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20世紀60年代末期以来,在形而上的观念艺术与形而下的行为艺术的共同影响下,后现代主义以来的摄影开始在纪实语言的基础上产生更多变化。一方面,纪实摄影在报道摄影的基础上拓展出更多范畴;另一方面,摄影中除了融合观念和行为艺术,也在与拼贴、绘画以及装置等形式跨界。20世纪80年代,当代摄影更进一步,上升至当代艺术的中心位置。在国内,四月影会以来,民间摄影成为中国当代摄影的重要力量之一,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摄影呈现出丰富的面貌。如今,多元化成为当代摄影的特色之一,包容各种语言、类型、形式等。广义的当代摄影也不只有相机摄影,以照片为基础并结合拼贴、数字合成等形式的影像,在摄影、美术、文字、蒙太奇等视觉艺术之间跨界的图像,都属于当代摄影的范畴。
基于相机拍摄的照片依旧是当代摄影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报道摄影之外,摄影也在向社会调查与研究、个体生存环境、导演与置景摄影以及类文学性表达等领域拓展。基于文献性的基础语言,摄影在社会学调研中有着重要作用,相比报道摄影的新闻属性,摄影在当代对世界的关注更具有文献研究和社会学属性。私摄影的兴起,摄影的触角从公共领域延展到个体领域。与文字作为语言表达的功能类似,摄影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也具有语言表达的功能,个体化的摄影表达往往具有与文学相似的特征。如果将私摄影比作一种日记式的文学体裁,那么当代摄影也衍生出类似其他特征的文学体裁,比如具有散文体裁的抒情或叙事的摄影。将摄影对比文学,作为表达功能的两种语言,具有许多相似性。
影像可以界定为依托真实的空间或光影关系,借助技术或手段形成的一种视觉形式,摄影亦归为影像中的一类。最常见的两种形式是照片拼贴与数字合成,获得的影像均基于摄影的空间或光影关系,前者使用摄影而获得不同于摄影的效果,后者使用摄影或非摄影的元素,获得以真乱假的照片效果。在当代摄影中,以介入和操作为特征的影像,其中通常会融入摄影师所要阐述的观念。
在视觉艺术中,图像是比影像和摄影囊括更广的门类,影像和摄影自然从属其中。摄影与美术的跨界与融合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典型特征之一,因为图像中的内容并不一定具有真实的关系,绘画、文字、投影、序列帧、非相机显影等等形式开始运用到当代摄影范畴中。因而当代摄影具有开放性特征,各种视觉形式都可以融入到图像中,任何形式都可以与摄影跨界创作。
当代艺术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馈,当代摄影亦是如此。在泰国举办的“实相:中国当代摄影邀请展”中,国内的艺术家也从不同角度反馈着当代社会生活。作为文本的艺术品,脱离了一元论的束缚,作者的阐释之外,观众完全可以从语境与个体经验的角度理解艺术作品。
杨达
生于中国武汉,常年在中东地区、南亚以及东南亚地区驻地拍摄。到访近40个国家,主要关注国际问题。第一届武汉影像艺术博览会联合发起人,L.A.P.画廊创始人。
作品阐释
《库尔德人》
库尔德人是中东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库尔德人在中东几个国家的夹缝中生存,即使面对复杂多变的地区局势,他们也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尽管在当下全球越来越趋于国际化的环境里,生活在库尔德斯坦地区的库尔德人,甚至在世界范围内的库尔德人仍然保持着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语言传承。虽然库尔德人一直都希望在库尔德斯坦地区建立自己的归宿家园,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受到周边国家的遏制。现在只有伊拉克的库尔德斯坦自治区相对自由。如今面对纷繁复杂的中东局势,库尔德人的生存面临了更多的不确定。在整个库尔德人系列中,我将镜头和故事对向了普通人的生活,从他们的日常生活进入,也是从另一层面去观看库尔德人。
阿斗
1973年出生于四川省,1995年毕业于四川阿坝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主修油画,现工作生活于四川省成都市。曾在上海、纽约、旧金山、根特、东京等地的艺术机构和画廊举办展览。曾获得MIO世界青年摄影大赛最高奖(2005),入围首届三影堂摄影奖(2009)、Shpilman国际摄影卓越奖(2018)、WIPI摄影机构文献奖TOP10(2007)等奖项。
杜艳芳
1986年生于湖南省,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曾入围三影堂摄影奖,并获得资生堂优秀女性摄影师奖(2013)。
作品阐释
《故国梦重归》系列
离开学校后的生活,仿佛是《白杜谣》这一组作品展览之后的一段散文延续。有了友情与爱恋,走进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在首都北京的边缘环铁艺术群落里租下了自己的工作室,每天也是在一组图像的关键词里循环,单纯、鲜活却又陌生好奇,朝露、散踏、行走、暮霭、阴霾、夜路、迷茫、时间在一种惯性的状态中滑行。《白杜谣》之后的乡愁反而激发出内心尚未了结的缅怀。记忆中的田野、溪流、邻里、戏台、场集、人群、树林如身边的车流市井一晃翻过我的头顶。景观的物质形态与人情的事件意绪交织出我的艺术视觉,城市里片段的刚性刻痕与年少丰满温润的情感水墨,精神的滋生与成长让我感觉那样的真实与疼痛,而对魂牵梦绕的故土的记忆回朔却能给予我心灵的抚慰和温暖。离开学校后的生活,仿佛是《白杜谣》这一组作品展览之后的一段散文延续。有了友情与爱恋,走进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在首都北京的边缘环铁艺术群落里租下了自己的工作室,每天也是在一组图像的关键词里循环,单纯、鲜活却又陌生好奇,朝露、散踏、行走、暮霭、阴霾、夜路、迷茫、时间在一种惯性的状态中滑行。《白杜谣》之后的乡愁反而激发出内心尚未了结的缅怀。记忆中的田野、溪流、邻里、戏台、场集、人群、树林如身边的车流市井一晃翻过我的头顶。景观的物质形态与人情的事件意绪交织出我的艺术视觉,城市里片段的刚性刻痕与年少丰满温润的情感水墨,精神的滋生與成长让我感觉那样的真实与疼痛,而对魂牵梦绕的故土的记忆回朔却能给予我心灵的抚慰和温暖。
黄晓亮
1985年出生于湖南吉首,毕业于青岛大学数码媒体艺术专业。曾获得或入围:FoamPaulHuf提名(2010)、北京今日美术馆金奖(2010)、方骏艺术奖(2010)、三影堂摄影艺术新人奖(2010)、美国特尼基金会奖(2010)等。
作品阐释
《夏·委婉》系列(2012~2013)
这是关于夏,关于这个季节里的人和往事。当时代匆匆擦肩而过,我们从一个孩童变成一个复杂时代中的青年。人在成长的同时不断受到来自社会中各种信息的充斥,我们的思想越来越复杂,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很多天真、纯粹的东西离生活越来越远。夏,在我的少年时期扮演了一个快乐的角色,欢乐、静谧、野趣,也有那种昏昏欲睡的感觉。我借用这个季节的感觉表述曾经和现在生活中的人和事,他们是我生活的片段,我是他们的过客。而日子就是这样,片段不断出现和叠加。这个季节的生活让我感到自然,不会让我去思考社会的复杂,也不需要去自我批判。昏昏的感觉使我更专注生活的细节,而不会让社会的某个问题成为我的困扰。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总是需要哲学思考,而我认为生活的哲学其实就是通过生活的细节表现出来的。这些作品的素材都来自日常生活,他们作为单个个体的时候都很普通,但发生在一起的时候却很有意思,日常就是由这些单个看似乏味无聊的东西和事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样貌。
张兰坡
祖籍湖南,生于兰州,广州美术学院硕士。高校教师,现居广东肇庆。曾获得色影无忌中国十佳新锐摄影师奖(2014)、第二届亚洲先锋摄影师提名奖(2015)、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2019)等奖项。
作品阐释
《巨人传》
我构建了一根巨大权杖,它由缴获的美军炮管、庙顶经幢、欢喜金刚共同组成。从洞口最光明之处斜插进来。我关注探讨着历史上权力与民众、英雄与凡人的复杂关系,在我看来,历史可以被看成时间空间与人类之间彼此塑造的过程。在文明演进的沉积岩中,弥散着人性的油腻液体,它们像是由无数逝去的生命转化而成的原油,深色血浆一般充满能量,蕴藏着可以发光发热的物质,同时又会遇缝则钻隙、遇低则下流、暗黑粘滞,像色斑污迹一样,难以漂洗,无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