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计划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加速康复计划;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加速康复计划内容,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尽快恢复机体健康,值得今后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加速康复计划 结直肠癌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70-01
本文将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62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加速康复计划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共选取62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其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龄19至78岁,平均年龄(48.91±2.34)岁,手术方式:结肠次全切除术8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4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7例、乙状结肠切除术13例。按照随机方式将62例结直肠癌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研究组与对照组结直肠癌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例数、手术类型)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癌且经外科手术治疗;②患者无肿瘤相关急性并发症,如肠梗阻、穿孔等;③患者可独立下床活动,无任何机体残疾;④患者无任何精神类疾病,无昏迷、休克或认知障碍等情况,可积极配合本次研究;⑤患者无肿瘤位置低无法保肛情况;⑥患者未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⑦患者于本次研究过程中未出现死亡或中途退出情况,依从性良好;⑧患者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研究方法。对照组结直肠癌患者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结直肠癌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加速康复计划,具体如下。
1.2.3 加速康复计划。①术前耐心讲解康复计划具体内容,例举临床成功治疗案例,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②对患者机体营养状态使用营养风险筛查表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术前是否需要实施营养支持措施;③遵医嘱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减少患者术前排便量,以免术前给予机械性肠道准备损伤肠道;④术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尽量采用全麻与胸段硬膜外麻醉联合方式实施麻醉处理;⑤术中注意机体保温,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5℃左右,对患者腹腔实施术中冲洗时,冲洗液温度应与体温相当或略高于体温;⑥手术切口小,尽量减少对机体肠管及腹壁等部位造成牵拉损伤;⑦术中及术后及时补液,但应严格控制补液量;⑧若患者围术期发生低血压应首选升压药物进行血压改善,尽量避免对其进行大量扩容升压(若升压药物效果不明显可遵医嘱实施扩容升压);⑨术后常规镇痛时尽量减少吗啡类药物使用量;⑩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应尽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运动量及运动内容;术后若患者出现肠胃不适(恶心、腹胀等)应积极给予对症治疗,如遵医嘱给予改善肠胃功能药物等。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情况 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即fast-track surgery,简称FTS,是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进步而出现的新型外科理论,其实质为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患者由于外科手术而出现的额应激及并发症情况,最终目的为使患者尽快康复[1]。研究表明,加速康复计划需外科、麻醉及护理等多学科共同配合完成[2,3]。对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加速康复计划将显著降低患者手术应激水平及机体损伤,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4]。
本文研究可知,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后,其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等均较多,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1.94%,不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加速康复计划内容,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尽快恢复机体健康,值得今后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刚,江志伟,鲍扬,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116例结直肠癌手术[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13(5):342-345
[2] 姜立新,胡金晨,荆鹏程,等.加速康复外科理论指导的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8(7):529-533
[3] 王刚,高勇,江志伟,等.结直肠癌病人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行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1):3-7
[4] 王俊,周凯,傅平,等.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结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39-2140
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加速康复计划;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加速康复计划内容,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尽快恢复机体健康,值得今后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加速康复计划 结直肠癌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70-01
本文将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62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加速康复计划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共选取62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其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龄19至78岁,平均年龄(48.91±2.34)岁,手术方式:结肠次全切除术8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4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7例、乙状结肠切除术13例。按照随机方式将62例结直肠癌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研究组与对照组结直肠癌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例数、手术类型)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癌且经外科手术治疗;②患者无肿瘤相关急性并发症,如肠梗阻、穿孔等;③患者可独立下床活动,无任何机体残疾;④患者无任何精神类疾病,无昏迷、休克或认知障碍等情况,可积极配合本次研究;⑤患者无肿瘤位置低无法保肛情况;⑥患者未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⑦患者于本次研究过程中未出现死亡或中途退出情况,依从性良好;⑧患者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研究方法。对照组结直肠癌患者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结直肠癌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加速康复计划,具体如下。
1.2.3 加速康复计划。①术前耐心讲解康复计划具体内容,例举临床成功治疗案例,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②对患者机体营养状态使用营养风险筛查表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术前是否需要实施营养支持措施;③遵医嘱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减少患者术前排便量,以免术前给予机械性肠道准备损伤肠道;④术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尽量采用全麻与胸段硬膜外麻醉联合方式实施麻醉处理;⑤术中注意机体保温,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5℃左右,对患者腹腔实施术中冲洗时,冲洗液温度应与体温相当或略高于体温;⑥手术切口小,尽量减少对机体肠管及腹壁等部位造成牵拉损伤;⑦术中及术后及时补液,但应严格控制补液量;⑧若患者围术期发生低血压应首选升压药物进行血压改善,尽量避免对其进行大量扩容升压(若升压药物效果不明显可遵医嘱实施扩容升压);⑨术后常规镇痛时尽量减少吗啡类药物使用量;⑩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应尽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运动量及运动内容;术后若患者出现肠胃不适(恶心、腹胀等)应积极给予对症治疗,如遵医嘱给予改善肠胃功能药物等。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情况 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即fast-track surgery,简称FTS,是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进步而出现的新型外科理论,其实质为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患者由于外科手术而出现的额应激及并发症情况,最终目的为使患者尽快康复[1]。研究表明,加速康复计划需外科、麻醉及护理等多学科共同配合完成[2,3]。对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加速康复计划将显著降低患者手术应激水平及机体损伤,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4]。
本文研究可知,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后,其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等均较多,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1.94%,不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加速康复计划内容,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尽快恢复机体健康,值得今后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刚,江志伟,鲍扬,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116例结直肠癌手术[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13(5):342-345
[2] 姜立新,胡金晨,荆鹏程,等.加速康复外科理论指导的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8(7):529-533
[3] 王刚,高勇,江志伟,等.结直肠癌病人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行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1):3-7
[4] 王俊,周凯,傅平,等.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结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39-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