,无论其粗细,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插进泥土都能成活,并能长成大树。在陕北的山峁、沟壑、沙梁,甚至干石崖上都生长着茂盛的柳树。我想,古代送别朋友,也就是希望远走他乡的朋友像柳一样,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好好地活着。陕北人,也像柳树那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生存能力。自古迄今,陕北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地生活和创业。在陕北这块可谓不毛之地上,冬春,是狂风呼啸、沙土飞扬;春夏,是十年九旱、靠天吃饭,但人们世代都能忍受苦难、抗击灾难,艰辛地生存下来。现时,陕北人遍布神州各地,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无论在全国各地、各部门和各个行业里,他们都肯吃苦,能实干,能顺应各种环境,并富有务实、进取、拼搏的精神。很多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身手不凡,业绩卓著,令人叹服。改革开放以后,陕北人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不但逐渐脱贫致富,而且还出现了一大批百万、千万和亿万巨富,他们现已跻身全国富豪行列。而今,陕北人正在这块贫瘠而又神奇的土地上迎接一次次挑战,创建一个个辉煌。
柳树,不仅是一种报春树,而是一种柔韧坚强、生命力旺盛的树。它战严寒、抗风沙、耐干旱,不畏艰难,不择环境,无论生长在哪里都能顽强生存,茁壮成长。柳树,是早吐新芽报春晓的使者,我赞美它那绿丝婆娑飘逸的风姿,我更赞美它那坚韧自强的品格。■
早春二月,当你漫步在河岸上、行走在街道上或乡间小路上的时候,蓦然抬头就会欣喜地看到,一条条刚刚抽芽的柳枝,如一缕缕绿丝,在寒风中飘摆,袅娜动人;两片嫩嫩的芽儿,像刚出窝的一群群小鸭的嘴,在枝条上一排排张开,稚嫩可爱。这是柳树一年里最美的年华。条条碧丝,挂在天空下,妩媚多姿。“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如丝”。看着两片嫩黄的柳芽一天天长成叶子,色彩一天天由鹅黄变成翠绿,春天也就慢慢地过去了。刚发嫩芽时的柳条,皮和木质是松脱的,只要你用手一拧就可以将其绿皮剥脱。小孩们,每到这时候就会欢天喜地的爬到柳树上,折下那没有枝叉而皮质光滑的柳枝,制作成各种各样的柳哨和柳笛,欢快地尽情吹奏。三月里,一棵棵柳树就开始渐渐丰茂了,柳丝上挂满了含苞待放的碧绿的果。到四月初,柳絮就从那些果里一朵又一朵的飘出,满河岸、街道、院落都是,白蒙蒙一片,似雪花纷飞。柳絮轻盈地飞散、飘舞,行人的头上和衣服上也沾满了柳絮,一个个就像刚从棉花堆里钻出来似的。在河堤上,你也可以看到小孩们在奔跑着,嬉闹着,去抓落那一朵朵柳絮。每当他们刚伸出手去逮时,柳絮就被风向前又送远了一节,于是他们就跟着柳絮跑啊,追啊。此时,河岸上就呈现了一幅柳絮轻舞、儿童狂奔的热闹春景图。当柳絮漫天狂舞的时候,春天也就悄悄地走了,夏天倏忽到来了。夏天,是柳树生长的最旺盛的季节,枝干开始慢慢地变粗变长。到了秋天,柳条千垂,碧绿成荫,构成了陕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柳也像竹一样,柔韧和妩媚集于一身。你不要看柳枝那么飘逸、柔软,却有很大的韧性。过去人们用柳条编织出了各种筐子、簸箕、笸箩、筛子等,更有巧匠还能编制出柳箱、柳椅、柳盘等日常用具。柳树那坚韧、顽强的特质就像陕北人的性格。陕北人,祖祖辈辈就在这块穷山恶水的贫瘠土地上坚韧顽强地生息、拼搏和创业,他们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陕北人,世世代代无论遇到多大的天灾人祸和多少的艰难险阻,都能坦然面对,顽强抗争,坚强生存,从不轻易离开这块生息的土地。
古人的折柳告别亲友,其感情比我们现在要朴实得多,浪漫得多。我们现在已没有古人那份朴素、浪漫和诗情、画意,现在的浪漫和情调都是制造出来的。我们生活在当下,不得不怀念先人们古朴、诗情的自然生活。尤其是在唐朝,友人送别,都是折一枝柳送朋友。书上说“柳”是“留”的意思,取其谐音。我一直怀疑这种解释并不全面。唐朝去边关的人很多,都是使命在身,留是留不住的。据说,别离的人很多,灞桥边的柳枝每年都被折光。因此,我觉得折柳相送,是取其杨柳的生命力。人常说,有心栽花,花不红;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的生命力是很旺盛、很强大的,你折上一根柳枝,无论其粗细,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插进泥土都能成活,并能长成大树。在陕北的山峁、沟壑、沙梁,甚至干石崖上都生长着茂盛的柳树。我想,古代送别朋友,也就是希望远走他乡的朋友像柳一样,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好好地活着。陕北人,也像柳树那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生存能力。自古迄今,陕北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地生活和创业。在陕北这块可谓不毛之地上,冬春,是狂风呼啸、沙土飞扬;春夏,是十年九旱、靠天吃饭,但人们世代都能忍受苦难、抗击灾难,艰辛地生存下来。现时,陕北人遍布神州各地,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无论在全国各地、各部门和各个行业里,他们都肯吃苦,能实干,能顺应各种环境,并富有务实、进取、拼搏的精神。很多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身手不凡,业绩卓著,令人叹服。改革开放以后,陕北人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不但逐渐脱贫致富,而且还出现了一大批百万、千万和亿万巨富,他们现已跻身全国富豪行列。而今,陕北人正在这块贫瘠而又神奇的土地上迎接一次次挑战,创建一个个辉煌。
柳树,不仅是一种报春树,而是一种柔韧坚强、生命力旺盛的树。它战严寒、抗风沙、耐干旱,不畏艰难,不择环境,无论生长在哪里都能顽强生存,茁壮成长。柳树,是早吐新芽报春晓的使者,我赞美它那绿丝婆娑飘逸的风姿,我更赞美它那坚韧自强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