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失而不败的“硬汉式”英雄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o_o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明威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子”形象,他们多是拳击手、斗牛士、渔夫、猎人、战士等社会底层人物。他们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始终保持做人的尊严和勇气。在他们身上,具有一种不屈不挠、坚定顽强,面对暴力和死亡而无所畏惧,身处逆境而不气馁的性格和品质。
  《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是对以往作品中塑造的“硬汉”形象的发展和升华,是“硬汉”形象的代表。《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纪中叶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这位风烛残年的老渔夫连续84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85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不放弃。经过了三天两夜,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当鲨鱼来抢夺他的战利品时,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尽管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毁他的坚强意志。
  在与大海、大马林鱼和鲨鱼的较量中,圣地亚哥不断承受着各种挑战,但他勇敢、坚毅、顽强地向人生的种种磨难宣战,向人的生命极限挑战,战胜厄运并超越它。在人生的道路上,谁不经受一些挫折和失败?此时是缴械投降,还是顽强拼搏呢?圣地亚哥给我们的启示是:积极的进取和行动,是面对失败的不屈不挠的行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行动本身。所以,海明威为他所钟爱的硬汉们找到了灵魂,这灵魂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价值——与命运作殊死抗争的悲壮与崇高。
  一、硬汉形象语言——勇敢坚毅,永不言败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是圣地亚哥的信念,也是《老人与海》的作者要表达的信念。从世俗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一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最终也没有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极限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圣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结局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面对挑战时一个人仍有不败的精神和勇气,在面对失败时仍保持个人的优雅。
  在别人眼中,連续84天没有捕到鱼的圣地亚哥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作为渔夫,捕不到鱼,还能算是真正的渔夫吗?可贵的是他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鱼叉、小刀、短棍,一次次被鲨鱼带走,但他始终用尽一切手段进行反击,什么也无法摧残其英勇的意志。一句“我跟你奉陪到死”,夹杂在大海的咆哮声中,老渔夫把生命都押了上去,与敌人做殊死的搏斗,他不向命运低头的硬汉形象生动而深刻的诠释了“向死而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硬汉形象行动——孤军奋战,百折不挠
  老人在带回大马林鱼的返航途中遇到五次鲨鱼的袭击,第一次是条很大的灰鲭鲨,老人“使出全身的力气,用糊着鲜血的双手,把一只鱼叉向它扎去。他扎它,并不抱着希望,但是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第二次是两条星鲨,老人“一桨朝它戳去”,刀子“对准它扁平的脑袋正中扎去”“戳进它的左眼”,把刀刃“戳进它的脊骨和脑子之间”“插进鲨鱼的两颚之间”;第三次是一条铲鼻鲨,“老人让它咬住了鱼,然后把桨上绑着的刀子扎进它的脑子”;第四次是两条星鲨,老人“高高举起棍子,重重地打下去”;第五次则遇到了成群的鲨鱼,老人“不顾死活的挥棍”“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抡去”“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扎去”。
  圣地亚哥在与鲨鱼的激烈搏斗中,没有畏惧,他尽可能地动用身边的武器,为的就是与大鲨鱼们决一死战,所以可以想象其场面之惊险,远远比圣地亚哥捕捉大马林鱼惊险得多。当凶狠贪婪的鲨鱼接二连三地围攻大鱼时,本已精疲力竭的老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劳动成果,重新振作起来,奋不顾身地迎战鲨鱼。开始他用鱼叉对付,鱼叉被受了伤的鲨鱼带走了,他就用绑在桨上的刀一个一个地结果它们。还有许多鲨鱼不断围攻,老人仍然坚强不屈地支撑着。他在心里说:“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办法去揍死它们。”夜里大群鲨鱼又来纠缠,老人在没有锐利武器的情况下仍然奋力拼搏,他的大鱼虽然被吃光了,但鲨鱼被他打得不是死亡便是负伤逃窜。
  这时候的老人已经精疲力尽,面对实力悬殊的较量,明知道结果可能会失败,但是他依然不服输,不遗余力地去抗争,这是一场明知失败却依旧不屈不挠的战斗。
  圣地亚哥身上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他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百折不挠的乐观人生态度。
  三、硬汉形象心态——乐观自信,顽强拼搏
  圣地亚哥的一生虽然厄运重重,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垂头丧气,而是乐观自信。在面对其他捕鱼人的嘲笑、在连续捕鱼84天一无所获、在他唯一的伙伴——小男孩不得不离开的情况下,也没有消沉颓废,没有放弃追求,他始终保持着这种自信与希望。在第85天继续出海,他相信好运会来到,甚至去定了一张末尾是85的彩票。“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像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的清新了。”在海上,他仍然关心喜欢的棒球比赛结果,甚至想有台收音机,而当他的大马林鱼被鲨鱼吃得所剩无几时,他也没有沮丧,而是给自己鼓劲:想点开心的事吧,丢了四十磅肉,你航行起来更轻快了。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无论是在无奈的生命环境下还是在激烈的生死存亡搏击中,圣地亚哥没有半点的气馁、消极,他对待胜利与失败、苦与乐,有自己一套独到的生命哲学。
  “人们大都对海龟残酷无情,因为海龟给剖开杀死之后它的心脏还要跳动好几个钟点。然而老人想,我也有这样一颗心脏,我的手脚也跟它们的一样。”作者通过对老人心理的刻画,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个人老而心不老的人,他有一颗和海龟一样顽强的心脏。
  圣地亚哥老人是无畏的斗士,而不是战神。在与群鲨搏斗的时候,他凭着顽强的意志力,不管对手的力量多么强大,也要选择面对,坚持战斗下去。
  海明威用下面这句话来评价《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但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
  凭借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无论老渔夫圣地亚哥最终是否能够捕到大鱼,都值得人们永远的敬重。因为老人带给人们的是人类精神世界上最为珍贵的自信。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追求和超越,但只要人们能够凭借顽强、自信的心态勇敢的迎接挑战,那么无论结果成功与否,他都是一位成功者。只要信念在,希望便在。
  纵使老人一次次失败,他从没有绝望过,那份淡定,平息了一切波涛。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责任编辑 / 胡
其他文献
文题展示  我的美好生活  写作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字数不限,③结合生活,写出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写作指导  从立意上看,“我的美好生活”是一个偏正短语,落脚点是“美好生活”,因为“我的”限制,文体更偏向于记叙文、散文,但不应仅停留于对“美好生活”的记录、描述,而应通过事件写出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认识,实质上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悟。需要注意的是立意应该积极、有启发意义,即使是“我的”,“美好生活
超越海拔6000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16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摘自《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一  初见钟教授时,他刚从西藏回到学校,带回了许多新的标本。那时还没有微信,他在实验室里招呼一声,连平时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都赶来一起参观标本。  大家围成一圈,一边观察
摘要:文章通过课堂教学实例,围绕课堂教学的内容选取、教材安排、教学手段设计三方面阐述体育实习教师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析。  关键词:体育实习教师;课堂教学实例;解析    前言  体育实习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载着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任务,在综合学习的末期,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将所学的东西在实习中体现。实习能够展示实习教师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情况,更能展现一个人学习的潜能和潜
试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  (1)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  (2)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車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3)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苞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
“活見鬼,我肯定是爱上你了!”男人绝望地说。  “我也是。”女人面色惨白,眼中闪烁着深深的恐惧,语无伦次地说着,“怎么……怎么办呢?也许不是真的,这……我们怎么会这么倒霉……”  看着女人凄苦的神色,男人的心仿佛被一柄利剑穿透,但那是多么甜蜜的一柄利剑,把世界上所有的糖果碾碎,提炼出它们的精华,也铸造不出这样的甜蜜。  男人紧紧抱住女人赤裸的身体,让心脏贴在一处,同时被甜蜜之剑穿透,并因为甜蜜交织
教师的话语执行力,就是教师提出的科学合理的要求在学生那里得到的执行程度。  目前,不少农村中小学缺少体育教师,很多班的体育课大都由班主任兼任。在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中,时不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专业体育教师所教的班级比不过由班主任兼任体育课的班级。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兼职体育教师的话语执行力比专业体育教师强,他们的要求能得到学生较好的执行。  体育教师要提高话语执行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千多年来,一直高悬于历史的长空,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词源于配乐歌词,兴起于唐朝,大都是反映儿女情长之类的题材。中唐时虽有李白、白居易等写过几首值得一读的词,却改变不了人们对词的态度。到了五代,词被“花间派”所主导,脂粉气极浓,乃至成为浓词艳句、镜花水月、无病呻吟的代名词。  进入北宋,范仲淹一首《渔家傲》打破了花间派的词风。而至苏东坡,“以诗入词”,把诗的创
一股说来,在作文中引用卉今中外名言名句的常见方式,有借用、仿用、化用三种。这些引用,能平添典雅之气,彰显文化底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容易落入窠臼,流人俗套,借用常常有堆砌之嫌,仿用易显得不伦不类,化用往往会游离题旨,很难吸人眼球。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在作文中不断创新引用形式,让引用向更新处漫溯,让笔下流淌出永不枯竭的诗意。  下面,给大家介绍创新引用的两种方式——“美译”式和“演绎”式。  
经多年的实践研究,在青少年女足训练中合理地运用“小场地”比赛训练法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自己在解放军青少年女子足球队训练中运用小型场地比赛训练法来淡淡其训练的效果与体会。    一、“小场地”比赛训练法的设计与安排形式    训练的目的:练习实战射门以及传球接应渗透、折返体能等。  训练要求:队员4人一组,分为若干组,两队之间进行比赛,设守门员,但不参与进攻.要求攻守节奏要快。  比赛场地:宽
原创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期,部分媒体频频热捧“小鲜肉”、关注“花美男”,一些影视作品、综艺节目刻意迎合,加之此前《开学第一课》邀请了几位当红偶像明星助力,更是加剧了公众焦虑。一场关于“娘炮”的讨论正在进行。  新华社:“娘炮”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这种病态文化对青少年的負面影响不可低估。“少年娘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