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邯郸之梦到江户之梦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un0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枕中记》和《金金先生荣华梦》都是有关“黄粱梦”的故事,但两者在主人公身份与梦境写实性上存在很大差异。
  关键词:枕中记;金金先生荣华梦;黄粱梦;比较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1
  1.引言
  从沈既济的唐代传奇小说《枕中记》中诞生的“黄粱梦”母题影响深远,不仅在我国演变出了多种版本,在深受汉学影响的日本也有从中取材的文学作品,恋川春町的《金金先生荣华梦》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有不少对比《枕中记》与日本谣曲《邯郸》或芥川龙之介《黄粱梦》的研究,显示了将《枕中记》与相关日本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的可行性。但《枕中记》和《金金先生荣华梦》的对比研究却凤毛麟角。仅有森鸥外在对两者关系进行考证后指出:“枕中记当是金金先生最早的典故”[1]。因此,笔者将通过分析两者不同点来填补研究空白。
  2.书生与粗人
  《枕中记》的主人公是“卢生”,“卢”姓指人才辈出的河北范阳卢氏,“生”指其为读书人,由此看出作者有意将其与农民阶层区分开来。此外,卢生虽无病无灾,但自觉“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向吕翁倾诉:“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今已适壮,犹勤畎亩,非困而何?”由此看出,卢生不甘为“农”,把自己定位于“士”,他追求的正是儒学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金金先生荣华梦》的主人公是“金村屋金兵卫”,代表富贵的“金”出现了两次,“村屋”令人联想到乡村农舍,而“兵卫”是避免对武士直呼名讳的通称,只有无名讳的町人将其作为真正的名字使用,外号“金金先生”的“金金”是江户中期流行语,指“锦衣玉袍,得意洋洋的样子”[2]。从名字即可看出,主人公已由《枕中记》中的书生变为世俗气息浓厚的乡野庶民。在主人公身份的重塑上,作者不仅以名暗喻,还在描写其心境时直接点明:“欲浮世尽欢,然家徒四壁,难偿此愿”,“遂赴繁华都城,欲谋奉公之职,但求出人头地,以偿纵享浮世之愿”。字里行间都坐实了金兵卫胸无大志、贪图富贵的负面形象。
  卢生与金兵卫虽都穷困于农间,但本质却截然不同。前者是勤勉于学且六艺娴熟,渴望建功立业却郁郁不得志的书生,后者是只求荣华富贵的粗人。《枕中记》与《金金先生荣华梦》虽同根而生,但在主人公身份的构建上存在很大差异。
  3.现实与非现实
  卢生的黄粱梦有很强写实性。先迎娶“清河崔氏女”,次年“举进士,登第”,出任“秘校”等官职。任“陕牧”时治河有功升至“京兆尹”。后得唐玄宗器重,作为“御史中丞、河西节度使”出征戎狄,战功斐然,返京后连升至“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被宰相陷害贬为“端州刺史”。三年后被召回做“常侍”,又升为“宰相”,“与萧中令嵩、裴侍中光庭同执大政十余年”。后被诬陷谋反,欲自裁却为妻所救。被牵连者皆死,唯卢生因宦官求情得以保命,被流放“驩州”。数年后昭雪,“复追为中书令,封燕国公,恩旨殊异”。从此权倾朝野,坐拥万贯家财与无数美人,子嗣也都出人头地。多次告老还乡未获准,重病时上书谢天恩。最后于皇帝下诏慰问并派高力士探病的当天夜里去世。《枕中记》提到的地点、官职、时间、人物均在历史中存在过,卢生的官途也如实反映了唐代知识分子的政治道路。卢生虽被放到拥有无限可能性的梦境之中,他的经历却是对现实社会的复刻。
  金兵卫的黄粱梦则有着与现实脱轨的特性。毫无理由地被膝下无子的富豪选为继承人,“此运千载难逢,乃福从天降,喜不自胜”,得到了名讳与万贯家财,日夜大请宾客,改变发型,更换穿着,“凡事都力求穷尽当世奢华”。而后每日至吉原游乐,在仆人的怂恿下把金银当豆子撒。又去辰巳之里,被与仆人有私的妓女等人接连欺骗钱财,最后一穷二白,狼狈返家。养父因他的挥霍大怒,在仆人的煽动下“剥其衣衫,复其旧态,将其逐出家门”。金兵卫的发达全靠不可捉摸的运气,其言行举止中的愚蠢无能也被无限放大,梦中的情节荒诞离奇,脱离了现实世界的逻辑。
  无论是《枕中记》还是《金金先生荣华梦》,梦境都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前者移植了现实社会,后者则天马行空。沈既济与恋川春町在处理黄粱梦与现实社会的关系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
  4.结论
  《枕中记》与《金金先生荣华梦》都属于“黄粱梦”文学系列,但在主人公身份、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上并不相同。前者由知识分子加现实社会构成,后者由乡野庶民加非现实性构成。可见,《金金先生荣华梦》虽从《枕中记》中孵化而来,但并未照搬所有设定与情节,而这种改编应当与黄表纸的体裁特性与江户时代繁盛的町人文化息息相关。
  注释:
  [1]森鴎外.鴎外全集(第2巻).p382:“金々先生の典故として最も古かべき枕中記”,中文为笔者所翻。
  [2]陈子逸.黄表紙における笑い—恋川春町の作品を中心に.p20:“身なりを立派に飾り、得意になるさま”,中文为笔者所翻。
  参考文献:
  [1]森鸥外.鴎外全集(第2巻)[M].東京:鴎外全集刊行会.1923.
  [2]沈既济.枕中记-孔圣真本[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原文引用自此书)
  [3]恋川春町.金々先生栄華夢[M].東京:米山堂.1926.(原文引用自此書,中文为笔者所翻)
  [4]陈子逸.黄表紙における笑い-恋川春町の作品を中心に[D].东吴大学.2013,(65).
  [5]张哲俊.母题与嬗变:从《枕中记》到日本谣曲《邯郸》[J].外国文学评论.1999,(4).
  [6]郑艳玲、齐艳伟.《邯郸记》与地域文化[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
  [7]李剑国.千古一梦 :谈"黄粱梦"[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2).
其他文献
我躺在晃晃悠悠的船上  这船是父亲的岁月 母亲的青春  湖面上的花纹 是我弹奏的童真  每日的夕阳 我只为你等  等你回眸 回眸这片片彩云  父亲坐在船头拉起心爱的胡琴  闻波涛 泪如浪奔  望来时的河流 何时踏上归程  从此明月 那是故乡的亲人  母亲在梳理着梦里梦外的故事  看夜空 幾点星辰  是谁将一湖的烟波捞起打捆  美丽的容颜 刻满了道道年轮  炊烟袅袅 听远处野鹭啼鸣  清风徐徐 轻摇
不知谁是父母 贸然出世  生长在空谷 风牵着我  四处请安 阳光透出我家贫如洗  流浪中岁月老去 我居无定所  我是我的父母 抱着肩膀走路  我是我的影子 寸步不离四海漂流  感谢荷叶  賜我今生完美版图  在故土 鸟鸣是一枚钉子  钉住山清水秀 我懂得落叶归根  滋润荷花三分静美  伫立今生来世的悬岩良久  每天都在出世和永别中行走  这样也好 来得缠绵 去得利落  一生获取的苦涩与泪水  比星
秋风 带着果实的醇香  在田野上起舞 把一片片金黄  嵌在山坡 河边 村旁  红柿子提着小灯笼 照着苹果  橘子 火龙果 看谁夺走了霞光  紅辣椒 激情燃烧  或成群结队爬上屋檐 支架  或以燎原之势 吞噬一个个晒场  莲蓬 高举着酒杯 敬天 敬地  敬青蜓驾机光临 敬蜂蝶采蜜疯狂  敬姑娘热烈亲吻  敬藏在泥土中的玉玲珑 情深意长
海鷗 如果你是爱的使者  希望你能将  这封含着浓浓爱意的信  寄给远在天涯的她  请转告她 有一个  痴情的男孩  还在苦苦地 等着她
摘 要:释比本是羌族村寨中不离生产的劳动者,只在民众需要时充当神职人员,其文化也是生长于羌民生活实践之中的。现代化开发之下,释比脱离其原生环境进入城镇,在民族旅游的舞台上被作为羌族特色文化而呈现。在此过程中,释比的传统职能发生转化,由民间祭司变为民族特色文化的展示者、旅游接待的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辅助者等。  关键词:释比;现代传承;中国古羌城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
谷穗低头施重礼,红霞染柳繡新装。  惊眸一夜花飞落,又见蝉鸣九月香。  街津秋色(新韵)  苍穹雾霭入江来,唱影随风岸上拍。  棹舞浪喧心动处,秋岚浸染任莺裁。
摘 要:格林童话非常著名,流传范围非常广泛。文中,以格林童话《小弟弟与小姐姐》为例,对童话中的女性命运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更加深入的了解格林童话提供借鉴。  关键词:女性命运;童话;格林童话  作者简介:张雅涵(1998.6-),女,汉,湖南常德人,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
基金项目:2016年度湖北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文化唯物主义视阈下劳伦斯“矿工三部曲”研究》论文,批准文号:16xjr11Q。  摘 要:对于劳伦斯戏剧的研究不多,大多数都集中在剧中人物意象,戏剧技巧,心理分析,思想主题以及作者创作背景方面的研究,对剧中悲剧因素分析的较少。因此,作者以雷蒙德威廉斯的悲剧观念为视角,对此剧进行分析,探求剧中人物的悲剧行为与当时语境下情感结构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
山洼雨过生凉气,只见玫瑰炫霁光。  枝带霓虹吹不散,溪流向远荡芬芳。  夏日清晨在故里山庄山下  信步悠悠小径凉,吟余忽見杏初黄。  涓涓树下香流去,缕缕溪边色映强。  碧草半天含晓露,青峰一面向朝阳。  躬身手掬山泉水,坐石谈天乐故乡。
摘 要:翻译目的论分为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强调翻译中应当以目的为导向。论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选取《百年孤独》第一章中的例子进行分析,对比分析林一安、范晔译本在原文理解、词汇处理、句子结构等方面的翻译异同之处,论证目的论对西汉翻译的适用性,并就西汉翻译中如何运用翻译策略、形成翻译风格提出建议。  关键词:《百年孤独》第一章;翻译目的论;西汉译本;翻译比较  作者简介:侯玉含(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