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学期还没有开始,学校的教学方法改革就已经“迎面扑来”。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要求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做到项目教学,所谓的项目教学就是根据职业技能培养目标,通过归纳整合课程及课程体系目标,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知识体系,每个知识体系作为一个具体的教学“项目”,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通过这些具体的“项目”教学来实施完成。2008年底,作为一名普通的职业中学旅游教师,我参与到学校的项目教学法改革学习实践中。在这段期间,我拒绝过,逃避过,也思考过,探索过,而今,我开始有所收获。
一、转变观念,不断探索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我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让人头痛的问题,就是观念的转变。众所周知,旅游专业的课程理论多、实践少,而且内容杂乱、不易掌握。所以在我的执教生涯中,旅游专业课程不论是实践课也好,理论课也罢,都是我在前面走,学生在后面跟,我演示一个步骤,学生练习一个步骤,先教后学。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和老师不断地督促指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就会达到一定的层次,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而如今的改革要求教师退居“台后”,以学生、项目、操作和过程为中心,体现以学生学为本的理念,从而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
听到这样的课堂教学理念,我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是好,更不知道该如何改法。我在心中暗暗敲起了边鼓:没有老师的逐步指导、演示,学生能学会技能吗?个别学生还不把课堂闹翻天?带着这样的疑虑,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按兵不动。于是我把项目教学法的学习资料和提纲丢到一边,按照自己原来的旅游教学方法和步骤照讲不误。没想到不几天学校领导就下达了“验收通知”——组织教学督导组听课,要求项目的确定、项目的学习过程、相关学习资料的组织、项目的评价等各个环节都不能少,而且严格制定项目计划,定期检查。
我想不通,也不服气,就去观摩骨干教师的课。没想到学生的表现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们居然有那么大的潜力——专业理论概念的把握、课堂内外知识的联系、专业技能的练习,都能够自主完成。尤其是那些平时令人摇头的学生,更是让人“刮目相看”。整节课学生都在积极地思考,搜集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同学和同学之间的辩论和亲自动手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方法,确定最佳答案,完成专业课程所制定的项目任务。
反观我的课堂,仍然是学生被动学习,没有任何的主动性可言,我这才下定决心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变。针对旅游专业知识杂而多的特点,我整合教学资源,制定项目教学计划,明确每堂课需要解决的任务和问题。慢慢地,课堂居然起了变化——我退居次要位置,学生成为主人。整个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并顺利地通过学校的验收,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实践。没有观念的转变,就没有发展的突破;没有观念的超越,就不会有发展的跨越;没有观念的领先,就不会有发展的率先。在项目教学法的理念中,我感到自己教师的角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教师是“驾驶员”,学生是“乘客”,转变为学生是“驾驶员”,教师是“教练员”。通过这一教学观念的转变更新,我摈弃了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很快步入了专业课程项目教学法改革的潮流中。
二、互帮互助,自我提高
新的教学方法开始后不久,根据旅游专业课程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的特点,我把学习重点定位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理解学习上,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划分小组之前,通过查找以前的学习成绩,我充分了解了各个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在各自的动手能力和个性特点,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知识、个性相互补充、扬长避短。由于搭配合理,以点带面,相互兼顾,合作很快初见成效:基础理论知识在小组之间、小组内相互竞赛“PK”中完成;专业操作方法的选择在专业技能的操作步骤、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由学生探讨和亲自动手实践验证,各个小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并写出报告发表成果。通过交流沟通和教师的从旁指点,这一学习过程也由学生自主理解完成;至于相关知识联系和拓展延伸,早有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全方位查找资料中完成。整个项目,整节课堂,学生有独立思考,有共同切磋,有面红耳赤的激烈争辩,也有精彩纷呈的才艺展示,更有互不服气的动手操作检验,气氛之活跃,完全令我始料未及。
随后,根据项目教学法《项目过程性评价》中的要求:对项目教学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并结合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从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三方面作出定性或定量评价。我逐步将学生的所有表现以具体分值汇入评价表中,作为学生该项目学习过程成绩。将本学期几个项目过程评价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得到该课程学生学期项目过程成绩。学生既有个人分数评定,又与小组相互联系,积极性被大大激发,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出击,由个别优秀变为遍地开花,优帮差,好帮劣,你追我赶,互帮互助,自我提高的氛围已然形成。
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亲自动手实践中寻找经验总结,又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训整合为一,实现“理论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课堂化”,达到“人才需求——技能培养——教学服务”三方面的有机结合。而这本质目标的达成,都在学生的互帮互助、自主学习中悄然完成。我的课堂教学方法朝着这个目标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三、动手实践,享受教育
现在回想起来,在实行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之前,我没有抓住旅游课程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软磨硬泡,学生表现欲差,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低,启而不发,思维迟钝,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对旅游专业教育的乐趣从何而来?
现在的课堂上,学生享受到了真正的教育乐趣——小组学习中,“旅游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大对决”成燎原之势,如火如荼;探究学习中,“我提问我回答我总结”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技能练习中,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为“高手们”鼓掌喝彩,同时也在心中暗暗地不服输,“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技能上一较高下……激情洋溢的课堂取代了以往苍白的理论说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的教学方法改革中,课堂不知不觉地就成了培养旅游业高情商人才的主阵地,学生的合作更为默契,同学关系更为融洽,沟通更为积极,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增强,多种能力如观察力、归纳总结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助人为乐、公平竞争等多种优秀品质得以强化,乐趣体验感大大增强——这些都是他们将来从事旅游行业所必备的职业能力,同时也为他们在将来能正确面对磨难、创造双赢的生活方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置身其中,我对专业教育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索和理解:新的教学课堂方法,新的教学改革,应该是让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共同享受教育、知识、成长的乐趣,而不是被教育这根绳索痛苦地绑在一起。
一、转变观念,不断探索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我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让人头痛的问题,就是观念的转变。众所周知,旅游专业的课程理论多、实践少,而且内容杂乱、不易掌握。所以在我的执教生涯中,旅游专业课程不论是实践课也好,理论课也罢,都是我在前面走,学生在后面跟,我演示一个步骤,学生练习一个步骤,先教后学。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和老师不断地督促指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就会达到一定的层次,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而如今的改革要求教师退居“台后”,以学生、项目、操作和过程为中心,体现以学生学为本的理念,从而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
听到这样的课堂教学理念,我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是好,更不知道该如何改法。我在心中暗暗敲起了边鼓:没有老师的逐步指导、演示,学生能学会技能吗?个别学生还不把课堂闹翻天?带着这样的疑虑,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按兵不动。于是我把项目教学法的学习资料和提纲丢到一边,按照自己原来的旅游教学方法和步骤照讲不误。没想到不几天学校领导就下达了“验收通知”——组织教学督导组听课,要求项目的确定、项目的学习过程、相关学习资料的组织、项目的评价等各个环节都不能少,而且严格制定项目计划,定期检查。
我想不通,也不服气,就去观摩骨干教师的课。没想到学生的表现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们居然有那么大的潜力——专业理论概念的把握、课堂内外知识的联系、专业技能的练习,都能够自主完成。尤其是那些平时令人摇头的学生,更是让人“刮目相看”。整节课学生都在积极地思考,搜集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同学和同学之间的辩论和亲自动手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方法,确定最佳答案,完成专业课程所制定的项目任务。
反观我的课堂,仍然是学生被动学习,没有任何的主动性可言,我这才下定决心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变。针对旅游专业知识杂而多的特点,我整合教学资源,制定项目教学计划,明确每堂课需要解决的任务和问题。慢慢地,课堂居然起了变化——我退居次要位置,学生成为主人。整个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并顺利地通过学校的验收,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实践。没有观念的转变,就没有发展的突破;没有观念的超越,就不会有发展的跨越;没有观念的领先,就不会有发展的率先。在项目教学法的理念中,我感到自己教师的角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教师是“驾驶员”,学生是“乘客”,转变为学生是“驾驶员”,教师是“教练员”。通过这一教学观念的转变更新,我摈弃了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很快步入了专业课程项目教学法改革的潮流中。
二、互帮互助,自我提高
新的教学方法开始后不久,根据旅游专业课程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的特点,我把学习重点定位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理解学习上,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划分小组之前,通过查找以前的学习成绩,我充分了解了各个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在各自的动手能力和个性特点,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知识、个性相互补充、扬长避短。由于搭配合理,以点带面,相互兼顾,合作很快初见成效:基础理论知识在小组之间、小组内相互竞赛“PK”中完成;专业操作方法的选择在专业技能的操作步骤、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由学生探讨和亲自动手实践验证,各个小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并写出报告发表成果。通过交流沟通和教师的从旁指点,这一学习过程也由学生自主理解完成;至于相关知识联系和拓展延伸,早有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全方位查找资料中完成。整个项目,整节课堂,学生有独立思考,有共同切磋,有面红耳赤的激烈争辩,也有精彩纷呈的才艺展示,更有互不服气的动手操作检验,气氛之活跃,完全令我始料未及。
随后,根据项目教学法《项目过程性评价》中的要求:对项目教学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并结合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从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三方面作出定性或定量评价。我逐步将学生的所有表现以具体分值汇入评价表中,作为学生该项目学习过程成绩。将本学期几个项目过程评价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得到该课程学生学期项目过程成绩。学生既有个人分数评定,又与小组相互联系,积极性被大大激发,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出击,由个别优秀变为遍地开花,优帮差,好帮劣,你追我赶,互帮互助,自我提高的氛围已然形成。
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亲自动手实践中寻找经验总结,又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训整合为一,实现“理论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课堂化”,达到“人才需求——技能培养——教学服务”三方面的有机结合。而这本质目标的达成,都在学生的互帮互助、自主学习中悄然完成。我的课堂教学方法朝着这个目标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三、动手实践,享受教育
现在回想起来,在实行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之前,我没有抓住旅游课程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软磨硬泡,学生表现欲差,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低,启而不发,思维迟钝,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对旅游专业教育的乐趣从何而来?
现在的课堂上,学生享受到了真正的教育乐趣——小组学习中,“旅游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大对决”成燎原之势,如火如荼;探究学习中,“我提问我回答我总结”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技能练习中,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为“高手们”鼓掌喝彩,同时也在心中暗暗地不服输,“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技能上一较高下……激情洋溢的课堂取代了以往苍白的理论说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的教学方法改革中,课堂不知不觉地就成了培养旅游业高情商人才的主阵地,学生的合作更为默契,同学关系更为融洽,沟通更为积极,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增强,多种能力如观察力、归纳总结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助人为乐、公平竞争等多种优秀品质得以强化,乐趣体验感大大增强——这些都是他们将来从事旅游行业所必备的职业能力,同时也为他们在将来能正确面对磨难、创造双赢的生活方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置身其中,我对专业教育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索和理解:新的教学课堂方法,新的教学改革,应该是让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共同享受教育、知识、成长的乐趣,而不是被教育这根绳索痛苦地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