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情景教学日益受到关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物理教学中怎样开展情景教学呢?本文谈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物理教学;课改;创设;情景;基本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优良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紧张兴奋的氛围中学习,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并能逐步提高对物理的理解力与表达能力。如何创设优良的教学情景呢?自己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以下几种方法,仅供同行们参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起求知欲望
在讲授内容之前,通过演示实验、讲史料、生动的举例和类比、提出富有启发性或联系实际的问题等,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对激发学习动机,唤起求知欲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讲参照物时引出“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歌词等,这样的引入能迅速激发学生兴趣。在讲动量定理时,提出茶杯从高处落到不同的地面上会不会摔碎?这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考,且能根据各自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多种回答,尽管他们的回答是不全面的,但给新知识的讲授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二、创设探索情境,增强学习信心
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按照前人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来安排的,讲授这些内容时,不能只着意传授知识,更应侧重于介绍知识的探求过程,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情境。
如,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这节内容时,我安排了这样的探索程序:①实际的落体运动快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分别演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重力相同的两个物体下落不一样快。②正确地提出问题——研究在真空条件下的落体运动,用钱羽管实验证实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再用多媒体手段显示在真空条件下典型的落体运动。③探讨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介绍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方法(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用多媒体课件再现伽利略的研究过程,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④探究落体运动的本质——具有相同的加速度,给出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的数值。⑤归纳落体运动的规律——即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学生在探索中,知道了怎样层层分析问题,又怎样解决问题,体会了研究的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掌握知识,能知其所以然,能体验到成功感,能将直接兴趣转化为持久的间接兴趣。
三、创设成功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教学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这一过程就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
如,许多学生总认为物体对支持面的正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这样的错误虽经多次纠正,效果不明显。我在教学中在学生学完牛顿运动定律后,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列举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不等于物体重力的实例,列举多而巧妙者获胜。比赛中每个学生都踊跃参与,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也能举出一些实例,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通过自己列举的实例归纳出结论,既澄清了概念,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创设类比情境,突破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的突破,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创设类比情境,可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如,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如何向学生讲清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教学中的难点。为此,我在教学中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某人身上的两只口袋里装了钱,其中一只口袋里的钱相当于动能,另一只口袋里的钱相当于势能,两只口袋里的总钱数相当于机械能。那么:“怎样才能保持两只口袋里的总钱数始终不变呢?”问题提出后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多种回答,有的说:“保持两口袋里各自的钱数不变”,也有的说:“将钱只在两只口袋间相互转移”,还有的说:“如果从外界获取多少钱,就应该全部把它花去”。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并不困难,因而气氛轻松热烈。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从能量角度表述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再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就不难得出从功的角度表述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五、创设激疑情景,促进深化理解
中学生缺泛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进行激疑,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
如,讨论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的分布及导体的表面为等势面等性质,其结论学生是认可的,但其是否真正理解了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及时提出一些激凝性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不防问:有一个同学画了如右图所示的电场线,你认为他画得对吗?为什么?这样学生产生了疑点,必定要深入思考,这就对深刻理解静电平衡以及电场线概念的内涵起促进作用。
六、创设评错情境,做到以错悟理
物理知识除了要从正面理解外,还应作一些反面文章,即针对学生理解概念中常出现的错误进行设问,让学生从正确、错误的对比中辨明是非,提高概念的全面性、准确性、逻辑性和批判性,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如,有这样一道题:凸透镜成实像在光屏上时,把屏拿开,像是否还存在?眼睛是否还“看得见”此像?在讲评时,没有直接给出正确结论,而是将学生出现的典型观点摆出来让学生进行讨论。①像不存在,眼睛不可能看见;②像仍存在,因无光屏眼睛看不见像;③像仍存在,且眼睛仍能在各个方向看见像;④像仍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此像。观点摆出后,平静的教室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纷纷为自己的答案找根据,为推翻其它的观点找原因。经过一翻辨论,最后得出统一的意见:第④种是正确的。
这种评错情境,由于给出的结论与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学生寻找错误原因的动机非常强烈,一旦错误被揭穿,必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注重优良教学情景的创设,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极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使其更加系统与完善。
关键词:物理教学;课改;创设;情景;基本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优良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紧张兴奋的氛围中学习,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并能逐步提高对物理的理解力与表达能力。如何创设优良的教学情景呢?自己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以下几种方法,仅供同行们参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起求知欲望
在讲授内容之前,通过演示实验、讲史料、生动的举例和类比、提出富有启发性或联系实际的问题等,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对激发学习动机,唤起求知欲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讲参照物时引出“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歌词等,这样的引入能迅速激发学生兴趣。在讲动量定理时,提出茶杯从高处落到不同的地面上会不会摔碎?这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考,且能根据各自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多种回答,尽管他们的回答是不全面的,但给新知识的讲授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二、创设探索情境,增强学习信心
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按照前人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来安排的,讲授这些内容时,不能只着意传授知识,更应侧重于介绍知识的探求过程,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情境。
如,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这节内容时,我安排了这样的探索程序:①实际的落体运动快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分别演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重力相同的两个物体下落不一样快。②正确地提出问题——研究在真空条件下的落体运动,用钱羽管实验证实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再用多媒体手段显示在真空条件下典型的落体运动。③探讨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介绍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方法(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用多媒体课件再现伽利略的研究过程,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④探究落体运动的本质——具有相同的加速度,给出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的数值。⑤归纳落体运动的规律——即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学生在探索中,知道了怎样层层分析问题,又怎样解决问题,体会了研究的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掌握知识,能知其所以然,能体验到成功感,能将直接兴趣转化为持久的间接兴趣。
三、创设成功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教学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这一过程就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
如,许多学生总认为物体对支持面的正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这样的错误虽经多次纠正,效果不明显。我在教学中在学生学完牛顿运动定律后,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列举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不等于物体重力的实例,列举多而巧妙者获胜。比赛中每个学生都踊跃参与,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也能举出一些实例,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通过自己列举的实例归纳出结论,既澄清了概念,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创设类比情境,突破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的突破,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创设类比情境,可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如,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如何向学生讲清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教学中的难点。为此,我在教学中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某人身上的两只口袋里装了钱,其中一只口袋里的钱相当于动能,另一只口袋里的钱相当于势能,两只口袋里的总钱数相当于机械能。那么:“怎样才能保持两只口袋里的总钱数始终不变呢?”问题提出后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多种回答,有的说:“保持两口袋里各自的钱数不变”,也有的说:“将钱只在两只口袋间相互转移”,还有的说:“如果从外界获取多少钱,就应该全部把它花去”。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并不困难,因而气氛轻松热烈。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从能量角度表述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再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就不难得出从功的角度表述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五、创设激疑情景,促进深化理解
中学生缺泛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进行激疑,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
如,讨论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的分布及导体的表面为等势面等性质,其结论学生是认可的,但其是否真正理解了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及时提出一些激凝性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不防问:有一个同学画了如右图所示的电场线,你认为他画得对吗?为什么?这样学生产生了疑点,必定要深入思考,这就对深刻理解静电平衡以及电场线概念的内涵起促进作用。
六、创设评错情境,做到以错悟理
物理知识除了要从正面理解外,还应作一些反面文章,即针对学生理解概念中常出现的错误进行设问,让学生从正确、错误的对比中辨明是非,提高概念的全面性、准确性、逻辑性和批判性,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如,有这样一道题:凸透镜成实像在光屏上时,把屏拿开,像是否还存在?眼睛是否还“看得见”此像?在讲评时,没有直接给出正确结论,而是将学生出现的典型观点摆出来让学生进行讨论。①像不存在,眼睛不可能看见;②像仍存在,因无光屏眼睛看不见像;③像仍存在,且眼睛仍能在各个方向看见像;④像仍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此像。观点摆出后,平静的教室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纷纷为自己的答案找根据,为推翻其它的观点找原因。经过一翻辨论,最后得出统一的意见:第④种是正确的。
这种评错情境,由于给出的结论与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学生寻找错误原因的动机非常强烈,一旦错误被揭穿,必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注重优良教学情景的创设,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极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使其更加系统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