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形成了青少年学生相互交流的又一个语言空间,创造着属于网络的独特的语言体系。网络语言的出现一度使传统语言学中的语音、语法、语汇规则无所适从,同时也冲击着青少年学生对于语言的传统的定势思维,喜好新奇事物的青少年学生渐渐地顺从了网络新词语的渗透。在特殊场域中出现的这些特殊的语言有着怎样的特点?网络语言与青少年文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必然联系?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地看待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特点
1.符号化下的简约表述
886(再见)、^_^(表示眯着眼睛笑)……各种各样或繁或简的符号充斥着网络。青少年群体对符号的运用可谓是如鱼得水。符号的意义并不在于符号本身,而在于符号背后所表达的含义。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为参与者提供了最自由的交流氛围,而自由的体现则在于有别于现实生活的推陈出新,也体现了青少年简单自主的生活态度、生活状态及简约化的文化特色。符号的被认同同时也证明了青少年的同辈群体归属感与认同感。即使有时有的青少年并不能理解符号的真正含义,他仍然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寻求解决的方式。符号的异化、转换及被赋予意义都是在网络这一特殊空间与青少年文化的交融中获得的。
2.生动化下的趣味表述
屁兔(PII,奔腾2)、猫(调制解调器,MODEM)……如此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往往成为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寻求快乐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这些生动的语言缺乏起码的逻辑性,只是通过主观臆想而成,但它终究为青少年群体一致认可且广为流传是有其必然性的。
3.个性化下的豪放张扬
“冻死也要穿短裤”、“游在热水里的鱼”……各种稀奇古怪的网名成为网络空间里最特别的一道风景线。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而语言同时也展示了隐匿着的意识。以独特性标榜自己的青少年不会放弃一个借助网名张扬个性的机会,他们总在有意或无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标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愤世嫉俗。网络语言的出现为青少年最本真自我的情绪与思想表达提供了一个外在的保护物,网络语言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正好与青少年的文化特点一拍即合。
4.随意化下的不稳固性
酱紫(这样子)、偶来乐(我来了)、打铁(贴帖子,在网站论坛上发表文章)……这些看似奇怪的网络语言难免成为青少年在紧张的学习生活状态下偷个空闲放松一下自己的载体。也正是由于这些网络语言的使用仅局限在网络这一范围之内,因而容易在随意化的倾向上不断地更新换代,造成了网络语言的不稳固性。网络语言缺乏长久的生命力也就有因可循了。
5.隐匿化下的社会约束
PMP(拍马屁)、BD(笨蛋)……这一类的网络语言往往表达了只可意会而不可言说的隐匿意味。青少年很好地将与自己身份不符的“脏”词“脏”语诉诸网络空间中可变性的规则,并在一定的约束下倾吐。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青少年摆脱了社会约束或者说更好地利用了网络规则,而恰恰相反的是社会约束力已经内化为青少年自然而然的生活规范并实实在在地在起作用了。网络空间看似自由地运作,而事实上却也是在社会规范下的产物,终究逃不开社会的约束,而青少年诉诸网络的行为也只不过是暂时或无意义的逃避罢了。
从网络语言中探究青少年文化的特点
青少年文化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表达”,是青少年所特有的社会存在方式。从网络语言中去探究青少年文化的特点,也就是从这些特殊的互动过程去剖析青少年文化的内生性含义,从而掌握青少年文化的规律性脉络,对于开展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有益处的。
1.反叛与创新同在
网络语言表现为或是与语言习惯和造词规律的严重不符、或是符号大行其道、或是新词语的不断生成,这都体现了青少年不断地要从大众文化中抽离出来而标新立异的愿望。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生理上趋于成熟、心理上却跟不上节拍的普遍现象,狂躁不安、找不到重心等都成为青少年学生共性的心理影响因素。从网络语言上凸显出来的离经叛道,一方面是网络这一特殊空间所赋予的可能性因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青少年学生特殊的心理影响因素所造成的,都是正常且能够理解的。在网络中浏览时使用大量的网络语言给青少年一个暗自宣泄自我、排解压力的机会,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信息时代青少年文化的变迁,但“反叛”这一主题词永远贯穿其中并发挥作用。
我们在审视青少年文化的反叛时,又不得不惊叹于青少年源源不绝的创作才能。虽然我们在对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上经常将创新挂在嘴上,却终究收效甚微。但在网络空间中,网络语言却呈现另一番景象,反叛的词藻中蕴含着创新,新意的萌生伴随着青少年潜意识下的对制度文化的反抗。反叛与创新同在,两种必然交织着种种可能发生的偶然,构成了青少年文化的一个独有的重要特点。
2.“快乐至上”的文化享受
青少年文化对主流文化和现成秩序摆出一副挑战的姿势,有点儿反叛,但并不完全对抗,也不至于构成威胁,只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从网络语言的构成来看,青少年渴望无忧无虑,追逐快乐彰显无疑。将极其生动或是孩童化的语言融入网络语言中,成为网络语言的一个主基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学生在心理上仍然渴望被保护,并在感官层次仍需要最直接的快乐刺激。追根溯源,青少年当初投入网络空间都是因为网络带给他们前所未有的开放空间、新奇的感官刺激及畅通无阻的交流平台,成功地越过了阻碍快乐的壁垒,使其找到最便捷、最自主的获得快乐的机会。网络语言不断地将青少年文化背后所不曾明晰可见的享用性挖掘出来,成为青少年文化寻求享用功能的工具。
3.渴望认同与刻意回避的两极化趋同发展
许多网络词汇已经被青少年带到了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青少年文化的偏见,但大多数的网络语言都难以被教师、家长,乃至社会大众所认同,从而使青少年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被剥夺与被抛弃感。在他人不理解自己的“新新语言”时,大多数的青少年都选择了要解释并获得理解,这也同时反映了青少年文化在潜意识中的“不自信”。我们同时又发现,青少年有时又是拒绝被理解,显出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这种走向另一端的方式其实是青少年渴望被理解的异化表现。不管是渴望认同或是刻意回避都是青少年文化“底气不足”的表现,二者互相的趋同发展正好印证了青少年文化两极化的特点。
4.表层化、易逝化
一批网络语言的产生往往是另一批网络语言被代替后的结果,网络语言背后反映了青少年价值观及生活态度及方式,这种替代也是在青少年互相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这样的青少年文化趋使下的表现只能是表面上的变更,形式的一时流行也会很快被替代,不断逝去又不断补充,青少年文化就是在这种表层化与易逝化中不断与外界文化碰撞交融,形成青少年文化所特有的兼容并蓄。
5.盲目追逐与遵从
网络语言的迅速被使用不在于网络语言本身的特点,而在于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遵从性原则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语言虽然仅仅是一种符号,但青少年个体若能符合群体规范来表达这一符号,就标示着他成为了青少年群体的一员,不管事实上是否如此,每个个体都是以这样的标准来评判的。这与表层化的青少年文化的特点也是相互映衬的。人无时无刻不在群体之中,失去群体也就失去了生命的重心,这是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青少年学生渴望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群”,了解群的规则、获得群所认可的符号都可以使青少年得到归属感与安全感,所以盲目追逐与遵从也是青少年特定时期的文化特征。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文化建构的特殊意义
网络语言作为青少年群体中特有的符号资本必定在传达着青少年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也实现着青少年文化的建构与铸造。当然,青少年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与演变不仅仅受网络语言的规划,而更多的是在社会各种力量的组合与分配下相互作用的结果。网络语言作为信息时代社会变异下的新产物,为青少年群体所认同与接受,也呈现出本身对当代青少年文化建构的特殊意义。
1.在方式上的拓展与变化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文化的建构是以某种方式影响或者作用于青少年文化的某个部分或是相互关联的几个部分的,从其表层来看只不过是青少年群体为了追求新奇、乐趣而不断追捧的产物,但是从深层的意义上来讲,它却是青少年群体不断地向社会索要自我尊严与权力的手段。可以说,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文化的建构事实上更是一种在方式上的拓展与变化,是青少年文化逐步走向独立与成熟的标志。青少年往往被剥夺话语的权力,经常性地处于话语的不安全状态,因而创造自己的语言体系而试图将话语的“不安全感”转嫁给“圈子外”的人就成为他们最直接的策略方式。虚拟的网络给他们提供了发挥的空间。青少年文化从默默在内部焦躁不安到外部的自主抗争是经历了条件与方式的变化的。可以说,网络语言是在特殊时代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启蒙,为这种由内而外的转变及对青少年文化内质的建构具有重要的作用。
2.内容建构上特殊的非一一对应性
事实上,网络语言并没有大范围地影响青少年日常的交流与谈吐。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文化在内容上的建构又表现出非一一对应的特殊性。网络语言的一些特征总是在青少年文化的其他内容中体现出来。比如,在校园中,随处可见在书包后面挂着的各式各样的QQ公仔,在青少年学生的交谈中也时常可以看见随意的手势代号,这些在这个信息时代才会出现的新新产物我们不能说完全是由网络语言造成的,但网络语言在其形成与推广的过程中确实难脱干系。
3.从功能上引导快乐变革
我们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社会已经开始趋向享乐化的发展,怎样过更合适的生活、怎样生活得更有乐趣成为人们思索的“大事件”。网络语言也是伴随着青少年对其随意地改换以求获得最大乐趣中产生的。从功能上,网络语言引导了一场强烈需求下的快乐变革,也缓和了青少年文化骨子里的激进与狂躁,为青少年文化送来一贴缓和剂。当然这种功能上的快乐导向,也使得青少年文化与制度文化或是社会文化更亲近地整合了,人们对青少年文化长期 “不招人喜欢”形象也有所改观,这无疑也是青少年文化“争夺”社会权力、获得尊严的结果。
毋庸讳言,网络语言是反映青少年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话语系统的一面镜子,网络语言的流行势必对传统的语言文化体系形成一定的冲击。“让网络语言停留在网络”、“禁止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等声音常见诸各媒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语言有其适宜的土壤,既要正视它存在的合理性和一定的负面影响力,又不必过分地夸大其渗透力,应该更为客观公正地从青少年对网络语言的态度及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群体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来看待网络语言的正负面影响力,深刻探讨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文化建构的特殊意义,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对青少年文化教育进行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陈亮.论青少年文化在传播中的社会导进功能[J]. 中国青少年研究. 2005(3)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网络语言的特点
1.符号化下的简约表述
886(再见)、^_^(表示眯着眼睛笑)……各种各样或繁或简的符号充斥着网络。青少年群体对符号的运用可谓是如鱼得水。符号的意义并不在于符号本身,而在于符号背后所表达的含义。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为参与者提供了最自由的交流氛围,而自由的体现则在于有别于现实生活的推陈出新,也体现了青少年简单自主的生活态度、生活状态及简约化的文化特色。符号的被认同同时也证明了青少年的同辈群体归属感与认同感。即使有时有的青少年并不能理解符号的真正含义,他仍然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寻求解决的方式。符号的异化、转换及被赋予意义都是在网络这一特殊空间与青少年文化的交融中获得的。
2.生动化下的趣味表述
屁兔(PII,奔腾2)、猫(调制解调器,MODEM)……如此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往往成为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寻求快乐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这些生动的语言缺乏起码的逻辑性,只是通过主观臆想而成,但它终究为青少年群体一致认可且广为流传是有其必然性的。
3.个性化下的豪放张扬
“冻死也要穿短裤”、“游在热水里的鱼”……各种稀奇古怪的网名成为网络空间里最特别的一道风景线。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而语言同时也展示了隐匿着的意识。以独特性标榜自己的青少年不会放弃一个借助网名张扬个性的机会,他们总在有意或无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标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愤世嫉俗。网络语言的出现为青少年最本真自我的情绪与思想表达提供了一个外在的保护物,网络语言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正好与青少年的文化特点一拍即合。
4.随意化下的不稳固性
酱紫(这样子)、偶来乐(我来了)、打铁(贴帖子,在网站论坛上发表文章)……这些看似奇怪的网络语言难免成为青少年在紧张的学习生活状态下偷个空闲放松一下自己的载体。也正是由于这些网络语言的使用仅局限在网络这一范围之内,因而容易在随意化的倾向上不断地更新换代,造成了网络语言的不稳固性。网络语言缺乏长久的生命力也就有因可循了。
5.隐匿化下的社会约束
PMP(拍马屁)、BD(笨蛋)……这一类的网络语言往往表达了只可意会而不可言说的隐匿意味。青少年很好地将与自己身份不符的“脏”词“脏”语诉诸网络空间中可变性的规则,并在一定的约束下倾吐。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青少年摆脱了社会约束或者说更好地利用了网络规则,而恰恰相反的是社会约束力已经内化为青少年自然而然的生活规范并实实在在地在起作用了。网络空间看似自由地运作,而事实上却也是在社会规范下的产物,终究逃不开社会的约束,而青少年诉诸网络的行为也只不过是暂时或无意义的逃避罢了。
从网络语言中探究青少年文化的特点
青少年文化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表达”,是青少年所特有的社会存在方式。从网络语言中去探究青少年文化的特点,也就是从这些特殊的互动过程去剖析青少年文化的内生性含义,从而掌握青少年文化的规律性脉络,对于开展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有益处的。
1.反叛与创新同在
网络语言表现为或是与语言习惯和造词规律的严重不符、或是符号大行其道、或是新词语的不断生成,这都体现了青少年不断地要从大众文化中抽离出来而标新立异的愿望。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生理上趋于成熟、心理上却跟不上节拍的普遍现象,狂躁不安、找不到重心等都成为青少年学生共性的心理影响因素。从网络语言上凸显出来的离经叛道,一方面是网络这一特殊空间所赋予的可能性因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青少年学生特殊的心理影响因素所造成的,都是正常且能够理解的。在网络中浏览时使用大量的网络语言给青少年一个暗自宣泄自我、排解压力的机会,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信息时代青少年文化的变迁,但“反叛”这一主题词永远贯穿其中并发挥作用。
我们在审视青少年文化的反叛时,又不得不惊叹于青少年源源不绝的创作才能。虽然我们在对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上经常将创新挂在嘴上,却终究收效甚微。但在网络空间中,网络语言却呈现另一番景象,反叛的词藻中蕴含着创新,新意的萌生伴随着青少年潜意识下的对制度文化的反抗。反叛与创新同在,两种必然交织着种种可能发生的偶然,构成了青少年文化的一个独有的重要特点。
2.“快乐至上”的文化享受
青少年文化对主流文化和现成秩序摆出一副挑战的姿势,有点儿反叛,但并不完全对抗,也不至于构成威胁,只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从网络语言的构成来看,青少年渴望无忧无虑,追逐快乐彰显无疑。将极其生动或是孩童化的语言融入网络语言中,成为网络语言的一个主基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学生在心理上仍然渴望被保护,并在感官层次仍需要最直接的快乐刺激。追根溯源,青少年当初投入网络空间都是因为网络带给他们前所未有的开放空间、新奇的感官刺激及畅通无阻的交流平台,成功地越过了阻碍快乐的壁垒,使其找到最便捷、最自主的获得快乐的机会。网络语言不断地将青少年文化背后所不曾明晰可见的享用性挖掘出来,成为青少年文化寻求享用功能的工具。
3.渴望认同与刻意回避的两极化趋同发展
许多网络词汇已经被青少年带到了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青少年文化的偏见,但大多数的网络语言都难以被教师、家长,乃至社会大众所认同,从而使青少年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被剥夺与被抛弃感。在他人不理解自己的“新新语言”时,大多数的青少年都选择了要解释并获得理解,这也同时反映了青少年文化在潜意识中的“不自信”。我们同时又发现,青少年有时又是拒绝被理解,显出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这种走向另一端的方式其实是青少年渴望被理解的异化表现。不管是渴望认同或是刻意回避都是青少年文化“底气不足”的表现,二者互相的趋同发展正好印证了青少年文化两极化的特点。
4.表层化、易逝化
一批网络语言的产生往往是另一批网络语言被代替后的结果,网络语言背后反映了青少年价值观及生活态度及方式,这种替代也是在青少年互相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这样的青少年文化趋使下的表现只能是表面上的变更,形式的一时流行也会很快被替代,不断逝去又不断补充,青少年文化就是在这种表层化与易逝化中不断与外界文化碰撞交融,形成青少年文化所特有的兼容并蓄。
5.盲目追逐与遵从
网络语言的迅速被使用不在于网络语言本身的特点,而在于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遵从性原则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语言虽然仅仅是一种符号,但青少年个体若能符合群体规范来表达这一符号,就标示着他成为了青少年群体的一员,不管事实上是否如此,每个个体都是以这样的标准来评判的。这与表层化的青少年文化的特点也是相互映衬的。人无时无刻不在群体之中,失去群体也就失去了生命的重心,这是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青少年学生渴望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群”,了解群的规则、获得群所认可的符号都可以使青少年得到归属感与安全感,所以盲目追逐与遵从也是青少年特定时期的文化特征。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文化建构的特殊意义
网络语言作为青少年群体中特有的符号资本必定在传达着青少年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也实现着青少年文化的建构与铸造。当然,青少年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与演变不仅仅受网络语言的规划,而更多的是在社会各种力量的组合与分配下相互作用的结果。网络语言作为信息时代社会变异下的新产物,为青少年群体所认同与接受,也呈现出本身对当代青少年文化建构的特殊意义。
1.在方式上的拓展与变化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文化的建构是以某种方式影响或者作用于青少年文化的某个部分或是相互关联的几个部分的,从其表层来看只不过是青少年群体为了追求新奇、乐趣而不断追捧的产物,但是从深层的意义上来讲,它却是青少年群体不断地向社会索要自我尊严与权力的手段。可以说,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文化的建构事实上更是一种在方式上的拓展与变化,是青少年文化逐步走向独立与成熟的标志。青少年往往被剥夺话语的权力,经常性地处于话语的不安全状态,因而创造自己的语言体系而试图将话语的“不安全感”转嫁给“圈子外”的人就成为他们最直接的策略方式。虚拟的网络给他们提供了发挥的空间。青少年文化从默默在内部焦躁不安到外部的自主抗争是经历了条件与方式的变化的。可以说,网络语言是在特殊时代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启蒙,为这种由内而外的转变及对青少年文化内质的建构具有重要的作用。
2.内容建构上特殊的非一一对应性
事实上,网络语言并没有大范围地影响青少年日常的交流与谈吐。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文化在内容上的建构又表现出非一一对应的特殊性。网络语言的一些特征总是在青少年文化的其他内容中体现出来。比如,在校园中,随处可见在书包后面挂着的各式各样的QQ公仔,在青少年学生的交谈中也时常可以看见随意的手势代号,这些在这个信息时代才会出现的新新产物我们不能说完全是由网络语言造成的,但网络语言在其形成与推广的过程中确实难脱干系。
3.从功能上引导快乐变革
我们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社会已经开始趋向享乐化的发展,怎样过更合适的生活、怎样生活得更有乐趣成为人们思索的“大事件”。网络语言也是伴随着青少年对其随意地改换以求获得最大乐趣中产生的。从功能上,网络语言引导了一场强烈需求下的快乐变革,也缓和了青少年文化骨子里的激进与狂躁,为青少年文化送来一贴缓和剂。当然这种功能上的快乐导向,也使得青少年文化与制度文化或是社会文化更亲近地整合了,人们对青少年文化长期 “不招人喜欢”形象也有所改观,这无疑也是青少年文化“争夺”社会权力、获得尊严的结果。
毋庸讳言,网络语言是反映青少年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话语系统的一面镜子,网络语言的流行势必对传统的语言文化体系形成一定的冲击。“让网络语言停留在网络”、“禁止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等声音常见诸各媒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语言有其适宜的土壤,既要正视它存在的合理性和一定的负面影响力,又不必过分地夸大其渗透力,应该更为客观公正地从青少年对网络语言的态度及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群体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来看待网络语言的正负面影响力,深刻探讨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文化建构的特殊意义,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对青少年文化教育进行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陈亮.论青少年文化在传播中的社会导进功能[J]. 中国青少年研究. 2005(3)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