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岭下地区花岗质糜棱岩锆石U-Pb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对松辽盆地西缘晚古生代以来的俯冲背景的制约

来源 :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i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地区古生代经历了古亚洲构造域演化,中生代经历了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向西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这期间形成了不同期次的岩浆活动。本文对松辽盆地西缘吉林省白城市岭下地区的花岗质糜棱岩首次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其侵位时代、岩石成因,从而揭示区域构造背景及转换机制。岭下地区花岗质糜棱岩中的锆石多呈半自形-自形,振荡生长环带明显,暗示其岩浆成因。测年结果显示,花岗质糜棱岩原岩形成于281.9±7.4Ma和296.2±2.7Ma,为早二叠世岩浆事件的产物。岩石具有高硅(SiO2=64.10%~75.98%)、富铝(Al2O3=11.22%~16.00%)、贫铁(Fe2O3多介于0.23%~0.85%)等特征,在地球化学上属于准铝质-过铝质(A/CNK=0.97~1.19)系列。岭下地区花岗质糜棱岩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上述特征表明,岭下地区花岗质糜棱岩的岩浆起源于高温高压下加厚陆壳物质脱水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岭下地区早二叠世花岗质糜棱岩的侵位应与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的弧后拉张体制有关;花岗质糜棱岩的变质岩浆热事件年龄(157~153Ma)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挤压闭合事件有关;而花岗质糜棱岩的主变形时代(137~117Ma)为早垩世早中期,其限定了西太平洋伊泽奈崎板块向欧亚大陆的斜向俯冲的起始时间。
其他文献
<正> 一、本文研究的问题及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检验十年来某些中国学者提出的滇文化的年代。石寨山墓地的发掘(1955—1960年),确定了滇文化的年代,至少滇文化的石寨山期当时
为了提高齿轮的传动能力,研究少齿非对称渐开线直齿轮的设计方法。采用齿条刀具的切向变位,设计非对称双圆角齿条刀具,推导包括变位的非对称齿轮全齿廓直角坐标方程和无侧隙
<正> 页河子遗址是宁夏回族自治区1984年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位于隆德县西北三十余公里的沙塘乡和平村渝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葫芦河的支流渝河自遗址下流过。遗址高出河
地下滴灌毛管滴头的压力和流量分布是其主要的水力要素,研究这一问题对地下滴灌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了地下滴灌毛管水力要素的试验方案,可用较短毛
美国华裔文学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已成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现象。其发展正经历着写作和欣赏视野的不断拓展,从边缘进而走向文化融合的变化。国内及港台学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2001年4月—2008年5月427例肾移植患者中47例术后早期(≤3个月)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仅是推动畜牧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能量饲料,而且是生产淀粉和酒精的重要原料。干燥是玉米安全贮藏的保证,但是不当的干燥却会对玉米的饲用品质和加工
水利水电工程可视化仿真主要是通过动画的形式创造出逼真的形象,从而动态地将整个工程施工过程演示出来,并将仿真中所形成的信息、数据等以图形的方法展现,以代替我国传统的
<正> 作者在国际水稻所温室中进行实验。水稻品种为IR26,回接固氮细菌是从水稻根系中分离的带脂固氮螺菌(34H)和固氮假单胞菌(H8)。供试土壤采自国际水稻所试验点Luisi-ana,其理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新课改、新课程的育人目标。“人文素养”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高中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