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坚持手、脑并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方式要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小组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关键词:自我学习 创新意识 小组教学 历史课堂 学习方式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自主式、合作式学习的习惯。”依据这一规定,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教会学生学习,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历史课堂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激活历史课堂教学呢?
一、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倾向。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会积极主动地接近它、了解它,如果一个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并能产生恒心和毅力努力去探求知识的奥秘。如学习北师大版《伟大的开端》一课时我设计了几个学生关心的问题:五四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谈谈当代学生如何去爱国?为什么把七月一日定为党的生日?用历史史实来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对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一个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载体,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学会在各种环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实现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坚持手、脑并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教材跨越时空之宽,信息量之大是众所周知的。而教科书所选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不可能全面生动地反映历史的原来面貌,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和渴求心,当今网络走进课堂,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能够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这样能拓宽知识面,新信息也可以及时获取。因此我就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校园提供的学习资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请学生到上述学习资源中心一起动手查找资料信息,并启发学生在检索、浏览、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例如还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开端》一课,先让学生预习好课文,将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诞生的,其历史意义是什么,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等几个学习问题分别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组合分头动手查找相关资料,学生们就会利用课余的时间分小组去找资料,甚至有些小组的学生还把所找到资料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展示。通过在课堂上展开针锋相对的讨论、辩论,学生们拓宽了视野,又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更增添了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愉悦感,促使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有效。
三、教学方式要多样,培养创新意识
“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这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一个条幅,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想方设法开辟多种渠道,让学生把课本中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环境都能通过创设形象意境联想展现出来,寻找真切的历史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讲授《两汉与匈奴的和战》一课时,我就组织学生开展了课本剧表演,学生将两汉中央王朝与匈奴的和战用历史剧的形式展示出来,该剧共分匈奴崛起、白登之围、双雄出击、昭君出塞四幕。剧中有时间老人、单于、匈奴大臣和士兵、汉皇刘邦、汉朝将相、汉朝传令兵等十多个角色,学生们在课上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将汉匈400多年的和与战生动地表演出来,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出现在学生们面前,整个过程生动有趣。戏剧的编写、排练、制作服装(纸质)道具和配乐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潜在才能,无论是表演还是观看的学生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兴趣。这一学习过程不仅使学生较真实地体验和感受了历史,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作的艰辛使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意识。
四、发挥小组教学的优势,培养合作能力
目前,我们学校正在大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它是班级教学形式的补充和改进。小组合作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性的提高,并由学会共同学习向学会共同生活、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共同获得全面的发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的精神。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新学期初,都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按照“互补合作、协调和谐”的原则,把学生编成若干小组,选出小组组长。小组长根据学习要求和各位同学的兴趣、爱好以及动手能力,组织大家分头收集资料,有的专门收集文字资料,有的专门收集图片图像资料,有的专门负责编辑、制作、演示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形成小组共识,或提出新问题。然后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人”,在课堂上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而轮流担当“代言人”可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锻炼,并体验成就感。学生学习参与和认识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绝非学生个人单独学习能做到的。老师还可对各组表现作出记录,定期评选最佳组长、组员,使分组合作学习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条条大道通罗马”促使学生学习行为改变激活历史课堂教学是多方面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促进者,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形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自主学习风格,让学生学的愉快,学的轻松,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地吸纳新的知识,实现他们的人生最高目标。
关键词:自我学习 创新意识 小组教学 历史课堂 学习方式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自主式、合作式学习的习惯。”依据这一规定,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教会学生学习,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历史课堂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激活历史课堂教学呢?
一、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倾向。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会积极主动地接近它、了解它,如果一个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并能产生恒心和毅力努力去探求知识的奥秘。如学习北师大版《伟大的开端》一课时我设计了几个学生关心的问题:五四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谈谈当代学生如何去爱国?为什么把七月一日定为党的生日?用历史史实来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对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一个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载体,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学会在各种环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实现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坚持手、脑并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教材跨越时空之宽,信息量之大是众所周知的。而教科书所选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不可能全面生动地反映历史的原来面貌,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和渴求心,当今网络走进课堂,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能够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这样能拓宽知识面,新信息也可以及时获取。因此我就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校园提供的学习资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请学生到上述学习资源中心一起动手查找资料信息,并启发学生在检索、浏览、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例如还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开端》一课,先让学生预习好课文,将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诞生的,其历史意义是什么,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等几个学习问题分别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组合分头动手查找相关资料,学生们就会利用课余的时间分小组去找资料,甚至有些小组的学生还把所找到资料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展示。通过在课堂上展开针锋相对的讨论、辩论,学生们拓宽了视野,又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更增添了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愉悦感,促使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有效。
三、教学方式要多样,培养创新意识
“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这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一个条幅,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想方设法开辟多种渠道,让学生把课本中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环境都能通过创设形象意境联想展现出来,寻找真切的历史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讲授《两汉与匈奴的和战》一课时,我就组织学生开展了课本剧表演,学生将两汉中央王朝与匈奴的和战用历史剧的形式展示出来,该剧共分匈奴崛起、白登之围、双雄出击、昭君出塞四幕。剧中有时间老人、单于、匈奴大臣和士兵、汉皇刘邦、汉朝将相、汉朝传令兵等十多个角色,学生们在课上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将汉匈400多年的和与战生动地表演出来,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出现在学生们面前,整个过程生动有趣。戏剧的编写、排练、制作服装(纸质)道具和配乐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潜在才能,无论是表演还是观看的学生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兴趣。这一学习过程不仅使学生较真实地体验和感受了历史,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作的艰辛使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意识。
四、发挥小组教学的优势,培养合作能力
目前,我们学校正在大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它是班级教学形式的补充和改进。小组合作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性的提高,并由学会共同学习向学会共同生活、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共同获得全面的发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的精神。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新学期初,都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按照“互补合作、协调和谐”的原则,把学生编成若干小组,选出小组组长。小组长根据学习要求和各位同学的兴趣、爱好以及动手能力,组织大家分头收集资料,有的专门收集文字资料,有的专门收集图片图像资料,有的专门负责编辑、制作、演示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形成小组共识,或提出新问题。然后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人”,在课堂上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而轮流担当“代言人”可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锻炼,并体验成就感。学生学习参与和认识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绝非学生个人单独学习能做到的。老师还可对各组表现作出记录,定期评选最佳组长、组员,使分组合作学习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条条大道通罗马”促使学生学习行为改变激活历史课堂教学是多方面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促进者,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形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自主学习风格,让学生学的愉快,学的轻松,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地吸纳新的知识,实现他们的人生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