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背影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ongf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的齿轮不停地转动,孩童时期的那个熟悉的背影在时间的风化中渐渐模糊。多么希望时光倒流,让我可以与他再次相遇。
  “收烂铜烂铁……废纸哟!”大清早,一个老头吆喝着。这尖锐的声音刺痛了我的双耳,我揉了揉惺忪的双眼,起床到门外瞧了瞧。就是他,每次都是他,佝偻着背,在垃圾箱旁翻着东西。
  有一次,我吃冰棒,没吃完就扔了,他看见了就大声呵斥。我仔细端详,他身上穿件破烂不堪、满是汗渍的T恤。手里拿着大大小小的塑料瓶子,双手布满老茧,手背上青筋暴突,像那裸露在地面上盘根错节的老树根。他的皮肤黝黑,头发像缠绕的蓬松的毛线,上面还“积攒”了许多灰尘。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看到那皱似老松树皮的嘴唇,裂得像久旱的田地。唇上那块地杂草丛生,胡髭上笼罩着一团白雾,分不清是雾气斑白还是胡子发白。塌塌的鼻子像刚被人重打了一拳似的。一双眼睛略显忧郁,却炯炯有神。宽宽的额头,布满了一道道皱纹,还有几颗豆大的晶莹汗珠,欲滴未滴,在阳光下灼灼生辉。他身材矮小,身躯弯曲如弓,好像稍施力就会折断。“你怎么能这样糟蹋东西呢?”我看着这个讨厌的老头,心想:你凭啥教训我,死老头!
  从那以后,我总是躲在门缝里偷看他。一个夏天的中午,他捡拾完垃圾,就在我家旁那棵大榕树下的石凳上睡着了。我悄悄叫了几个小伙伴一起往他收废品的小手推车里放了好几颗大石头。然后躲在旁边的角落里偷瞄。不久,老头醒了,脱下身上那件又脏又臭的T恤,胡乱擦了一下额上的汗水,把衣搭在肩上,就去推车。他没发觉。当推到我家门口那段斜坡上时,他使出了所有的力气,手背青筋暴起,脖子涨得通红,牙关紧咬,眼睛睁大。看他吃力的样子,我们几个笑得前仰后合。他发现后并没有教训我们,只是卸下石头,拖着沉重的步子,慢慢地拉着车离开了,只留下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有一次,天刚亮,还下着毛毛细雨,老头照旧到达。只见他在一人家门口的垃圾桶里翻到了几十元钱。他东瞧瞧,西望望,没有人。我想这老头定会塞入自己腰包了。然而,他接下来的举动令我惊讶万分,他用那布满老茧和油渍的手把钱慢慢地从门缝中塞进了主人的屋里。我心头一震,五味杂陈,不禁感到万分愧疚。双眼不知何时模糊了,朦胧中,我又看见那渐行渐远的背影,这次他走得很轻松,那脊背也好像挺直了许多……
  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那老头,也许他已老了,推不动那辆小垃圾车了,也许他已去了他该去的地方……只是我脑海中时常浮出那个佝偻的背影,那背影变得越来越高大伟岸……
  【指导教师:杨正昌】
其他文献
古井已经很老了,连村里最有威望的老村长都不知道它的年龄。人们只知道,自从有这个村的时候,这口井就在这儿了。  井的四周由青石板围成。井底的草随着微风吹起的水波而舞动,可以清晰地数清叶子上的脉络。井水纯净,捧起井水尝一口,甜到心里头。夏天,井水清凉爽口,嗞嗞地冒着寒气儿,冬天水面则热气腾腾。古井虽老,但充满了活力。  井是这个村的命根子,全村人的生活用水全靠这口井。井虽然不大,但供全村人用,还绰绰有
期刊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本诗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
期刊
十一月,天气晴好,阳光趁着秋老虎的势头泼洒了一地。而在学校的操场上,校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一年一度的盛会让我们每个人都热血沸腾,争先恐后地要在初中的最后一次校运会中再创佳绩。  作为班里块头最大的男生,我被举荐参加了拔河比赛。  比赛尚未正式开始,“战场”上早已硝烟弥漫、剑拔弩张,双方队员们都紧张地打量着对手的身高体重,以判断对手的总体实力。而我们班的女生也已经拿着相机准备抓拍精彩瞬间了。  
期刊
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审题。考试时,审题定位准确,是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保障;如果偏题或离题,作文的得分将一落千丈。审题时,需将题目一个字一个字地解读,然后细心揣摩题意,把握题旨,明确要求,以便对文题所显示的中心、范围和所暗示的体裁特点等,作全面审视。一般来说,只要理解了题目的含义及出题者的意图,写作是比较容易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千万不要因为考试时间紧,就忽略审题。如果只是匆匆扫一眼题目,就
期刊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题记  我轻轻合上书,思绪飘飞,如弦声余音萦绕。微风袭过,脸上一阵清凉,才知道早已潸然泪下。  倚在窗框边,缄默不语,恍惚中又回到那个愁情缠绵的故事中,回到了青瓦、飞花、冷月的情愫中。  “一抔净土掩风流”,泥土从她的指尖洒落,掩盖着凋零的花朵。曾几何时,花儿们自认有亘古不变的璀璨,然而今日却是归葬泥土中;曾几何时,她清香依旧,仍是阆苑
期刊
青春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你自己,让这本书明媚多一点,还是忧伤一点,取决于作者写下的每一个字迹。如何书写青春这本书呢?捡拾青春的足金吧:拨开迷雾,走出迷惘;认真学习,积极生活;直面困难,坚定志向;努力拼搏,坚守理想;妥善交友,懂得感恩……相信这些真金经得起任何火的锻炼。  下课的时候,舒小语站在那棵硕大的法国梧桐树下,呆呆地出神,看两只小蚂蚁为争抢米粒大小的食物打架。  麦子跑过来
期刊
【模拟文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往事让人难以忘怀,或是关乎亲情,或是关联友谊,或是曾经的蓝天白云,或是童年村前流过的潺潺小溪……它们曾经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成长的道路上阳光多过阴雨,温暖多过寒冷。这些曾经的美好,我们怎能忘记?  请以“ ,怎能忘记”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补充完整题目;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从题目及材料看,“怎能忘记”的应是指那些失去的、有意
期刊
我从小在台北的一个叫艋胛的小区长大,我家7口人,那个时候家里要抚养4个孩子是相当辛苦和艰难的,可那时的我却是一个不珍惜、不自爱的孩子。我小学三年级就做尽了所有的坏事:抽烟、打架、逃课、抢东西,相当暴力,相当令人讨厌。  有一次,我们五六个人殴打了一位同学,因为怀疑他向老师告发我们吸烟的事。他当场就被打昏了,后来被送到医院,我们也被警察抓了起来。医生说这位同学脑中有一个血块,如果这个血块扩散的话就会
期刊
【考点阐释】  中考语文对文学常识的考查范围是: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及其作品、文化典籍、《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文学名著、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等。  命题特点:从单一的常识性考查趋向于综合性、应用性考查。多结合语言的实际运用来考查。表面上考的是知识,实际上是在通过对文学知识的考查,提高考生的阅读能力。具体的命题方式有:1.对课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文化常识多结合诗文名句的积累运用来考查。2.作家
期刊
周末上午,我和爸爸去姑姑家的养殖场。一路上,呼吸着“天然氧吧”的气息,草木葱茏映入眼帘,枝繁叶茂令人心神激荡,偶尔一辆卡车飞驰而过,树叶还会沙沙作响。没多久,我们的目的地便到了。  养殖场的院子西面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玉兰苗,显得生机四溢,偶尔随风舞动,蔚为壮观。东面是一排排的大樱桃,已经结满了果实:樱桃枝丫间鸡的影子闪闪烁烁,金毛狗的身影竟然徘徊在树下,它叫仔仔,现在大约40斤,还不算太胖,非常和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