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喜欢回忆自己的奋斗史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xia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一家杂志急需一名既懂经济、文笔又好的编辑,他们就在自己的杂志上登了一个版面的广告面向全国招聘。广告中这样描述他们的标准:精通当下美国的经济局势,有过硬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有广泛的企业人脉。当然,这样的人才薪酬自然不菲,年薪是50万美元。
  虽然很多人知难而退,但是一向自信的科比先生决定试一试,这个职位的薪酬比他现在供职的报社高了整整一倍。
  他先按照广告上的地址给杂志社写了一封自荐信,很快就收到了邀请他去面试的回信。面试之前,他花了很大功夫来研究这家杂志的发展史和老板的奋斗史。然后他胸有成竹地按照约定的时间去杂志社面试了。
  进行面试的恰好是杂志社的老板,一个有着辉煌奋斗历史的传奇人物。与老板面对而坐,科比不慌不忙地说:“我很荣幸有机会来到您领导的团队,我知道28年前您的杂志刚刚创立的时候,除了一名打字员,一间办公室,您一无所有。但是,您却在那样简陋的条件下,依靠卓越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把杂志社打造成了目前世界知名的企业品牌,仅仅杂志的品牌价值就已经超过10亿美元。”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士,都喜欢回忆自己的奋斗史。科比的一番陈述,深深地打动了老板,也勾起老板对自己艰辛创业历程的回忆。他开始滔滔不绝地向科比讲述自己怎么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自己的一个想法和一腔热血艰苦创业的经历。他完全把科比当成了一个朋友,一个知音。他讲述自己曾经被人看不起,曾经被银行拒绝贷款支持,曾经因为披露政府与黑社会勾结的丑闻被勒令停刊,曾经遭受黑社会围攻。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在困难面前畏缩过,他的员工不断增多,人才越来越多,杂志的发行量越来越大。他说,现在,就是华尔街的决策者要采取新政策的时候,也会来征求他的意见并争取他的支持。
  老板说,多年以来,他一直为自己的奋斗史而骄傲。
  他们的谈话一直在进行。工作人员提醒他,还有约好的其他面试者等着。但是,他似乎已经对于其他面试者没有什么兴趣了,他的讲述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到了吃饭时间,老板告诉工作人员,科比先生已经被正式录用,中午他要陪科比先生用餐。
  科比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事先充分了解了对方,在面试的时候,他主动引导对方谈自己最自豪的事,然后自己就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悉心倾听。
  一个倾听者,给予对方的感觉是被尊重。其实,你的交流对象,即使是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回忆自己的成就,不喜欢倾听我们自己的得意。在生活中,我遇到这样的事例很多,当我们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得意时,朋友已经不耐烦地甩手而去。
  法国哲学家罗西费勒曾经这样说:“要是你想在别人面前显摆自己的成就,你将得罪对方;要是你让别人在自己面前显摆,您将得到一个朋友。”
  德国流行一句这样的谚语:“最让人高兴的事情,莫过于一个一直幸运的人倒霉了。”
  我们都是普通人,所谓的成就都是相对的,没有什么炫耀吹嘘的资本,多倾听别人,多给别人一份尊重,不仅仅会赢得别人的尊敬,也会赢得更多的人生机会与成功。
   (编辑 静林)
其他文献
那一年我和森大学毕业,我不甘心与他回我们故乡的小城,做一个平庸的文员或是小报编辑。森极力挽留,最终还是没能用他想象中的安稳妥帖的小城生活,将我说服。舍不得与我分手,他便唯有与我一起去北京,寻找我梦想中的位置。  安顿下的第二天,便有一家报社同意与我们面谈。欣喜若狂中,竟忘了问清楚,究竟要怎样才能到达报社所在的大楼。怕报社那边敏感,这样一桩小事都想不周到的人,还想当什么记者,只好飞快地买了一张地图,
老妈住在县城南面的郊区,一年到头我没少“剥削”她,不过,却少有人骂我“不孝”。嘿嘿!  参加工作后,我在县城安了家,父母和弟弟仍住在郊区的老宅内。老妈虽是“名门之后”(姥爷当年曾是东北军的高级军官),却从未沾染“大家闺秀”的臭毛病,大半辈子从没离开过土地。虽然身体不太好,却也是混了个“农家通”:四季农活样样娴熟。每次回去看望父母,临走时我都会给老妈分派一些“任务”:“妈,在园子里种几垄黄瓜和葱吧,
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父亲便开始在附近的中学里做语文老师。他是一个痴迷于讲台的人,即便是无需加班的周末,饭后散步的时候,也常常东拐西拐就到了学校。哪怕只是看一眼校园里的花草,听一听那些住校孩子们的读书声,他这一天,才算没有白过。  我那时候还不知道父亲不过是一名民办教师,随时都会被学校辞去。因为他被那么多学生喜欢着,又被包括校长在内的老师们尊崇着,而且,他教的班,成绩也永远都是第一,所以学校有什么理
前言:刘昭博士在致力于创客教育之前曾经是个卓有成效的工程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博士毕业后,他长期供职于航天系统,参与了很多航天系统的设计运行工作。在学习与工作中,刘博士对一个工程师的培养及其在工作中的学习、成长有了很多自己的感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程师成长理论,并在后来投入到创客教育的过程中做了很多的尝试,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本文是笔者和刘博士讨论他的课程设计理念的一些简单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广
在香格里拉旅行的时候,我打开自己的数码相机给摄影师老张看,老张在手提电脑上浏览了我的照片之后,幽默地说:“你的单反相机不错啊!”我当然能听出他的弦外之音,就笑着说:“是不是想说我的摄影技术实在太委屈了这台相机啊?”  老张也笑了。他说:“既然买了这么好的相机,面对大自然如此美妙的景色,摄影时就不能不讲究点艺术效果和美感,你说是吧?”我点了点头。老张指着一张风景照说:“这张风景照的景色,可以说绝美无
在演艺圈里,陈道明的“各色”是出了名的。  一部戏拍完,大家一起摸爬滚打少则数月,多则一两年,分手时自然免不得眼泪汪汪,“执手相看泪眼”,然后千叮咛万嘱咐,“没事找我玩去!”陈道明则一拍屁股走人,遇到这种煽情的场面,双手摇得跟小扇子似的,“没事别找我啊!”他可不是在开玩笑,他说的绝对是心里话。  演艺圈是个天然的交际场,想多热闹,就有多热闹,可陈道明却最怕这种热闹。喝酒吃饭在别人是一种拉近彼此感情
让我们先来看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状态。  第一种:是关于一个贫穷而吝啬的美国老头的。他今年80岁,和妻子租住在一套一居室的房子里;他戴15美元的手表,从来不穿名牌衣服,从地摊上淘来的便宜衣裳总是破了又补,补了又破;他不爱美食,最喜欢的是价格低廉的烤奶酪和西红柿三明治;他没有自己的汽车,外出通常都坐公交车,乘飞机时只买经济舱的票;他用的公文包是个布袋……另外,如果你和他一起在小酒馆坐坐,他一定会仔细核
时入冬天,正是赏雪的好时节。此时,倘若细细品味一些嵌有“雪”字的对联,则更添几分情趣。  相传,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曾到当地一寺院内游玩,并在寺院内的一亭中融雪煮茶,时人便将此亭取名为“东坡煮雪亭”,并撰一上联:“东塔寺东坡亭东坡煮雪,雪瑞年丰。”但一时难续下联。直至数百年之后的清代,西泠印社创办之后,有人以西泠印社构思,才续了下联:“西湖边西泠社西泠观书,书奇画异。”上下联得体工整,妙
远山如黛。  如黛的远山下,便是米芾晚年隐居的“墨园”。  “墨园”,又称“山林堂”,它之所以闻名天下,与一个叫“洗砚池”的池塘有关。“洗砚池”原本只是一方普通的池塘,池水清澈,虽无沙鸥翔集,但有锦鳞游泳。米芾少时习字,便在池中洗砚,经年累月,池水成了墨色,甚至岸边的梅树,开出的花竟然也是黑色的,素有“墨梅”雅誉。米芾辞官以后,将池塘周围的土地都买了下来,建立庄园,名曰“墨园”。  米芾天资聪颖,
人,只要有了一颗疏落与静谧的心,你便总能拥一室清香入怀。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提到清香,首先会想到书。四时之间,一帙在握,不用说“春气满林香”,“荷花送香气”,“软风翻袂送秋香”……仅那在桌上点起一炷袅袅娜娜的香,便会让人神清气爽,尘念皆无。你坐在户牖之下,要是恰有一轮浩月窥窗,那便是“神清和月泻”了,你就可以在淡淡的香气中,沐浴着这皎洁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