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教学一直在小学阶段被广泛应用,原因在于其寓教于乐的特点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因此,这一教学方法值得被教师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将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加以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理解到位,提高一定的认知,还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整体水平。为此,本文对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低年级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以期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低年级学生之所以学不好数学,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很难理解抽象的知识,因此学习起来有些吃力。游戏教学作为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正确地认识数学知识,消除对数学学习的偏见,以此更加直观地感受知识的实用性,并努力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数学技能。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进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一、运用游戏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数的印象
数字是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初次接触数学时学到的知识。但是很多学生对抽象的数字理解不清楚,所以在应用时就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印象,并且体会数字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之中,并在游戏中感受数字的魅力,以此加强记忆,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能够熟练地应用数字,解决生活问题,提升自身的生活技能,进而体验数学来自生活且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最终努力学习数学知识,发展自身的全面素质。
以《认识10以内的数》一课为例。为了加强学生对数的印象,并且鼓励学生学习数字、运用数字,笔者给学生设计了“游览动物园”游戏。首先,老师给学生展示了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让学生数一数斑马有几只。学生们开始数数:1、2、3、4、5,一共有5只。老师继续询问,每只斑马有几只脚。学生们数了数回答道:有4只,老师指导学生写出4和5这两个数字。之后,老师让学生们观察动物园中有几只猴子,学生们瞪大眼睛数了数有7只猴子,每只猴子有1条尾巴,这时老师将1和7这两个数字写了下来,让学生模仿学写。最后,老师让学生们继续观察动物园的动物,并且按照老师写的数字写出大象的个数。就这样在这个“游览动物园”的游戏中让学生对数字进行了认识,并加深了对数字的印象,为今后数字的应用做好了铺垫。再以《认识100以内的数》这一课为例。为了加强学生对数字的记忆,老师为学生设计了“我来表演你来猜”游戏。首先,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5个人,其中4人来肢体语言来表演数字,另一人来猜,每个小组5分钟,猜的越多越对的小组获胜。例如猜17这个数字。一位学生站立在一旁,另一位学生站立且胳膊向前伸出,让另一位学生来猜。通过这一游戏的开展,学生们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认识度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的数字意识。
二、运用游戏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图形
图形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图形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发展。但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不够深刻,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果较差。这时,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为学生讲述相关的知识,督促学生进入角色,以此在游戏中对图形进行认识,并且在不断地操作中培养自身的空间思维,将数学图形与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联系,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来提高了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学生对图形教学更加感兴趣;二来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开放性,激励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机。
以《有趣的七巧板》这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对图形进行深入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老师设计了“你拼我来猜”游戏。首先,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之后,老师给学生们分发了七巧板,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拼接出不同的图案,之后让其他小组来猜,猜对后换另一个图案,就这样哪个小组拼的图案越多,且猜对的越多那么哪个小组就获胜。这个游戏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了学生的发展。再以《观察物体》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且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从多个方面考虑的习惯,于是老师给学生发放了几个魔方,让学生从正面、侧面和上面来观察魔方;之后,让学生参加魔方的拼接这一游戏,每转动一次,学生都要从三个方向观看魔方平面的颜色组成,就这样在游戏中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三、运用游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
计算教学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检验学生数学水平的有效途径,然而很多学生对于算理和算法掌握不够牢靠,导致计算中常常出现问题。久而久之,失去了计算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讲述简单计算时将游戏教学引入课堂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计算过程,并且在游戏中提升计算能力、总结计算方法,最终对比游戏比赛结果,获得成就感。总之,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学生对简单计算的看法,并且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计算之中,进而积累计算经验、总结计算步骤、梳理计算思路,最后掌握计算技巧,提升计算准确率。
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对两位数的加法进行练习,老师给学生设计了“小小商店”游戏,让学生扮演商店中的收银员和顾客。其中一位“顾客”购买了一支钢笔价值13元,1本笔记本价值10元,2本作业本价值4元,最后要求计算总共花了多少钱。“收银员”运用课堂中的知识将答案给出:13+10+4=27元。而另一位“顾客”购买了一个铅笔盒10元,5支圆珠笔24元,再加上1把尺子5元,最后算出需要多少费用。“顾客”和“收银員”同时进行了计算:10+24+5=39元。通过这一游戏的开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并熟练掌握了简单计算的步骤。再以《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梳理计算的思路、提升学生计算准确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分花片”游戏,给学生分发学具:15个红花片、15个蓝花片,再给学生分发了几个纸盘,让学生摆盘,但要求每个盘子中的水果个数相同,并将摆出的结果用算术写出来。第一小组用15个红花片摆出4个盘子,每个盘子中有3个红花片,结果剩下3个花片,于是写出了算式15÷4=3……3。第二小组用15个蓝花片摆出6个盘子,每个盘子中有2个蓝花片,还剩下3个花片,于是写出了算式15÷6=2……3。经过这一游戏的开展,学生理解了余数的除法这一算理,明确了其中的内涵,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让学生掌握了简单计算过程。
数学游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并且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最终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进而提升自身的整体水平。因此,游戏教学方法不容忽视,接下来教师应该继续对这一方法的应用进行探讨,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以此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低年级学生之所以学不好数学,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很难理解抽象的知识,因此学习起来有些吃力。游戏教学作为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正确地认识数学知识,消除对数学学习的偏见,以此更加直观地感受知识的实用性,并努力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数学技能。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进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一、运用游戏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数的印象
数字是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初次接触数学时学到的知识。但是很多学生对抽象的数字理解不清楚,所以在应用时就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印象,并且体会数字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之中,并在游戏中感受数字的魅力,以此加强记忆,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能够熟练地应用数字,解决生活问题,提升自身的生活技能,进而体验数学来自生活且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最终努力学习数学知识,发展自身的全面素质。
以《认识10以内的数》一课为例。为了加强学生对数的印象,并且鼓励学生学习数字、运用数字,笔者给学生设计了“游览动物园”游戏。首先,老师给学生展示了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让学生数一数斑马有几只。学生们开始数数:1、2、3、4、5,一共有5只。老师继续询问,每只斑马有几只脚。学生们数了数回答道:有4只,老师指导学生写出4和5这两个数字。之后,老师让学生们观察动物园中有几只猴子,学生们瞪大眼睛数了数有7只猴子,每只猴子有1条尾巴,这时老师将1和7这两个数字写了下来,让学生模仿学写。最后,老师让学生们继续观察动物园的动物,并且按照老师写的数字写出大象的个数。就这样在这个“游览动物园”的游戏中让学生对数字进行了认识,并加深了对数字的印象,为今后数字的应用做好了铺垫。再以《认识100以内的数》这一课为例。为了加强学生对数字的记忆,老师为学生设计了“我来表演你来猜”游戏。首先,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5个人,其中4人来肢体语言来表演数字,另一人来猜,每个小组5分钟,猜的越多越对的小组获胜。例如猜17这个数字。一位学生站立在一旁,另一位学生站立且胳膊向前伸出,让另一位学生来猜。通过这一游戏的开展,学生们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认识度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的数字意识。
二、运用游戏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图形
图形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图形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发展。但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不够深刻,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果较差。这时,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为学生讲述相关的知识,督促学生进入角色,以此在游戏中对图形进行认识,并且在不断地操作中培养自身的空间思维,将数学图形与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联系,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来提高了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学生对图形教学更加感兴趣;二来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开放性,激励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机。
以《有趣的七巧板》这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对图形进行深入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老师设计了“你拼我来猜”游戏。首先,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之后,老师给学生们分发了七巧板,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拼接出不同的图案,之后让其他小组来猜,猜对后换另一个图案,就这样哪个小组拼的图案越多,且猜对的越多那么哪个小组就获胜。这个游戏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了学生的发展。再以《观察物体》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且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从多个方面考虑的习惯,于是老师给学生发放了几个魔方,让学生从正面、侧面和上面来观察魔方;之后,让学生参加魔方的拼接这一游戏,每转动一次,学生都要从三个方向观看魔方平面的颜色组成,就这样在游戏中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三、运用游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
计算教学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检验学生数学水平的有效途径,然而很多学生对于算理和算法掌握不够牢靠,导致计算中常常出现问题。久而久之,失去了计算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讲述简单计算时将游戏教学引入课堂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计算过程,并且在游戏中提升计算能力、总结计算方法,最终对比游戏比赛结果,获得成就感。总之,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学生对简单计算的看法,并且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计算之中,进而积累计算经验、总结计算步骤、梳理计算思路,最后掌握计算技巧,提升计算准确率。
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对两位数的加法进行练习,老师给学生设计了“小小商店”游戏,让学生扮演商店中的收银员和顾客。其中一位“顾客”购买了一支钢笔价值13元,1本笔记本价值10元,2本作业本价值4元,最后要求计算总共花了多少钱。“收银员”运用课堂中的知识将答案给出:13+10+4=27元。而另一位“顾客”购买了一个铅笔盒10元,5支圆珠笔24元,再加上1把尺子5元,最后算出需要多少费用。“顾客”和“收银員”同时进行了计算:10+24+5=39元。通过这一游戏的开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并熟练掌握了简单计算的步骤。再以《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梳理计算的思路、提升学生计算准确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分花片”游戏,给学生分发学具:15个红花片、15个蓝花片,再给学生分发了几个纸盘,让学生摆盘,但要求每个盘子中的水果个数相同,并将摆出的结果用算术写出来。第一小组用15个红花片摆出4个盘子,每个盘子中有3个红花片,结果剩下3个花片,于是写出了算式15÷4=3……3。第二小组用15个蓝花片摆出6个盘子,每个盘子中有2个蓝花片,还剩下3个花片,于是写出了算式15÷6=2……3。经过这一游戏的开展,学生理解了余数的除法这一算理,明确了其中的内涵,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让学生掌握了简单计算过程。
数学游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并且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最终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进而提升自身的整体水平。因此,游戏教学方法不容忽视,接下来教师应该继续对这一方法的应用进行探讨,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以此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