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民族乡村的教育开展研究,目的是为解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落后的问题,努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对有效处理民族问题、维护民族统一更具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地区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c)-0004-02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作为康巴藏区政治、文化中心,既具有藏区的共性,又具有康巴文化的独特性。甘孜州地广人稀且多民族聚集,作为一个以农牧民为主的自治州,不仅是三农问题也是民族问题比较集中的区域。相对于汉族地区农村而言,民族地区一方面面临着贫困、失学、交通不便、劳动力闲置等种种难题,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给予很大倾斜,也凸显着民族地区自身明显的特殊性,从另一个角度看,恰恰是证明了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落后和无奈。
由于基础落后等原因,民族乡村的经济、文化实力常常是落后于其他汉族村,少数民族农牧民子女接受教育的状况更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基于以上原因,笔者以甘孜州教育为主,就民族地区的乡村教育作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目的也是通过教育这一层面加深对民族地区现状的认识。
1 甘孜州乡村教育的现状及特点
1.1 甘孜州乡村教育的基本情况
全州共有小学722所,在校小学生105447人,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3%;中学46所,在校初中学生36861人,在校高中学生8752人,职业初中3所,在校学生355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中职学生3391人;幼儿园28所,在园幼儿7732人。全州寄宿制学校共432所,寄宿制学生88459人,占全州在校生总数的58.56%。享受“两免”的中小学生135715人,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的中小学生71984名。
全州教职工总数9649人,其中:中小学专任教师8534人;幼儿园教职工419人,专任教师358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409人,专任教师260人。
1.2 乡村教育的发展特点
(1)民族教育基础薄弱。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和教育落后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是限制其教育发展的瓶颈。由于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大多数村小教室非常简陋、教学设备奇缺、师资力量薄弱、一个教师就是一所学校的现象并不少见,教育的硬件、软件严重滞后于城市教育。
目前,少数民族乡村教育发展仍是以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校舍改造、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离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加之,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教师的师资力量差、社会地位较低,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2)发展速度较快。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四川省民族教育十年行动计划”、“两基攻坚”的实施,甘孜藏区,教育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两基”达标验收为契机,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采取撤并校点、集中办学、创办寄宿制学校的办法,使乡村教学点从寺庙、破旧的校舍中解放出来,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乡中心学校学生教学用房、生活用房得到基本完善。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师资问题
一是区域配置不科学,师资力量分配不合理。从地域上看,全州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基本配置在县城及公路沿线的中小学,各交通不便、偏远中小学校严重缺少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从编制上看,县城中小学校及公路沿线的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较齐全;交通不便、偏远中小学校农村缺编严重。二是学科配置不合理。县城中小学基本完成了各学科由专业教师任课的工作,而农村中小学学科配置上极不科学,专任教师缺口大,几乎没有思德、体育、科学、美术、音乐等专业教师,这些科的开设仅由别的学科教师来兼任。代课教师现象仍然存在,这些代课教师主要集中在各乡村小学。三是教师队伍不稳定。甘孜州大多的乡村都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生活艰苦,落后的山村引不进好老师也留不住好老师,这似乎已然成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通病。虽然代课教师的比率下降了,但是教师的流动率却始终很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地位低、精神压力大、经济待遇差的问题,导致许多年轻教师脱离教师岗位,参加公招、公考。
师资力量薄弱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升学率低,最大的受害者仍旧是学生。然而,优秀教育人才的引进问题与整个农村的现代化程度密切相关,发展经济需要时间,改变观念需要时间,完善机制同样也需要时间。因而,师资问题的解决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
2.2 观念问题
教育不受重视的观念依然存在。在民族贫困地区,由于这些乡村地处边陲和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与外界交往少,长期以来形成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认为,祖祖辈辈不受教育都过来了,子女上学不但减少了家庭的劳动力,还得花钱,加上教育方面的原因(教学的内容不能结合当地生产生活的实际),导致了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群众对办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近年来高原上的特产虫草、松茸因其特殊的功效倍受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青睐,随价格不断的攀升,也给这些经济落后却有资源的村民带来了增收的渠道,为了在虫草季节、松茸季节给家里换回一笔笔的钱,家长不惜牺牲子女上学读书的时间,要求其上山挖虫草、捡松茸,这种短视目光也是由于经济条件的局限所导致,也是落后的观念意识所决定。
2.3 撤点并校带来的问题
撤点并校之后,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相对集中,学校的管理也更加规范,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较好的环境。然而,由于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的特点,无可避免地为那些居住偏远地区的学生上学带来了困难。虽然学校为解决这部分学生的上学难问题,完善了寄宿制度,扩建了宿舍,但是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补助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生活需要,另外需缴纳的生活费用又使部分贫困家庭所无力承担;偏远村组学龄儿童往往因年龄太小、无法独自来往于家庭与学校之间崎岖而漫长的山路上,这就造成了适龄儿童失学和入学年龄偏大这两种并存的现象,使儿童失去了最好的入学时间,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2.4 少数民族地区辍学问题
理论上经济越发展,教育会越普及,义务教育越有效果。然而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仍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中央党校课题组提供的《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中反映:近年农村学生的辍学、流失率偏高,初中辍学率上升,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0%;农村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农村实际完成3年初等教育的学生大致不超过30%。调查显示,辍学学生基本上都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农村人口。[1]
虽然在农村“普九”工作的推动下,农村辍学率有所下降,但是普九工作结束后,辍学的势头又有所回升,“控辍保学”工作的难度还很大,其根本原因孩子之所以辍学,读不起书和读书无用论双双起了作用。一是因为农民贫穷无力让孩子读书;二是因为对读书“前途”无望。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学学费增长幅度较快。对于当前的高校收费,大部分的家庭认为已达到了承受的极限,甚至有所超出,一些农村青年读了中专、大学,但找不到工作。因此,为了尽快改变家庭的生存状况,很多家庭在孩子读完小学就选择了让孩子外出打工挣钱,据一组数据统计每年全国有130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力”。所以,减少农村辍学率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的力度。
3 调查的启示和建议
贫穷、落后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代名词,经济条件的不足同时也在事实上意味着教育的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山村的人们更是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引领村民发家致富的科技带头人和实用人才,而这一愿望并不是仅靠民族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渠道就能够实现的,要成为优秀人才必须通过更高层的教育。然而,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接受基础教育的起点低,再加上上述涉及的种种问题,最后造成的结果是民族学校的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得农村的孩子们在各种升级考试中居于劣势,升学率低,接受高等教育者更是少之又少。
面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实际困难,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实用人才,我们应当继续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努力。
3.1 完善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专项助学金制度
“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解决了民族地区广大农牧民送孩子入学的困难,完善这一制度,对于保证贫困生补助资金的及时到位、合理发放均有积极的作用。资金来源上除了省、州、县各级政府拨款,还应更多地寻找社会力量的支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有效地进行筹措,通过制定规范的运作程序确保专款专用,根据学生的贫困程度进行资助,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学生不因为贫困而失学。
3.2 进一步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科学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推进中小学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生源调查的基础上,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规划,按计划、分步骤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把现有教育资源调整重组配置到最佳状态;制订符合本学区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要求的规划,重点是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是撤销村级小学,扩大乡镇中心校完小的办学规模,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撤并现有布局不合理、规模偏小、效益偏低的学校;合理配置校产资源,将各村分散、闲置的资产集中整活,充分利用,扩大乡镇中心小学、完全小学的办学规模,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使之成为各乡镇教育教学的基地。
解决撤点并校后创办的少数民族寄宿制小学的基础设施问题,改善办学条件,购置教学设备,保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政府资金的投放应注意学校间的平衡,应以教学楼、操场等主要设施的建设为主。有条件的,鼓励通过政府投资为主、社会集资为辅的方式兴建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等。
3.3 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首先是有序控制教师资源流动。一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培训农村在职教师,努力提升农村牧区师资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合理编制农村牧区教师的资源总量,实行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尽快改变目前民族地区城乡教师配置不公平现象。三是要拓宽师资流通渠道,把好入口关。按照教师队伍“不断层、不缺编、高素质”的要求,适当放宽进入渠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稳定民族地区农村牧区骨干教师队伍。对长期在民族地区农村牧区任教的教师在评定职称、进城以及医疗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上予以政策倾斜,为他们扎根农牧区,安心执教创造良好的宽松环境。
其次是政府采取政策倾斜,从财力上保障民族学校,并且采用优惠政策,真正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有关待遇,吸引大中专学生到这些地区工作,尤其是鼓励原地区考出去的学生回乡任教。由教育人事部门在人事安排上对民族地区进行优先照顾,调配思想表现好、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教师到乡村工作,并且鼓励教师在职深造,提高学历层次。与城区和乡镇内的学校加强联系,定期组织老师观摩学习,掌握优秀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与省内高校签订支教协议,请他们定期委派优秀的志愿学生到民族乡、村承担一定期限(如1~2年)的教学任务,为乡村学校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3.4 拓宽办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
虽然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势头很快,但在办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方面还比较陈旧,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多,落实少,规范教学问题没有解决,素质教育实施难度大,应试教育的模式普遍存在;农村初中生辍学率还比较高;多数农村小学办学条件与要求相差甚远,现代教育设备少,教育手段简单,基本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初水平。按教育部要求,2005年应普及计算机教学,而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在软硬件方面还不具备,要缩短城乡教育水平差距不易,受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制约,农村小学总体水平确实与城区存在较大距离。
要解决民族地区以普及文化知识为主,高考升学成为主要目的的这一现状,就必须考虑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因地制宜的做好职业教育,探索开设适合当地发展实际的课程,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综合性,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缺乏职业上的一计之长,没有谋生的手段,教学与实际脱钩的现实。
3.5 继续探索民族教育的方法
民族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最为有效的手段,我国为在民族教育中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规定了在小学、中学、大学的各个阶段,有条件的学校应使用少数民族语文授课。[2]中央民族大学滕星教授也提出了“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起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文化的的传递,同时还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功能”的理念。[3]
因此,笔者认为在这多元文化理论的语境中,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双语教学,尽可能地聘任专业民族语言教师对学生们进行规范的教育,在完成基础教育的同时,通过双语教学的方式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本民族文化的启蒙。使民族地区学校得以在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升学率的同时,培养学生成为既掌握现代科学知识,适应高层次学习要求,又了解中国国情,且对本族文化有着基本认识的优秀成员,肩负起发扬民族文化优秀成果、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历史使命。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需要在全民办学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完善的民族教育体制,树立起正确的民族教育理念,从观念到制度实现教育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建出版社,2008:100.
[2] 吴仕民,王铁志.中国民族教育政策读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281.
[3]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80.
关键词:民族地区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c)-0004-02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作为康巴藏区政治、文化中心,既具有藏区的共性,又具有康巴文化的独特性。甘孜州地广人稀且多民族聚集,作为一个以农牧民为主的自治州,不仅是三农问题也是民族问题比较集中的区域。相对于汉族地区农村而言,民族地区一方面面临着贫困、失学、交通不便、劳动力闲置等种种难题,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给予很大倾斜,也凸显着民族地区自身明显的特殊性,从另一个角度看,恰恰是证明了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落后和无奈。
由于基础落后等原因,民族乡村的经济、文化实力常常是落后于其他汉族村,少数民族农牧民子女接受教育的状况更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基于以上原因,笔者以甘孜州教育为主,就民族地区的乡村教育作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目的也是通过教育这一层面加深对民族地区现状的认识。
1 甘孜州乡村教育的现状及特点
1.1 甘孜州乡村教育的基本情况
全州共有小学722所,在校小学生105447人,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3%;中学46所,在校初中学生36861人,在校高中学生8752人,职业初中3所,在校学生355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中职学生3391人;幼儿园28所,在园幼儿7732人。全州寄宿制学校共432所,寄宿制学生88459人,占全州在校生总数的58.56%。享受“两免”的中小学生135715人,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的中小学生71984名。
全州教职工总数9649人,其中:中小学专任教师8534人;幼儿园教职工419人,专任教师358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409人,专任教师260人。
1.2 乡村教育的发展特点
(1)民族教育基础薄弱。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和教育落后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是限制其教育发展的瓶颈。由于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大多数村小教室非常简陋、教学设备奇缺、师资力量薄弱、一个教师就是一所学校的现象并不少见,教育的硬件、软件严重滞后于城市教育。
目前,少数民族乡村教育发展仍是以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校舍改造、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离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加之,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教师的师资力量差、社会地位较低,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2)发展速度较快。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四川省民族教育十年行动计划”、“两基攻坚”的实施,甘孜藏区,教育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两基”达标验收为契机,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采取撤并校点、集中办学、创办寄宿制学校的办法,使乡村教学点从寺庙、破旧的校舍中解放出来,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乡中心学校学生教学用房、生活用房得到基本完善。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师资问题
一是区域配置不科学,师资力量分配不合理。从地域上看,全州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基本配置在县城及公路沿线的中小学,各交通不便、偏远中小学校严重缺少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从编制上看,县城中小学校及公路沿线的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较齐全;交通不便、偏远中小学校农村缺编严重。二是学科配置不合理。县城中小学基本完成了各学科由专业教师任课的工作,而农村中小学学科配置上极不科学,专任教师缺口大,几乎没有思德、体育、科学、美术、音乐等专业教师,这些科的开设仅由别的学科教师来兼任。代课教师现象仍然存在,这些代课教师主要集中在各乡村小学。三是教师队伍不稳定。甘孜州大多的乡村都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生活艰苦,落后的山村引不进好老师也留不住好老师,这似乎已然成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通病。虽然代课教师的比率下降了,但是教师的流动率却始终很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地位低、精神压力大、经济待遇差的问题,导致许多年轻教师脱离教师岗位,参加公招、公考。
师资力量薄弱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升学率低,最大的受害者仍旧是学生。然而,优秀教育人才的引进问题与整个农村的现代化程度密切相关,发展经济需要时间,改变观念需要时间,完善机制同样也需要时间。因而,师资问题的解决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
2.2 观念问题
教育不受重视的观念依然存在。在民族贫困地区,由于这些乡村地处边陲和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与外界交往少,长期以来形成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认为,祖祖辈辈不受教育都过来了,子女上学不但减少了家庭的劳动力,还得花钱,加上教育方面的原因(教学的内容不能结合当地生产生活的实际),导致了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群众对办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近年来高原上的特产虫草、松茸因其特殊的功效倍受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青睐,随价格不断的攀升,也给这些经济落后却有资源的村民带来了增收的渠道,为了在虫草季节、松茸季节给家里换回一笔笔的钱,家长不惜牺牲子女上学读书的时间,要求其上山挖虫草、捡松茸,这种短视目光也是由于经济条件的局限所导致,也是落后的观念意识所决定。
2.3 撤点并校带来的问题
撤点并校之后,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相对集中,学校的管理也更加规范,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较好的环境。然而,由于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的特点,无可避免地为那些居住偏远地区的学生上学带来了困难。虽然学校为解决这部分学生的上学难问题,完善了寄宿制度,扩建了宿舍,但是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补助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生活需要,另外需缴纳的生活费用又使部分贫困家庭所无力承担;偏远村组学龄儿童往往因年龄太小、无法独自来往于家庭与学校之间崎岖而漫长的山路上,这就造成了适龄儿童失学和入学年龄偏大这两种并存的现象,使儿童失去了最好的入学时间,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2.4 少数民族地区辍学问题
理论上经济越发展,教育会越普及,义务教育越有效果。然而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仍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中央党校课题组提供的《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中反映:近年农村学生的辍学、流失率偏高,初中辍学率上升,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0%;农村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农村实际完成3年初等教育的学生大致不超过30%。调查显示,辍学学生基本上都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农村人口。[1]
虽然在农村“普九”工作的推动下,农村辍学率有所下降,但是普九工作结束后,辍学的势头又有所回升,“控辍保学”工作的难度还很大,其根本原因孩子之所以辍学,读不起书和读书无用论双双起了作用。一是因为农民贫穷无力让孩子读书;二是因为对读书“前途”无望。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学学费增长幅度较快。对于当前的高校收费,大部分的家庭认为已达到了承受的极限,甚至有所超出,一些农村青年读了中专、大学,但找不到工作。因此,为了尽快改变家庭的生存状况,很多家庭在孩子读完小学就选择了让孩子外出打工挣钱,据一组数据统计每年全国有130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力”。所以,减少农村辍学率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的力度。
3 调查的启示和建议
贫穷、落后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代名词,经济条件的不足同时也在事实上意味着教育的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山村的人们更是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引领村民发家致富的科技带头人和实用人才,而这一愿望并不是仅靠民族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渠道就能够实现的,要成为优秀人才必须通过更高层的教育。然而,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接受基础教育的起点低,再加上上述涉及的种种问题,最后造成的结果是民族学校的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得农村的孩子们在各种升级考试中居于劣势,升学率低,接受高等教育者更是少之又少。
面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实际困难,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实用人才,我们应当继续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努力。
3.1 完善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专项助学金制度
“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解决了民族地区广大农牧民送孩子入学的困难,完善这一制度,对于保证贫困生补助资金的及时到位、合理发放均有积极的作用。资金来源上除了省、州、县各级政府拨款,还应更多地寻找社会力量的支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有效地进行筹措,通过制定规范的运作程序确保专款专用,根据学生的贫困程度进行资助,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学生不因为贫困而失学。
3.2 进一步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科学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推进中小学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生源调查的基础上,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规划,按计划、分步骤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把现有教育资源调整重组配置到最佳状态;制订符合本学区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要求的规划,重点是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是撤销村级小学,扩大乡镇中心校完小的办学规模,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撤并现有布局不合理、规模偏小、效益偏低的学校;合理配置校产资源,将各村分散、闲置的资产集中整活,充分利用,扩大乡镇中心小学、完全小学的办学规模,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使之成为各乡镇教育教学的基地。
解决撤点并校后创办的少数民族寄宿制小学的基础设施问题,改善办学条件,购置教学设备,保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政府资金的投放应注意学校间的平衡,应以教学楼、操场等主要设施的建设为主。有条件的,鼓励通过政府投资为主、社会集资为辅的方式兴建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等。
3.3 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首先是有序控制教师资源流动。一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培训农村在职教师,努力提升农村牧区师资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合理编制农村牧区教师的资源总量,实行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尽快改变目前民族地区城乡教师配置不公平现象。三是要拓宽师资流通渠道,把好入口关。按照教师队伍“不断层、不缺编、高素质”的要求,适当放宽进入渠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稳定民族地区农村牧区骨干教师队伍。对长期在民族地区农村牧区任教的教师在评定职称、进城以及医疗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上予以政策倾斜,为他们扎根农牧区,安心执教创造良好的宽松环境。
其次是政府采取政策倾斜,从财力上保障民族学校,并且采用优惠政策,真正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有关待遇,吸引大中专学生到这些地区工作,尤其是鼓励原地区考出去的学生回乡任教。由教育人事部门在人事安排上对民族地区进行优先照顾,调配思想表现好、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教师到乡村工作,并且鼓励教师在职深造,提高学历层次。与城区和乡镇内的学校加强联系,定期组织老师观摩学习,掌握优秀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与省内高校签订支教协议,请他们定期委派优秀的志愿学生到民族乡、村承担一定期限(如1~2年)的教学任务,为乡村学校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3.4 拓宽办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
虽然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势头很快,但在办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方面还比较陈旧,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多,落实少,规范教学问题没有解决,素质教育实施难度大,应试教育的模式普遍存在;农村初中生辍学率还比较高;多数农村小学办学条件与要求相差甚远,现代教育设备少,教育手段简单,基本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初水平。按教育部要求,2005年应普及计算机教学,而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在软硬件方面还不具备,要缩短城乡教育水平差距不易,受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制约,农村小学总体水平确实与城区存在较大距离。
要解决民族地区以普及文化知识为主,高考升学成为主要目的的这一现状,就必须考虑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因地制宜的做好职业教育,探索开设适合当地发展实际的课程,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综合性,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缺乏职业上的一计之长,没有谋生的手段,教学与实际脱钩的现实。
3.5 继续探索民族教育的方法
民族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最为有效的手段,我国为在民族教育中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规定了在小学、中学、大学的各个阶段,有条件的学校应使用少数民族语文授课。[2]中央民族大学滕星教授也提出了“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起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文化的的传递,同时还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功能”的理念。[3]
因此,笔者认为在这多元文化理论的语境中,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双语教学,尽可能地聘任专业民族语言教师对学生们进行规范的教育,在完成基础教育的同时,通过双语教学的方式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本民族文化的启蒙。使民族地区学校得以在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升学率的同时,培养学生成为既掌握现代科学知识,适应高层次学习要求,又了解中国国情,且对本族文化有着基本认识的优秀成员,肩负起发扬民族文化优秀成果、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历史使命。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需要在全民办学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完善的民族教育体制,树立起正确的民族教育理念,从观念到制度实现教育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建出版社,2008:100.
[2] 吴仕民,王铁志.中国民族教育政策读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281.
[3]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