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力抄核收降低线损异常及措施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对于电能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发展前景的同时,也使电力企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当前电力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仍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基于此,电力企业需要全面认识抄核收工作的重要性,在落实抄表作业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作业的效率,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抄表的精确性,尽可能减少线损异常问题。
  关键词:抄核收工作;线损异常;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9-0048-02
  1 引 言
  线损从广义上来说就是电网在进行输电、配电以及送电的时候,因为管理不当、设备出现问题或者线路存在缺陷等不同因素的存在,所以造成电能的白白损耗,其是阻碍电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几种“元凶”之一。面对当前电网主要供电设备以及电网总体结构更新换代速度相对较慢的新格局,大力分析如何从抄核收工作的角度来大幅降低线损异常状况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案例分析
  国网某电力企业坚持以降线损、增效益为重点,从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上下功夫,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线损管理,降低电能損耗,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工作中,该公司加强线损指标管理,实行线损管理动态考核,结合实际,对每个供电所制定了降损工作目标及实施计划,明确了综合线损及限定值指标,并按照指标到人、责任到人、监管到人的原则,严格落实考核机制,真正做到线损管理工作可控、能控、在控,确保达到降损节能增效的目的;针对线损管理人员业务技能现状,强化相关业务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线损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为降损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健全配网线损管理网络,将配网降损效能监察列为重点监察项目,强化综合分析常态机制,建立线损月分析制度,加强对线损率大、负线损率的台区进行跟踪监测,查找原因,对症下药,及时整改,并加大资金投入对高损台区、供电半径大、线路老化、线径小的高低压线路进行改造力促降损;强化线路维护工作,加大线路通道砍青维护力度,逐线逐村逐户对辖区用电线路进行全面“体检”,同时,加大营业普查力度,完善用户信息和基础数据设备台账,确保系统与现场一致;大力开展用电检查及反窃电专项活动,充分利用营销自动化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取多种方法,筛选确定严查对象,深入各配变台区进行突击检查,对高损变台逐个进行摸排,现场查找高线损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到位,防止电量“跑、冒、滴、漏”,使“电耗子”无处遁形,切实规范台区用电行为,促进台区线损下降,全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 当前电力企业线损异常种类讨论
  结合前文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电力企业线损异常大致可以分为管理方面的线损以及技术方面的线损两大类。
  3.1 管理不当造成的线损
  影响抄核工作最终工作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当中,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的线损异常占据的比重相对较大。同时,管理线损特点极其鲜明却又没有实际形态,从而导致在对管理线损进行分析的过程,一直找不到其变化的具体规律。对过去大量文件资料进行总结与归纳发现,在配电网日常运营过程中,管理线损一般涉及下面几点:①线损管理制度缺失;②电能计量不规范;③用电客户的窃电行为。其中,线损管理制度的缺失与不完善是影响抄核工作的罪魁祸首。若是制定的线损管理制度时效性较差,就会导致管理工作与实际状况之间存在严重出入,从而导致线损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不尽人意,进而导致抄核收数据不精确,同时不全面,加大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
  3.2 技术缺陷造成的线损
  技术缺陷造成的线损一般是由于电网在配电过程中电能出现白白损耗或者用电户电表计量不准确出现一定的误差。为了尽可能降低技术缺陷带来的线损,电力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对当前电网结构进行优化;借助布局合理、完善的电网结构,就可以在负荷中心实现高等级电压的供电,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低压配电网供电的直径,不仅能够降低线损,而且能够显著增强供电的质量。②强化计量配置;这样可以为通过技术降低线损奠定良好的基础。③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对无功功率的分布进行完善,从而完成降低线损的任务。
  3.3 硬件问题引起的线损
  电网中各种电气设备是出现线损最集中的地方,这与电网结构存在一定的联系,电网结构若是搭建不科学,则会导致输变电容量出现不足状况。就当前中小城市出现线损的现状来看,电网中老旧电气设备的长时间运行是诱发线损的主要原因。如果想要彻底解决此类问题,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以用来对电网电气设备进行升级与更换,但一般需要考虑当前的经济水平,想要在短期内解决此类问题基本不现实,因此,只能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进行逐步完善。
  4 通过电力抄核收降低线损异常状况的有效措施
  4.1 建立健全完善的抄核收管理体系
  面对当前电力抄核收工作的现状,电力企业要想完善抄核收工作,首先必须从基层工作抓起,完善与创新营业厅抄核收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业务制度,学习其余国家先进的抄核收对线损管理的方法,对抄核收管理制度进行严格规范,确保自动化系统可以在抄核收工作中正常运行;这样一方面可以大幅缩减人力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能够对抄核收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专门的抄核收监管部门。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服务,因此,电力企业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抄核收工作的质量,建立一定的绩效考核制度与奖励机制,对从事抄核收工作的工作人员业绩进行评定,表现优越的给与一定奖励,从而大幅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而显著增加抄核收工作的质量。
  4.2 完善抄核收统计工作,保障线损相关数据的精确性
  电力企业需要给予抄核收统计工作更多的关注,建立专门的抄核收部门,同时对不同区域的电力设备定期进行检查,保证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况,同时提高线损率计算的精确性。首先对电力企业各级部门的岗位职责进行划分,接着将抄核收不同阶段统计工作划分给不同的工作人员中,最后对不同工作人员收集的线损数据进行汇总,再进行精确计算,确定最终的线损率,从而判断电网是否存在线损异常状况。同时,在统计过程中需要注重高度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从而大幅增加抄核收统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电网日常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影响抄核收统计工作质量的因素进行汇总与分析,以此为基础,制定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线损问题。
  4.3 强化运维人员的培训力度
  作为抄核收工作的主体,运维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素质也和线损异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就要求电力企业相关部门需要加大运维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施工各种抄核收工作方法以及技术,同时提高其道德素养,使其具备较强的担当能力以及责任心,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人为因素引起的线损给抄核收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间接提高抄核收工作的实际成效,进而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线损异常状况的出现于抄核收工作结果的不精确存在必然的联系,换句话说,抄核收工作结果的不精确就会导致电网出现线损异常状况。基于此,为了能够显著减少线损异常状况出现的次数,电力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抄核收工作。不仅如此,电力企业还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以此来提高抄核收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从而降低线损异常状况。
  参考文献
  [1]姜双林.电力抄核收降低线损异常的解析及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9):252.
  收稿日期:2018-9-2
  作者简介:刘泽松(1983-),男,助理工程师,本科,从事电力营销工作。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摔跤,运动是一种两名选手徒手进行运动较量的项目。这一项目中,两名选手要进行身体的直接接触。摔跤这项运动判定输赢的方式是以把对方摔倒,迫使其双肩着地后则认定其为胜者自由式摔跤小级别包括了男子54kg、58kg,女子48kg、51kg。自由式摔跤小级别的运动员不像大级别运动员一样有十分强大的专项力量,因此在灵活性、真假动作配合、善于应变等方面要增加锻炼,善于以“智取”获胜。本文通过对广东省自由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获得中高温条件下高效脱除烟气中HCl的吸附剂,对自制类水滑石吸附剂HTL与常用的吸附剂CaO,NaHCO3在不同温度(300~700℃)、不同HCl初始浓度(750~1500 mg/m3)以及不同反应时间条件下
摘 要:课堂問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与课堂常规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影响正常课堂秩序或教学程序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是阻碍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影响教学程序的最常见问题。因此本文就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困境与突破展开相关讨论。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堂问题行为;管理困境;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9-0044-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借助广西大學行健文理学院控制工程实验室中的过程控制实验装置,设计过程控制实验远程控制平台的网络系统。通过搭建一个这样的网络系统,能够实现通过网络对过程控制实验设备的“读”、“写”功能。让学生了解工业组网,融合通信和网络控制技术等知识,向学生展示网络发展的新成果及工业网络控制系统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关键词:过程控制;远程控制;网络结构  中图分类号:TP2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