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学习前进行有效预习的讨论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的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预习这种方式究竟是继续保持还是摒弃不用成为了老师们争论的一个话题。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益,问题的关键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
  新课程课堂学习学习效益有效预习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促使我们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变革,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化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学科。它包括大量关于反应机理、变化过程、分子空间结构等微觀世界的抽象描述,而这些知识恰是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瓶颈”。若不进行课前预习,上课是时往往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甚至可能引发厌学情绪。为此,本文就有效预习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服务化学教学作初步的探讨,深刻认识预习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改变目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状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整体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二、预习的重要性
  1.预习对传统教学的促进作用
  预习在整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古人讲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也要备学,这就是预习。预习,是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对要学知识进行大体了解,找疑点、提问题的课前学习,所以,它并不是阅读课本进行变相的灌输学习。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比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就可以先复习初中学习过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四种反应类型等相关知识,然后阅读课本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新的定义,知道不仅有O2参加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某些没有O2参加的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自行找出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或者虽然没总结出,但是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预习:“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显然,预习是学生从被动转向主动的学习行为。如果学生课前有准备,那么上课的时候就会心中有数,课堂记录也有了重点,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对教师启发性问题的反应就快,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还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新课改下信息课堂预习更为必要
  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化学课堂的教学,可充分发挥其容量大、省时省力的优势,这也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复习教学,则不但能增大化学教学容量,加大训练密度,还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开拓学生视野,极大地提高了化学课的复习效率。平时教学中也能使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适应自己的需要去发展学习的过程,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必能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但是多媒体课件信息含量大的特点也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困扰:他们不清楚那么多的信息哪个是重点,哪个是必须记得,那些只是了解的。这个固然是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考虑的问题,同时更需要学生课前进行有效预习,若能先在课前进行预习,那么上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不会因为忙着做笔记而忽略了老师的讲解。
  三、学生不爱预习的原因
  1.没有新意,缺乏预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学生不喜欢预习往往是因为老师规定的预习项目总是老一套,枯燥乏味,或不适合自己,而想按自己的方式预习。不同的学生,其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内在需求都不相同,不顾这些差异,要求参差不齐的学生达到统一要求,必然不能激起学生预习的兴趣。因此,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或者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确定自己的预习目标,就十分重要。
  学生不积极主动地参与预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老师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预习脱节,老师往往不了解他们在预习中产生的疑问和其他需求,从而产生“老师根本不在意,预习了也无用”的想法,挫伤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因此,对于学生预习的情况,教师应及时了解,并据此设计教学,或讲课之前布置与要讲内容相关的作业,使得学生明确下一步学习内容,据此进行预习就能使教学目标更合适,教学流程更合理,教学策略更富有针对性。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自己被充分重视,从而激发参与预习的积极性。根据预习结果,设计或调整教学,是“以学定教”的具体化,凸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必须为“学”服务的现代教学思想的体现。
  2.学习任务繁重没有预习时间
  众所皆知,高中课程多,竞争大,很多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顾此失彼,缺乏计划,导致学习过程中不知所措,无法有条理的进行学科学习与预习。高中学习阶段,很多同学每天都为繁重的作业焦头烂额,每天都埋头学习,但是学习效率却并不高,学过的知识仍然没有清晰的思路和脉络,如何摆脱这种状况,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学习?抓好预习环节。初步理解内容,是上课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有些学生由于没有预习习惯,对老师一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教师讲课。有些学生虽能预习,但看起书来似走马观花,不动脑、不分析。这种预习一点也达不到效果。有效预习应该规划好什么时间进行什么科目的预习,然后带着目的进行阅读课本以明确困住自己的问题是什么,然后上课就能目的性明确,从而提高学习效益。
  四、如何进行有效预习
  1.预习要妥善安排时间
  最好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就少预习一些时间。应选择那些自己学起来吃力,又轮到讲新课的内容进行重点预习,自己掌握较好的方面大致翻翻即可。对于化学这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来说,也可以利用周末,集中预习下一周要讲的课程,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
  2.预习要明确预习任务
  预习的任务是先感知教材,初步处理加工,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具体任务,要根据不同内容来确定。一般有:①巩固复习旧概念,查清理解新概念,查不清、理解不透的记下来。②初步理解新课的这部分基本内容是什么?思路如何?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向前跨进了多远?③找出书中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④把本课后面的练习尝试性地做一做,不会做可以再预习,也可记下来,等教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
  3.预习要做到看、做、思结合
  看,一般是把新课通读一遍,然后用笔划出书上重要的内容,需要查的就查,需要想的就想,需要记的就记。尤其是一些化学实验装置图,可以在重点强调的地方做标志或者画圈圈,以后复习的时候就一目了然知道需要重点看和记的地方。
  做,是在看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做做本课后的练习题,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先通过做化学实验得到一些直观的认识,再通过书本获得知识的内涵。
  思,指看的时候要想,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写题,脑在思考。预习以后,还要合上书本,小结一下,从而使自己对新教材的“初步加工”有深刻印象。
  四、结论
  “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减轻了学生面临新课的心理负担。有效的预习是课堂成功的开始,经过了有效地预习,学生带着自信、期待和激情投入到课堂中,这正是所有老师的共同心愿。
  参考文献:
  [1]董前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02):38.
  [2]代利伟.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点滴[J].新课程,2009,(04):51.
  [3]高力.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利与弊.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06).
其他文献
对ROS软路由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从其双线自动策略路由和网络安全方面逐步探讨它的安装和调试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从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演绎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但产业结构偏重和过于依赖物质
【摘要】:不同于过去传统教学环境,现代课堂师生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学生不再单纯是“学”的主体,教师也更不仅仅是“教”的主体。基于这种环境特殊性的考量,网络教学资源在实际课堂中的落实就要求我们对两部分主体、两种不同的教与学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期实现研究的高效性、现实可能性。  【关键词】:网络教学 教学资源 教学改革  一、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变  首先,转变教师学习方式,转变教师陈旧思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中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出的积极而重大的决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针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形态,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自上世
目的评价强力阿莫仙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情况。方法采用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耐多药肺结核诊断标准[1]。随机分组,69例耐多药肺结核病用强力阿莫仙治疗,为治疗组;66例耐多药肺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方法对56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青年消化性溃疡47例进行对比。结果56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中,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
目的探讨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组织IL-10含量、DC数目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用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第二天开始灌
目的观察维阿露联合窄谱UVB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7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4组,试验组外用维阿露联合窄谱UVB照射,对照1组外用维阿露,对照2组单用窄谱U
目的通过加强结防机构与医院的合作,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和转诊到位率。方法规范医院内部登记、报告、转诊及CDC开展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人的追踪工作,建立全市医疗单位结核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