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生活化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为地理教材的生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以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为例,在论述生活化及教材生活化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研究其编写的指导理念、内容结构、教材表述,分析教材反映的生活理念,并对比沿海发达地区和国外教材的编写以及课程的设置,提出初中地理教材生活化的研究框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活化 地理课程改革 初中地理教材 湘教版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51-02
  课程内容综合化以及实用性与国际性是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舊”和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地理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内容方面应该注重选择对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内容。自2001年地理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出版了多种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的地理教材,包括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中图版等。
  教育以及教学和生活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卢梭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生活;裴斯泰洛奇提出“生活是伟大的教育家”;杜威明确提出“教育即生活”等。美国《生活化的地理学:国家地理标准1994》中指出:“从终生的、维持生存的、改善生活的各种意义来看,地理是面向生活的”;新加坡中学以“懂得地理”命名的教材注重与社会实际相联系,选取全球普遍关注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要问题;日本小学的地理教育融合在生活教育中。总的来说,各国在教材内容上注重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熟悉的内容。国内关于教材生活化研究的文献并不多,通过知网搜索,尚未找到与地理教材生活化的相关著作或论文。国内在地理教育尤其是地理教学、地理课堂和生活之间的联系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广泛,而对于怎样在教材中体现地理生活化,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等方面缺乏具体的论述。
  一、教材生活化的概念及内涵
  关于教材生活化的问题,国内学者提出可从教学论、认识论、课程论等多个角度来探究。认识论认为,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对外部的直接反映,属于感性认识,是获得理性知识的基础。而一般教材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重理论和知识的预设性、目的性,缺乏对外部世界的真实反映,介于此有学者提出教材内容的选取和设计表述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适应。而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其生活化过程也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的内容编排、呈现方式、结构安排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世界贴近,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学生要主动的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可以说教材生活化是教材文本和学生个体的生活世界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过程。
  二、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生活化的体现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体现教材生活化
  2011年更新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性質、理念、目标以及内容等多方面都体现了地理教材生活化的要求。
  (1)地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前言部分明确地理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功能,以便教材编写者整体把握课程。另一方面通过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对相关内容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编写者可在课标的整体方向下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写与学生相关的知识,使编写者充分发挥创造性,具有极大的弹性和灵活性。不仅提供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具体提出了活动建议,怎么学,用到哪里,对学生的指导功能更加全面。
  (2)地理课程标准的性质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地理课程内容不仅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且提出地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3)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
  地理标准提出来学习对生活有用与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指出地理课程应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建立,并弱化了对知识的记忆,对学生吸收、获取和处理地理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发展。
  (4)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
  与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大部分内容都配套有活动建议,重点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天气和气候部分,活动建议“开展参观、观测、体验等活动,参观当地的气象台或大气环境监测站;使用测量仪器,观测气温、降水和风向;收看(听)和记录天气预报内容,模拟预报天气”,每个知识点几乎都提到与生活相联系。
  2.教材的内容结构体现生活化
  (1)教材的整体结构体现生活化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中的“自然”与“人文”知识交替出现,先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地理知识和了解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学习地理对生活是有用的,再让学生认识“地球面貌”和“世界的居民”,学习“世界的气候”和“世界的发展差异”,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灵活融合,强调了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社会责任感、环境意识、全球意识。
  (2)教材内容体现生活化
  内容构成方面: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每章配以生动的导入,每节内容由正文、活动、阅读材料、图像构成,其中正文部分只占20%,让教材变得生活活泼,容易走进学生的视界。学生活动占比例35%,活动是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的途径;其次课文中的图例包括地图、地理插图、地理景观照片占比例45%,地理知识让图说话,更易于学生直观感知地理知识。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图片共192张,图片主要集中在第二、四章,而反应生活的图片类型主要集中在照片、示意图、漫画,在每章节的分配都比较均匀。除第二、四章外,其余三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图片占得比例都在50%以上,以图片的形式还原生活,学生容易理解感悟。   课文系统方面:从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安排来看,2012年版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中共共出现阅读材料36则,其中阅读材料大都选取趣味性较强、联系生活的实例。趣味性较大阅读材料集中在第一章、二、四章,以故事、生活实例等形式将知识呈现给学生,而第三章、五章比例较少。而对于与学生联系密切的人文知识部分,阅读材料较少,这些知识本身来自生活,容易被学生接受。
  3.教材的表述方式体现生活化
  从呈现方式来看,该书以两位小朋友“玲玲”和“贝贝”的自我介绍开始,以导游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探讨地理,仿佛本书就像一个生活世界的浓缩,这样的设计方式易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亲近学生的心理。书中很多问题都以对话的形式展開,比如北极星问题:“怎样才能找到北极星呢”“在晴朗的夜空,先找到著名的北斗七星,然后顺着斗口外侧(下转141页)(上接51页)两颗星星的连线、向外延长了约5倍的距离,便可以看到一颗亮星,它就是北极星”这样的对话在学生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地理知识通过对话讲述的方式,学生易接受。
  从文字的表述方面来看,正文部分句式表达多样,比如在第一章走进生活的地理中以“为什么有的地方一年里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为什么有的地方城镇密集,有的地方却人迹罕至?”等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中阅读部分用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地图,以拟人的手法描述格陵兰岛和澳大利亚大陆,以生活化的语言将科学的地理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具有亲和力。
  4.教材内容及时更新体现生活化
  通过对比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2003年第2版和2012年第2版,发现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内容的增减,资料及时更新,这些更新的知识新颖、准确、可靠,比如人口数据的更新,增加当代关注密切的环境问题、地理学的新发展,删减目前国家关注较少的事件。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紧扣时代主题,活动题设计为参观上海世博园,并添加世博园游览电子图。
  三、初中地理教材生活化的研究框架与发展方向
  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如出行、饮食、服饰、军事、交通等,学地理是为了用地理的视角去审视生活中的问题。任何一门学科没有实用性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学科教育来源于生活,才能服务生活。地理教材生活化是将来教材发展的趋势之一。
  1.教材的编写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湘教版教材结构上灵活处理,人文和自然相结合,压缩正文部分堆积的陈述性知识,增加图片、活动数量,并在呈现方式上也有创新,将阅读材料、活动、图片自然穿插其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有效性,拉近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但与沿海地区以及国外的教材对比,在生活化的体现上,人教版、湘教版以及魯教版等教材还有待改进和发展的地方。
  2.课程的设置
  与国外地理课程的设置相比可知,国外对地理的重视度远远高于我国,比如英国、法国对地理的教育从娃娃抓起,法国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基本的地理事实和地理名称,英国从学生5~7岁开始就接触地理知识。而我国初中地理,只有初一初二设置,并且每周才两个课时,广泛的地理知识只能接触皮毛,且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索生活中的地理,对于教材中的活动课,学生没有时间去完成。
  3.地理在考试中的比重
  生物、地理两门实用性、生活化强的学科在初二便进行会考,而生、地会考成绩在中考成绩中的比重并不高。因此,地理在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眼里并不受重视,而地理教材生活化的另一面是老师要将地理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明白地理对生活的用途,学生自己要主动的运用教材中的地理知识于实践,教材的生活化才能真正体现。
  四、结论
  有关地理教材生活化的专门研究在国内外并不多见,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在新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具有区域特色,在内容、结构、表述方式、课文三要素的组成方面体现了生活化的趋势,一定程度将影响教学的生活化,生活化的教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2]米庆安.思想政治课《生活与哲学》教材的生活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5.
  [3]姚伟国.生活地理新视角[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212-214.
  [4]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53-258.
  [5]郑世忠,卢文祥.教材生活化内涵探析——以中学生物学教材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3.
  [6]许爱华.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内容生活化趋势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16-19.
  [7]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8]王民.地理比较教育[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205.
  [9]邢燕玲.初中地理新课标教材使用体会[J],内蒙古教育,2008:3.
  [10]严书宇.改变着的容颜:地理教材内容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4:23-24.
  作者简介:
  曾群华(1978—),女,湖南娄底人,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资源环境、区域经济与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南召縣直幼儿园积极开展对口帮扶村级幼儿园教育脱贫活动,通过落实以下措施,帮助村级幼儿教师提高综合素质。一是发挥县直幼儿园的示范作用,引领村级幼儿教师提高素质;二是开展园本培训,指导村级幼儿教师提高素质;三是建立长效学习机制,促进村级幼儿教师提高素质。  【关键词】帮扶村级 幼儿教师 提高素质  【课题项目】本文是笔者在对《探索村级幼儿教育脱贫的方法与策略》课题研究过程中探索总结的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二次开发研究是指初中的信息技术的教师通过根据现有的通编教材进行适当的删除,增加,调整等的方式开发研究出新的信息技术教材,来解决现在通编教材与初中教学现状不协调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地区的师资,学生,硬件,软件等实际教学状况的需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二次开发在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通编教材的丰富,补充,完善和发展。是对其进行的二次创造。基于此根据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的工作现状,就
新年伊始,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十二五”行动计划》。计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将聚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阶段,建立系统完整
2010年9月10日清晨,张家港市第二中学校门前,两排手捧鲜花的少女含笑而立。在她们前面,同样身姿挺拔的,是新上任的顾逸飞校长和二中的所有行政领导,他们的脸上,同样洋溢着春风般的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80-01  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一门重要课程。《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也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
奥地利政府以文化教育经费形式普及古典音乐教育,培养年轻人的音乐情趣是国家教育部对每所中学的课程要求。教学大纲阐明了音乐对孩子成长的重大影响,要求教师从心理、生理和社会等角度,让孩子们找到音乐的现实意义,不仅修身养性,还以之观察社会生活,要求孩子们从历史性、区域性和国际化等方面,传承奥地利的本土音乐传统。音乐作为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存在文艺特长“升学加分”的现象。音乐教师在鼓励学生参加乐队时,一般会避
广州市聋人学校位于广州珠江新城华穗路,创办于1946年,是一所集学前康复、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于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办学成绩卓著,先后被评为全国三项康复工作先进单位、全
第二十八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教师
国内唯一一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前正式全国发行。在选取了《弟子规》《声律启蒙》《论语》《孙子兵法》等十二册核心经典课程的同
"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推动中国教育逐步进驻了信息化技术变革中.传统的、以黑板与粉笔为关键的授课方式被改革.尤其是依托互联网搭建的微课步步渗透后,教育开始真正"辐射"到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