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用品:步入上升台阶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san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中,迷恋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办公室文员、白领阶层、媒体工作者等对户外用品的市场需求继续放大。在刚结束的第16届中国体博会中,“户外”运动用品已经展露出自己的“朝阳”面貌。]
  
  由边缘到主流
  
  “户外”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人阶级中的工人贵族为了逃避城市的压力躲到乡下去放松而发展起来的。资料显示,中国户外运动的兴起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2000年国内具有正规资质的户外活动俱乐部只有十几家,2007年,已经快速发展为700家,注册人数超过20万。
  据估计,目前中国已有200多家国内户外用品生产商,七八十家全球著名的户外产品制造商以及俱乐部,户外运动用品以及装备的年销售额2005年即达到10亿元人民币,此后每年增长率超过30%。2000年这个数字是6千万元,市场潜力非常可观。中国登山协会办公室主任张志坚坦言户外运动对我们国家来说就像爆发一样,属于一种爆发式的发展,所以,户外运动产品正从“边缘”化迅速向主流化转变。
  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到今天,国内“户外”体育用品在北京、成都、深圳、长春、广州、昆明、杭州、西安甚至包括桂林这种小地方,每个城市都已经超过了30家店。
  现在,在中国市场上国际国内“户外”品牌一共约有120个,这些品牌中能够在商场,尤其在大型商场设立专柜能够生存下来的不足十个品牌,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先培育市场再分取利润
  
  “在加拿大,平均一人一年参加三次户外运动,消费意识很普及,这就形成了一个大产业,如果中国的户外运动能逐渐走出‘老驴’(驴:旅的谐音,是人们对自助游人士的一种称呼)活动模式的话,也许能成为一个新的转折点。”杭州登山协会秘书长邹捷表示,“户外运动俱乐部从非赢利机构转向赢利机构,有利于责任的界定。如果仅靠销售商品、组织活动的话,目前户外运动的市场市场并不是很大。”
  国内“户外”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商家经营思想狭窄局限了户外运动的发展。比如俱乐部制,俱乐部经营者在扩大知身知名度的同时夸大自身英雄事迹感化户外企盼者;高端商品定位;户外商品店则以卖水货、次货、假货、B品货、库存货来谋暴利;买卖欺骗性,老驴骗新驴和引诱出行等。如此经营思想是不可能将中国户外运动做大的,更不可能将户外运动这个群众性的期盼运动传播开来。如进口商品,在外国只需17美元的煤油炉在国内要卖到1600人民币。
  也有业内人士评价,户外用品市场虽然发展得比较快,但还不够成熟,真正能活得非常“滋润”的户外专营店为数不多,大多数老板还处于艰苦创业阶段。
  比起一般的运动商品,户外用品的价位偏高,一年还穿不了几次,工薪阶层难以接受,这影响了户外用品的普及。另外,国人代理的进口户外品牌,目前在市场上看到的只有商品,对于与商品对应的功能解说,品牌文化统统没有。对于中国户外的发展,这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国外品牌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品牌文化才是中国户外必须加快吸收的重要内容。国人自创的户外品牌,走的路几乎和纺织品一样,服装的抄款现像更严重,又几乎都将使用GORE-TEX(防水透气面料)材料的服装张扬出来充当羊头;鞋品,清一色的防水牛巴戈(鞋类产品的皮料名称)加GORE-TEX里料,背包,基本上也都采用CORDURA(具有轻、速干等功能的面料)面料和YKK扣件的商品悬挂;就连店名也都是或“鸟”或“兽”,店内陈列,售卖方式也没有区别。
  户外用品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还没有做大,为此,不少业内人士呼吁,先把市场做大,再分取利润。
  
  户外运动分为以下门类:
  空中项目包括:滑翔(有动力、无动力)、热气球、跳伞等;
  水上项目:漂流、扎筏、泅渡等;
  陆上项目:丛林穿越、登山、攀岩、溯溪、露营、探洞等;
  综合项目:野外生存、野外拓展、探险挑战赛等。
其他文献
本文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如何建立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论述了多种实践教学的方法、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以及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应解决的问题。
创造思维形式是创造性课堂教学的第二要素,是创造性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常见的创造思维形式有:联想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形
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开展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多种途径与方法,对提高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央行紧缩性调控打出“组合拳”,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浮动空间三率齐动。这是200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频频进行各种形式的货币政策操作的继续,也是今年在连续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利率后,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也是首次同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    纵观去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实践,我们发现,与以往比较,其操作日臻成熟,调控艺术不断提高。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