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逐影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翟润生的摄影作品并没有采用花哨的后期技法,也没有运用复杂的前期技巧,但是他的作品却带有厚重的意蕴和气势。这与创作者的思考以及点、线、面的构成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构图凝练、光影独特的影像才能够吸引观者的关注,继而引发人们更加深入地去读取作品中更加丰富的信息和情感。


  浴 翟润生摄/尼康D300柜机,24-70mm镜头,光墨F9,速度1/500秒


  洞天福地 翟润生摄/尼康D300柜机,70-200mm镜头,光墨F16,速度10秒


  天籁之音 翟润生摄/尼康D300相机,200mm镜头,光墨F3.5,速度1/800秒


  虔诚 翟润生摄/尼康D3柜机,85mm镜头,光墨F22,速度1/30秒
其他文献
新余位于江西省中西部,是南昌的远郊、长沙的近邻,“一湖情爱水、两江秀美城、五座养生山”,是一座山美、水美、城美、人更美的美丽城市。这里文化底蕴深厚,神奇古老的仙女文化、深厚的天工文化,飘逸脱俗的佛教文化,慷慨激昂的红色文化、高雅悠远的抱石文化,构成了新余特殊的文化底色。仙女湖、中国洞都、亚热带植物园、百丈峰、袁河、孔目江,仰天岗、蒙山,孔目江湿地公园把这座城市装扮的山水辉映、美丽如画。  入镜一:
期刊
已经花钱买了手机,为何还要花钱买App?这是很多人会有的一个心结。通过我们接下来的讨论,你会发现这并非简单的金钱问题,而是与每个人的需求相关。最终,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需求决定消费  我们并不能简单地用一句“付费一定好,免费质量低”来结束这个讨论,因为在免费App中,也有很多精品。比如摄影类应用中的Snapseed就深受大家喜爱,它的可保存调整步骤与蒙版功能反而是很多付费修片App所不具备
期刊
PS如何变废为宝,首先应该做到胸有成竹,摄影后期只是表现个人情感的一种特定形式,好像作曲家要表现一种情绪,用钢琴、小提琴、交响乐的形式都可以,画家可以选择油画,水彩、水墨画、漫画的形式。问题不在采取什么形式,而是表现的手法好不好,能不能和读者,听者、观赏者的心灵相沟通,能不能和欣赏者的心产生共鸣。本期两位作者制作的两种色调风格其实都是对原片场景情感的表达,油画效果使画面厚重、富有艺术气息,仿青铜色
期刊
关键词:自然主义、彼得·亨利·爱默生、干版摄影术  《采睡莲》是英国摄影师彼得·亨利·爱默生(Peter Henry Emerson1856-1936)1886年在英国东盎格鲁乡村拍摄的代表作。平静的水面被繁盛的植物包围,炽烈的阳光下,乡绅划着小船。女人探出身子,从水中采出一朵盛开的睡莲。背景处清风拂过水草,茎叶上阳光斑斑点点。水面映出天空,也映着睡莲、水草和船上的人,画面层次丰富。光线的表达是这
期刊
近日拜读了朱光潜先生的《悲剧心理学》一书,书中对人们为什么喜欢看悲剧的心理状态分析,读来触动较大。正巧,前段时间一年一度的“荷赛”大讨论霸据着各媒体的头条。不约而同各媒体对今年“荷赛”的评判,都有“灾难”、“苦大仇深”等类似的字眼儿。如以朱先生的理论为依据,由于悲剧可以满足人们“生命力感”的“悲剧快感”,所以在类似视觉评选中,那些能强烈激起我们内心对生命感知的“灾难片”受青睐就不无道理了。  话虽
期刊
翻过北京西面的山峦,那里原始村落里隐藏着200余座古堡,谜一样的文化、谜一样风俗,住在堡子里的人们,与现代化生活是那样的遥远,仿佛相隔数十年。古堡是被遗忘的城墎,经岁月的风蚀洗礼,今天向人们又展现了它独有的文化魅力!古堡牵住了摄影师杨少铎的魂魄,他用镜头里寻找古堡文化,触摸黄土高坡的古堡人文。
期刊
城市天际线起伏变化,光线璀璨夺目,自然风光之外,城市风光距离我们更近,一条马路,一座大楼,都可以成为镜头中的主角。如果你没有时间走入山野,不妨拿起帽机拍撮都市风景。摄影师陈小波和康劲在纽约的拍摄经验,或许对您拍撮城市风光有些启发。  了解不同城市的文化帝国大厦俯瞰之二 康劲摄拍摄于帝国大厦楼顶,拍摄时天空已经下起小雨,远处金色的天际线十分宽广,我选择使用焦距12mm的镜头把它收纳在画面里,个人感觉
期刊
“观察与思考,并用镜头来记录触动自己心灵的瞬间”,这是河南摄影家张金生的摄影创作心声。他的风光作品静美细腻,他的人物作品情感真挚。无论是借助风景意境的情感传递,还是乡村百姓的生活记录,都充分说明作者不仅有着深厚的摄影技术功底,更将摄影视为一种观念和知性。
期刊
人文纪实题材看似好拍,但想要拍好,难度极大。本文作者在人文纪实领域耕耘多年,无论是深入拍摄一个单独题材,还是拍好随时遇到的身边题材,都有看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方法。关于人文纪实能否后期,后期的尺度作者也有精彩的分析。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呈现,仿佛跟随作者重返拍摄现场,您会深入了解他的思路并重新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  把自己隐藏起来让自己成为故事里的人2015年7月20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波
期刊
公交车、老街巷、码头旁;飘过的路人、踌躇的野狗、绽放的烟花……一眼看去,吴胜这些照片的影像风格确实让人联想到一些日本摄影家,他自己也不避讳森山大道的影像对他的影响,但照片的鲜活,是因为它是拍摄者本人的投射,所以吴胜对城市的观察、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感受还是弥漫在他的照片中,疏离感下面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希望他一直拍,不要停。  ——编者  我觉得,需要长时间了解一个城市,才能表达这个城市的内涵。  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