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革命生活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m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到北京
  1975年9月25日,由英国文化委员会选拔和资助的九名英国学生在香港登上了一架伊尔飞机。罗斯当时正在伦敦学习中国艺术史和考古学。贝斯刚从牛津大学毕业,她比我们几个都忧心忡忡,因为她要有一年见不着自己的丈夫和家里的狗。利兹大学来的人最多,其中格里和吉姆已经毕业,刚刚读完大二的萨拉则显得娇小、稚嫩。
  在飞往北京的途中,身着古色古香印花布衬衫的年轻中国空姐为我们送上了糖果、中国口香糖(很难嚼)和香烟。一想到将要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环境长达整整一年,大家都默默无语。我们于夜幕中降落在北京机场。一位个子矮小、戴一副水晶眼镜、头顶灰色帽子被称为傅老师的人笑容满面地迎接我们。我们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跟着他上了一辆老式汽车。车子在寂静漆黑的夜色中行驶了大约一个小时后到达了目的地——外语学院。
  车子停在一幢灰色砖房外。我们几个女生下车后被带到二楼的双人间。房间的墙壁被粉刷成白色。我很快就发现,所有的房间都是这样粉刷的。只要衣服蹭在墙上,就会粘上白灰。由于来的女生人数为单数,我的房间暂时只安排了我一个人。房间里有两张铁床、一只木书架、两张桌子和两把椅子。天花板吊着一盏电灯。没有窗帘,门上没有装锁,只能从外面用挂锁锁住,但校方又不提供锁。校方(根据一叠有多个签名的单子)发给每个人一个搪瓷洗脸盆(没有花纹)、一个热水瓶(红色铁皮壳,上面印着一朵大玫瑰)、一个硬邦邦的带枕套的单人枕、一条单人床单。还有一床又大又重的棉被,被面是印有小花的黄布,被头是白布。
  洗脸盆是拿到二楼盥洗室使用的。盥洗室里有个长条的灰色水泥槽,上面有一排自来水龙头。水龙头里通常只有凉水,只有晚上七点到九点的用水高峰期才会有热水供应。一楼的淋浴室那时也会有热水。淋浴室隔壁是只大锅炉,上面分布着许多可怕的仪表,表上的红色指针总是指向马上就要爆炸的温度。热气从管道上一些密封不好的地方滋滋地冒出来。不过这个锅炉对我们的生活却至关重要。为了早上有热水洗漱,我们拿热水瓶到这里来打开水。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打到安全饮用的开水。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没有窗帘的窗户照进房间,撩开了外语学院的面纱。灰蒙蒙的青砖高大建筑一直延伸到远处。左边是一片空旷的场地,同样是灰蒙蒙的。这片场地可能是个操场。操场上,穿着白色衬衣和深蓝或军装绿色肥大裤子的中国学生正捧着书本四处走动。他们正通过大声朗读的方式来背诵课文。
  外语学院地处北京西北角,周围汇集了北京好几所大学,并且离北京大学也不远。它接收来自欧洲(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意大利、西班牙、丹麦、瑞典、挪威、冰岛、法国、德国和奥地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以及包括日本、柬埔寨、老挝和朝鲜在内的亚洲友好国家的留学生。我们都是来这儿学习中文的。非洲和亚洲的学生学习中文的主要目的是想继续在中国学习工程学或是医学。学校里还有一大批学习各种外语的中国学生。
  女生宿舍对面紧邻着食堂,再过去就是男生宿舍。食堂分为两个部分。一边是供中国学生就餐的。这里提供很多看了就没胃口的食物,不过几乎不花钱就能吃上。我们的第一顿早餐没有在那里吃,因为用餐的碗和筷子要自带。另一边是西餐部,供应的是西式早餐,而且提供餐具。由于这边可供选择的食物略微多些,再加上提供餐具,所以饭菜都要比中国学生那边的贵。
  早餐过后,我们上了一辆面包车,被送往英国大使馆。包括英国大使馆在内的大多数外国使馆都位于北京东南、建国门外古观象台的东面。那个城楼状的青砖城垛观象台并不对外开放。城垛之上冲天的星盘、浑天仪、日晷的轮廓依稀可见。
1976 年吴芳思访问石家庄某小学,与该校教师交谈。后方左起第三人是吴芳思的父亲。

  友谊商店
  在大使馆,一位负责人一本正经地告诫我们不要惹麻烦。他还让我们写出家里亲人的名字,以防我们从自行车上摔下或者出现更糟糕的情况。这还是我们第一次听到有关外国学生在北京略显神经质的生活情况介绍。我们还被邀请参加了使馆的社交俱乐部,这样每年交纳十元会费(大约相当于在中国学生餐厅吃四个月早餐的费用),我们就可以从使馆图书馆借书、看电影,在使馆的贝尔酒吧里消费。我们还可以在酒吧玩投飞镖,打个欠条喝饮料(无论是啤酒、金巴利酒还是汽水)。
  随后,面包车把我们拉到离英国大使馆不远的友谊商店。离友谊商店不远的地方有两个大院,门口有手持步枪或者腰挎手枪的人民解放军士兵站岗。使馆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就住在大院里那些带阳台的漂亮公寓里。他们的清洁工、厨师和阿姨(保姆)都由公安局提供。他们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劳工大学,外语说得很流利,每天都要向官方汇报他们在雇主家里制作果酱和烤面包片时所听到的重要谈话。
  使馆人员的家属购物(买那些大外交信袋里放不下的东西)基本上都去友谊商店。商店一楼卖的是中药,有个小柜台卖花、金鱼和食品。我曾一度为在中国将一年吃不上奶酪而苦恼。然而就在那天上午,我发现友谊商店的货架上,摆着一种伊顿干酪。干酪的表皮呈晶莹的粉色,十分诱人。那里还卖面包——白面包一早就卖完了,不过俄式小面包卷也相当不错。奶油像在法国一样,以小包装出售,但是略微有些变味儿。友谊商店里还可以买到相当便宜的黑龙江阿穆尔河鱼子酱,学生们可以在星期天吃早餐的时候敞开肚皮。入口即化的花色点心——奶油巧克力小威化蛋筒——也便宜得令人咋舌。还有酷似棋盘的一板一板的块状奶油香草巧克力、小奶油蛋筒之类的食品。当时中国的大部分“外国货”都来自苏联。我心里想,是不是这些糕点师曾到莫斯科,跟随被改造过来的帝国厨师学习过。
  友谊商店里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食品,以及大使馆每周五将派面包车接我们到贝尔酒吧的消息,都让我们大受鼓舞。我们驱车返回外语学院时,路过了宽阔的天安门广场。广场东侧是高大而缺乏生气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出于官方对中国历史看法的全面修正,博物馆没有开放。它的对面是有着圆形大立柱的人民大会堂,这是召开神秘的政府会议的地方。广场南面是高大的前门城楼。广场内唯一的建筑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这是一座高耸的灰色石碑,底座周围是一圈浮雕,描述了光荣的斗争史。如1840年销毁英美鸦片烟的斗争、1919年5月4日反对凡尔赛条约的示威游行、1925年5月30日发生在上海的反英日示威等。纪念碑两侧是留着大胡子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以及留着八字胡的斯大林的巨幅画像,每一幅都由上百块瓷砖拼成。离这几幅画像不远,是用类似的瓷砖拼成的孙中山像,他的面部被因维护而支起的密密竹制脚手架遮挡住了。毛主席像悬挂在通往紫禁城的天安门正门上方。以上这些便是我当时看到的天安门广场上所有的画像。
其他文献
林姑娘虽姓林,却没有曹大师笔下林妹妹窈窕的好身材。小时候大家说林姑娘是小胖妮,可爱,大点了他们又说林姑娘婴儿肥,水灵。直到某天听到有同学背地里议论自己“她大腿比我腰都粗”的时候,林姑娘这才终于确信亲人们当初的赞美原来只是口是心非的善意谎言,心中坚守多年的“我健康快乐体重无所谓”的人生信条随之彻底崩溃。那个不眠之夜,向来大大咧咧的林姑娘第一次认真审视镜中的自己。失望沮丧中,林姑娘立刻决定向这位胖姑娘
期刊
在凯泰资本,每年年会都有一个倍受期待的“彩蛋”,那就是听创始合伙人、总裁徐永红预测哪支股票会涨。牛市自不必说,在熊市看得准才叫预测帝。而据徐永红透露,他在熊市推荐的股票,每年都能涨100%。徐永红对股票看得准,来自他对政经大势的把握,以及敏锐的投资嗅觉。虽然在投资界,徐永红异常低调,但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是位眼光老到 独到的老法师,有16年的风险投资经验,也是国内少有的敢投早期的投资人。2000年初
5月16日,印度总理纳兰德拉·莫迪在访华行程的最后一站上海,召集了“25人中国企业家圆桌会”,马云、王健林、孙亚芳、黎瑞刚等著名企业家和几大国企负责人均出席。会议结束后,在没有事先安排的情况下,莫迪临时拉住马云,私聊了很久。以上这一充满温情的计划外私聊,是莫迪5月14日至16日为期三天对华访问一个缩影:印度总理的访华之旅,是一次充满莫迪个性色彩的友善之旅。微博外交“对中国的访问是我期盼已久的,我很
期刊
如何改进中日关系是摆在安倍面前的一道难题。八一五临近。7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向盟国投降。日本老百姓第一次聆听到天皇口吐日语文言文的真声:“无论日本帝国大本营,及任何地方所有之日本国军队,与夫日本国所支配下一切军队,悉对联合国无条件投降……”70年过去了,当年作为二战亚洲主战场的中国,拖住了50万以上的日本陆军。这一数字还不包括驻扎在东北的日军精锐关东军。为此,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甚至惨痛至极
“汉化”帆船酒店如果在十年前,中国人在国外的豪华酒店用早餐,服务员可能会用日语跟你问好,但是在今天,一个日本客人被问候“你好”的概率更大。在全世界最豪华的超七星酒店——迪拜帆船酒店,接近30%的客人来自中国,而日本客人只有1%。如果以国别来划分,中国人构成了最大的顾客群。这里住一晚的最低价格也要1200美元(约合7400多元人民币),但对日渐富裕的中国人来说,这不再是什么天文数字。“帆船酒店”是阿
为了了解包括计划生育家庭在内的各类家庭及其成员在经济、社会、健康、保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过程,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去年组织开展了“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此次的调查对象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3万多个家庭,约18万人口。这也是我国首次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家庭追踪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家庭规模小型化,2人、3人家庭成为家庭类型主体。而在养老方面,老年人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对社会服务需求较大。
期刊
当李克强总理与北京中关村创业咖啡厅里的年轻人握手交谈时,5月初的上海,位于浦东新区腹地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以下简称SIMC)里,张澄宇院长正与医院的股东、骨干医生们一起,为SIMC的一周年庆祝忙碌筹备。他们,同样是一群创客。SIMC运营一周年,尽管路途艰难,这家新型医院已经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和吸引力。创新、创业、创客——中国政府高层将各个领域具有突破性的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新的引擎。很多人误认为创客只存
比利时建筑大师文森特·卡勒伯为中国云南昆明量身设计了一幅生态之城的图景。太阳能建筑被认为是生态城市的重要实现方式。近日,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将飞离南京,进入全球环行中难度、风险系数最高的航程——南京至夏威夷航段。无疑,这次飞行点燃了人们对太阳能的新畅想。而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目前正是国家力推的绿色产业,国内某家太阳能产业公司的掌门人在今年初成为胡润百富榜上的新“中国首富”,更是将太
上大美院附中校友在“作品展”重聚。今年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附中建校56周年,应上海土山湾美术馆邀请,近期举办了名为“幸福成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附中56年留校作品展”,向社会全面展示附中56年的教学成果。诚如上大美院院长汪大伟所说的那样:“56年来,附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修养全面的艺术人才,积累了大量的素描、速写、色彩、构图创作、装饰设计等诸多科目的留校作业精品。
期刊
上大美院是上海地区唯一的一所美术类高等学府,尽管历史不长,但实力雄厚,文脉悠久。值此美院附中作品展览之际,就美院附中的文化含义、教学模式与未来发展等问题,《新民周刊》记者邀请了原上大美院院长、著名画家邱瑞敏,以及上大美院教授、著名画家王劼音两位当年的学生代表,与上大美院现任院长汪大伟进行了一次三人谈。强调基础《新民周刊》:邱院长是附中第一届毕业生,又曾担任学院领导多年,王老师则是第二届毕业生的代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