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2007年我校是一所纯民族中学,母语是第一语言,汉语是第二语言。我本人作为一名在校曾担任过汉语教学工作8年的汉语和化学教师,目睹了我校8年来发展中高峰期和低谷期,也经历了我校汉语教学工作的极盛期和低迷阶段。8年前我校由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加上师生对汉语教学不够重视,甚至有些教师和学生一点汉语也听不懂,更谈不上语言表达能力,面对这样的特殊的群体该如何实施教学,如何让这些孩子短时间内掌握汉语,以适应汉语教学呢?我采取主动和维语学科老师结对子,互相学习交流,理解理科教学一些相关概念、仪器的一些术语。因为学生已有认知基础都是维语版,学生缺乏将其转化为汉语版的能力再加之汉语理解能力有限,认知基础薄弱。导致学生在书写的实验报告也不能很好用汉语书写完整。经过一段时间和学科老师的配合下,他们的汉语水平大大提高。我在给学生上实验课时,先慢节奏用汉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不能理解的内容任课老师站在旁边协助我用母语翻译解说,通过几年训练使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学生的汉字书写大有长进,这在以后对我上实验课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下面我就从学和教这两方面谈一下。
1.营造氛围、以魔术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非汉语环境中学习汉语学生,他们接触汉语机会少。在学生踏进实验室时可以看到我用两种语言在墙两侧张贴仪器和元素名称,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记忆仪器名称很有帮助;实验室挂出维汉对照安全条例。让学生一进实验室,就处于浓厚的双语教学氛围之中。例如在实验课之前,我以魔棒小实验激发学生好奇心,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从而达到学生与教师沟通,同时在满怀兴趣状态下学习,我便向学生强调学好汉语重要性,并且用全汉语授课的模式,也使学生感受到学好汉语的迫切性。在实验过程中,我尽可能让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反复中出现错误,反复中纠正,多给与他们亲切感。始终做学生学习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温暖的师生关系。
2.通过分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培养观察能力
2.1 实验前我把每组实验仪器、名称用途、方法一一介绍,要求每组学生学会用汉语表述。
2.2 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我在实验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促进理解,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形成学习团队,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拉近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学生学起来轻松易记。如钠和水反应实验,我和学生一起动手,我一边实验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熔、浮、游、嘶、消、】然后每组选派代表用叙述;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3.进行严格单项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能力
单项操作练习,是让学生根据指定仪器的基本操作,分解动作进行练习的方法,反复严格训练。首先由实验老师讲解仪器名称、图形、用途和操作的原理,然后示范每种仪器、每个操作过程的分解动作,学生掌握要领后,再示范连贯动作,学生模仿操作练习,为了提高训练量,一人一组,人人动动手,训练过程中,增加学生练习次数,教师逐人检查指导,不放过一个人不规范动作。对学生示范,当场评判,表扬成绩,指出不足。
由于严格的单项操作训练,学生在做粗盐提纯,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时,我抽出个别组同学给大家演示,提出制取CO2气体应选择那些仪器?如何安装?选择依据是什么?选用哪种收集气体方法?怎样验满?下面同学个个积极抢着回答,台上同学仔细操作,台下同学认真观察,实验完毕同学作出评论、总结长处和不足,得出结论。
4.指导实验报告
学写实验报告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习惯,学会表达的重要环节,同时学生对实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仪器选用与步骤、数据测量与处理过程、实验结果与问题讨论,以及实验条件与干扰因素等。实验报告应力求准确可靠、完整简明、表达规范。
5.指导学生做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家庭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例如,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废弃的饮料瓶、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吸管等,制作反应仪器;用蛋壳、小石子代替碳酸盐,用食醋代替酸等。例如,讲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我给同学们布置这样一个小实验,利用身边材料,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21%。回家后同学们用茶杯、罐头瓶代替,碗和小盆代替水槽,用蜡烛代替红磷,反复实验,成功了。通过此子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深入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国家对推进双语教学的重视,是落实《民族發展纲要》的重要措施,让少数民族面向世界、走向世界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我校合并为民汉学校,由于校领导对双语教学工作的重视,不断派送老师进修学习,民汉老师和学生也接成对子'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不断提高汉语教学水平。在汉语环境下学习的学生,他们的语言技能提高比较快,由于生活在这个环境,他们对汉语学习中碰到的比较难理解的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人教版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收稿日期:2010-11-14
1.营造氛围、以魔术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非汉语环境中学习汉语学生,他们接触汉语机会少。在学生踏进实验室时可以看到我用两种语言在墙两侧张贴仪器和元素名称,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记忆仪器名称很有帮助;实验室挂出维汉对照安全条例。让学生一进实验室,就处于浓厚的双语教学氛围之中。例如在实验课之前,我以魔棒小实验激发学生好奇心,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从而达到学生与教师沟通,同时在满怀兴趣状态下学习,我便向学生强调学好汉语重要性,并且用全汉语授课的模式,也使学生感受到学好汉语的迫切性。在实验过程中,我尽可能让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反复中出现错误,反复中纠正,多给与他们亲切感。始终做学生学习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温暖的师生关系。
2.通过分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培养观察能力
2.1 实验前我把每组实验仪器、名称用途、方法一一介绍,要求每组学生学会用汉语表述。
2.2 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我在实验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促进理解,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形成学习团队,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拉近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学生学起来轻松易记。如钠和水反应实验,我和学生一起动手,我一边实验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熔、浮、游、嘶、消、】然后每组选派代表用叙述;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3.进行严格单项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能力
单项操作练习,是让学生根据指定仪器的基本操作,分解动作进行练习的方法,反复严格训练。首先由实验老师讲解仪器名称、图形、用途和操作的原理,然后示范每种仪器、每个操作过程的分解动作,学生掌握要领后,再示范连贯动作,学生模仿操作练习,为了提高训练量,一人一组,人人动动手,训练过程中,增加学生练习次数,教师逐人检查指导,不放过一个人不规范动作。对学生示范,当场评判,表扬成绩,指出不足。
由于严格的单项操作训练,学生在做粗盐提纯,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时,我抽出个别组同学给大家演示,提出制取CO2气体应选择那些仪器?如何安装?选择依据是什么?选用哪种收集气体方法?怎样验满?下面同学个个积极抢着回答,台上同学仔细操作,台下同学认真观察,实验完毕同学作出评论、总结长处和不足,得出结论。
4.指导实验报告
学写实验报告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习惯,学会表达的重要环节,同时学生对实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仪器选用与步骤、数据测量与处理过程、实验结果与问题讨论,以及实验条件与干扰因素等。实验报告应力求准确可靠、完整简明、表达规范。
5.指导学生做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家庭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例如,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废弃的饮料瓶、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吸管等,制作反应仪器;用蛋壳、小石子代替碳酸盐,用食醋代替酸等。例如,讲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我给同学们布置这样一个小实验,利用身边材料,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21%。回家后同学们用茶杯、罐头瓶代替,碗和小盆代替水槽,用蜡烛代替红磷,反复实验,成功了。通过此子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深入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国家对推进双语教学的重视,是落实《民族發展纲要》的重要措施,让少数民族面向世界、走向世界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我校合并为民汉学校,由于校领导对双语教学工作的重视,不断派送老师进修学习,民汉老师和学生也接成对子'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不断提高汉语教学水平。在汉语环境下学习的学生,他们的语言技能提高比较快,由于生活在这个环境,他们对汉语学习中碰到的比较难理解的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人教版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收稿日期:201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