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口服格列美脲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等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脂、血糖水平,安全实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格列美脲2型糖尿病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108【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071-02
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原则在于全面控制控血糖,避免糖尿病引发其他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最大限度的降低糖尿病患者伤残率及死亡率[1]。为选取最佳治疗方案,我院对收治的60例患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方法,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相关检查,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排除肾、肝等严重病症者、慢性疾病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药物过敏者等[3]。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65.77±2.23)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68±2.61)年。体重指数为21~25kg/m2。空腹血糖指数在8.0mmol/L及以上。
1.2方法。患者均进行常规降糖治疗,并通过饮食等诸多方式对血糖进行控制。患者中合并有高血压的进行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合并有血脂紊乱的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保证患者血液、血脂等维持稳定一周后,给予所有患者格列美脲治疗,均采用口服治疗方法,每日早晨餐前半小时服用1~4mg,持续治疗8周。患者每隔一天对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进行检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服用剂量进行适当调整。患者每日服用剂量不可超过4mg。
1.3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等进行统计与分析[4]。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X±S表示,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用X2对组间比较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分析。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分析(X±S)
组别例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6012.37±3.0913.09±3.618.05±0.19治疗后608.11±1.4312.01±2.116.78±0.152.2治疗前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情况分析。治疗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等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种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病范围主要在35~40岁之后的人群,发病率占据糖尿病总发病人数的90%及以上。其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遗传、体力活动不足、肥胖等[5]。进行治疗时,往往以控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为主要治疗原则。
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有多种,其中格列美脲为第三代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物,其主要通过与胰腺β-细胞表面的磺酰脲受体充分结合,并与ATP敏感K+通道产生耦连,致使KATP通道关闭,使细胞膜产生去极化,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促使Ga2内流,从而释放出足够的胰岛素,同时对肝葡萄糖合成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格列美脲不仅可通过非胰岛素依赖的途径增加心脏对葡萄糖的摄取,同时因其对血管KATP产生的作用明显弱于其他胰岛素药物,因此对患者心血管产生的不良作用较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总的来说就是磺脲类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因此降血糖作用极为顯著,在临床上常用作治疗2型糖尿病,但不可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糖尿病前驱昏迷治疗、糖尿病酮症中毒等。
通过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格列美脲治疗,不仅明显降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同时还对舒张压、收缩压、脂蛋白等产生显著的改善作用,安全实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思静.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80例[J].中国药业,2014,23(3):79-80
[2]郭乃超,郑保国.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3):426-427
[3]王霜,杨正国,杨波等.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2):125-126
[4]孙淑娟.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5):948-949
[5]秦嗣龙.格列美脲治疗新发老年2醒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河北医药,2014,27(1):104-105
关键词:格列美脲2型糖尿病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108【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071-02
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原则在于全面控制控血糖,避免糖尿病引发其他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最大限度的降低糖尿病患者伤残率及死亡率[1]。为选取最佳治疗方案,我院对收治的60例患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方法,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相关检查,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排除肾、肝等严重病症者、慢性疾病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药物过敏者等[3]。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65.77±2.23)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68±2.61)年。体重指数为21~25kg/m2。空腹血糖指数在8.0mmol/L及以上。
1.2方法。患者均进行常规降糖治疗,并通过饮食等诸多方式对血糖进行控制。患者中合并有高血压的进行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合并有血脂紊乱的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保证患者血液、血脂等维持稳定一周后,给予所有患者格列美脲治疗,均采用口服治疗方法,每日早晨餐前半小时服用1~4mg,持续治疗8周。患者每隔一天对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进行检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服用剂量进行适当调整。患者每日服用剂量不可超过4mg。
1.3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等进行统计与分析[4]。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X±S表示,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用X2对组间比较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分析。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分析(X±S)
组别例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6012.37±3.0913.09±3.618.05±0.19治疗后608.11±1.4312.01±2.116.78±0.152.2治疗前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情况分析。治疗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等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种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病范围主要在35~40岁之后的人群,发病率占据糖尿病总发病人数的90%及以上。其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遗传、体力活动不足、肥胖等[5]。进行治疗时,往往以控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为主要治疗原则。
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有多种,其中格列美脲为第三代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物,其主要通过与胰腺β-细胞表面的磺酰脲受体充分结合,并与ATP敏感K+通道产生耦连,致使KATP通道关闭,使细胞膜产生去极化,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促使Ga2内流,从而释放出足够的胰岛素,同时对肝葡萄糖合成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格列美脲不仅可通过非胰岛素依赖的途径增加心脏对葡萄糖的摄取,同时因其对血管KATP产生的作用明显弱于其他胰岛素药物,因此对患者心血管产生的不良作用较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总的来说就是磺脲类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因此降血糖作用极为顯著,在临床上常用作治疗2型糖尿病,但不可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糖尿病前驱昏迷治疗、糖尿病酮症中毒等。
通过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格列美脲治疗,不仅明显降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同时还对舒张压、收缩压、脂蛋白等产生显著的改善作用,安全实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思静.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80例[J].中国药业,2014,23(3):79-80
[2]郭乃超,郑保国.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3):426-427
[3]王霜,杨正国,杨波等.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2):125-126
[4]孙淑娟.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5):948-949
[5]秦嗣龙.格列美脲治疗新发老年2醒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河北医药,2014,27(1):104-105