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大措施,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着力解决目前农村公共事业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2005年,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7年,十七大报告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明确指出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然而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特别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已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然而,解决这类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实现城多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一、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意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让全体社会成员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保证社会公平公正。其中的重点就是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农民能够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应以农村为重点。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不足。面临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严重缺失的突出矛盾:农民难以获得公共医疗.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井由此导致了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不到保障。而另一方面,与城市公共服务相比,农村因其在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域环境、人文风俗的独特性,在公共服务方面也有自己的范围和要求,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等都应纳入到农村的公共服务。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我国进入新阶段,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面临的困境
由于农村的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的水平、质量及覆盖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我们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面临的困境也主要集中在农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 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品在总量上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偏向城市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通过提取农业剩余来支持工业资本和城市建设,在制度、政策及国家管理上把城市与农村截然分开,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体制。而在公共事业方面,城乡也有着不同的制度和体系。城市公共服务及公共品基本上由国家财政提供,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范围较广质量较高的公共服务。而在农村,公共服务及公共品的供给却主要通过“缴费”的形式由农民自己解决,由国家财政提供的公共服务非常有限。加之“三农”的天然弱势,使得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品在总量上难以满足需求。一是在硬件上,公共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且设施老化严重,道路桥梁、水利设施不等能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二是在软件上,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覆盖面小,农民技术培训工作滞后,教育、医疗供给不足,社保制度不完善。
2 “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导致农村公共服务的结构失衡。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品的供给决策主要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而且往往以政府文件和指令的形式下达。这就使得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种类、结构安排取决干上级政府的偏好,而这种偏好并不能直接有效的反应农村及农民对公共服务的真实需要,甚至是出现冲突和背离。而作为公共服务受众的农民却没有自身利益的诉求表达机制,真实的公共服务需要往往被忽视,这就导致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脱节,结构失衡。
3 农村公共事业面临资金匮乏与资金使用低效率并存的尴尬。
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财权上收,事权下沉,省级财政与中央财政关系相对理顺,而省级下财政关系混乱。上级政府往往通过一些制度安排,将下级财政的一部分转移到上级财政,这样,财政级次最低的乡镇财政,在与上级政府的博弈中必然处于不利地位,而用于农村公共事业的资金则普遍不足。
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也加剧了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短缺。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品的投入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中税收返还形式占的比重过大,而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过低。另外,这种转移支付制度尚缺乏科学、标准、规范的预算程序,预算的透明度和刚性均不够,资金安排随意性大,各种拨款分配方法不科学,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对资金的监管力度比较弱,部分国家专项资金被挤占、侵吞,非生产性耗费浪费了大量的支农资金,真正用于农村公共事业领域的资金有限。
在资金利用率方面,如前所述,农村公共事业中存在供给与需求脱节的现象,这就使有限的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并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无疑会降低资金的利用率;科层体制中由上而下的考核机制,使农村公共服务明显具有“短期化”和“政绩化”色彩。资金往往都投向短期见效的项目,而长期项目的资金投入严重匮乏.
4 农村中公共事业领域监督机制不健金。在农村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管理者,同时又是监管者,这种自我监督,很容易导致监管过程中的“走过场”,监管乏力。由于在公共服务供给及管理上的信息不对称,加上制度、技术上的原因,农民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权,而农民自身也缺乏监督意识。这就导致作为公共服务受众的农民,往往被排斥在监管体制之外,没有完善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加剧了公共服务总量上的不足及结构失衡以及资金使用的低效率。
三、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
1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统筹城乡发展,以农村为重点。
如上所述,推进城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要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农村为重点,着重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应转变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使原有的城市居民分享型的公共服务体制转向城乡居民共享性的公共服务体制,对在公共服务领域处于不利地位的农民进行政策上的优先扶持和资源上的倾斜配置,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应在“多予”上多下功夫。而“予”只有放在“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的意义上,才能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战略找到切实的落脚点。
2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主 体,吸纳社会力量,扩宽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品的供给渠道。
在农村公共事业领域,政府理应承担供给责任,成为供给主体。这是因为农村公共服务属于“市场失灵”的范围,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免费搭车”和交易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存在,在客观上要求由政府提供。另一方面,农村的自然情况和经济水平决定了农村的生产规模较小并且经营分散,农村中的公共服务不可能由农民自身提供,政府作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首先要明确职能,建立权责对等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定位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只有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才能在体制上保证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上不会缺位。
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中占主体地位,并不等于政府是农村公共服务中的唯一提供者。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量大,且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单靠政府自身难以满足要求。根据公共财政理论以及大部分农村公共产品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可以采用政府与市场混合的方式,以改变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渠道单一的状况。因此,当务之急是积极探索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促进单一的供给主体向多元化主体转化,开拓新的公共产品供给渠道。
西方公共产品治理的多中心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发达国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治理往往都通过社会多元主体的有效整合,优化其供给和治理绩效。正如萨缪尔森指出的那样“一种公共物品并不一定要由公共部门来提供,也可由私人部门来提供。”我国农村中公共服务和公共品也可以有私人部门、农村社区及非营利组织等来提供。
(1)对于那些产权明确、能引入市场化运作和进行排他性收费的公共物品,比如一些农用固定资产、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服务等都可交给私人或企业来提供。我国幅员辽阔,广大农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地域性差异明显,而在同一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也在增强。
(2)农村社区可以发挥离农民最近的优势,倾听农民的呼声。为农民提供更为有效的公共服务。如在社区范围内的公用设施的维修与管理等贴近百姓生活的公共服务由农村社区来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3)非盈利组织又称为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等,因介于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而得名。非盈利组织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尤其是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或边缘性社会群体方面,以及承担微观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配合会使公共服务的供给更有效率。
(4)公用事业的“民营化”。西方国家经常通过合同外包的形式向私人或企业购买公共服务,以提高效率。具体而言,包括政府采购、契约外包、租赁、授予特许权、建设——经营——转让方式以及公私伙伴关系等形式,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当然,每种方式都有利有弊,都存在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我们应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鼓励私人、企业及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到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中来。以缓解目前农村公共服务领域中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同时提高供给的效率以及公共服务的质量。
3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建立农民的利益诉求机制,在公共事业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主。
在公共事业的决策过程中.应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广开言路,建立畅通的农民利益诉求渠道,使农民的真正需求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和应有的尊重,使“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农民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受众,最为了解自身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服务,什么样的公共服务能为自己带来切实利益。农民还可以通过“农民协会”、“村民互助协会”等民间组织吸收整合农民意愿,形成统一的利益诉求,在决策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吸纳更多的农民参与决策,能够提高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防止无效公共服务的过度供给和农民急需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民的满意度。
4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逐步完善农村金融财政制度,给予农村公共服务充足的资金保证。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资金主要还是要依靠国家财政。在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公共财政应重点向农村倾斜和延伸,同时建立各种支农的金融制度,形成完善的金融体系,为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投入更多的资金,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首先,要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范围,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增加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加快形成促进农村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
第二,要赋予乡镇政府合理的事权、财权,做到“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使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明确乡镇政府职能,使其主要职能转移到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同时应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税收权限,根据所承担的责任赋予相应的财政权力,使乡镇政府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预算住户提和财政主体,保证乡镇有足够的财政负担当地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所需必要资金。
第三,还应对现有的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完善。扩大财政转移支付的范围,增加转移支付的数量,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转移支付要考虑财政能力与财政支出两者的需求,建立针对农村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框架,促进地区间和城乡间的均衡发展。另外还应加强对于转移支付的管理,减少人为因素和随意性,使转移支付更具有科学性,发挥更大的作用。
5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健全农村公共事业中的监督机制,以保证有限的财政投入的规范化使用和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和高效治理。
由此,农村的公共事业应从广度和深度上大幅提高农民的参与水平,加强基层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使农民在决策,实施,管理等各个环节上都能进行有效的监督,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加强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培养农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对公共事业的监督管理活动中去。
【关键词】: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2005年,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7年,十七大报告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明确指出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然而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特别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已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然而,解决这类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实现城多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一、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意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让全体社会成员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保证社会公平公正。其中的重点就是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农民能够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应以农村为重点。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不足。面临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严重缺失的突出矛盾:农民难以获得公共医疗.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井由此导致了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不到保障。而另一方面,与城市公共服务相比,农村因其在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域环境、人文风俗的独特性,在公共服务方面也有自己的范围和要求,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等都应纳入到农村的公共服务。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我国进入新阶段,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面临的困境
由于农村的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的水平、质量及覆盖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我们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面临的困境也主要集中在农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 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品在总量上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偏向城市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通过提取农业剩余来支持工业资本和城市建设,在制度、政策及国家管理上把城市与农村截然分开,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体制。而在公共事业方面,城乡也有着不同的制度和体系。城市公共服务及公共品基本上由国家财政提供,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范围较广质量较高的公共服务。而在农村,公共服务及公共品的供给却主要通过“缴费”的形式由农民自己解决,由国家财政提供的公共服务非常有限。加之“三农”的天然弱势,使得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品在总量上难以满足需求。一是在硬件上,公共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且设施老化严重,道路桥梁、水利设施不等能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二是在软件上,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覆盖面小,农民技术培训工作滞后,教育、医疗供给不足,社保制度不完善。
2 “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导致农村公共服务的结构失衡。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品的供给决策主要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而且往往以政府文件和指令的形式下达。这就使得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种类、结构安排取决干上级政府的偏好,而这种偏好并不能直接有效的反应农村及农民对公共服务的真实需要,甚至是出现冲突和背离。而作为公共服务受众的农民却没有自身利益的诉求表达机制,真实的公共服务需要往往被忽视,这就导致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脱节,结构失衡。
3 农村公共事业面临资金匮乏与资金使用低效率并存的尴尬。
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财权上收,事权下沉,省级财政与中央财政关系相对理顺,而省级下财政关系混乱。上级政府往往通过一些制度安排,将下级财政的一部分转移到上级财政,这样,财政级次最低的乡镇财政,在与上级政府的博弈中必然处于不利地位,而用于农村公共事业的资金则普遍不足。
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也加剧了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短缺。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品的投入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中税收返还形式占的比重过大,而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过低。另外,这种转移支付制度尚缺乏科学、标准、规范的预算程序,预算的透明度和刚性均不够,资金安排随意性大,各种拨款分配方法不科学,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对资金的监管力度比较弱,部分国家专项资金被挤占、侵吞,非生产性耗费浪费了大量的支农资金,真正用于农村公共事业领域的资金有限。
在资金利用率方面,如前所述,农村公共事业中存在供给与需求脱节的现象,这就使有限的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并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无疑会降低资金的利用率;科层体制中由上而下的考核机制,使农村公共服务明显具有“短期化”和“政绩化”色彩。资金往往都投向短期见效的项目,而长期项目的资金投入严重匮乏.
4 农村中公共事业领域监督机制不健金。在农村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管理者,同时又是监管者,这种自我监督,很容易导致监管过程中的“走过场”,监管乏力。由于在公共服务供给及管理上的信息不对称,加上制度、技术上的原因,农民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权,而农民自身也缺乏监督意识。这就导致作为公共服务受众的农民,往往被排斥在监管体制之外,没有完善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加剧了公共服务总量上的不足及结构失衡以及资金使用的低效率。
三、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
1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统筹城乡发展,以农村为重点。
如上所述,推进城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要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农村为重点,着重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应转变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使原有的城市居民分享型的公共服务体制转向城乡居民共享性的公共服务体制,对在公共服务领域处于不利地位的农民进行政策上的优先扶持和资源上的倾斜配置,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应在“多予”上多下功夫。而“予”只有放在“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的意义上,才能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战略找到切实的落脚点。
2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主 体,吸纳社会力量,扩宽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品的供给渠道。
在农村公共事业领域,政府理应承担供给责任,成为供给主体。这是因为农村公共服务属于“市场失灵”的范围,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免费搭车”和交易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存在,在客观上要求由政府提供。另一方面,农村的自然情况和经济水平决定了农村的生产规模较小并且经营分散,农村中的公共服务不可能由农民自身提供,政府作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首先要明确职能,建立权责对等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定位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只有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才能在体制上保证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上不会缺位。
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中占主体地位,并不等于政府是农村公共服务中的唯一提供者。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量大,且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单靠政府自身难以满足要求。根据公共财政理论以及大部分农村公共产品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可以采用政府与市场混合的方式,以改变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渠道单一的状况。因此,当务之急是积极探索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促进单一的供给主体向多元化主体转化,开拓新的公共产品供给渠道。
西方公共产品治理的多中心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发达国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治理往往都通过社会多元主体的有效整合,优化其供给和治理绩效。正如萨缪尔森指出的那样“一种公共物品并不一定要由公共部门来提供,也可由私人部门来提供。”我国农村中公共服务和公共品也可以有私人部门、农村社区及非营利组织等来提供。
(1)对于那些产权明确、能引入市场化运作和进行排他性收费的公共物品,比如一些农用固定资产、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服务等都可交给私人或企业来提供。我国幅员辽阔,广大农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地域性差异明显,而在同一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也在增强。
(2)农村社区可以发挥离农民最近的优势,倾听农民的呼声。为农民提供更为有效的公共服务。如在社区范围内的公用设施的维修与管理等贴近百姓生活的公共服务由农村社区来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3)非盈利组织又称为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等,因介于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而得名。非盈利组织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尤其是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或边缘性社会群体方面,以及承担微观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配合会使公共服务的供给更有效率。
(4)公用事业的“民营化”。西方国家经常通过合同外包的形式向私人或企业购买公共服务,以提高效率。具体而言,包括政府采购、契约外包、租赁、授予特许权、建设——经营——转让方式以及公私伙伴关系等形式,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当然,每种方式都有利有弊,都存在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我们应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鼓励私人、企业及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到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中来。以缓解目前农村公共服务领域中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同时提高供给的效率以及公共服务的质量。
3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建立农民的利益诉求机制,在公共事业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主。
在公共事业的决策过程中.应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广开言路,建立畅通的农民利益诉求渠道,使农民的真正需求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和应有的尊重,使“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农民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受众,最为了解自身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服务,什么样的公共服务能为自己带来切实利益。农民还可以通过“农民协会”、“村民互助协会”等民间组织吸收整合农民意愿,形成统一的利益诉求,在决策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吸纳更多的农民参与决策,能够提高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防止无效公共服务的过度供给和农民急需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民的满意度。
4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逐步完善农村金融财政制度,给予农村公共服务充足的资金保证。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资金主要还是要依靠国家财政。在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公共财政应重点向农村倾斜和延伸,同时建立各种支农的金融制度,形成完善的金融体系,为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投入更多的资金,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首先,要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范围,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增加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加快形成促进农村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
第二,要赋予乡镇政府合理的事权、财权,做到“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使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明确乡镇政府职能,使其主要职能转移到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同时应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税收权限,根据所承担的责任赋予相应的财政权力,使乡镇政府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预算住户提和财政主体,保证乡镇有足够的财政负担当地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所需必要资金。
第三,还应对现有的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完善。扩大财政转移支付的范围,增加转移支付的数量,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转移支付要考虑财政能力与财政支出两者的需求,建立针对农村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框架,促进地区间和城乡间的均衡发展。另外还应加强对于转移支付的管理,减少人为因素和随意性,使转移支付更具有科学性,发挥更大的作用。
5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健全农村公共事业中的监督机制,以保证有限的财政投入的规范化使用和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和高效治理。
由此,农村的公共事业应从广度和深度上大幅提高农民的参与水平,加强基层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使农民在决策,实施,管理等各个环节上都能进行有效的监督,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加强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培养农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对公共事业的监督管理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