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年货“新三样”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kao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里的钱越来越多,买东西也不用再凭票抢购,人们可以拿出更多的财力去实现“更高的生活质量”。
  改革开放最初的1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革的10年。在这10年当中,人们经历了收入增加、家庭条件日益改善,经历了从物资匮乏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断丰富的转变。
  过年,对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的人们来说,既有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也有对传统“年文化”的坚守。改革开放带来的变革与人们从困难年代走出来的固有思维产生了激烈碰撞。手里的钱越来越多,买东西也不用再凭票抢购,人们可以拿出更多的财力去实现“更高的生活质量”。
  这个时期的年货,有着异常鲜明的时代特征。伴随着春晚,彩电逐渐走进了每个家庭;伴随着人们对物质需求水平的提高,年货市场层出叠见;伴随着人们个性化需求的迸发,过年有了更多的色彩。
  年货“新三样”
  贯穿上个世纪整个80年代,人们最青睐的“特殊”年货,恐怕就是电器新三样: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往往是一家人攒了一年的钱,赶在过年之前,将自己心仪的物件搬回家,按优先顺序为:电视、电冰箱和洗衣机。电视,无疑是在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对精神食粮的追求,从1983年开始,央视春晚登上了荧屏,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会对最初几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保留着足够多的回忆,在80年代中后期,家里有一台彩电,除夕夜一家人围坐电视机前看着春晚,可以说是家里大人们的“最高追求”了;其次是电冰箱,过年的吃食越来越多,电冰箱无疑解决了食物的存放问题,也就让每家的春节餐桌上有了“大鱼大肉”的保障;最后是洗衣机,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扫房子说白了就是过年前的大扫除,拆洗一家人的衣物、被褥、窗帘等,成了多少妈妈幸福而又苦涩的回忆,春节大扫除之前将洗衣机搬回家,最高兴的无疑是各位妈妈了。
  今年已经72岁的邓国兴回忆起那时候特殊的年货,说:“我记得特别清楚,1984年的时候买了12英寸熊猫牌黑白电视;1987年换成了14英寸的日立牌彩电;1988年买了沙发,又买了个前苏联明斯克牌的单开门冰箱;后来又置办了双缸洗衣机……印象中,这些大件基本上都是过年前买的,一方面是攒了一年的钱,添个大件改善一下生活,另一方面,也是让家人在春节的时候乐和樂和。”邓国兴说他还有个特点,平时家里并不在意享受,即便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了,但除了给两个儿子吃上面很舍得之外,他和他的妻子根本不舍得在个人享受上多投入一分钱。“但当时对这些电器,我都是挑着好的买,哪怕比别人多花些钱。看着孩子们在那里抢着切换电视频道,特别有成就感。一家人聚在不大的家里,其乐融融。”
  80年代的年货已经开始多种多样了,凡是跟日常生活相关的,都能称得上年货。比如家里的老式暖壶看着不顺眼了,家里的大人会说:“等过年的时候换个漂亮的。”于是,年前要添置的年货就多了一项:暖壶。类似的还有很多,搪瓷洗脸盆、毛巾、毛毯、被面……
  体面的春节
  1985年的春节,是45岁的常振清最难忘的一个“年”。在之前的一年,也就是1984年,常振清11岁,这一年祖国迎来了35岁生日,国庆节办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同样是在1984年,全国陆陆续续取消了生活日用品、食品的凭票供应制度,改革开放在进入到第6个年头之时,市场化的效应已逐渐在人们生活中显现。
  “我父母所在的工厂效益越来越好,工人们的工资也越来越多,在保证平日吃喝不发愁的情况下,过年的时候,大人们也终于舍得提高一下家里的‘软实力’。”那年春节,常振清和他的姐姐终于第一次穿上了外面买的“新潮”衣服。
  有一件新衣服,尤其是从商店里买来的新衣服,对常振清和他身边的小伙伴们来说,诱惑是非常大的。“年货有很多种,十一二岁的我们都特别盼着有件体面的新衣服,过年的时候穿出去也趾高气扬。其实我们现在也都知道,那时候父母能满足我们的虚荣心,也挺不容易的。”常振清说。
  说到年货,吃无疑还是要排在第一位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富强粉、小杂豆、花生米、食用油等等这些副食都还是限量供应,而到了80年代中期,全国陆续消了凭票采购,老百姓过年的餐桌逐渐丰富了起来,糖醋排骨、酥红的扣肉、猪下水、粉条肠子……满满当当摆上一桌,温暖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庭。
  显然,人们的心理还没有从物资匮乏的年代中“走出来”,在80年代过年时的吃食,终究离不开那些解馋之物。条件好的家里,大人念叨的包括猪后座、大鲤鱼、带鱼、熟牛肉片、大公鸡……条件略差一些的家庭,春节必备的肉食则包括猪下水、猪头肉等等,还有诸如藕盒、排叉、炸丸子这些小食。
  对自己80年代春节的记忆,38岁的苏晓欢说:“我觉得就是吃吧。感觉现在无论平时还是过年,对吃基本上提不起什么兴趣,但在我小的时候,可真是不一样。那时候感觉过年就是一个解馋的节日。”一直生活在山西一个普通县城的苏晓欢对小时候的吃,有着深刻的记忆。因为一到了冬天,白菜、萝卜、土豆几乎就是蔬菜的全部,至于其他,则只有豆腐和并不是每顿都能吃上的猪肉。
  “可一到过年,各种肉食不断,尤其还能吃到一些从没吃过或很少吃的好东西,从年三十到正月初五,妈妈不重样地给我们做着吃,再赶上家里来个客人什么的,就更丰盛了。我觉得我们小时候,过年除了玩,就是吃了,而且真的觉得那时候吃的东西都太香了!”苏晓欢说。
  男孩最看重的年货
  在很多人的记忆当中,80年代是一个物质需求正逐渐被满足的年代,而在那个时候,传统的过年风俗依然展现着它的魅力。年前各个集市、服装鞋帽市场挤满了为自己为家人添置过年新衣的滚滚人群,烟花鞭炮柜台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李志强至今都认为,30多年前的春节是最难以从他记忆中抹去的。“我记得特别清楚,是1986年春节,那时候我二年级。七八岁正是男孩最贪玩的年龄,我记得我爸特别惯着我们哥儿俩,过年的时候,大多数人家买鞭炮都是10块钱左右,我们家每年都得30块钱以上。到了年三十晚上放炮的时候,别人家的鞭炮两分钟就放完,我家的能放将近10分钟,看着别家孩子羡慕的眼神,心里别提多爽了。”
  在李志强的记忆里,鞭炮就是他儿时最看重的年货。“那时候我们放寒假一般都是过年前两周左右,一放假我都会缠着我爸给我买鞭炮,那时候挺响的一种叫‘啄木鸟’的,我们把一挂鞭拆成一个一个的,人手一根香,一盒子拆散的炮,满家属院玩,今天在人家鸡窝里放一个,明天在同学家窗户下面放一个,一帮男孩子闹得整个家属院鸡飞狗跳的。”直到有一年,自己不小心把手炸了一次,隔几天放花炮的时候又把同学的鼻子烧破,这才让李志强有些收敛。
  即便已人过四十,但每到过年,李志强都喜欢站在窗边,看着城市上空此起彼伏的烟花,跟小女儿讲述30多年前自己放鞭炮的场景。可惜,10后的女儿根本不在意,只是觉得外面五颜六色的烟花好看而已。
其他文献
地方政府在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地方政府效率是治国理政的关键,其效率水平高低关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目标的实现程度。一直以来,地方政府效率都是政界和学术界探讨和研究的热点。我国高度重视地方政府效率,已将“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当前,地方政府效率问题正影响我国供给侧改革、国家竞争力提升及政府治理现代化进程。  前不久,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17中国地方政
开设运动处方门诊,只是全民健身的一项细微举措。为推进全民健身,顶层设计,具体实施措施等依次展开,核心就是如何充分发挥体育的积极健康作用。  每天是走1万步好还是8000步好?刘国永时常被问起这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还真是无法回答,因为个体有差异。”日前,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难题,6月26日,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医院开了个运动处方门诊。  先问清
在京城飘扬的飞絮里,第一次见到了蒋小涵。她穿着朴素,和荧幕上的形象有些出入。爽朗的性格、悦耳的声音,使我确定:这就是那个“玻璃美人”。  她对人,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又有一种天生的领悟力,总能理解你没说出口的意思。整个采访过程,仿佛老友叙旧,没有隔阂,也没有距离感。总之她传递给我的,就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舒适感。  小时候的蒋小涵是叛逆的。学钢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偏科严重、高考失利,这样的“问题”孩子
“廉风扬九城 正气炳千秋。”在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在全党上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8月17日,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和山西省方山县于成龙廉政文化园共同主办的首届于成龙“廉政之路”文化旅游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让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在此过程当中,有一项工作至关重要,即深入挖掘优秀
除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优势,摩围山也在寻找着自己的“差异化发展”——体旅融合。  7月的重庆似火炉,而距离重庆市区200公里的摩围山却用它的凉爽接纳着游客的似火热情。  进入盛夏后,来摩围山“吸氧”的游客络绎不绝,“每天接待2万人次左右,酒店全部订满,很多人在草地上搭起了帐篷。”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昌鸿说。  2017年10月26日,摩围山景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除了原生态的自
绿色发展是未来农村一个大的方向,走绿色发展道路,既带动了产业发展,又能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  经历40年的发展后,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农业生产力到农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只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在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下,一些农村出现衰落的现象。农村空心化、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成为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  而在农业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也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恶化,寻
都知道成都是一个闲散的城市,生活节奏慢半拍。泡茶馆是成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有人统计,每天约有20万人泡在茶馆和休闲场所里。闹市有茶楼,陋巷有茶摊,公园有茶座,大学有茶园。这里的茶馆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俗”,不是庸俗,是通俗,是民俗,是俗得安逸。  茶馆里的人群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雅俗共赏之意。  生意人在此可以谈生意,退休者在此可以消磨时光,朋友们到此可以叙旧情,恋人们到此可以诉情怀,家人们到此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特色小镇带来的效应逐渐增强,强劲刺激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过,特色小镇建设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不断探寻特色小镇的建造、营运和产业发展模式。  关于“特色小镇网”的大数据显示,目前,全国Top10省份中特色小镇的数量:浙江315、云南211、湖南105、黑龙江104、海南103、陕西68、江苏65、北京50、重庆42、安徽38。  特色小鎮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
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首次被纳入安徽省33项民生工程。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泗县摸索出一条秸秆产业化道路。  “我一天能送10趟左右的秸秆,一趟能挣10块钱,一天下来,挣100块不是问题。”今年40岁的安徽泗县农民蒋跃进告诉《民生周刊》记者。  蒋跃进是安徽泗县大庄镇和谐村的贫困户,在泗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程之前,家里的开销全靠他外出打工维持。如今,蒋跃进不用再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有一样
10月24日—27日,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届语博会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作为支持单位,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承办。  本届语博会并入第二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科博会由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贸促会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  10月25日上午,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田学军,北京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