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随着病程延长科出现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代谢紊乱,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
1、糖尿病分型
1.1 Ⅰ型糖尿病 1.胰岛中能产生胰岛素易大部分被破坏 。2.需要注射胰岛素
1.2 Ⅱ型糖尿病 1不能产生胰岛素。
2.通常发生在成年人。
3.初期以运动和饮食控制为主或口服降糖药治疗。
4.大部分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最终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1.3 妊娠糖尿病 1.发生在女性怀孕期间。
2.通过控制饮食、合理运动,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可以减少
发展糖尿病的可能性
1.4 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 1.较少见。
2.主要包括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物诱导等引起的糖
尿病
2、症状
2.1 排尿很多,喝水很多
2.2 口渴和口干
2.3 食量很大
2.4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2.5 疲倦,四肢无力
2.6 视力模糊
3、糖尿病五驾马车
3.1 饮食治疗 饮食是所以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其目的是:维持理想体重,保证未成年人的正常发育,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
3.2 运动治疗 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还科减轻病人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使人心情舒畅。运动原则:适量、经常性和个性化。
3.3 药物治疗
3.3.1药物治疗1.促胰岛素分泌剂
2.胰岛素增敏剂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3.4 教育与心理治疗 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5 自我血糖监测 包括:指导病人学习和掌握监测血糖,血糖测定时间,血糖值,进餐时间及进餐量,运动时间及运动量,用药量及时间以及一些特殊事件的记录。
4、胰岛素制剂的发展
4.1第1代胰岛素制剂动物胰岛素
4.1.1糖尿病治疗史的重要里程碑
4.1.2有一定降糖疗效但不稳定
4.1.3易伴发各种不良反应
4.2第2代胰岛素制剂人胰岛素
4.2.1降糖疗效和安全性均强于1代
4.2.2需要餐前半小时注射
4.2.3控制餐后血糖不理想
4.2.4易发低血糖
4.3第3代胰岛素制剂人胰岛素
4.3.1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
4.3.2餐前注射无需等待
4.3.3降低低血糖風险
5、并发症危害
5.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5.2糖尿病肾病 肾脏损伤,严重者可发展至尿毒症
5.3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病情轻时可为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出现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5.4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主要表现为统一、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
5.5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出现肢体麻木、痛觉过敏或痛觉丧失、肢体活动受限、肌无力、肌萎缩、腹泻、便秘等症状
5.6糖尿病足出现足部溃破,不易愈合,严重时需要截肢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随着病程延长科出现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代谢紊乱,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
1、糖尿病分型
1.1 Ⅰ型糖尿病 1.胰岛中能产生胰岛素易大部分被破坏 。2.需要注射胰岛素
1.2 Ⅱ型糖尿病 1不能产生胰岛素。
2.通常发生在成年人。
3.初期以运动和饮食控制为主或口服降糖药治疗。
4.大部分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最终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1.3 妊娠糖尿病 1.发生在女性怀孕期间。
2.通过控制饮食、合理运动,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可以减少
发展糖尿病的可能性
1.4 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 1.较少见。
2.主要包括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物诱导等引起的糖
尿病
2、症状
2.1 排尿很多,喝水很多
2.2 口渴和口干
2.3 食量很大
2.4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2.5 疲倦,四肢无力
2.6 视力模糊
3、糖尿病五驾马车
3.1 饮食治疗 饮食是所以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其目的是:维持理想体重,保证未成年人的正常发育,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
3.2 运动治疗 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还科减轻病人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使人心情舒畅。运动原则:适量、经常性和个性化。
3.3 药物治疗
3.3.1药物治疗1.促胰岛素分泌剂
2.胰岛素增敏剂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3.4 教育与心理治疗 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5 自我血糖监测 包括:指导病人学习和掌握监测血糖,血糖测定时间,血糖值,进餐时间及进餐量,运动时间及运动量,用药量及时间以及一些特殊事件的记录。
4、胰岛素制剂的发展
4.1第1代胰岛素制剂动物胰岛素
4.1.1糖尿病治疗史的重要里程碑
4.1.2有一定降糖疗效但不稳定
4.1.3易伴发各种不良反应
4.2第2代胰岛素制剂人胰岛素
4.2.1降糖疗效和安全性均强于1代
4.2.2需要餐前半小时注射
4.2.3控制餐后血糖不理想
4.2.4易发低血糖
4.3第3代胰岛素制剂人胰岛素
4.3.1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
4.3.2餐前注射无需等待
4.3.3降低低血糖風险
5、并发症危害
5.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5.2糖尿病肾病 肾脏损伤,严重者可发展至尿毒症
5.3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病情轻时可为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出现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5.4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主要表现为统一、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
5.5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出现肢体麻木、痛觉过敏或痛觉丧失、肢体活动受限、肌无力、肌萎缩、腹泻、便秘等症状
5.6糖尿病足出现足部溃破,不易愈合,严重时需要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