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紫花苜蓿根际溶磷菌溶磷能力、分泌IAA及菌株特性研究

来源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72369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离筛选贵州紫花苜蓿根际高效溶磷菌株,探索其促生机理。[方法]采用无机磷和有机磷培养基,从贵州省种植的紫花苜蓿根际分离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通过溶磷圈法筛选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利用钼蓝比色法对菌株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的溶磷能力进行测定。[结果]筛选的11株菌株分解磷酸钙的能力差异较大,溶磷量在150.40~268.20μg/ml之间,各菌株的溶磷量与分泌有机酸量、培养介质pH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各菌株均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分泌量在12.09~22.16μg/ml之间,分离
其他文献
工科物理是中国和美国大学工科学生的必修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详细介绍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工科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对中美工科物理的异同点
[目的]本研究旨在优选出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三亚等琼南(包括低海拔)热带地区商业化推广的切花月季品种。[方法]本研究通过在三亚的月季资源圃中设计引种试验和生产试验,观察各
[目的]从受铬污染的土壤中分离抗铬微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r^6+,经过不断的分离和驯化筛选耐铬真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和菌落特征进行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办学模式统一与社会需求多样、宽1:7径与厚基础等一些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矛盾。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据国情、校情确定办学规模与人才培养模式,依
评价并保护现存“东野”的遗传多样性对解析其遗传进化机理以及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综述了近年来不同保存方式、不同年份、不同世代以及与其他生态类型野生
在现代性合理化地建构秩序的境遇下,知识分子经历了从立法者到阐释与批判者、从"异乡人"到"定居者"的转向;大学在现代工具理性的压力之下也相应地走出"象牙塔",踏进"服务站"而蜕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