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梳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关研究文献,归纳了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基本特征、重大意义、建设路径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对研究情况做了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与机构;意义;路径;评述
笔者以“CNKI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搜索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篇名”进行搜索,时间跨度为 2006年到20145,精确匹配,共搜索到相关文献6892篇。利用国家图书馆目录图书查询系统,搜集到了一批具有原创性的专著。梅荣政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析评》、李景源主编的《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发展道路》、韩震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石书臣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等20余部。可见,学者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本文仅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基本特征、重要意义做文献梳理。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结构
学界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及相互关系上,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秋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分别概括为“灵魂”、“主题”、“"精髓”’“基础”。[1]杨明将其四个方面的内容依次定位为“灵魂”、“ 旗帜”、“ 支柱”、“基础”。[2]
虽然各个学者的概括角度不同,但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看作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的一个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个层面都有着各自清晰的逻辑结构和层次,并最终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又系统的理论体系。[3]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对中华民族追求的美好发展前途的价值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的动力之源的价值认同;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居于重要地位,是对人们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4]张利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结构完整的价值系统。
它有核心价值观、伦理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以及社会生活价值观等层次。[5] 李春德、李斌雄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具有内在的结构关系: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理论性和前提性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性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性内容;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性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范性内容和操作性切入点。[6]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
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总结和概括,主要形成了三(组)特征说、四(组)特征说和六特性说。
三(组)特征说。张美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理想主义与现实相结合的引导性;2.科学精神和价值导向相结合的全面性;3.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融合性。[7]金显跃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三组特征:1.地位上的统摄性和根本性;2.结构上的统一性和整体性;3.内容上的普适性和开放性。[8]
四(组)特征说。田海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鲜明的主导性;2.广泛的包容性;3.强烈的时代性;4.独特的民族性。[9]陈金龙认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可以看出它具有四组特征:1.主导性与包容性的统一;2.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3.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4.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10]
六特性说。李国华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六个方面的特性:1.针对性;2.指导性;3.广泛性;4.包容性;5.艰巨性;6.长期性[9]。韩振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六个方面的时代特征:1.先进性;2.导向性;3.建设性;4.批判性;5.继承性;6.创新性。[11]
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
国内学者一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12]。“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治国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1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性,既来自于对人类在全球资本主义生产背景下、精神层面产生的重建伦理和价值观等问题的充分关注,也是应对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过程中产生的核心价值和公共道德“合理性”和“必要性”问题的需要。[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为形成和激励全国人民朝着共同目标努力奋斗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和兴旺发展提供了坚固的思想纽带。完全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全民族的铸魂工程”[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共同的思想纽带、为人们提供共同的思想基石;可以弥补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价值真空和纠正一部分人的错误价值取向;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建设;能够提高中国在当今世界的软实力,防止西方颓废的文化扩张。[16]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17]胡杨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前提是:(1)马克思主义关于三种社会形态的理论;(2)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与价值统一的理论;(3)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韩军等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路径是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将近期目标与终极目标统一起来、将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统一起来、将端正党风政风与振兴民风统一起来。[18]郭唐松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把“务虚”与“务实”、“核心“与“外延”、政府与社会以及运行与保障结合起来。[19]杨义芹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贯彻“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具体来说,体现共建共享原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途径包括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人人心;通过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努力探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载体;抓住重点群体,带动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等三个方面。[20]田海舰、邹卫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需要建立健全社会教育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社会奖惩机制、政策调控机制、利益调节机制、道德约束机制和法律约束机制。[21]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贵在增强自觉、重在落地生根、难在持久深入。要把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之中,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之中,渗透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打牢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坚持接地气、贴民心,坚持常态化、长期抓,以积土成山的精神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22] 总的说来,近几年国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注热度持续提升,研究成果短期内急剧呈现。但毋庸讳言,在研究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研究内容覆盖面虽然广泛,涉及到政治学、文化学、伦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但还缺乏学科聚焦;研究成果宣传性多,基础性研究较少;阐释性多,学理基础的深层次系统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上,进行跨学科研究、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的成果较少。
综合文献资料,今后研究的趋势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西方普世价值的关系、核心价值体系与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的关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国外社会思潮对我国影响的关系问题等。
【参考文献】
[1][17]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 求是,2006(24):5-8
[2]杨明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根本[J].群众,2007(05):36-38
[3]赵士兵.改革开放视阂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维探析[J],学术交流, 2010(08):27-29
[4]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l,道德与文明,2007(01):4-7
[5]张利华.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04):32-37
[6]李春德,李斌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构和建设路径[J].学习与实践,2006(12):85-88
[7]张美琴.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个问题[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6(增刊):4-6
[8]金显跃.简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特性[J].滁州学院学报,2007(03):67-68
[9]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06):38-39
[10]陈金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显著特征[N].南方日报(网络版),2007(02)
[11]韩振峰.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征[J].前进,2007(04):40-41
[12]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24):4
[13]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55.
[14]姜建成.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地位、作用与意义[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04):28-31
[15]赵存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7(01):4
[16]韩庆祥.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01):18一20.
[18]胡杨.试论转型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J].理论界,2007(04):17-18
[19]郭唐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实施方略当议[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05):31-34
[20]杨义芹.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 2007(09):43
[21]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223
[22]刘云山: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重要支撑[EB/OL].搜狐网(http://news.sohu.com/20140913/n404288671.shtml)
作者简介:张宝生(1979—),男,山东德州人,讲师,烟台南山学院专业人才标准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与机构;意义;路径;评述
笔者以“CNKI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搜索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篇名”进行搜索,时间跨度为 2006年到20145,精确匹配,共搜索到相关文献6892篇。利用国家图书馆目录图书查询系统,搜集到了一批具有原创性的专著。梅荣政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析评》、李景源主编的《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发展道路》、韩震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石书臣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等20余部。可见,学者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本文仅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基本特征、重要意义做文献梳理。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结构
学界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及相互关系上,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秋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分别概括为“灵魂”、“主题”、“"精髓”’“基础”。[1]杨明将其四个方面的内容依次定位为“灵魂”、“ 旗帜”、“ 支柱”、“基础”。[2]
虽然各个学者的概括角度不同,但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看作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的一个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个层面都有着各自清晰的逻辑结构和层次,并最终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又系统的理论体系。[3]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对中华民族追求的美好发展前途的价值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的动力之源的价值认同;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居于重要地位,是对人们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4]张利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结构完整的价值系统。
它有核心价值观、伦理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以及社会生活价值观等层次。[5] 李春德、李斌雄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具有内在的结构关系: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理论性和前提性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性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性内容;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性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范性内容和操作性切入点。[6]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
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总结和概括,主要形成了三(组)特征说、四(组)特征说和六特性说。
三(组)特征说。张美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理想主义与现实相结合的引导性;2.科学精神和价值导向相结合的全面性;3.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融合性。[7]金显跃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三组特征:1.地位上的统摄性和根本性;2.结构上的统一性和整体性;3.内容上的普适性和开放性。[8]
四(组)特征说。田海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鲜明的主导性;2.广泛的包容性;3.强烈的时代性;4.独特的民族性。[9]陈金龙认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可以看出它具有四组特征:1.主导性与包容性的统一;2.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3.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4.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10]
六特性说。李国华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六个方面的特性:1.针对性;2.指导性;3.广泛性;4.包容性;5.艰巨性;6.长期性[9]。韩振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六个方面的时代特征:1.先进性;2.导向性;3.建设性;4.批判性;5.继承性;6.创新性。[11]
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
国内学者一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12]。“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治国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1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性,既来自于对人类在全球资本主义生产背景下、精神层面产生的重建伦理和价值观等问题的充分关注,也是应对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过程中产生的核心价值和公共道德“合理性”和“必要性”问题的需要。[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为形成和激励全国人民朝着共同目标努力奋斗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和兴旺发展提供了坚固的思想纽带。完全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全民族的铸魂工程”[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共同的思想纽带、为人们提供共同的思想基石;可以弥补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价值真空和纠正一部分人的错误价值取向;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建设;能够提高中国在当今世界的软实力,防止西方颓废的文化扩张。[16]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17]胡杨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前提是:(1)马克思主义关于三种社会形态的理论;(2)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与价值统一的理论;(3)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韩军等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路径是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将近期目标与终极目标统一起来、将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统一起来、将端正党风政风与振兴民风统一起来。[18]郭唐松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把“务虚”与“务实”、“核心“与“外延”、政府与社会以及运行与保障结合起来。[19]杨义芹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贯彻“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具体来说,体现共建共享原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途径包括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人人心;通过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努力探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载体;抓住重点群体,带动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等三个方面。[20]田海舰、邹卫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需要建立健全社会教育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社会奖惩机制、政策调控机制、利益调节机制、道德约束机制和法律约束机制。[21]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贵在增强自觉、重在落地生根、难在持久深入。要把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之中,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之中,渗透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打牢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坚持接地气、贴民心,坚持常态化、长期抓,以积土成山的精神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22] 总的说来,近几年国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注热度持续提升,研究成果短期内急剧呈现。但毋庸讳言,在研究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研究内容覆盖面虽然广泛,涉及到政治学、文化学、伦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但还缺乏学科聚焦;研究成果宣传性多,基础性研究较少;阐释性多,学理基础的深层次系统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上,进行跨学科研究、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的成果较少。
综合文献资料,今后研究的趋势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西方普世价值的关系、核心价值体系与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的关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国外社会思潮对我国影响的关系问题等。
【参考文献】
[1][17]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 求是,2006(24):5-8
[2]杨明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根本[J].群众,2007(05):36-38
[3]赵士兵.改革开放视阂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维探析[J],学术交流, 2010(08):27-29
[4]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l,道德与文明,2007(01):4-7
[5]张利华.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04):32-37
[6]李春德,李斌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构和建设路径[J].学习与实践,2006(12):85-88
[7]张美琴.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个问题[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6(增刊):4-6
[8]金显跃.简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特性[J].滁州学院学报,2007(03):67-68
[9]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06):38-39
[10]陈金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显著特征[N].南方日报(网络版),2007(02)
[11]韩振峰.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征[J].前进,2007(04):40-41
[12]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24):4
[13]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55.
[14]姜建成.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地位、作用与意义[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04):28-31
[15]赵存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7(01):4
[16]韩庆祥.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01):18一20.
[18]胡杨.试论转型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J].理论界,2007(04):17-18
[19]郭唐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实施方略当议[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05):31-34
[20]杨义芹.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 2007(09):43
[21]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223
[22]刘云山: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重要支撑[EB/OL].搜狐网(http://news.sohu.com/20140913/n404288671.shtml)
作者简介:张宝生(1979—),男,山东德州人,讲师,烟台南山学院专业人才标准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