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辣椒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路径与经验

来源 :北方园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angyun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能够降低其成本、提高竞争力,在区域内形成有机整体,实现规模化效应.贵州省遵义市辣椒产业集群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对其集群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其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同业发展、相关支持产业、政府作用、发展机遇6个方面发展条件都较为优越,是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分析其发展的路径,遵义市辣椒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利用自然条件优势、饮食文化契机、政策支持、产业联动4个阶段逐渐发展壮大.总结其发展经验为优化区县布局、重视科技、培育龙头企业、重视数字化、加大宣传,以期为其它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以从敦煌地区盐碱土壤中分离获得的19株细菌为试材,采用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筛选,通过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采用盆栽试验测定所筛选的拮抗菌,研究了其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的防效,以期得到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结果 表明:从敦煌地区盐碱地土壤中共分离出19株拮抗细菌,其中菌株A7-3-14拮抗作用最强,抑制率为79.22%,菌株鉴定为内生芽孢杆菌Bacillus endoph yticus,盆栽防效结
番茄因其口感独特、营养丰富、适应力强,广受众人喜爱.其杂交优势明显,利用植物雄性不育育种可降低制种成本、缩短育种时间、提高制种效率和种子纯度.该研究阐述了番茄雄性不育的分类、影响番茄雄性不育的因素,探讨了番茄雄性不育的利用和遗传育种上所遇到的问题,以期为番茄雄性不育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以“津旺605-1”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微生物菌肥替代部分化肥的试验方法,研究了该施肥措施对早春塑料大棚黄瓜生长、品质、产量形成和效益的影响,以期为陇东地区设施栽培中增施微生物菌肥,降低化肥用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微生物菌肥替代部分化肥可以加深黄瓜表皮颜色、降低瓜码密度、改善黄瓜口感、提高商品率,增加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微生物菌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以提高黄瓜中可溶性糖(5.55%~25.75%)、可溶性蛋白质(5.00%~ 9.50%)、可溶性固形物(8.25%~30.66%)、抗坏血酸(vitamin
以初果期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点粉、液体授粉和干粉喷粉3种人工辅助授粉方式,研究了不同授粉技术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坐果率、果实品质以及授粉用工情况的影响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对库尔勒香梨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人工辅助授粉技术及最终确定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优配方,以期为库尔勒香梨提质增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不同人工辅助授粉技术对果形指数、总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等4个指标影响不显著,但可以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的坐果率和产量,其中液体授粉效果最佳,从经济效益来看,液体授粉的花粉用量和
以\'宁杞7号\'枸杞鲜果为试材,采用不同pH的微电水、不同浓度的食用碱和不同浸洗时间对其进行脱蜡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枸杞鲜果脱水速度及干果总糖含量、多糖含量、甜菜碱含量、商品率、色泽品相及制干成本的影响,以期获得更高效、环保的枸杞制干脱蜡剂及其使用方法.结果 表明:微电水和食用碱对\'宁杞7号\'鲜果在脱水速度、干果商品率、外观品相及成本上有明显差异,而对干果总糖、多糖和甜菜碱含量无明显影响.微电水处理后干果表面无碱粉残留,制干成本降低29.11%;但干果商品率降低10.55%,脱水速
以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结合样线法进行系统性调查,研究其种类组成与区系特征、分布规律、受威胁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该地区兰科植物的保护以及保护区功能优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1)研究区有兰科植物48种,其中地生兰31种,附生兰15种,腐生兰2种;2)区系组成以热带成分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具有热带分布向温带分布过渡的特征;3)研究区兰科植物种群密度不高,且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水平分布呈现5个不同程度的热点区域,垂直分布以海拔700~1100m较为集中,符合“中域效应”理论分
以3个不同种植年限(0、13年和21年)的设施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36 d培养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外源氮条件下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及矿质氮的含量,明确设施蔬菜种植年限和添加外源氮对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设施菜田减肥、高效施肥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在培养过程中,随设施菜田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矿质氮含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但施氮对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增加效果则随之减弱,种植年限为0、13年和21年的设施菜田土壤矿质氮含量在培养期间的最大增量分别为90.77、83.66mg·
以刺梨品种\'贵农5号\'的种子为试材,种皮经砂纸磨损后用浓度为0.1%、0.3%、0.6%、0.9%的甲基磺/酸乙酯(EMS)分别浸种处理12 h和24 h后播种,研究了出苗率、成苗率并观测幼苗早期生长表型性状,以期筛选出最适诱变剂量和处理时间,为后期构建大量刺梨EMS突变群体奠定技术基础.结果 表明:0.1%~0.3%的低浓度EMS处理能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成苗率,但随着EMS浓度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显著降低,当浓度升至0.9%处理12 h或0.6%处理24 h时其种子死亡率为
云南干热河谷区,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光照充足,全年基本无霜,现有避雨设施栽培大棚,温度过高,通风透气性差,容易产生白粉病,白粉病危害严重,新型避雨栽培棚,棚架高,四周不覆盖膜,通风透光性好,顶部覆盖以色列功能膜,高温时能吸热,低温时能保温,使用寿命年限长,降低综合成本,还原自然环境条件,减少白粉病的发生.
以\'杭茄一号\'茄子为试材,采用在设施大棚内分别设置紫外补光(UV-B剂量65μW·cm-2,R/B=5∶1)、普通补光(UV-B剂量为0μW·cm-2,R/B=5∶1)和不补光(CK)处理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补光手段对设施大棚内茄子果实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的影响,以期为UV-B在设施茄子结果期栽培补光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UV-B补光会对茄子果实的发育和膨大带来一定抑制作用,其横径与纵径的生长均小于其它处理,最终导致果实的果形指数偏小.同时UV-B补光处理改善了茄子果实的内在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