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用闲暇,诗意栖居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gu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一片井口大的天空!”井蛙说。
  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因此诟病井蛙的无知、无欲、无为。然而井蛙能独霸一口水井,成天端坐在凸石上,闲来透过水面,坐看云卷云舒,岂不羡煞旁人?东海又与他何干?
  巧了,村上春树也曾说过:“我一生的梦想就是待在井底。”作为知名作家,他却从来不喜欢上电视,不喜欢做宣传。与世界保持距离。准确地说,是保持清闲。的确,大多数人害怕空闲给自己带来的无聊。所以当今的世界已不再清闲了,所以有了汽车、飞机,减少了旅途中的空闲;所以有了五花八门的娱乐设施,又充实了日常的闲暇。看到复兴号越跑越快,我和朋友说,我理想的火车是绿皮车,七八十迈,往远方去,离开城市,一路的群山、原野或是村庄,甚好。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遥想那片湛蓝海上、那船舷边的年轻人,从英国回国,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便是几十天。徐志摩不正是在这时追忆康桥的一草一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这般悠然,不也是闲暇赋予的吗?而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也是空闲赋予的?
  叔本华说:“智者总是享受自己的闲暇时光。”路有千里之遥,“嘚嘚”的马蹄声中,有多少古人寻觅着佳句?原来,闲暇与诗意是有必然的联系的,那村上春树对闲暇的渴望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觉得跑不够快,于是发明了汽车;我们觉得车不够快,于是飞了起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不能否认,在路上的空闲是少了,相较起前人便少了一段清凈的体验。之前乘高铁进京,回想起小时候一趟便是三十多个小时,确实感到便捷不少。那么,速度的提升不应是节约了更多的时间,给予了人们更多的闲暇?那人们的生活是否更富诗意了些?
  灯红酒绿,是否是愚不可耐之人的终极趣味?觥筹交错,又是否是那一点暂时的快感?或金碧辉煌,或歌舞升平,娱乐消遣设施将害怕空闲的人解救了出来,而铅华背后,是否有一颗空虚的心?曲终人散,闲暇是消耗了,但留下的,恐怕只有千篇一律的记忆。
  当下,物质丰富了,而人们不懂得去利用闲暇,去诗意栖居,生活自然乏味了。如今,不管你是在几线城市,公交车上、地铁上,几乎都是低头族在进行无关痛痒的娱乐。似乎人们总能找的合适的方式去消磨时间,而不是去利用。
  江南水乡的白墙青瓦是要就着香茗古瑟领会的。园林的古色古香,是要闲庭信步才能读懂的。可许多人匆匆走过,去多留给自己空闲,去寻找终极趣味的游戏……即使抽空留下了一两张照片,背后是小桥流水、垂柳阑干,又怎能为生活增色?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闲暇多了,诗意却少了。
  注:据英国《卫报》8月24日报道,日本作家村上春树首次做客爱丁堡国际书展,并在《卫报》读书俱乐部畅谈写作、家庭、生活与梦想。一直很少公开露面或接受采访的村上春树在一个小时的读者互动中愉快、放松,并用英语回答了所有问题。他说:“我一生的梦想就是待在井底。”
其他文献
叶圣陶早期儿童文学创作成就的代表是后来集中收入《稻草人》的23篇童话.这23篇童话反映了叶圣陶在中国童话创作道路上的探索:各篇童话中一以贯之的内容体现出作家的儿童观与
摘 要:科技的进步使得许多社交软件得以开发,应运而生的新媒体让知识的传播越来越迅速,通过各种网络工具,可以第一时间传播到每个使用者手中。新媒体背景下事物的传播速度快,用户群体多,负面信息的传播力度更加广泛,近现代文学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批评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特征,同时加入的群体更具有广泛性。这对于现当代文学批评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文章就在新媒体背景下现当代的文学批评发展的模式以及未来
摘 要:欲望主题的书写在乔叶的小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她始终用悲悯的目光关注城乡变革背景下社会边缘群体的心理,借文学的力量剖析人性中最平凡也是最复杂的本性——欲望。乔叶通过欲望探索的视角扼住人性的喉咙,窥探欲望的善、恶及复杂性。  关键词:乔叶;欲望书写;人性  作者简介:杜欢欢,江苏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
摘 要:现代诗歌无论是从创作角度,还是从审美鉴赏角度来说,与之相关的文学要素和心理机制是十分繁多的,但缘何选取隐喻、象征、体验、想象这四个词语作为现代诗歌的关键词?是因为它们与现代诗歌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即它们与现代诗歌之间存在着“根本必然性关系”。本文意图在于从根源上明确和摆正与现代诗歌存在着必然性关系的几个关键词:隐喻与象征、体验与想象。以传承与彰显诗歌的纯洁性、创造性,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
作者简介:甘卉馨(1997-),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本科在读,主修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01  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原名张乃莹。生于黑龙江呼兰河畔,魂归香港浅水湾边。在不到32年的生命里,萧红留下了近70万字的创作:包括受到鲁迅激赏的成名作《生死场》,
期刊
湖北钟祥女诗人余秀华的“新诗热”近年来得到了主流媒体的关注,相关研究也随之展开.余秀华诗歌的创作一方面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一方面也继承了中国文学的传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