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可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报效祖国的信念,具有重大意义。
而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感。”那么,如何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利用显性素材,因势利导,培育爱国情感。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总是带有一定的人文性,寄寓一定的褒贬、爱憎。其中不乏主张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歌颂革命,颂扬廉洁为民,以死事国,忠贞不渝等内容。对于教材中一些十分明显的爱国主义内容,我们应该及时、充分的予以开发利用,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常情况下,中学语文教材阅读部分的课文中,显性素材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一)反映祖国山河壮丽、资源丰富的。如光未然的《黄河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郦道元的《三峡》等。《黄河颂》中,作者在赞颂黄河对中华儿女的哺育之情及其雄浑壮阔的气势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伟大坚强,表达了对黄河、对我们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的情感;《三峡》中,郦道元则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以上内容的学习,足以激发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反映眷念祖国、热爱故土的。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都德的《最后一课》等。《土地的誓言》中,作者通过忧伤、舒缓的回忆,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言,抒发了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对沦丧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正在倍受蹂躏的家园的深深眷恋,发出来热血男儿誓死为假想敌解放战斗到底的铮铮誓言。家国之痛,民族之恨和强烈的爱国情感跃然纸上;而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则是借助小弗朗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这两个典型形象,真实的反应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表现力法国人民崇高而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课文都是对爱国主义情感最直接的抒写。
(三)反映爱国志士忠心为国、尽忠尽力的。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回戌轮台”让我们看到了陆游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集中体现了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的情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虽将满腔爱国热情和慷慨激昂、牢骚不平之气熔铸于诗词之中,抒发了其报国无门的痛苦和悲愤。却又在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语句中在县里自己的豪迈;这些大诗人既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诗词同样是进行爱国教育的最好名言警句。
可见,充分利用教材中显性的爱国主义素材去感染、熏陶学生的心灵,是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途径。
二、挖掘隐性资源,潜移默化,引发爱国情感。
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用形象的语言像我们介绍了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有较强的趣味性;有些课文则通过故事的形式叙述事请,哲理性较强。这些课文从内容上看,似乎与爱国主义没有什么关系,但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独具慧眼,挖掘隐性资源,仍能够从这些隐性资源中发现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常见以下两种类型。
(一)借助民俗介绍,抒发爱国情感。如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刘成章的《安塞腰鼓》等。在《云南的歌会》中,作者通过对云南民俗风情的介绍,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写。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既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民俗,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无穷乐趣,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感情。而《端午的鸭蛋》一文中,作者以朴实淡雅的笔调描写了家乡端午节煮鸭蛋的风俗。小孩子戴上又黄又大的鸭蛋,不只是为了吃,而是过节的象征,胸前鸭蛋也是过节漂亮的装饰品。这和西方国家过圣诞节挂圣诞树,将礼物藏在袜子里是一样的道理。教师多分析课文中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浓郁风情的民俗,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安塞腰鼓》中作者刻意描写黄土高原沙尘漫天,西北汉子齐敲腰鼓这样一种雄浑壮丽的场面,体现安塞腰鼓这种民俗是男人团结力量的展现,是西北汉子表达人定胜天的特有方式,在感受和体会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
(二)通过国粹介绍,抒发爱国情感。如丰子恺的《竹影》、单元知识介绍《戏曲大舞台》、等。《竹影》中,作者在向我们描绘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之时,亦由几个少年描画的游戏中引出对中国画的体验,对中国画精髓的阐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戏曲大舞台》展示了我国地方戏曲,并重点介绍了国粹——京剧。让学生在参与、展示中认识京剧,了解京剧,不仅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自己的目的,还能够让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乃至关注、传承、弘扬京剧艺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都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更要承担起“认知中华文化、栽植传统精神”的重任。将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到底。
而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感。”那么,如何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利用显性素材,因势利导,培育爱国情感。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总是带有一定的人文性,寄寓一定的褒贬、爱憎。其中不乏主张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歌颂革命,颂扬廉洁为民,以死事国,忠贞不渝等内容。对于教材中一些十分明显的爱国主义内容,我们应该及时、充分的予以开发利用,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常情况下,中学语文教材阅读部分的课文中,显性素材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一)反映祖国山河壮丽、资源丰富的。如光未然的《黄河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郦道元的《三峡》等。《黄河颂》中,作者在赞颂黄河对中华儿女的哺育之情及其雄浑壮阔的气势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伟大坚强,表达了对黄河、对我们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的情感;《三峡》中,郦道元则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以上内容的学习,足以激发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反映眷念祖国、热爱故土的。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都德的《最后一课》等。《土地的誓言》中,作者通过忧伤、舒缓的回忆,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言,抒发了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对沦丧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正在倍受蹂躏的家园的深深眷恋,发出来热血男儿誓死为假想敌解放战斗到底的铮铮誓言。家国之痛,民族之恨和强烈的爱国情感跃然纸上;而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则是借助小弗朗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这两个典型形象,真实的反应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表现力法国人民崇高而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课文都是对爱国主义情感最直接的抒写。
(三)反映爱国志士忠心为国、尽忠尽力的。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回戌轮台”让我们看到了陆游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集中体现了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的情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虽将满腔爱国热情和慷慨激昂、牢骚不平之气熔铸于诗词之中,抒发了其报国无门的痛苦和悲愤。却又在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语句中在县里自己的豪迈;这些大诗人既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诗词同样是进行爱国教育的最好名言警句。
可见,充分利用教材中显性的爱国主义素材去感染、熏陶学生的心灵,是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途径。
二、挖掘隐性资源,潜移默化,引发爱国情感。
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用形象的语言像我们介绍了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有较强的趣味性;有些课文则通过故事的形式叙述事请,哲理性较强。这些课文从内容上看,似乎与爱国主义没有什么关系,但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独具慧眼,挖掘隐性资源,仍能够从这些隐性资源中发现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常见以下两种类型。
(一)借助民俗介绍,抒发爱国情感。如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刘成章的《安塞腰鼓》等。在《云南的歌会》中,作者通过对云南民俗风情的介绍,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写。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既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民俗,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无穷乐趣,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感情。而《端午的鸭蛋》一文中,作者以朴实淡雅的笔调描写了家乡端午节煮鸭蛋的风俗。小孩子戴上又黄又大的鸭蛋,不只是为了吃,而是过节的象征,胸前鸭蛋也是过节漂亮的装饰品。这和西方国家过圣诞节挂圣诞树,将礼物藏在袜子里是一样的道理。教师多分析课文中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浓郁风情的民俗,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安塞腰鼓》中作者刻意描写黄土高原沙尘漫天,西北汉子齐敲腰鼓这样一种雄浑壮丽的场面,体现安塞腰鼓这种民俗是男人团结力量的展现,是西北汉子表达人定胜天的特有方式,在感受和体会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
(二)通过国粹介绍,抒发爱国情感。如丰子恺的《竹影》、单元知识介绍《戏曲大舞台》、等。《竹影》中,作者在向我们描绘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之时,亦由几个少年描画的游戏中引出对中国画的体验,对中国画精髓的阐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戏曲大舞台》展示了我国地方戏曲,并重点介绍了国粹——京剧。让学生在参与、展示中认识京剧,了解京剧,不仅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自己的目的,还能够让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乃至关注、传承、弘扬京剧艺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都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更要承担起“认知中华文化、栽植传统精神”的重任。将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