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p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无论是引入数学概念,还是在运用、巩固数学概念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既使概念的建构变得轻松、有趣,也让概念的本质在体验中变得更为清晰,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
  一、在亲身经历中体验,激发概念理解的热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概念学习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理解是比知道更高层次的抽象思维活动,如果单纯以呈现的方式告诉学生,学生不但对这一概念一知半解,而且毫无学习、探索的热情可言。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亲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的概念理解才是有效的。
  案例:苏教版“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
  1.指一指,感知物体表面。
  请一名学生上台指出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在什么地方。
  教师加以引导:像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
  2.比一比,完善面积的概念。
  出示三组图形:a组,面积差别大;b组,封闭与不封闭的一组;c组,两个无法用肉眼观察出大小的长方形。
  比较a组图形(一个大长方形和一个小圆形),引导学生用观察比较法进行判断,并说出理由。
  比较b组图形(一个封闭的正方形和一个不封闭的图形),引导得出: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板书:封闭图形)
  3.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观察、比较,结合板书归纳概括图形的概念。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生齐读概念)
  ……
  思考:在引入面积的概念时,教师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现有教学资源,让学生亲历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对面积这一抽象的概念由陌生到熟悉。在亲历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被点燃,面积这一概念进一步被完善。
  二、在多元假設中体验,延长概念理解的广度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概念的呈现方式应多种多样,才能满足学生多样性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发学生对概念多元化的理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去,这样的概念理解才是实效的。
  案例:苏教版“吨的认识”的教学
  1.独立填写表格,算一算多少个这样的物体是1吨,并把结果在小组里交流。
  活动分6组进行,第一小组是重1千克的大白菜;第二组是重25千克的大米;第三组是重10千克的水;第四组是重5千克的旺旺大礼包;第五、第六组是大约重30千克的同学。学生活动后交流,并适时板书(如下)。
  2.观察图片,进一步感知1吨有多重。
  (1)每头牛重500千克,2头这样的牛重1吨。
  (2)每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这样的水泥重1吨。
  (3)每桶油重200千克,5桶这样的油重1吨。
  (4)每头猪重100千克,10头这样的猪重1吨。
  (5)(课件演示)儿童游泳池能放水500千克,2个这样的游泳池能放水1吨。
  (6)一个普通水龙头正常流水1个半小时,大约能流1吨水。
  (7)洗一辆车大约用200千克水,洗5辆这样的车大约用水1吨。
  ……
  思考: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有两次体验活动:一是通过类推的方法,在体验一个物体重量的基础上,计算并体会1吨有多少个这样的物体。二是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生活中1吨的物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1吨在生活中到底有多重。教学中,教师通过不断的列举,让学生产生1吨有多重的表象,这样多元化、生活化的假设把学生的理解推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挖掘概念理解的深度
  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成为数学概念学习的主人,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与掌握数学概念学习方法,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数学概念学习的能力。
  案例:苏教版“平均数”的教学
  (首先播放班级学生套圈圈的影像资料)
  师:同学们,到底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男、女生的人数不一样)怎么比呢?
  生1:比总数,总数谁多谁就获胜。
  师:是吗?算一算,谁的总数多?
  生2:女生的总数多。
  生3:我不同意,因为女生比男生多一个人,这样比不公平。
  师:看来,当人数不一样的时候,比总数不公平。那到底比什么呢?
  生4:应该比平均每人套多少个。
  师:每个同学利用老师提供的统计图,看一看、画一画、算一算,到底是哪一组套得准一些?
  ……
  思考: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先根据总数来进行判断,在师生的交流对话中,体会到人数不一样的时候,不能比较总数,获得了新的解决问题的需求。教师再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画一画、算一算等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创设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在不断探究中理解了平均数这一概念。
  (责编黄桂坚)
其他文献
小妖:妈妈,你和爸爸举行婚礼的时候爸爸单膝跪地了吗?  妖妈:没有。  小妖:吻你了吗?  妖妈:没有。  小妖:那你俩在台上干啥了?  妖妈:傻站着。  小妖:哎呀,真够傻的了。那结婚以后,爸爸吻过你、抱过你吗?  妖妈:没有。  小妖:啥也别说了妈妈,我爸嫌弃你了。  妖妈:假如,我是说假如哈,姑娘你猜我要问你啥?  小妖:你是不是想问,假如你和我爸都掉河里,我先救谁?  妖妈:哈哈哈哈哈,那
[摘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和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使命所在。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唤醒,灵活利用学生的经验去组织教学,从而让他们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思考等活动中对数据产生亲切感,数据分析能力得到培养和获得发展。  [关键词]数据分析;条形统计图;生活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2—0068—02  “数据
进入4月,在复工和全球疫情数字之外,数字基建再次被热炒。4月17日,工信部专门召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专家研讨会,提出要加快5G建设进度,探索数字基建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近期中央层面的一系列举动,释放出一个信号: 疫情让人们更加意识到,大数据的潜力巨大。  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东平对《中国新闻周刊》直言,智慧城市在防疫的反应上“慢了半拍”。  2月10日,距武汉“封城”已经过去了18
正确认识和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究竟在何处,应如何有效地施导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导”在设疑激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
文在寅。图/中新  韩国总统文在寅带领执政党创造了纪录。4月16日,韩国第21届国会选举结果揭晓,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在整体国会议席中获得180个席位(总数目为300个),成为韩国自1987年宪政改革之后首个“超级执政党”。  此次选举正值疫情期间,但韩国选民的投票热情仍然高涨。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初步统计显示,此次选举投票率为66.2%,创下1992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韩国总统任期为五年,不得连
[摘 要]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教师只重视知识的讲解和问题的解决,忽略了对学生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索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合乐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充分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以生为本;问题导学;合作学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计算,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有效载体。然而,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都觉得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下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过多地强调创设教学情境、自主探究和拓展延伸,这样就把学生进行基本计算技能训练的时间给侵占了。如果学生连基本的计算技能都没有掌握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维能力就是“空中楼阁”。因此,小学计算教学应该力求扎实而灵活,要善于给计算课堂
[摘 要]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必要的环节,重视有价值练习题的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是事半功倍的。通过对比、感悟、发散、交流,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求异思维;空间观念;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63  课程标准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不少教师对
吕小军赛前热身时试举了一把160公斤,他扭头对教练于杰说,“今天这个杠铃杆细。”于杰一听乐了:“你小子今天肯定会超常发挥。”  这是7月31日,东京奥运会举重项目男子81公斤级决赛现场。和不少运动类似,举重同样讲究手感——这是运动员手握杠铃杆时,对杠铃杆的一种粗细感知。“有时候觉得细,这意味着能握得特别牢固。有时候觉得粗,手有点发涨,那就是状态不好了。”吕小军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告知粗细是他给
“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从数学教育价值来看,数学阅读应该是建立在思维基础之上的逻辑性阅读、符号化阅读、图表化阅读和多元化阅读。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不能忽视数学阅读,不能忽视对阅读策略的培养。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介入”学生的阅读,恰当进行引导和点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文本。  一、“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