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单套炼油装置规模越来越大,成品油长输管线作为一种经济、快捷的运输手段,其建设长度、运输能力迅速增加。长输管线埋置地下,不仅会受到腐蚀,还可能发生建筑施工不慎挖断管线、偷盗油品的不法分子蓄意破坏管线、受地面外力挤压造成管线错位等各类情况引起的泄漏、起火、爆炸等事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由于长输管线系统存在易燃、易爆以及易腐蚀、有毒、易流失等不安全因素,危险性很大。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油料物资的大量损失,因此,搞好首末站、管线和阀室的长输管线系统安全管理,对保证长输管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长输管线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X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1―0418―01
1.系统安全管理方法
对长输管线实行首末站、管线和阀室安全管理,主要是从系统安全管理体制、安全管理技术、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法规以及安全管理理论等入手,对涉及安全的各个环节,如组织体制、监督管理、生产作业、安全形式分析、危险因素辨析等,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系统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安全管理组织体制,主要从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形式、任务、目标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达到优化体制建设的目的;安全管理基础工作,主要研究系统安全管理法规建设,安全培训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安全设计及其评价,危险因素辨析,安全检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等内容;生产和检修作业安全管理,主要研究系统收发、储存、检修维修、改造施工作业的组织实施等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主要研究系统罐区、输油管线、装卸油设备、泵房设备、电气设备、消防设备等安全管理内容,常见事故及其预防措施,安全检查与维护;劳动保护,主要包括生产作业中毒物的来源、危险、产生的原因及防护,生产噪声的危害及控制、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及使用等内容;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人的行为与安全的关系,人的行为的弱化及防范措施,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的表现以及消除这些不安全行为所采取的对策;应急管理,主要包括应急体系建设,应急设备的配备,应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应急演习的实施,与周边政府、社区关系的协调等内容;事故管理,包括事故报告程序,事故调查分析处理程序及方法,事故发生发展规律,事故的预测预报理论及方法等内容。
2.长输管线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
2.1长输管线火灾事故的预防,是安全防范的首要任务。石油化工行业火灾蔓延和扩展速度极快,后果严重。尤其是长输管线系统火灾蔓延和扩展速度更快,且难以扑灭。特别是爆炸事故,一旦发生,必然造成重大损失。采取预防措施,加强明火管理,严防火种产生是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企业应在醒目位置设立“严防烟火”“禁火区”“长输管线保护标志”等警戒标语和标牌,禁止携带各类火源和易产生碰撞火花的钉鞋器具等进入库内,加强管线巡查力度,禁止在长输管线周边进行动土作业。操作和维修设备时,应使用不发火的工具。生产区内,不准无阻火器车辆行驶。禁止拖拉机、畜力车等进入首末站。
2.2对首末站内的扩建、改造和检修维修,使用电气焊或其他维修火焰动火作业,必须实行许可证制度,认真做好风险分析,落实好各项动火安全防范措施,气体经取样分析合格,并经健康安全环保部审批。应注意以下方面:对动火设备或管道进行清洗、置换;对动火地点、设备、管道和环境作危险因素分析;应急预案和消防措施的完善,即动火前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动火现场要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并设专人监护;没有健康安全环保部(主管部门)批准的《动火证》,严禁动火。
2.3在进行操作前,应根据首末站、管线和阀室的工艺特点、设备及法兰状况,首末站区布置及管线等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事故预警方案,定期组织员工有针对性地进行事故抢险演练,使员工掌握处理事故的基本知识、手段和方法,以便在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到准确判明险情,抢险措施得当,及时排除事故,将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阶段,避免酿成大的灾害。
2.4电器、雷电、静电等火花均能引起油气的燃烧和爆炸,所以,企业在设计、采办、安装中应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控制以上各类火源的产生。同时,在日常的管理中,还应注意定期对电器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雷雨季节前,应对避雷设备进行检测,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接地装置每年应校验一次,保证接地电阻在10Ω以下;员工工服应符合安全规定的要求。
2.5除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外,还应加强关键部位的通风管理以及输油设备、罐区的管理和检查,从源头上消除毒源和噪声源。首末站内的温度和湿度不仅影响员工工作,干扰员工的行为,而且对生产设备会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在高温、高湿及低温事故多发季节,更应该缩短每班作业时间,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另外,首末站内各场所的照明设计要合理,环境色调要适宜。
2.6此外,还应积极组织巡线队伍,坚持24h巡逻,在重点地段,采取驻站巡逻、蹲坑抓捕的方式防止打孔盗油的案件发生,并运用高科技控制手段对设备进行全天候的监控。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监控人员能迅速的确定具体的地点和位置,并可迅速向可疑地点附近巡线队员通报。加强与输油管线沿线政府部门的协调,对重点犯罪地区及时通报地方公安部门,有效地遏制管线上打孔盗油案件的发生。
3.长输管线火灾扑救
3.1首末站、长输管线和阀室系统输送和储存的油品具有易燃、易爆,燃烧值大、燃烧温度高、燃烧范围较宽且爆炸下限低等特点。一旦发生油品火灾事故,若扑救不及时,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建筑物与设备塌崩飞散和引起火情进一步扩大等继生灾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及时扑救初起火灾是极为重要的,常采取的扑救措施如下。
3.1.1堵塞泄漏,杜绝火种
消除油气的泄漏,杜绝火种的产生,这是防止火灾蔓延最重要的步骤。不管是否已发生,当石油气仍从工艺装置中外泄时,都要立即采取措施将泄漏点控制住,同时切断电源,严禁一切明火的产生。
工作人员应关闭漏点管道上的阀门。若无上游阀门,可采用内衬橡皮的卡箍将漏点临时堵塞,尽快把泄漏的油气移走。若泄漏点一时难以堵塞或火势大,人员无法靠近时,要将周围受到威胁的易燃易爆物品转移到安全的地点,不能转移的要用水进行冷却。产生泄漏但未着火时,堵漏时要严防着火。
3.1.2控制火区,扑灭火灾
在切断气源的同时,根据火灾发生地点的不同启用不同消防器材,以阻断空气与火苗及石油气的继续接触。火灾若发生在储罐、管道断裂口处,可用直流水枪或高压水枪,对准根部扑熄或用灭火机等扑救,防止复燃;若火情发生在储油罐内,应及时向油面喷射足够的灭火泡沫,同时还要加强着火油罐的冷却,尽可能地降低储罐的温度。
3.1.3冷却降温,防止爆炸
对着火区进行扑灭的同时,现场指挥人员还要根据火势大小和周围易燃物的情况,及时向临近火区的容器或设备表面进行喷水降温,以避免其他容器受火焰的烘烤而导致物理爆炸事故。
3.1.4严密组织,指挥得当
一旦发生火灾,现场人员应保持冷静,理智处理,迅速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时报警。对于初起火灾,在场的全体人员要做到不慌不乱,坚守岗位,听从指挥,措施得当,扑救准确。对一时不能扑救的火灾,也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为专业消防人员扑救赢得时间。
综上所述,加强油品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管理,深入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对于长输管线的安全输送的影响,建立起具有高效的长线安全输送防护技术,可作为长线运输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的基础平台;这些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值得大力探讨。
由于长输管线系统存在易燃、易爆以及易腐蚀、有毒、易流失等不安全因素,危险性很大。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油料物资的大量损失,因此,搞好首末站、管线和阀室的长输管线系统安全管理,对保证长输管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长输管线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X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1―0418―01
1.系统安全管理方法
对长输管线实行首末站、管线和阀室安全管理,主要是从系统安全管理体制、安全管理技术、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法规以及安全管理理论等入手,对涉及安全的各个环节,如组织体制、监督管理、生产作业、安全形式分析、危险因素辨析等,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系统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安全管理组织体制,主要从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形式、任务、目标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达到优化体制建设的目的;安全管理基础工作,主要研究系统安全管理法规建设,安全培训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安全设计及其评价,危险因素辨析,安全检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等内容;生产和检修作业安全管理,主要研究系统收发、储存、检修维修、改造施工作业的组织实施等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主要研究系统罐区、输油管线、装卸油设备、泵房设备、电气设备、消防设备等安全管理内容,常见事故及其预防措施,安全检查与维护;劳动保护,主要包括生产作业中毒物的来源、危险、产生的原因及防护,生产噪声的危害及控制、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及使用等内容;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人的行为与安全的关系,人的行为的弱化及防范措施,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的表现以及消除这些不安全行为所采取的对策;应急管理,主要包括应急体系建设,应急设备的配备,应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应急演习的实施,与周边政府、社区关系的协调等内容;事故管理,包括事故报告程序,事故调查分析处理程序及方法,事故发生发展规律,事故的预测预报理论及方法等内容。
2.长输管线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
2.1长输管线火灾事故的预防,是安全防范的首要任务。石油化工行业火灾蔓延和扩展速度极快,后果严重。尤其是长输管线系统火灾蔓延和扩展速度更快,且难以扑灭。特别是爆炸事故,一旦发生,必然造成重大损失。采取预防措施,加强明火管理,严防火种产生是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企业应在醒目位置设立“严防烟火”“禁火区”“长输管线保护标志”等警戒标语和标牌,禁止携带各类火源和易产生碰撞火花的钉鞋器具等进入库内,加强管线巡查力度,禁止在长输管线周边进行动土作业。操作和维修设备时,应使用不发火的工具。生产区内,不准无阻火器车辆行驶。禁止拖拉机、畜力车等进入首末站。
2.2对首末站内的扩建、改造和检修维修,使用电气焊或其他维修火焰动火作业,必须实行许可证制度,认真做好风险分析,落实好各项动火安全防范措施,气体经取样分析合格,并经健康安全环保部审批。应注意以下方面:对动火设备或管道进行清洗、置换;对动火地点、设备、管道和环境作危险因素分析;应急预案和消防措施的完善,即动火前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动火现场要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并设专人监护;没有健康安全环保部(主管部门)批准的《动火证》,严禁动火。
2.3在进行操作前,应根据首末站、管线和阀室的工艺特点、设备及法兰状况,首末站区布置及管线等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事故预警方案,定期组织员工有针对性地进行事故抢险演练,使员工掌握处理事故的基本知识、手段和方法,以便在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到准确判明险情,抢险措施得当,及时排除事故,将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阶段,避免酿成大的灾害。
2.4电器、雷电、静电等火花均能引起油气的燃烧和爆炸,所以,企业在设计、采办、安装中应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控制以上各类火源的产生。同时,在日常的管理中,还应注意定期对电器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雷雨季节前,应对避雷设备进行检测,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接地装置每年应校验一次,保证接地电阻在10Ω以下;员工工服应符合安全规定的要求。
2.5除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外,还应加强关键部位的通风管理以及输油设备、罐区的管理和检查,从源头上消除毒源和噪声源。首末站内的温度和湿度不仅影响员工工作,干扰员工的行为,而且对生产设备会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在高温、高湿及低温事故多发季节,更应该缩短每班作业时间,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另外,首末站内各场所的照明设计要合理,环境色调要适宜。
2.6此外,还应积极组织巡线队伍,坚持24h巡逻,在重点地段,采取驻站巡逻、蹲坑抓捕的方式防止打孔盗油的案件发生,并运用高科技控制手段对设备进行全天候的监控。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监控人员能迅速的确定具体的地点和位置,并可迅速向可疑地点附近巡线队员通报。加强与输油管线沿线政府部门的协调,对重点犯罪地区及时通报地方公安部门,有效地遏制管线上打孔盗油案件的发生。
3.长输管线火灾扑救
3.1首末站、长输管线和阀室系统输送和储存的油品具有易燃、易爆,燃烧值大、燃烧温度高、燃烧范围较宽且爆炸下限低等特点。一旦发生油品火灾事故,若扑救不及时,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建筑物与设备塌崩飞散和引起火情进一步扩大等继生灾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及时扑救初起火灾是极为重要的,常采取的扑救措施如下。
3.1.1堵塞泄漏,杜绝火种
消除油气的泄漏,杜绝火种的产生,这是防止火灾蔓延最重要的步骤。不管是否已发生,当石油气仍从工艺装置中外泄时,都要立即采取措施将泄漏点控制住,同时切断电源,严禁一切明火的产生。
工作人员应关闭漏点管道上的阀门。若无上游阀门,可采用内衬橡皮的卡箍将漏点临时堵塞,尽快把泄漏的油气移走。若泄漏点一时难以堵塞或火势大,人员无法靠近时,要将周围受到威胁的易燃易爆物品转移到安全的地点,不能转移的要用水进行冷却。产生泄漏但未着火时,堵漏时要严防着火。
3.1.2控制火区,扑灭火灾
在切断气源的同时,根据火灾发生地点的不同启用不同消防器材,以阻断空气与火苗及石油气的继续接触。火灾若发生在储罐、管道断裂口处,可用直流水枪或高压水枪,对准根部扑熄或用灭火机等扑救,防止复燃;若火情发生在储油罐内,应及时向油面喷射足够的灭火泡沫,同时还要加强着火油罐的冷却,尽可能地降低储罐的温度。
3.1.3冷却降温,防止爆炸
对着火区进行扑灭的同时,现场指挥人员还要根据火势大小和周围易燃物的情况,及时向临近火区的容器或设备表面进行喷水降温,以避免其他容器受火焰的烘烤而导致物理爆炸事故。
3.1.4严密组织,指挥得当
一旦发生火灾,现场人员应保持冷静,理智处理,迅速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时报警。对于初起火灾,在场的全体人员要做到不慌不乱,坚守岗位,听从指挥,措施得当,扑救准确。对一时不能扑救的火灾,也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为专业消防人员扑救赢得时间。
综上所述,加强油品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管理,深入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对于长输管线的安全输送的影响,建立起具有高效的长线安全输送防护技术,可作为长线运输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的基础平台;这些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值得大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